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馬步芳獨子,18歲當少將旅長,傲慢宣稱:彭德懷再不敢侵犯

如果要問誰是民國最大的官二代,可能很多人都想到張作霖的大公子張學良。

但與張學良相比,西北其實有一個比他履歷更誇張的公子哥,他的名字叫馬繼援。

馬繼援是馬步芳唯一的兒子,12歲就被南京任命為上校參謀長。18歲時,他又被提拔為少將旅長,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將軍,當然那個旅只有不到50人。由此也可以看出,馬步芳對這個兒子有多麼寵溺,他對這個兒子的“重點培養”,也比張作霖要大膽得多。

相傳,馬步芳帶馬繼援第一次去見蔣氏時,經國也在現場。蔣氏介紹說:“這是犬子經國。”

馬步芳獨子,18歲當少將旅長,傲慢宣稱:彭德懷再不敢侵犯

馬步芳一聽,經國都被稱為“犬子”了,那馬繼援只能更低,於是指著兒子脫口而出:“這是驢日的馬繼援。”

以上當然只是笑話,我們下面來說主題。

1947年5月蟠龍戰役後,馬步芳、馬鴻逵所部,趁著西北野戰軍的主力在陝西北部交戰的機會,從西、北兩個方向蠶食陝甘寧邊區。

為了保衛陝甘寧,彭老總決定向胡宗南的後方西府挺進,然後深入寶雞,再由寶雞北上。“西府”是古稱,特指西安以西,涇河與渭河之間的地區。由於作戰地點涉及甘肅、陝西大片地區,也稱為西府隴東戰役。

在西北野戰軍前進到麟遊山地區時,遭到了馬繼援部的突然襲擊,擔任後衛部隊的6縱羅元發部英勇奮戰,終於擺脫了馬部的追擊,安全進入陝北。

不過,由於馬繼援的精心準備,讓羅元發的部隊吃了一些虧,被前者繳獲了一些戰利品。有了這些“物證”,蔣氏和胡宗南藉機大肆宣揚。僅僅在報紙、電臺上還不夠,竟組織了一個“記者參觀團”去參觀訪問。

馬步芳獨子,18歲當少將旅長,傲慢宣稱:彭德懷再不敢侵犯

趁此機會,胡宗南大力吹捧兒子馬繼援,在信上寫道:“自古少年出英雄,我兄足以當之。”很難想象,這是蔣氏“第一門生”對一個官二代說的話。

馬繼援也毫不謙虛,全盤接受,他對媒體記者傲慢地說:“彭德懷回陝北後,再不敢侵犯我防區了。”後又“謙虛”地表示:陝北的敵軍不能消滅完,消滅完的話,蔣某人會把我們調到山西戰場去。

可見,他得意忘形到了何等地步。

1948年5月4日,82師的參謀長在辦公桌上看到一封電報,內容稱空軍偵察到解放軍已在玉都廟、屯子鎮、荔鎮之間出現。但馬繼援卻在上面卻批了兩個字——除皮(這是西北方言,不可信的意思)。

馬步芳獨子,18歲當少將旅長,傲慢宣稱:彭德懷再不敢侵犯

但現實是無情的,就在參謀長看到這封電報半小時後,各處的電報、電話紛紛打來,蔣軍空軍的偵察完全屬實。馬繼援這才倉促命令各部分道堵擊。此時,西北野戰軍已經解放寶雞,摧毀了胡宗南的後勤基地,之後揮師北上,先頭部隊已進入玉都廟、屯子鎮、荔鎮地區。

82師副師長馬全義指揮部隊,在玉都廟圍堵西北野戰軍。玉都廟位於涇川北部,只有東西一條街道,沒有南北門,城牆約有兩丈多高,四圍都是平原。在這個易攻難守的地方,馬家軍信心滿滿。

那天是1948年的5月5日,上午本來風和日麗,馬全義下午到達玉都廟外圍後,便颳起了一場很邪乎的西北風,颳得黃沙滾滾,天昏地暗。

馬全義對屬下說:“今天風大不能攻城,明天拂曉開始攻擊,城內的守軍已是籠中鳥,有翅難飛。”

可他不知道的是,玉都廟城南外有一條被洪水衝開的大水溝,只有5米多寬、2米多深,卻有1公里長,大溝可以直接通往屯子鎮。負責圍城的82師忽略了這條溝,再加上風沙大沒有人願意四處巡邏。因此趁著夜晚,駐守玉都廟的我軍部隊悄悄轉移了。

馬步芳獨子,18歲當少將旅長,傲慢宣稱:彭德懷再不敢侵犯

次日拂曉,風停了,太陽出來後馬全義揮師發動進攻,沒想到是一座空城。大家很納悶:插翅難飛的西北野戰軍是怎麼飛走的呢?

深知馬家軍實力的胡宗南,派整編第65師前來增援。師長李振猜到了隊友會犯這樣的錯誤,所以沿著城南的大溝一路摸過來的。

雙方遠遠看見,都認為對方是西北野戰軍,於是擼起袖子一頓猛錘。可是打了一陣,大家覺得不對勁。因為當時的西北野戰軍還沒有如此猛烈的炮火,馬家軍抓了65軍一個俘虜進行詢問。

由於馬家軍是西北人,65軍是廣東軍隊,大家交流了半天,只是雞同鴨講,誰也聽不懂對方的語言。最後,雙方只能寫字溝通,弄清原委後才罷手。而這個時候,西北野戰軍已經度過了涇河。

戰場另一側,馬繼援帶師直屬部隊和一個步兵團在馬頭坡與東進的西北野戰軍遭遇,戰鬥十分激烈,馬繼援幾乎喪生。經過一陣惡戰,西北野戰軍安全轉移。至此,各路西北野戰軍已全部脫離了不利狀態,經寧縣、正寧安全地進入陝北,結束了西府、隴東戰役。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