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济公是真人真事吗?他的原型是谁?

济公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哪里不平哪有我”,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济公》中游本昌老爷子对济公形象的成功塑造;九十年代周星驰饰济公电影版《济公》活灵活现;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新电视剧《新济公活佛》有血有肉,仅在影视作品中“活佛”的一系列颠覆性形象的影响下,这位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神话人物,再现了七情六欲全都有的凡胎肉体。那么,济公是真人真事吗?他的原型是谁?

济公是真人真事吗?他的原型是谁?

天台版的济公,据南宋释居简的《湖隐方圆叟舍利铭》记载: “叟天台临海李都尉文和远孙,受辞于灵隐佛海禅师。狂而疏、介而洁,着语不刊削,要未尽合准绳,往往超诣,有晋宋名缁逸韵。信脚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宕,康庐潜皖,题墨尤隽永。寒暑无完衣,予之寻付酒家保。寝食无定,勇为老病僧办药石。游族姓家,无故强之不往,与蜀僧祖觉大略相类。觉尤诙谐……,叟名道济,曰湖隐,曰方圆叟,皆时人称之。嘉定二年五月十四死于净慈。”

济公是真人真事吗?他的原型是谁?

济公,原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的出身也是很高贵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浙江天台北门外水宁村。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缘,从此与佛门结下了深缘。少年济公在村北赤城山瑞霞洞读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熏染。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在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济公被人们神化为“活佛”,不是偶然的,而是他扶困济贫、除暴安良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所致。

济公是真人真事吗?他的原型是谁?

济公出家后,不像其他世俗和尚那样守着寺院的清规戒​律循规蹈矩地生活,而是成天吃肉喝酒,衣衫楼,浮沉市井,救死扶弱。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实际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由于济公法行高超,达官贵族都以与其结交为荣,但是,道济却轻易不入侯门,而用他精湛的医术为贫民悉心治疾,疑难杂症多得根治,好打抱不平,息人纷争。人们尊之为“济公活佛”。天台版民间文学《济公传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宝志版的济公,有学者研究认为,济公的原型为金陵高僧宝志,是南北朝时建康(南京)人。宝志,自小出家,住京师(即建康)道林寺,修习禅业。又曾向西域来的著名师学习禅法。至宋明帝泰始初年,忽然行为举止一反常,饮食无常,留着长长的头发,赤脚走街串巷。出门时总是扛着一根锡杖,杖头挂着剪刀和镜子,或者挂一两匹布。据《南史・陶宏景传》后面所附的沙门宝志事:“宋泰始中见之,出入钟山,往来都邑,年已五六十矣。宋齐之交,稍显灵迹,被发徒跣,语默不伦……好为谶记,所谓志公符是也。”

济公是真人真事吗?他的原型是谁?

宝志97岁圆寂后死后,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出资,在钟山开善寺前建塔下葬,称宝公塔。琅邱王筠奉命为宝志撰写碑文,文词丽逸。后人使依此碑文演误其名为道济。到了明初,朱元璋看中那块地方建孝陵,决定迁移开善寺及宝公塔。谁知在拆塔掘基时,却见宝志尸体未腐,手缠腰,发披体,容貌如生,朱元璋视之生畏。遂许愿金棺银,以葬宝公。随后将其移至钟山东南麓,重建寺塔,即今之灵谷寺、宝公塔。

济公的原型是谁,其实已经不太重要。天台版济公也好,宝志版也罢,1993年电影版《济公》,周星驰饰的济公更有趣,降龙罗汉帮助月老牵红线、帮着阎王管生死薄,表现出了为人正直善良,一身正气。影片最后济公说道:“只要有爱,哪里都是天堂”,这句经典语录充分体现了济公的济世精神。济公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人们怀念他、神化他。“活佛”永远存在于人民的心中,反映出济公形象的普惠性和亲和力。(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