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2019年12月,一部韓國電影掀起網絡評分的軒然大波。男性觀眾平均給分2.59,女性觀眾平均給分9.51。

該片改編自趙南柱的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成為電影前,它曾是一本爆款暢銷書。書籍在出版後就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2017上半年度與《解憂雜貨店》《你的名字》一起位列韓國最大網絡書店YES24 銷量總榜前三。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但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從開始籌備就陷入了輿論的漩渦,無論是閱讀原著的女明星,亦或是參演電影的女演員,都成為了韓國眾多男性攻擊的對象。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電影以一段天氣預報開始,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忙裡忙外的做家務。做完家務已是落日時分,她走到陽臺上迎著夕陽閉上雙眼思索著什麼。

1

金智英在公園喝一杯咖啡,路人西裝男輕蔑地說,我也想用老公賺的錢買咖啡,還四處轉悠。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聽到這番話的金智英趕快離開了公園。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當她因為關節炎去看醫生時,男醫生說,衣服有洗衣機在洗,飯有電飯鍋在做,為什麼會疼?

2

金智英的丈夫大賢說,我可以幫你做家務。

為什麼是幫?

這個家難道不是你的嗎?

家務難道不是彼此分擔的嗎?

為什麼做家務變成了我一個人的事情。

時至今日,女人們討論家庭關係的時候,很多男人仍以自己幫忙帶孩子和幫忙做家務為榮。彷彿自己做了多麼偉大的事。然而這些事都是妻子們每天都在做的,而大多數妻子也在上班、工作。

在金智英試圖回到職場被阻時,丈夫說,也好。你可以在家休息。

金智英反問?難道帶孩子是休息嗎?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固然溫馨美好,但是孩子的飲食起居,破壞了家裡清潔後的打掃,無時無刻的看護和教育,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並不像養一隻寵物一樣,只需要餵養和遛就足夠的。

3

金智英患上了產後抑鬱,這是一項90%女人在產後都會有的症狀,只不過她更嚴重一些,間或分裂出母親和外婆的角色。

金智英的童年充滿了壓抑,並不是受到了非人的虐待,而是如同大多數人一樣,經歷了重男輕女和女德教育。父親和奶奶禁止她碰弟弟的食物,她的姐姐因為弟弟要讀書而被迫選擇了差的大學。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童年被人尾隨的她雖然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忙,卻被父親訓斥裙子太短與逢人就笑。似乎一切都是她的錯,而她什麼都沒做,只是性別生成了女而已。

4

金智英有一個相對善解人意丈夫,他為了緩解妻子的巨大壓力決定假期不回母親家。然而金智英沒有允許他這樣做,因為無論兒子做了什麼決定,婆婆一定認為是媳婦的決定。

果然,回到了婆婆家,丈夫因為要幫她洗碗,被婆婆諷刺。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還要接受婆婆充滿深意的新年禮物——圍裙。

在丈夫的姐姐回家的時候,她被要求為客人做飯。做著做著,她母親的人格忽然出現,對婆婆一家說出了母親的話。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親家母,你看到自己的女兒很開心吧?可我也想看到我的女兒啊……”

一番話把婆婆嚇得不輕,丈夫趕快把她和女兒帶走。而當她恢復意識時,完全不記得發生過什麼事情。

5

事情瞞不下去以後,丈夫無奈告知了丈母孃。在她的母親來看望她時,她又忽然分裂出外婆的人設,對母親說:“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智英的母親,也曾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女孩,為了哥哥們被迫輟學。在女兒的病情下,她終於開始和丈夫反抗,說出壓在心底幾十年的真心話。而智英的父親和弟弟也開始反思自己。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82年生的金智英》雖然比較全面的展現了女性的生存現狀,但這樣的展現依舊是在盡力美化之後的展現。

韓國男性集體抵制的電影,為何首映日便拿下票房冠軍?

孔劉飾演的丈夫鄭大賢發現自己的妻子金智英出現精神錯亂的情況之後,用自己的溫柔、善良與愛包裹著金智英,用一切的方法去了解金智英,去解救金智英;大賢的母親雖然對媳婦的舉動頗有微詞,但也悉心聽取了兒子的想法。

6

影片的最後,路人甲西裝男又開始諷刺不小心打翻咖啡的智英是媽蟲。智英面無表情地對他說

你認識我嗎?

你瞭解我嗎?

你知道我經歷過什麼嗎?

如果都沒有,你又憑什麼傷害我?

整部電影平淡,沒有大肆渲染。看起來幸福的表面讓人忍不住心酸。社會的陋習或許沒有讓人經歷皮開肉綻的虐待,但足以殺死一個人的快樂和自由。

而抵制它的人們,害怕被迫害的崛起,自己擁有的被顛覆。

2020年,陶花源開始專注於廣大職場媽媽,全職媽媽與親子教育的服務。為了讓更多弱勢的女性擁有屬於自己的社交平臺和專業輔導,讓產後抑鬱的女人們都能得到正確的指導和幫助。

Emma Watson曾在國際婦女節上說過一句話:

爭取的不是女權,而是兩性都能自由。

女性主義從不等於厭惡男性,但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