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學校讓孩子回家填“家庭調查表”,媽媽“隨手一填”,引起大誤會

孩子上了小學,經常會拿回一些調查表讓家長填,比如作業完成情況調查表、參加興趣班、補習班調查表、家庭情況調查表等等。學校通過這些調查表,能夠更好地瞭解學生的情況,更好地安排教育計劃,也無可厚非。

前幾天在寶媽群裡,芸芸媽媽說了這麼一件事,她家孩子從學校帶回來一張“家庭情況調查表”,表裡要填爸媽的職業、工作單位、工資收入等等,學校瞭解這些是否有必要?

學校讓孩子回家填“家庭調查表”,媽媽“隨手一填”,引起大誤會

芸芸媽媽覺得學校這樣做,會不會是給孩子劃分等級,家庭條件好的就多加照顧,條件不好的就不照顧了。於是她就隨便填了個數字,隨後孩子也沒有提及這件事情,芸芸媽媽認為學校不過只是做個形式罷了。

過了一個月,沒想到芸芸媽媽的“隨手一填”,卻引起了大誤會。老師請她到學校來,說最近有個助學金的資助計劃,因為參考了學生的家庭情況調查表,發現您家月收入才800,屬於困難戶,學校決定將芸芸列入資助名單裡。

學校讓孩子回家填“家庭調查表”,媽媽“隨手一填”,引起大誤會

不過,老師話鋒一轉,“平時芸芸的衣服、鞋子好像都是名牌,您家真的經濟困難嗎?”聽了老師這麼說,芸芸媽媽羞愧不已,早知道就不隨便寫個數字了,引起這麼大的誤會,她趕緊跟老師解釋,說出實情。

對此,寶媽們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家庭情況調查表涉及到家庭的一些隱私,沒必要強制父母如實填寫,有些可填可不填,難保有老師看到誰家有錢,就特殊照顧。”

學校讓孩子回家填“家庭調查表”,媽媽“隨手一填”,引起大誤會

也有人認為:“學校可能是出於好心,而且學校一般都會保密,不會廣而告之。如果學校有什麼助學金,大多都會參考家庭經濟條件,給家庭困難的孩子一定的補貼。”


對於學校讓填“家庭調查表”,父母應該怎麼看?

一些父母有牴觸心理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覺得學校沒資格瞭解這些,只要好好教育學生就夠了。在大數據的時代,個人信息被洩露是很常見又很危險的事情,父母注重保護隱私也沒錯。

學校讓孩子回家填“家庭調查表”,媽媽“隨手一填”,引起大誤會

若學校真的出於好心,是為了更好 地瞭解孩子的情況,以便為一些困難的學生謀福利。那麼也應該用更好的方式,保護好學生的家庭隱私,不給家長和學生帶來壓力。

此外,父母也應該多給學校一些信任,如果覺得學校的目的不純,應該積極詢問,而不是自己猜疑。就算家庭情況不好,父母也沒必要遮遮掩掩,如實告知也是給孩子一份自信:我們家不比別人家差。

學校讓孩子回家填“家庭調查表”,媽媽“隨手一填”,引起大誤會

​對於學校要求填“家庭情況調查表”,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