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GDP瞄准2万亿,直逼直辖市!“最强地级市”苏州为什么能?

GDP瞄准2万亿,直逼直辖市!“最强地级市”苏州为什么能?

最近几天,各地陆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2019年的地区生产总值。

在长三角地区,苏州交出1.93万亿的成绩单,再次超越除广州外的所有省会城市,直逼直辖市天津。按天津公布的4.5%的预计增速核算,2019年天津GDP约为1.97万亿。

在0.09%的国土面积上,创造全国2.4%的税收和7.7%的进出口总额,苏州再次证明“最强地级市”的发展成色。此外,在2020年苏州政府工作报告中,苏州喊出2020年GDP破2万亿的目标。

为此,苏州从哪些方面推进目标呢?

拉高标准,开放再出发

改革开放近40年,苏州GDP增长超过600倍,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也一直被很多城市作为参照标杆。

但发展至今,苏州也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压力。在2019年12月初接受媒体专访时,市委

书记蓝绍敏谈到苏州目前的现状:可以对标新加坡、上海、深圳等优秀城市,但又与这些城市存在差异性,未来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寻找下个发展的参照物。

当苏州和苏州工业园区走进“无人区”,前面就没有再可以复制的成功经验,未来的路该怎么走?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苏州就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凝心聚力推动“开放再出发”。

2020年1月3日,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会议中心,一场3000人参加的重磅会议拉开大幕。围绕“开放再出发”主题,苏州喊出口号:挑战最极限,勇攀“最高峰”,答好“无问之答”,破解“无解之解”,勇闯发展“无人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苏州要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开启“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

1月9日,蓝绍敏在与张家港市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不断用足用好优势,在弯道超越、换道超越中争得新时代发展的新空间,把‘提速’的油门踩到底、轰出发展的‘推背感’。”

5个“开放+”描绘发展路径

开放成就了苏州,开放也是苏州的灵魂。1月7日举行的苏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蓝绍敏用了5个“开放+”,描绘了苏州2020年的发展路径。

“以开放推动创新发展,以开放促进产业转型,以开放强化有效投入,以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以开放塑造城市品质。通过五个‘开放+’,让未来的‘苏州超级列车’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确保今年GDP突破两万亿大关。”

创新、转型、投入、营商环境、城市品质,五个词,凝结着苏州“开放再出发”的五个抓手和五大目标。在蓝绍敏看来,创新是发展“引擎“,转型是一条“主轴”,投资是发展的“燃料”,营商环境的优化将赋予苏州最吸引眼球的魅力,而城市品质将赋予苏州发展最坚实可靠的承载力。

这些工作目标既有清晰的愿景规划,又有明确解决路径和指标分解,如遴选1000家创新型企业给与政策优惠、对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实行精准扶持;一口气向全球发布68.8平方公里的近期可供产业用地;推出“N+1”的特殊支持,提供更精简更便捷的行政审批……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王世文在接受苏州日报社苏州圆桌采访时表示,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苏州需要把历史经验和未来战略放在新维度上进行客观比较,要敢于摆脱惯性思维,对优势、短板和模式进行批判式认识,开放再出发,就是要通过开放的再闯,重构新时代苏州发展的新路径。

三个“不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1月9日,蓝绍敏在和太仓市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我们坚决不要带血的GDP,不要黑色的GDP,不要加水的GDP。只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再快也不用刀子砍;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再慢也不用鞭子赶。”

改革进入深水区,在此背景下,苏州的“开放再出发”,如果仅停留在空喊口号、光吃老本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拿出真招、实招。

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苏州坚决不要。为此,在2019年,苏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全行业全领域大排查大整治

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7.1%和16.5%。

而在整治“散乱污”方面,2019年,苏州共淘汰化工生产企业72家,化工生产企业入园进区率达到63.8%;淘汰低效产能企业1819家;过去三年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5.35万家,腾出发展空间7.8万余亩。

2019年,苏州市统计局还起草了《苏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实施细则》,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从源头上杜绝数据掺假。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等利好相互叠加,苏州面对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让开放成为苏州持续发展的最强支撑,让开放成为苏州时代跨越的最大优势,让开放成为苏州联通世界的最亮标识,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最前列,“创造出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苏州奇迹!”蓝绍敏说。

(记者 石潇俊)

  • 监制:范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