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省疾控中心微檢所武婕:“一錘定音”分離廣東省新冠病毒“第一株”

★巾幗戰“疫”

巾幗戰“疫”| 省疾控中心微檢所武婕:“一錘定音”分離廣東省新冠病毒“第一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這場關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武婕帶領全所黨員幹部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頑強拼搏、夜以繼日,奮戰在解讀病毒密碼的前線上,以實際行動書寫對人民的責任和對黨的絕對忠誠。

豐富的病毒檢測實戰經驗 在危難時刻顯身手

作為中心微生物檢驗所的負責人,武婕在每一次重大傳染病疫情面前都衝在前,以最快速度對傳染病疫情病原做出正確診斷,為及時遏制傳染病的危害提供科學依據。有著豐富的病毒檢測實戰經驗的她,承擔過廣東省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檢測和制定防控文件的重要任務,在擊退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病毒、挑戰多變的流感病毒、捕獲基孔肯雅熱(CHIKV)病毒等工作中屢建戰功,她和團隊堅守在靜寂的實驗室裡,與病毒展開正面的交鋒,始終發揮著“一錘定音”的作用,病毒在他們面前從來無處遁形。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武婕再次挑起了重擔,廣東是繼湖北以後第二個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省份,很多人對於廣東省首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樣本都極其關注,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時刻保持24小時“戰鬥”狀態。

巾幗戰“疫”| 省疾控中心微檢所武婕:“一錘定音”分離廣東省新冠病毒“第一株”

“最重要的工作是儘快完成感染樣本的複核鑑定和確診”——這個擔子就壓在省疾控中心、壓在以武婕為所長的微生物檢驗所頭上。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他們從春節前到現在都沒有一天閒下來。最忙的時候,一天內完成了整整600多份樣本的檢測。檢驗過程中更是需要精神高度集中。雙層手套、護目鏡上的霧氣都給工作帶來不便,一次檢驗最少需要四五個小時,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標本量特別多的時候穿了十多個小時,出來以後臉上全是N95口罩的印子,衣服都被汗水浸透……

衝在新冠防控一線,及時分離省內病毒“第一株”

2020年的春節註定不平常。1月30日大年初六這天,也是武婕的生日。實驗室裡一碗簡單的泡麵,就是她忙得腳不沾地的新年裡的“生日餐”。武婕帶領全所人員犧牲和家人團聚的時光,一心撲到工作裡。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標準,在原始標本中進行測序,並獲得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交給專家比對、評估,順利完成廣東省首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複核鑑定以及確認。

病毒檢測,在許多人看來是一份直面“死神”的工作,廣東省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後,武婕就組織向國家衛健委申請在三級生物實驗室開展2019-nCoV活動資質,獲得資質後立即開展病毒分離和鑑定。在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兩天時間內‘攻破’這道難關,1月27日廣東省首株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終於被成功分離。

巾幗戰“疫”| 省疾控中心微檢所武婕:“一錘定音”分離廣東省新冠病毒“第一株”

廣東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株成功分離的背後,是武婕帶領全所人員的堅守與付出。為了儘快完成毒株分離,武婕帶領全所人員加班加點,幾乎是不眠不休地投入工作。病毒的成功分離為分析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規律和致病機制提供了病原學支撐,為研發新型冠狀病毒預防用疫苗和抗病毒藥物提供了重要的種質資源,為廣東省疾病防控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應用研究和科研轉化,及後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學支撐。這次毒株的成功分離,奠定了戰勝疾病的基礎,也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潛心研究 為全省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奠定基礎

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武婕和她團隊的工作重心也慢慢轉移,在完成病例樣本的複核檢測之外,他們開展的科學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加深了人們對病毒的認識,為防控提供科學支撐。

巾幗戰“疫”| 省疾控中心微檢所武婕:“一錘定音”分離廣東省新冠病毒“第一株”

一是得出新冠病毒帶毒者的排毒規律,類似於流感病毒,在發病早期病例的病毒載量就高,通過病例識別和隔離很難完全控制,及早發現和疫苗接種是較為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是分析不同症狀和不同標本類型的新冠患者帶毒載量的區別。三是成功從新冠感染的病例生物標本中獲得了全基因組序列,通過基因分析研究病毒的傳播力和致病性在流行過程中是否變異,以及生物學特性。四是為全省五種重點人群新型冠狀病毒大排查提供技術支持,制定檢測方法和組織現場調研,保證省內多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具備並開展五類人群的新冠檢測。

武婕用她的實際行動展示了疾控人的擔當與奉獻,也彰顯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與責任。

巾幗戰“疫”| 省疾控中心微檢所武婕:“一錘定音”分離廣東省新冠病毒“第一株”

武婕

女,中共黨員,主任技師,博士學位,現任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檢驗所所長、黨支部書記,曾榮獲“南粵建工立業女能手”和“南粵巾幗醫師”。她所在的微檢所,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巾幗文明崗”“廣東省三八紅旗集體” “廣東省巾幗文明示範崗”等稱號。

原素材及供稿:省預防醫學會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