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信立泰:開發支出蹊蹺下降

2014年以來,信立泰(002294.SZ)的開發支出一路大幅攀升,金額最高達到8.57億元(2019年上半年末)。然而,這種趨勢卻在2019年三季度被終止,當季開發支出環比顯著下降,部分項目終止資本化金額轉入費用化。這種蹊蹺的會計處理,結合經營狀況來看,信立泰存在業績大洗澡之嫌。

信立泰是一家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公司及各子公司主營業務涉及藥品、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2018年實現收入46.52億元,其中醫藥製劑、醫藥原料藥、醫療器械收入分別為38.8億元、7.45億元、2063萬元。製劑作為上市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主營產品包括泰嘉(藥品通用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信立坦(藥品通用名:阿利沙坦酯片)、泰加寧(藥品通用名:注射用比伐蘆定)、泰儀(藥品通用名:替格瑞洛片)。

開發支出蹊蹺下降

2014年以來,信立泰在研發投入會計處理上,採用了較為激進的方式。

往年財報顯示,公司賬面上從2009年開始出現開發支出,一直到2014年期間金額均在千萬級別,2014年年末時也不過6274萬元。而在2014年之後,公司開發支出開始快速大幅增加,2015-2018年年末分別達到2.02億元、2.78億元、3.83億元、7.7億元。

2014-2018年,信立泰研發投入資本化比例分別為15%、44.16%、25.25%、25.53%、49.32%。顯而易見,公司2014年之後的研發投入資本化比例顯著提升,尤其2018年達到近年來最高,接近半數的研發投入進行了資本化處理,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處於非常高的水平。

恆瑞醫藥(600276.SH)是A股醫藥行業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2018年其研發投入26.7億元,完全進行了費用化處理,沒有任何的資本化處理。

如果從細分領域來看的話,信立泰主要從事心腦血管研發和生產,這個領域內的醫藥上市公司有京新藥業(002020.SZ)、德展健康(000813.SZ)、樂普醫療(300003.SZ),前兩家上市公司2018年年末賬面上均沒有任何開發支出,第三家賬面上雖有開發支出,但是2018年研發投入資本化率只有20.54%,要遠遠低於信立泰。

信立泰在2018年年報第179頁稱,本公司資本化開始時點係獲取臨床批文,資本化項目均已取得臨床批文,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臨床研究階段分為臨床I期、臨床Ⅱ期、臨床Ⅲ期,整個研發過程都是高風險活動。有關研究顯示,從臨床I期到最後通過批准上市的總成功率僅為9.6%,10個進入臨床的藥物,僅有1個能最終上市。即便是進入臨床試驗Ⅲ期,最終成功概率也不過60%左右。

從現實操作中來看,醫藥行業中存在研發投入資本化情形的上市公司並不在少數,但是大多數均是以臨床Ⅲ期作為資本化起點。比如安科生物(300009.SZ)在2018年年報第132頁稱,公司開發階段支出是指藥品研發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階段後的可直接歸屬的開支,進入Ⅲ期臨床試驗以有關文件為準。這表明,安科生物是以進入Ⅲ期臨床試驗作為資本化起點。

多種跡象均表明,信立泰在研發投入會計處理上採取了激進的方式。申銀萬國分析師龔浩在《蘋果比蘋果,再做投資決定》一文中指出,開發支出資本化會誇大企業的資產、淨利潤、經營性現金流,使企業多繳所得稅,損害企業的內在價值。

2019年8月27日,信立泰發佈2019年中報,公司賬面上的開發支出繼續攀升至8.57億元。

然而,蹊蹺的是,到2019年三季度末,信立泰開發支出持續攀升的趨勢突然遭終止,相比二季度末減少1.61億元至6.96億元。

一般而言,開發支出減少往往是因為研發項目達到預計狀態轉入無形資產。但是,信立泰開發支出突然下降並非因此所致。

信立泰在2019年的三季報中表示,公司研發費用本期較2018年同期增加2.96億元,增長98.73%,主要是本期公司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以及部分項目終止,資本化金額轉入費用化所致。

照此來看,信立泰開發支出減少的金額被計入了研發費用,公司當季研發費用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單季度來看,2018年三季度至2019年三季度,信立泰各季度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13億元、1.08億元、1.19億元、1.14億元、3.62億元,2019年三季度研發費用要遠遠超過其他季度,明顯異常。

受研發費用大幅增加影響,信立泰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37.66%至7.17億元,三季度單季淨利潤同比下降76.58%至8438萬元,兩者均創下歷史最大降幅。

明星大單品遭重創

對於研發費用資本化,會計準則規定了5個條件,但判斷主觀性較大。實踐中研發支出資本化還是費用化,很多時候是取決於企業的主觀選擇。

信立泰將部分項目終止資本化金額轉入費用化的做法,被不少投資人士質疑業績洗澡,即上市公司有意壓低壞年景的業績,將利潤推遲到下一年度集中體現,以達到下一年度業績大增的會計操縱手段。

毫無疑問,信立泰如今正處於歷史上最壞的年景。

信立泰的創始人葉澄海是個傳奇人物,1983年,年僅39歲的葉澄海就成為廣東省委常委,前景大好之際,一年後突然從副省級降職為副處級,隨後離職創業成立信立泰。20年前,信立泰憑藉對中國專利法的洞察,搶在醫藥巨頭賽諾菲公司的抗凝血原研藥波立維之前,在中國上市了波立維的仿製藥“泰嘉”。這次成功的操作,給信立泰贏得了12年的幸福時光,一直到2012年5月,波立維的專利期結束,國內才出現第二個仿製藥帥泰。

信立泰的泰嘉2000年獲批上市之後,憑藉相近的療效和一半的價格,和波立維在國內分庭抗禮,形成寡頭壟斷。2009年,泰嘉在全國公立醫院銷量佔比超過波立維,當年銷售額大約有3.64億元,按照光大證券預計2018年的銷售額達到32億元,10年之間足足增長近8倍,從而成就了信立泰過去的高增長神話。

自始至終,泰嘉一直是信立泰最核心的收入和利潤來源,成就了葉澄海家族的百億身家。然而,這種躺著賺錢的日子,在醫藥集採政策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已經一去不復返。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明確了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總體思路。11個試點地區委派代表組成的聯合採購辦公室在同年11月15日發佈了《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文件》。

根據採購文件,4+7帶量採購是指國家在4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和7個其他城市(廣州、深圳、廈門、成都、西安、瀋陽和大連)試點推行新招標模式,對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和過專利期的原研藥一併進行招標採購,並保證給予50%左右的市場份額,採購週期為1年。這個設計的關鍵在於將試點城市50%以上投標藥品的量給到最低價廠商,客觀上會造成投標企業尤其是國內企業的激烈價格競爭。

2018年12月7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公佈試點城市招標結果公佈,中選品種25個,信立泰的泰嘉(氯吡格雷)成功入圍,但是付出的代價也非常慘重。公司規格包裝為75mg×7片的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擬中選價格為22.26元,相對於該產品2018年最低中標價而言,價格下降約58%。

受此消息影響,信立泰二級市場收盤價從當年12月6日的25.71元一路下跌至2019年1月4日的20.65元,期間跌幅達到19.68%。

1年之後,信立泰再度遭受非4+7區域集採重創。

2019年9月24日晚間,在國家醫保局等部門指導下,25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參與的藥品集中採購結果出爐,本次聯盟採購共有77家企業,產生中選企業45家,中選產品60個,價格平均降幅59%。

此次集採允許不超過三家企業中選,參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集採的企業共有四家,分別為信立泰、樂普醫療和石藥集團,另外還有原研賽諾菲。四家選出三家本來是十拿九穩的,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信立泰的劇本發展。

最終,此次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的公司為石藥集團、賽諾菲和樂普藥業,擬中選價格分別為2.44元/片、2.55元/片和2.97元/片,原研藥的意外低價讓信立泰出局。這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連鎖反應,9月24日,信立泰股價跌幅9.44%,次日股價繼續大跌9.05%。

2019年成為信立泰自創立以來最為艱難的年份,而在上述集採結果出爐1個月之後,信立泰便向投資人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差的成績單,10月29日披露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收入35.64億元,同比微增0.82%;淨利潤7.17億元,同比下降37.66%。再結合公司研發費用在2019年三季度蹊蹺大增來看,信立泰存在業績大洗澡之嫌。

回購給員工發紅包

在2019年史上最差三季報披露之前不久,信立泰還拋出了回購計劃。

10月8日,信立泰發佈回購方案稱,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進行股份回購,回購資金總金額不低於2.5億元,不超過5億元;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22元/股,按最高回購規模、回購價格上限測算,預計可回購股份數量約為2273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 2.17%。

而這份史上最差三季報的出爐,顯然對股價是負面影響,這反而有利於回購計劃的順利實施,上市公司可以用最少的錢回購最多的股份。

這份回購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給員工派發紅包。信立泰在回購公告中稱,本次回購的股份擬用作後期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來源、用於轉換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其中回購股份的30%擬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來源,回購股份的 70%擬用於轉換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該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如果是將所回購的股票註銷,可以立即增加股票的內在價值,這種方式對全體股東公平合理。

反之,如果回購來的股票不註銷,而是用作它用,不會增加股票的內在價值。比如,回購股票用作股權激勵,本質上是用上市公司的錢來給員工發紅包。激勵效果如果不能達到預期,激勵成本將由上市公司全體股東來承擔。如果信立泰管理層確實看好當前價格,完全可以用自有資金在二級市場直接增持,以向投資者傳遞出更加強烈的信號。

12月2日,信立泰發佈回購股份進展公告,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308萬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29%,最高成交價為18.85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7.86元/股,成交總金額為5609萬元。

回購計劃實施完畢之後,信立泰會推出怎樣的股權激勵計劃值得關注。

回購可以在短期內起到維護股價的作用,但是從長期來看信立泰能否涅槃重生,還將取決於產品線。

泰嘉目前依然是信立泰最核心的收入和利潤來源,光大證券在研究報告中稱,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該款明星產品的銷售額分別為32億元、15億元,佔同期全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8.79%、63.67%。

這款產品在連續遭受集採政策重創之後,市場普遍預期未來會出現大幅度下滑,銷售額可能會下滑至10億元左右,相比2018年減少20億元左右。泰嘉未來減少的銷售額,能否由其他產品線彌補上值得重點關注,這也是判斷信立泰能否涅槃重生的關鍵所在。

在集採政策下,仿製藥價值已經被大幅壓縮,創新藥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信立泰其他產品線的價值,關鍵在於其創新藥佈局。

信立泰目前有兩款創新藥上市在售,分別是信立坦和欣復泰(藥品通用名:注射用特立帕肽)。

信立坦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1類新藥)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類降壓藥物,用於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規格為240mg/片及80mg/片,製劑專利保護期到2028年。

信立坦於2017年7月通過談判納入醫保目錄乙類範圍,2019年醫保談判成功續約,醫保支付標準:2.62元(80mg/片)、6.08元(240mg/片)。光大證券在研究報告中稱,2018年全年,信立坦銷售近1億元。

2019年10月16日,信立泰公告稱,子公司信立泰(蘇州)藥業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簽發的“注射用重組特立帕肽”(欣復泰)《藥品註冊批件》。注射用重組特立帕肽(欣復泰)適用於有骨折高發風險的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治療;特立帕肽是目前唯一已經上市的能調節新骨合成從而增加骨量、改善骨結構的藥物,被公認為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理想藥物之一。

此外,信立泰還有多款在研創新藥。2019年中報披露,比較值得關注的有:創新化學藥S086已完成 I 期臨床研究,目前正召開I期臨床總結暨II期臨床試驗方案討論會;降血糖藥物苯甲酸復格列汀II期臨床研究完成,準備開展III期臨床;在生物藥領域,公司與美國FDA就抗心衰創新藥SAL007召開Pre-IND會議,並計劃申報IND;“重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已啟動I期臨床,“重組胰高血糖素樣肽-1-Fc融合蛋白注射液”完成工藝轉移,即將開展I期臨床,“重組SeV-hFGF2/dF注射液”正開展I期臨床。

因此,判斷信立泰未來業績走勢的關鍵點在於,信立坦和欣復泰兩款在售創新藥的銷售情況,以及在研創新藥試驗進度,這將直接決定其能否涅槃重生。

對於文中疑問,《證券市場週刊》記者已經給上市公司發去了採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上市公司方面回覆。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