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孩子一年級了,昨晚突然哭了,說他什麼都不會,人家都學了很多,老師不喜歡怎麼辦啊?

小男孩的兇媽媽


孩子上了一年級,哭著跟家長說什麼都不會。導致老師不喜歡怎麼辦?我覺得家長應該很欣慰,至少孩子能知道,自己現在學的東西少,導致老師不喜歡,說明孩子這麼小就能看到學習是多麼重要的。

家長,可能你關心孩子太不夠了,都讓孩子哭著跟你說的時候,你才想起來,應該最早的時候就發現孩子的成績,一般跟老師的教學進度攆不上,或者說老師教的東西,他學的慢,或者說老師教的東西,大部分同學都會了,他還沒學過呢。

怎麼辦呢?既然孩子都提出來了,家長一定要做到的就是家長來給孩子補習,記住一定是家長給孩子來補習,相信一年級的課程大部分家長都能夠有能力輔導吧?!

說一句,我的孩子今年也是上小學一年級,嗯,但是他與我的要求我覺得相差甚遠,不過它與大部分的小朋友相比還算是可以,我說一下我準備下一步要做的事情,d親自輔導孩子的學習,一年級小朋友不會,主要是語文拼音漢字,拼音這方面那麼就是一個重複的記憶過程,嗯,家長多看一些課外資料給孩子講解,就告訴孩子你不認識的這些字,就是因為你不會拼拼音,所以你不會認識,這樣孩子就能夠把拼音學好了,這是第1步。

二部,在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的時候,給孩子輔導完拼音之後開始教孩子,十字包括會寫更多的字,因為孩子已經會被拼音了,好多字孩子就能夠拼出來,但是孩子不會寫出來,這時候就告訴他你不認識這些偏旁部首寫的少,所以你記不住,好多小孩,他學東西一學就不會,但是他不知道他為什麼不會,也就是說他找不到學習方法,而家長卻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怎麼去教,其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讓孩子對學習有一個主動性,有興趣。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嗯,我們家孩子今年是剛學英語,但是我感覺他跟的比較吃力,所以我也在加緊的給他補習英語課程方面的內容,所選擇的策略就是d.啊,首先要根據老師的講課,其次要提前預習一下老師的講課內容,付出更多的時間去背誦單詞字母音標等。

其實一年級總共的科目就是語文,數學和英語,其中語文是基礎的基礎,因為我們閱讀題那做數學題做英語題都需要用到語文,所以語文的識字量,閱讀量直接影響和關心著我們其他兩科的學習。

適當的給孩子買一些個簡單的練習資料,讓孩子對學習有信心,讓孩子覺得他學習不是很笨,跟其他那些小朋友沒有差別。

小孩學習的時候,如果他一次一次覺得啊都不會,那麼他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笨了,是不是跟他其他小朋友沒法比,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孩子的這個想法給剔除掉。最終的核心思想也就是小學的學習,主要是心態的學習,要讓孩子相信,自己努力了用心了,你一定能夠學好。


陪著孩子一起學


深有體會!我兩個孩子,老大零基礎上的小學,當初的情況也和你家孩子一樣,學的很吃力,孩子累,家長也累,我還動不動被老師請到學校談話,孩子自己也很難過。整個小學學習成績在班裡一直處於中等吧,孩子在班裡也屬於不太起眼的那種。現在老二也上小學了,擔心他上小學也像老大那麼吃力,三歲時我就花錢把他送到私立幼兒園,一個小縣城,學費一年一萬四,教的東西很多。幼兒園畢業就認識很多字,拼音也更不是問題,可以獨立閱讀不帶拼音的課外書了,像他最喜歡的《米小圈上學記》之類的書都能自己讀了。數學50以內加減法借位、進位都不成問題。現在上二年級了,學習上我沒操過心,沒有出現像別人說的孩子學知識早會浮躁之類的情況,反而每天都自信滿滿,學習成績挺好的,也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一諾千金0185


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我家孩子也遇到過。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時,主要是以玩為主,拼音以及20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上沒有學過。因此,一年級開學一個多月,老師進度比較快,我家孩子跟不上。孩子很沮喪,自信心受到了嚴重地打擊。

但是,開學兩個月左右,孩子基本上已經可以適應小學生活了,課程進度也完全能跟上,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已經不太明顯。期末考試時,孩子語數兩科都是滿分。

下面,我把自己的做法分享一下,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1、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



我告訴孩子,他並不比別的孩子差,只是這些內容其他孩子提前學習過了,我們現在迎頭趕上完全來得及。

一年級的學習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通過家長的作業輔導,孩子完全能跟上老師的課程進度。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一年級,正是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我們約定好,回家及時完成家庭作業,當天完成知識背誦、課後鞏固,以及做好課前預習。

好習慣受用一生。孩子的學習成績暫時處於落後狀態,這並不可怕,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幫助孩子奮起直追。

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一年級課程比較簡單,因此,孩子除了完成當天的作業之外,我們不刷題,堅持閱讀。因為只有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為孩子以後的學習集聚力量,厚積薄發。

最後,我想說,面對孩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家長要積極引導,幫助孩子走出暫時的困境。同時,家長要從孩子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幫助孩子規劃學習方向和學習路線,不要盲目跟風。


原點說教育


我閨女也是沒上過學前班,小學一年級時連拼音都不會,也不識字。雖然開始有些吃力,但我告訴她,彆著急,得不得100分沒關係,只要每次有進步,考試別犯低級錯誤和以前出現過的錯,每次進步一點點,總會追上的。一年級開始每天練口算和同步字帖,從在班裡成為公認寫字最漂亮的開始慢慢樹立了信心。很快就追上那些學前就認字的孩子了,相反,那些孩子自以為學的早知道的多,總洋洋自得,慢慢開始不專心聽講甚至經常違反課堂紀律。現在六年級了,我閨女已經遠遠超過曾經‘’贏在起跑線‘’的孩子們,幾次考試都是班級前幾名。


職場麻麻


我也是一個男孩的媽媽,經歷過和你一樣的困惑 。我就談談我的心理路程吧。

兒子剛滿6歲就上學了 ,在幼兒園時他聰明活潑,帶著班上的小朋友玩的特好,老師很喜歡他,每次去接他時候聽到的都是表揚聲。所以,我主觀地認為他上學應該是沒有問題了。可是第一天放學去接他的時候卻被班主任留下了,老師對我說,你的孩子還不適合上學,你把他領回家吧吧!當時我一下就蒙了。原來兒子太好動了,根本坐不住不說,還特別愛接老師的話,搞的老師沒法上課。知道原因後,我跟老師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是我沒給孩子做好上學的輔導,以為從幼兒園升到小學是很自然的事,沒想到孩子還處於上幼兒園的狀態。接下來自己回家耐心教輔,兒子很快就回到正軌了。

其次,關於什麼也學不會的問題。對於男孩尤其是上學早的男孩,我認為在低年級的時候絕大部分都學不過女孩的,這是男孩心智成熟晚造成的,如果智力正常,就不必在意,回家你慢慢開導,他能接受多少是多少,不要太看重成績和排名,增加孩子心理壓力。那時我身邊總有家長抱怨自己孩子得不了雙百啦,排名倒數啦等等。我就開玩笑說,你自己那麼大的時候回回都考雙百了?回回都班裡第一?要求太高了!其實小學的知識都是基礎中的基礎,現在不明白,隨著年齡的長大自然就會明白了,與其現在逼孩子,還不如順其自然,壓力太大,對孩子情商智商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因素。實踐也證明,不論是男孩女孩,小學的關鍵期是四年級,只要你調整好自己和孩子的心態,家長不強求,孩子不自卑,做好孩子的引導工作,讓他正確對待自己暫時的不足與挫折,相信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更是你所期待的吧!

從你的敘述可以看出,你的孩子學不懂自己會很著急,說明他是一個自尊心很強、很敏感的孩子。對這樣的孩子,家長更應該加強引導,舒緩孩子的心理壓力,同老師建立緊密的聯繫,給他一個輕鬆的成長環境 ,使他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相信這也是你所期待的吧!


gift100


哎。想想去年。我家小孩上一年級。也是零基礎。剛剛去那兩週。天天讓老師投訴。說小孩上課小動作多。而且坐不住。上課老是講話。不過小孩還挺爭氣的。期末考試給我考雙科199。後來老師也沒有怎麼投訴了。有時候見面了。老師也只是說。上課讓小孩認真點之類的。一年級其實不難。稍微小孩認真點。家長跟老師配合點。成績絕對上得去


豬來說


我也是什麼都不會,進了小學以為和幼兒園一樣。上課就跟玩一樣。

後來老師讓讀課文,我不會,驚奇的發現別人都會啊。於是,為了不被罵,我背出了課文。

但其實我不認識字,我也不知道需要認識字。還需要記住,還需要會寫。

所以默寫的時候,我又是很慘淡。然後我驚奇的發現,別人都會啊。這才知道,原來字要背出來怎麼寫,要認識的。

再後來,我學習一直很好。

凡事,要有個過程。

還有個辦法,就是根厲害的孩子一起學習。


魚兒遊一圈


很多孩子都在幼兒園提前學了,如果沒學的話一年級孩子會很辛苦。基本都在訂正作業或補作業中度過。要安慰好寶寶的情緒。我兒子幼兒園什麼都沒學過,小學了有一天他哭著說媽媽你知道我學有多辛苦嗎,我好想回幼兒園。整個一年級過的很苦很累,家長也是。我告訴他,在你在幼兒園無憂無慮玩耍的時候他們在學習數學,在學習拼音,在學習認字。你玩的時候他們在學習,你休息的時候他們也在學習。你沒學的他們學了,所以他們一年級就很輕鬆。咱們沒學過所以要辛苦一些。當二年級時你會輕鬆很多。到了三年級基本差不多了。沒有誰天生比誰聰明,也沒有誰天生比誰笨,就看誰更努力。

他們很多都學過,所以咱們不跟他們比,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進步,明天比今天進步就可以了。


用戶6226820164910


我姑娘剛上小學一年級,每天被單詞,唐詩,默寫拼音,而且唐詩有的是初三剛學過得,我們今天家長群有的孩子到現在都沒寫完甚至唐詩都不會背,給孩子累的趴桌子上都睡著了,看給孩子累那樣我看著都心疼,還好我姑娘學前班都學過 學這些還不算吃力,還能跟得上,要不然小學生的我真不知道怎麼教孩子 ,現在的孩子真累,當家長的更累,心累啊


情深三姐弟


我真的很心疼這個孩子。當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我能感覺到,孩子是有焦慮感的,而且這種焦慮感是受到了成人的影響。孩子哭,是因為他什麼都不會嗎?不是的,是因為別人都學了很多,相比之下,自己就學得少了。在與別人對比的過程中,感到自己不如別人,而產生了焦慮感。


我記得前段時間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在杭州一所重點小學裡,有一位39歲的秦女士老師。兒子5歲上了小學,她對兒子的標準永遠是100分。有時孩子考了98分,秦女士都要訓斥:“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為什麼考不到……”秦女士覺得自己太失敗。她覺得孩子太愚鈍了。後來直接選擇了自殺,後因及時被發現,保住了性命。經診斷,秦女士已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在這件事中,孩子考了98分,但並沒有因為別人都考了100分而感到自己無能,自己很愚蠢。反而是因為成人感覺到沒有面子,於是去責怪孩子。最後發現情女士患有嚴重的抑鬱症。而在我們生活當中,又有多少這樣的家長呢?

當孩子說別人都學了,就是他不會的時候,首先,我想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是怎樣的?你是站在孩子這邊還是站在老師那一邊?如果是我的話,我就會站在孩子這一邊理解他,抱著他讓他哭一會。孩子每天在正常的上課,不可能什麼都不會。他只是因為沒有像其他孩子上補習班,學了很多。


我的看法是:

一、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評價。

很多孩子不懂得自我評價,他們往往會依賴別人的評價。當老師不喜歡他的時候,他就認為自己不是好學生。當別人說他笨的時候,他就會認為自己真的很笨。這樣的孩子不懂得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客觀的對自己做出評價。也許別人的評價和自己的評價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學會做自我評價的人不會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不會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否定自己。

家長在幫孩子做自我評價的時候可以問問孩子:

“你是如何看待你自己的呢?”

“你認為你的學習態度怎樣?”

這時候孩子就會認真的去審視自己,覺察自己,瞭解自己。從而做出客觀的評價。



二、學會正確對待別人的評價。

有很多事情是孩子不願意做的,但是他們又會去做。孩子這樣做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表揚。他們希望在別人的嘴裡得到好評。如果一旦得不到別人的好評時,他們就會感到很沮喪。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別人的評價不一定是客觀的、是對的。就如老師不喜歡一個學生一樣。如果一位老師不喜歡一個學生,並不代表這個學生就不是好孩子。有可能這位學生很努力了,只是沒有考出高分,拉了班級的平均分,所以老師不喜歡。還有的老師只看到好學生表現不好的一面,而沒有看到學生的優點,所以不喜歡。不是每個老師都能正確的評價學生的。因此,學生不用太在意老師的評價。不要忘記了自己的學習目的。孩子學習目的是為了掌握知識,是為自己學,而不是為了討誰的歡心。


如果孩子願意在外面上補習班,父母可以給孩子報。但是不要因為想討老師的喜歡而去報班學習。如果是那樣的話,孩子的焦慮和抑鬱消失後,伴隨而來的是孩子將會出現討好型性格。那不是成人希望看到的。

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感謝您為我點贊並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