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預防和減輕蘋果果鏽的技術措使是什麼

蘋果果鏽病是一種生理性病變,說是病,其實似病非病,與由病毒引起的鏽果病有著嚴格的區別。

關於果鏽病形成的原因,以前說法各一,現在統一認為是由凍害與外部機械刺激引起的一種生理性病變。其有法可依,但無藥可治。

預防和減輕蘋果果鏽的技術措使是什麼


(1)低溫霜凍

我們就事論事,回憶今年春天五月霜凍的情景,現在想來,仍然心有餘悸。篝火套袋,菌害橫行,百蟲遁跡,人間五月穿棉衣。春天低溫,超低溫霜凍,果皮因低溫凍害引起了微小龜裂,果實為保護傷口,由部分皮下細胞轉化為木栓形成層,而產生木栓化細胞—果鏽。 為預防霜凍,以前果農常常用麥草玉米杆等集中放火燻煙,由於果農很難達成共識,分散的燻煙只是杯水車薪,對於一個區域的霜凍也無濟於事。現在看來,只有及時趁早套袋,減少低溫霜凍的次數,才能更好地預防果鏽。

(2)機械損傷

在果園作業過程中,由於人為的機械或身體的碰撞,使幼果輕微受傷而產生果鏽。這個幾率很小,不足以引起總體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但在作業過程中小心為好。

(3)農藥的刺激

由於各廠家有各廠家的專家,在民間在果區大力宣傳推廣各自的產品,因此在農藥的應用上說法不一。甚至有乳油類農藥乾脆就不能用的叫嚷。筆者多年務樹又多年經營農資,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果面的亮度與果鏽是綜合原因引起的,通過多年的實線觀察,乳油類農藥只要按一定的量科學配方,並不會產生藥害。蘋果樹是打出來的,就是說蘋果樹認打,它抗藥性很強,並不容易產生藥害,有果農說:果樹越打越健康。

當然,乳油類農藥的用法用量,一定要按農藥標籤說明使用,不能隨便加大用量,在二次稀釋的基礎上,要充分攪拌化解,在打樹時不能離標靶太近,機器壓力不能太大,要減少果鏽發生的幾率,這些細節必須注意。

(4)安全用藥

尤其落花後及幼果期套袋前,藥劑儘量選擇懸浮劑、水劑等作為主要劑型;同時避免使用銅製劑、有機磷類、乳油類、溶解不完全的粉劑等產品。施藥過程中,要求噴頭離果面距離要適當,霧化效果要好,噴霧壓力要適中,以減輕藥液對幼果果面的刺激。

(5)關於套袋

提前套袋,這點特別重要。有經驗的果農都知道,黃金帥如果套袋太遲,其果鏽最為嚴重,因此,在花後12天就開始套袋,由於幼果果柄太嫩,還未木質化,套袋時只有連同樹葉一起套入袋內,以防大風吹落。因此,在果鏽發生嚴重的區域,可適當提前套袋,避免早春霜凍以及雨水和藥液對幼果的刺激。

a,套袋時間

套袋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行,套袋可以從早晨露水乾後到傍晚都可進行,需要注意的是雨天及有露水的天氣是不宜套袋的。同時為了避免陽光直射造成果實萎蔫,可以在上午的8點半到11點半和下午的2點半到5點半進行套袋操作。由於蘋果品種不同,因此套袋時間也有所不一樣,比如說黃元帥、王林等黃綠色蘋果一般在落花後12天開始套袋,嘎啦、喬納金等早熟紅色蘋果,則在落花後25天套袋,富士、紅將軍等晚熟紅色蘋果,則在花謝後30天進行套袋操作。

預防和減輕蘋果果鏽的技術措使是什麼


b,套袋的選擇

記得前十年石鼓套袋在陝西風靡一時,與此同時,新惠瑞、琪林作為後起之秀,在全國在陝西在靜寧在秦安一直獨霸市場,深得果農的喜愛與認可。原來其做工精細,紙質優良,所套蘋果果面細膩,潔白如玉!筆者尋根探究,找其優點,再慢慢總結出選用、識別優質套袋的幾點建議,或許對您有用,不妨一試。

①用手電筒向袋內射光,其越遮光越好。

②橫撕外袋有毛茬,毛茬較長,說明紙質用的木漿含量高。

③用水澆外袋,紙質上出現水珠狀,外袋防水性好。

④用外紙袋捂在剛倒入的開水杯上,紙面上冒氣,外紙袋透氣性好。

⑤用火燒紙袋後,紙灰形狀不散碎,紙質良好。

⑤外紙袋泡在水中24小時,用手搓紙不起毛,晾乾能恢復原狀,紙質良好。

使用劣質紙袋可以導致蘋果黑點病,還可能出現蘋果早期脫落、日灼、畸形、退綠不勻、果面不光潔、著色灰暗不均等問題。因此,果農應首選優質的蘋果育果紙袋。

總結:蘋果果鏽,嚴重影響了蘋果的果面與賣相,降低了蘋果的品質與商品率,只有及時套袋,減少機械損傷,正確使用農藥,才能預防果鏽的發生。

預防和減輕蘋果果鏽的技術措使是什麼


溫馨提示:蘋果果面是由氣候、人為等綜合原因引起的複雜的生理性與病毒性病變過程,只有多方位各細節科學管理,才能減少或杜絕果鏽與鏽果的發生,才能使你家的蘋果不再“顏面盡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