03.08 有人說“兒女千好萬好,不如自己留點錢好”,你認為呢?為什麼?

合肥寶迅


老一輩人說:“爹媽有,不如自己有。老婆有,還得過道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道理很清楚,現實中兒女也不易,特別三十至五十歲年齡段的人,他(她)們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經濟壓力、家庭責任壓最大力。老年人有退休金還行,沒有退休金,晚年生活無經濟上的保障,生活的各方面都壓在兒女身上,給兒女添負擔,很多問題難以解決。所以老年人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儘量不要麻煩兒女。


用戶竹溪居士


我這裡有兩個例子。

一個是家有獨子,老人總認為自己的早晚也都是兒子的,老子兒子一家親,乾脆直接把房產證、儲蓄卡都寫上兒子的名字。結果兒子把儲蓄花光了,後來又趕上了房屋拆遷,兒子高樓大廈,老人只能租住一間地下室。

另一家有三個孩子,都有小成,老人在85歲生日那天,拿出一生積蓄,分成了三份,並說出了這麼一句話,“我活著是我給你們的,你們興許念我個好,要是我死了,你們自當分遺產,興許再罵我百年”。到最後,父慈子孝,老人安享天倫。

倆事都說了,你們自己判斷吧。


月歸西山


我比較贊成這種說法,兒女千好萬好,不如自己留點錢好,不管兒女還是父母,大家都希望各自都平平安安,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自己過自己的,互不干涉,有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平時大家都要多攢點錢,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身體養的好好的,都不給父母和子女添麻煩。

我姥姥在我姥爺去世的時候,就跟我舅住在一起了,姥姥家有大概10畝地,把這塊地也直接帶到了舅舅家,還有賣房子的錢,直接都給了我舅媽,舅媽一家特別高興,可以跟奶奶一起住了,還有這些地,每年也有一些收入,就這樣相安無事的過了幾年,姥姥身體越來越差了。

每一年看病都花不少錢,這個舅媽不樂意了,找來大舅和二舅,大舅二舅就覺得自己什麼也沒撈到,憑什麼自己攤錢。

假設姥姥把錢自己留著,把地租給舅舅,是不是自己生病的時候,也會有個著落,所以說呀,誰有不如自己有,手心朝上感覺一定不好。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兒女千好萬好,如果他連自己都照顧不過來,又何談能照顧父母呢,真的是,誰有都不如自己有,特別贊同這句話。


婉婷流浪者


我也贊成自己留點錢好。



一 手中有錢就有自主權,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需要去問兒女要錢。

二 方便自己花錢,有時看到合適的就買,有時突然遇到人情世故,隨時可以拿出錢來。

三 兒女事多,有時你需要用錢時,兒女沒時間,這樣就會讓自己有時應急的錢都沒有。



四 雖然兒女孝順,難念也有犯糊塗的時候,如果錢沒了,萬一生病還有其他需要錢時,就會著急。

五 有句話,千有萬有不如自己有,丈夫有還要隔雙手,錢在自己手裡,萬一兒女需要錢給他們支持一下,他們還會感謝你,如果在他們身上,把錢花光了你還不好說,有的兒女認為父母的錢就是自己的錢,可惜兒女的錢不是父母的錢。

綜合上述,老人沒有賺錢能力了,往後的日子如果生病就會越來越要錢花,手上有錢心中不慌,也能給兒女減輕負擔。你們說是這樣嗎?作為老人,你的錢是自己保管還是讓兒女保管?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我是康養軒,喜歡我就關注我!有你的關注我創作更有熱情,謝謝!


康養軒


有人說:“兒女千好萬好,不如自己留點錢好”,你認為呢?為什麼?

1.自己留錢自己用方便,不用看兒女臉色。

在這裡並不是說兒女不孝順,即使兒女孝順也是這麼個道理。有的兒女離得很遠,你作為父母在老家生活,兒女在其他城市或者在過外生活。你想用點,要是自己一分沒有,即使你父母孝順給你郵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取到的。即使你們離得很近,你用錢兒女肯定也會問一下你要幹什麼?怎麼用?有些你和子女意見不合的地方,兒女肯定會擋著你不給你用的。但是自己有錢就不一樣了,你自己愛幹嘛幹嘛!誰也不用問!

給兒女減輕負擔。

並不是所有兒女都很有錢,很多兒女也還是自己過的緊緊巴巴的。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車貸等等,兒女的花銷也很大。如果你自己有錢,就可以不用管兒女要,那麼自己就可以支撐自己的生活了。

最後無論有沒有錢兒女都是兒女。你兒女不會因為你沒錢就不養你,也不會因為你有錢就養你。孝順的兒女到什麼時候都會孝順,不孝順的兒女就算你家裡有貫萬貫照樣不孝順。只是說老人手裡有點錢能自己用著方便,人老了,手裡有點錢真的很重要。你說是不?


城裡客


你好,我絕對贊同這樣的說法!

我從城鎮走進上海的,在父母養老問題上和老公一直有分歧,我有以下幾個觀點:

1、兒子女兒具有同樣的贍養義務,但繼承方面畢竟要看父母意願

父母有多少錢、房子是父母打拼來的,他們是具有絕對的支配權的,我爸爸媽媽就說將來都是留給弟弟的,對於這點我沒有意見,但是我和他們講過一定要在百年之後再給,你可以公證,我會簽字的。

2、兒女再好難免顧此失彼

我們現在有孩子有房貸,父母的健康是我們的財富,為我們減少人力物力的負擔。但是此刻的爸爸媽媽我一直和他們講我們壓力大但是不需要你們補貼,你們的錢留著、備著,將來也是減輕我們的負擔。

3、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無

雖說是一家人但是兒子女兒是自己親生的,但結婚以後家庭成員多了,是非就多了,總會有舌頭牙齒磕碰的時候。父母手上有點錢首先他們有安全感、其次家裡矛盾可以避免不少。


劍舞之風


這是非常現實問題,老人手中留點錢,到時用起來隨時自由,不為難。

兒女再好總有考慮不到的地方,尤其是我們這一代人,兒女是獨生子女,他們沒有意識去為他人著想,從小到大甩手掌櫃做習慣了,不會照顧人,不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體會不到人的難處。

現在有不少老人對兒女期望值不高,都有感觸,兒女指望不上,還是自已手裡有點好。

於是在能動、能掙錢時為自已攢點留點用於晚年生活。


陳一222


老人必須學點自私攢錢在自已手裡,到急需用時能拿出來救急,你指跟兒女要著用,那就難了,兒女們花老的錢是應該的,老的到需用錢時跟兒女們要一分都難,特別是兒女多的,他她們相互推責任,推到最後沒有人問,我身邊的經歷可多了,奉勸頭條朋友裡邊的兄弟姐妹們,一定要把手中錢攢好,自已手裡有錢一來用得方便,二來,兒女們只道你手裡有錢也掙著孝順。古代有個《牆頭記》,就是一個鮮明教訓。


永強防水


這個話說得對,而且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現實中很難做到,理由如下:

1、如果你是個農民工,年輕時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拼命掙錢,送孩子上學,然後是買房娶媳婦,這時所有的錢已花光了,甚至還欠了一身債,年齡又大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有的還落下一身病痛,只能呆在家裡幹些農活,哪裡還有餘錢可留?2、如果你是普通的的公務員或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當你走完了從結婚到做爺爺奶奶這個過程後,你的收入就是退休工資了,這時你的孫子孫女都跟著你一起,吃你的喝你的,如果僅僅是這樣,還是有餘錢可留的。問題是,你的子女為了買房因首付款而感到一籌莫展唉聲嘆氣的時候,你還能淡定心安理得而不顧嗎,說不定他們正在算計著你戶頭上的錢呢!3、如果你是國企或私企的高管抑或是做生意賺大錢的,那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手裡自然有錢可留,可是這樣的人有多少呢?


YDR8888


是的,兒女千好萬好,不如自已留錢好。我國正處於老齡化階段,社會的發展日新月意,對於養老這個話題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

古代人遺留下來的觀念,就是養兒防老這個說法。兒子出身後就視為接班人,養老有著落了,對於兒子百依百順,做牛做馬,望子成龍。認為我的一切都是兒子的。而現代社會年青人思想在改變,老年人思想也在變化。舊社會的交通,信息不發達,人的慾望追求很低,只.要有飯吃,能維持生活曰常開銷,大小事不求於人,人情事故都打得開,過得比較簡單的生活。而現代社會交通,信息都很發達,慾望也比較大,社會生活節奏也快,沒有時間去僱給老人的需求。這山望到那山高,別人有車有房,我還是舊瓦房。別人抽菸40元一包,我抽10元一包。別人遊山玩水,而我老老實實幹活。人心無底,攀比心理太重。老人都看在心裡,看見自已的孩子不如別人,有什麼需求不告訴孩子,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不願為兒女添麻煩。這樣就自然形成了乘自已能動,就不要打攏孩子,自已能攢錢就儘量攢錢,兒女再好不如自已攢錢好。將來我們不能動,把自已攢下錢去養老院,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我們自助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