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關於大同悠久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山西大同大不同


大同,是山西省地級市、第二大城市,古稱為雲中、平城,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著名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閒城市。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云岡石窟、九龍壁、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天鎮慈雲寺等。境內資源豐富,尤其以煤炭著稱,素有‘’中國煤都‘’之稱。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地理位置重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美譽。大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的發展經歷了滄海桑田般的變遷,也承受了千錘百煉般的磨練,其歷史沿革大約分以下幾個階段。

一、新舊石器時代,大同已有人類勞動繁衍生息的痕跡。在陽高許家窯、天鎮樓子疃、渾源李峪、左雲舊高山、大同縣吉家莊、雲岡南梁等地,發現了許多打製、磨製的石器製品和人類化石,說明當時有人類在此定居。

二、春秋戰國時期,大同地區初為遊牧部落北狄佔據,後於戰國時期併入趙國。

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全國設36郡,大同歸雁門郡、代郡管轄,當時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在今左雲高山以東、雲岡以西北擊匈奴。

四、西漢、東漢時期,大同仍是雁門郡、代郡所轄,當時已有靈丘、平城、繁峙的地名,說明那時大同為今大同市和忻州地區部分交界地帶。

五、三國兩晉時期,大同北部為鮮卑族所據,漢明帝時在平城建通光寺,是大同最早的佛寺。

六、南北朝時,北魏拓跋珪遷都平城,改號皇帝,改元天興,並對平城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首都建設。後又幾經易主。

七、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重新統一中國,建立隋朝,大同歸馬邑郡、雁門郡所轄,當時已實行州縣制,如靈丘縣、繁峙縣、五臺縣等。

八、唐代貞觀元年,全國設13道,大同隸屬於河東道,由於與少數民族比鄰,唐初尚穩定,但後期突厥經常騷擾,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九、五代十國時期,初為後唐佔領,後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此後大同先後被契丹、女真、蒙古族長期統治433年,使中原漢族統治從此失去了北方屏障。

十、北宋、南宋時期,設路、州、縣三級制,大同隸屬於雲中府路,後金攻佔大同府,仍以大同為西京,改西京道為西京路,府制、縣制未變。大同府轄大同、雲中、宣寧、懷安、天成、白登、懷仁七縣。當時,西京是陪都,是中原與北方少數民族來往的中轉站、各民族聯繫的紐帶,大同曾經輝煌一時。

十一、元朝時,全國劃分為省、路、府(州)、縣四級制,改西京道大同府為大同路。屬縣有大同、白登、宣寧、平地、懷仁五縣。

十二、明朝時,行政區劃為省、府、州、縣四級制,改大同路為大同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大同府治大同縣,轄渾源、應、朔、蔚四州,大同、懷仁、馬邑、山陰、廣靈、靈丘、廣昌七縣。由於是軍事重鎮,當時戰馬、駐軍特別多,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稱。

十三、清朝時,大同府治所大同縣,領州四縣七,隸屬山西布政司,後改為山西省。雍正帝時,大同府治所大同縣,轄渾源、應州,大同、懷仁、山陰、陽高、天鎮、廣靈、靈丘二州七縣和豐鎮廳。朔平府治所右玉縣,轄右玉、左雲、平魯、朔州、馬邑。

十四、民國時期,大同設雁門道,治大同,轄雁北13縣,忻縣地區13縣,共26縣。後廢道,大同為縣,直屬山西省,縣轄5個行政區,9街585村。

十五、抗日戰爭時期,大同地區行政區劃分為三種:日偽行政區劃、國民黨行政區劃、共產黨領導下的行政區劃。

十六、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隸屬察哈爾省,大同市分5個區。1949年10月,東、西雁北合併,劃歸察哈爾省,設雁北專署,屬縣有:靈丘、廣靈、渾源、應縣、山陰、大同、懷仁、朔縣、平魯右玉、左雲。

十七、1958年隸屬雁北專區,1959年隸屬晉北專區,1961年復歸雁北專區,同年11月歸山西省直轄。1962年雁北恢復13個縣的設置。後大同市幾經雁北、省直轄的變遷,1989年1月,朔州市成立,雁北管轄的平魯、朔縣、山陰劃歸朔州市。

十八、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區撤銷,地市合併,懷仁、應縣、右玉三縣劃歸朔州市,將天鎮、陽高、廣靈、靈丘、渾源、左雲、大同七縣劃歸大同市,實行市管縣。大同市轄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四區七縣。

十九、2018年2月9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大同市城區、礦區、南郊區,設立大同市平城區、雲岡區,同意將南郊區古店鎮劃歸新榮區管轄,同意撤銷大同縣、設立大同市雲州區,區劃變更後大同市轄4市轄區六縣。








葡萄88214886


大同曾是北魏首都,雲崗石窯,懸雲寺。


東方京川


曾是北魏首都。雲岡石窟、懸空寺,正是當時留下的重要景點。

扼守北方的咽喉,兵家必爭之地。與草原民族對戰前線。尤其是五代後更是中原王朝的前進要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