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古代的人为什么那么早死?

袁勇建


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寿命逐渐延长。经济水平对寿命有明显影响。文献报道,1975年世界各地人的平均寿命约有59岁,但在非洲极贫穷国家,寿命只有40岁左右;而在工业发达国家,人的平均寿命在70岁以上。


舞动海天翼


古人为什么早死?以据史料来看,古人平均寿命为三十五岁左右,如果只算正常成年的则有四十至五十左右,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样的寿命指标显然和现代人天差地别,2018年中国人平均寿命为七十六岁,古人为什么寿命短,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医疗卫生水平当然是主要问题,古代医疗水平底下,卫生方面也远远达不到标准。

根据学者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中统计,我国古代人平均寿命: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中国传统医学即汉医,不成体系,主要是经验之学,古代医学虽然有望闻问切,经络把脉之类的基础体系,但是仍然不标准,医疗水平底下,且卫生也不达标准,华佗曾说要治曹操的病得开颅,以古代那个卫生条件真开颅曹操怕是得当场凉凉,所以杀华佗还是能理解的。

其次,古代经济水平底下,平民百姓得了病只能忍着,没有钱去看大夫,甚至很多地方没有大夫,都是自医,这种水平显而易见,感染率不要太高,尤其是古代没有内科手术这种东西,一旦得了内科病尤其是器官出问题,那基本靠自我调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根据技术检测,造成辛追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心肌梗塞,间接原因是胆囊炎,且辛追夫人身体里检查出多种寄生虫的存在,以辛追夫人的地位都有大大小小十几种疾病,普通人可想而知。


古代天灾人祸非常多,尤其是中国,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洲大陆板块之间,地震频发,水灾,旱灾,荒年,战争,徭役,赋税都是造成古人寿命短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据记载,古代黄河决口次数非常之多,有数记载自公元前2000年至1985年的3985年中,中国发生较大的水灾有1029年,其中黄河流域发生较大的水灾有617年。历史上黄河下游决溢频繁,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决口泛滥的年份达543年,甚至一场洪水多处决溢,总计决溢1590次,大改道五次,灾害之惨烈,史不绝书。

其次古代皇帝横征暴税满足私欲,又有隋炀帝等同时修建国家级大工程,过重的徭役,过苛的赋税,致使民不聊生,一遇灾年,便只能卖儿卖女。这倒是古人寿命短的原因。

总的而言,古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诸如受限医疗水平,受制经济水准和生产力,又如统治者昏庸无道等等致使古人平均寿命不高,所以生在现代还是很幸福的。


天翼星锋


早死?

我那么认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性。

如果你是想问古代为何人的平均寿命那么短,其原因主要有几个。

夭折,新生儿的夭折率是很高的,即使在建国后前期,新生儿的夭折也不是少数的,毕竟人类女性的生理特征,婴儿头大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且古代结婚早,就更凸现问题的严重性。

疾病,古代一场瘟疫流感足矣导致城镇的毁灭,10户不存一。像天花更是儿童的杀手。

战争,其实战争只是某个时期的改变,其实在我看来与寿命的影响在大人口下,不足以有太大的影响。

天灾人祸,古代洪水干旱问题频发,当一场洪水而来,就可能导致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带来的人口死亡是足矣超过一场战争的。洪水干旱又导致流民,疾病都足以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最主要的还是粮食和疾病导致

营养不良,即使古人能够活到成年,但大部分年轻的时候营业不良,所以导致衰老很快,40岁的人就和现在70岁差不多了。所以60就是非常难得了。

还是前文述说,寿命是时代的发展有关的,人民富裕了,生产力发展了,寿命自然就上去了。


水自高处来


古人寿命我觉得还是和生活条件有关

一:医疗条件

在古时候由于各种天灾人祸的发生,导致百姓生命没有保障,有些时候一场瘟疫都可能带走一大片面积里的人,就算古时候有华佗和李时珍,但谁也挡不住大自然的力量,况且医疗水平很低的情况下。

二:结婚早,生育早

古时候有很多夭折的孩子,就像和珅这么大的官,自己的孩子都夭折好几个,所以很多孩子的出生可能是给家庭带来痛苦的,而且很多孕妇会难产而死,所以生育和结婚年龄也是一大因素。

三:战争

自人类出现以后就征战不断,而且在春秋战国以后更为明显,不是国内的纷争就是外族势力入侵,所以这也会消耗很大一部分人。

四:天灾

古时候有些帝王比较迷信,会派占卜师去占卜天象,如果发生大的天灾就会昭告天下说是上天对百姓的惩罚,当然这种“惩罚”也会让百姓流离失所,失去生命。

五:贵族们的压迫

有很多百姓其实是死于统治者和权贵们的压迫的,古时各种徭役赋税压的穷苦百姓抬不起头,没日没夜的干也比不上他们搜刮财宝的力度,所以很多人都累死了。

所以这些也就是古人寿命比较短的主要原因,而且有些在现在也是主要的致亡率,所以古人活到六七十岁已经算是高龄了。





晓峰来介绍


人类其实挺脆弱的,其平均寿命的显著增长也不过是上个世纪的事儿。

其原因吗,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战争。

我们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和平从来不是主流,每个朝代存在长不过三百年,常年的战争导致大量人口消失与死亡。

二:医疗卫生条件差

因为没有现代医疗药品,尤其是抗生素,人们随便生个小病,甚至割伤手指都可能产生并发症并导致死亡。

三:物质的匮乏

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因素,导致大部分人处于物质匮乏状态,婴幼儿早夭很是平常。

比如河道改道决堤,土地兼并,农民失地等。

当然所有事情的发展都不是一两个两三个因素所能决定的了的,基本上都是一系列因素综合影响的。

更多原因,等你来发现。



不懂先生的唱本


1.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并不高,故所能养活的人口数并不会很大。(南宋时期由于占城稻的引进,人口才会突破一亿~清乾隆年间由于玉米,土豆的引进人口突破两亿)

2.古代医疗条件特别是妇产方面的医疗条件不高,故婴儿期最容易夭折,这也就是农村地区会给小孩取听起来很低贱的原因(如:狗剩等)

3.古代由于朝代更迭伴随着战争,自然原因的大旱,水灾等对于人口数目,寿命的影响很大。(光绪年间的大范围饥荒是得当时北方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4.古代男丁需要服徭役,各个封建政权的徭役是十分沉重的,对于人口寿命有比较大的影响(孟姜女哭倒长城正是源于此)


杰克3长江


古代人的寿命为什么不长?这可是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但是也有长寿的!比如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就活到一百四十岁!但是这是很少很少的例子!在古代大部分的人寿命是很短的!主要下面一些原因!第一点医药卫生不普及不发达,很多人生病了无法看医生,而且医生的数量很少!稍微一个风寒感冒拖久了就可以要了命去!如果是严重的内伤病更是活不下去了!这是成年人遇到的疾病!

第二点,古代的婴儿死亡率特别高,还没到成年就夭折的很多,一个天花就可以轻易夺取一个小孩的命!即使到了现代印度的婴儿死亡率也达到千分之二十四,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只有千分之四左右!印度比中国可高了五倍!

第三点,就是古代的生产率很低,普通老百姓经常处在饥饿边缘,冻饿而死的比较多!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会夺走很多人的命!一场干旱会让田园禾苗干枯而死,颗粒无收!一场蝗灾也会让天地颗粒无收!

第四点,就是劳动人民受到极度的剥削,老百姓很多过劳死!大多数人是被累死了!我爷爷的父亲就是四十岁的时候过劳而死!每次去扫墓的时候,那些叔叔伯伯就谈起这个话题!一家人劳动力只有两三个,却要种二十多亩地,不管天晴还是下雨的时候总是在田园里劳作。没有牛来梨田,只有靠人来了!到了农闲的时候还要去广东挑盐回来卖!那可是有两百多公里的山路!上山下山。挑着一百五十斤的担子!你可以试试也可以想想以下,那是怎样一种劳苦!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就实在不行了,我那老祖母对他说:你去挑一担盐回来我就煮鸡蛋给你吃!---实在是不想起床了!过了不多久我那老祖父就死了,过劳死的!就是大家说的痨病吧!

第五点,就是底层的百姓实在是穷,冻饿都是寻常的事情!一旦遇到困境就是贫病交加!失去仅有的土地和居所后根本就没有活路!病后也没有钱找医生看病!只有听天由命吧,拖着拖着就去了,。


等待和希望2009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医疗技术不发达,虽然在民间有大夫,宫中有太医,但是还是缺乏一定的医疗设备与技术。在各朝各代中,总有一些君王荒淫无度,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久而久之,各种毛病也随之而来,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了。那些贫穷的老百姓生病的时候大多因为没有钱看病,最终不治而亡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其次,因为自然灾害及各种灾害的原因,例如,干旱水涝,在古代,一场干旱将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伤害与损失,这期间也不缺乏被饿死的人。水涝在古代也时常发生,受苦的还是百姓。还有瘟疫,在古代一场瘟疫的爆发由于没有及时隔离,往往会大规模扩散,没能及时找到治疗的方法,很多人都会丧命于瘟疫中。

最后,战争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一个朝代的和平往往是通过战争取来的,这也是以战止战。这就需要大量的年轻人征兵,去参加战争。战争往往是残酷的,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从战场上完完整整地活下来。

我庆幸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和平的,是美好的。我们的祖先为我们付出如此之多的努力,我们应当珍惜当下,心怀感恩,认真生活。






故月明zy


1. 粮食问题得不到解决,温饱都成问题。

2.医疗条件差,科技不发达,得个流感都会死人。

3.自然环境恶劣,容易被野兽吃掉。

4.战争多,基本都要上战场,有去无回。

5.法律意识基本没有,一点小事就可能要了命。


80后且听风吟


第一、战争。

第二、粮食问题。

第三、卫生和医疗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