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題記: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北部。戰國時,阿壩州始有建制,沿革至今。阿壩四日,一路行來,南高北低,崇山峻嶺、密林河谷,變幻多端;溪流淙淙,草木蔥蘢,牛羊成群。川西北腹地巍峨雄壯,山川秀麗,所經之處,河流、高山、峽谷、草原盡收眼底,江山多嬌,引眾人折腰。憶古思今,感慨萬千。雖日行百里,未感睏倦。美景在側,回味無窮。

6月14日,當中外散文詩學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宓月老師給我說,後天去阿壩時,我原本是準備回北京,這個除了家鄉四川,我呆得最久的城市。當7歲時吃了北海公園的糖葫蘆,北京的牛角麵包,北京就在我腦海裡植根。及至19歲,第一次去北京,看到方方正正的四九城,我就決定要留在這裡。在我眼裡,北京是精神家園一般的存在。我深信,北京的大氣端莊、包容多元,是任何城市比不了的。這個城市給了我很多,已經融入骨血。即使全中國所有城市的文化都沒落了,最後一個看門人肯定在北京,最後一個士大夫肯定在北京。

此前,我曾去過阿壩州的茂縣、汶川,但從沒去過其它11個縣,更沒去過州府馬爾康。說來慚愧,外界念念不忘的美景九寨溝、黃龍、稻城亞丁……我也沒去過。糾結了幾分鐘,我決定還是晚點返回北京,先去阿壩,於是告知北京的朋友,把很多事情改期、延後,在6月16日踏上去阿壩州的行程。這一去,就改變了我很多認知。


第一日:從成都到松潘 塌方中的艱難行進

6月16日早8點半,一行人從成都出發,我就背了一個揹包。包是小,但該有的東西都有,比如防曬霜、傘、墨鏡。後來才發現,其實在大自然面前,這些防曬工具都很渺小。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轄自治州,緊鄰成都平原,全州地表整體輪廓為典型高原,地勢高亢,境內垂直氣候顯著;轄1縣級市、12縣,總面積842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4000米之間。山勢南高北低,河谷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川呈西北至東南走向。境內最高海拔四姑娘山主峰6250米,與東側岷江出境處水平距離僅59公里,高差卻達5470米。全州高原和山地峽谷約各佔一半。

從成都到都江堰,再過汶川,去茂縣,因為車太顛簸,我在路上吐了一次。來之前我姐給我說,德陽援建阿壩的一個醫院院長被塌方飛石擊中,不幸因公犧牲,後來川主寺鎮一個副鎮長又提起了這個事情。當時他們躲在排水溝,那個院長遲了一步。這次我們也經歷了兩次塌方。等待通車時間從幾分鐘到幾小時不等。那天我們把車停在山邊,還有當地老百姓提醒我們把車離遠點。這裡交通很不方便,民風淳樸,很多土特產產品好,卻不為外界所知,這也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希望越來越多的來自大山的饋贈出現在城裡的餐桌上,也給當地創收,變輸血為造血。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連日下雨,岷江水位上漲▲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因前方塌方,等待通行的車輛▲

中午,我們在茂縣的羌家土菜館吃飯,都是當地特色,我對松茸和犛牛肉記憶深刻。據說出了阿壩州,帶回去的犛牛肉和酥油茶都很腥,但是在這邊吃到的味道都不錯。用完餐後,我們又繼續前行,經過近4個小時,我們到了松潘縣川主寺鎮林坡村。

川主寺鎮,紅軍未經過,卻是紅軍長征紀念碑所在地。這裡是川西北眾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四條旅遊幹線的十字交匯點,也是冬蟲夏草、雪蓮、川貝母等名貴中藥的盛產地,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場所。

林坡村,藏語意思為財寶堆積的地方。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林坡村屬半農半牧村,該村依山而建,風景秀美,村內寺廟歷史悠久,具有濃厚的藏傳佛教色彩。

遠山、夕陽,一切都彷彿定格了。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各種野山菌▲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大山深處▲


第二日:前往三省交匯的村落 路遇土撥鼠、犛牛

第二天,同去的人大多有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頭痛,失眠,食慾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我們上午稍作休整,接著前行。

天空漸漸放晴,藍天從層層雲朵裡鑽出來,犛牛、土撥鼠也漸漸多了起來,甚至還跑到路上打架。對於這些草原的原住民,我們自然很尊重,趕緊急剎車。每年的6月——8月,是草原綻放的時節,一望無際的綠,是公路兩旁最極致的美景,一下就沖淡了高原反應的不適感,恨不得把頭都伸進草裡,聞青草味。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穿過雲層的陽光▲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天初放晴▲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潺潺小溪▲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河邊的蘑菇▲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成群犛牛▲

一路顛簸,傍晚時分,我們來到了若爾蓋縣降扎鄉苟繞村,這裡是青海、四川、甘肅交匯的地方,叢林密佈,翻過去就是四姑娘山。出人意料的是,在這樣高山環繞的地方,還有溫泉。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溪水清澈▲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四姑娘山雲海▲

當地藏族小夥子ཁའི་སོ་པ།(當多)介紹說,這種溫泉含微量放射性元素氡,對人體有一定療養作用。除了四川人,很多甘肅人慕名而來。當天晚上,泡過溫泉的人都一覺天亮。

第三日:從若爾蓋到金川歎為觀止的若爾蓋花湖和黃河九曲第一灣

如果說去阿壩有什麼必看景點,若爾蓋花湖是必看的。若爾蓋和甘肅郎木寺之間的213國道旁,就是花湖所在地。 “熱”在藏語中指一種名為“熱”的經,“爾”指部隊。因當年吐蕃國征服此地時,出兵前唸了一種名為“熱”的經,故以“熱爾”名之。熱爾大壩上有三個相鄰的海子,最小的叫錯爾幹,最大的叫錯熱哈,花湖是居中的一個。

儘管風大天冷,但是我們仍然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慕名而去。此時的花湖,葦草豐茂,湖面如一面鏡子,只有黃鴨、溪鷗、黑頸鶴、斑尾榛雞棲戲於湖畔水草中,才會打破這裡的寧靜。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花湖▲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平靜的水面▲

天空已經完全放晴,湛藍的天空像一顆巨大的藍寶石,讓人沉淪在它的瑩瑩藍光裡。我們走走停停,到了若爾蓋縣唐克鎮,此處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黃河緩緩流過唐克城區,被稱為黃河九曲第一灣。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碧藍天空▲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平地上看黃河九曲第一灣▲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高處看黃河九曲第一灣▲

未多作停留,汽車一路飛馳,我們追著太陽,夜幕時分,到了金川縣城。從草原到城市,恍若隔世。同行的人都曬黑幾度,一個90後妹妹看著自己的臉,無可奈何,我開玩笑跟她說,即使曬黑了,你依然是全阿壩州最漂亮的姑娘。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在這裡似乎作用都不大,唯一要祈禱的就是太陽不要那麼毒辣。

第四日:一個蘋果救了登山者 返回成都

第一天出發的時候,大家都像打了雞血,腦海中想了種種美好畫面,到了第四天,連日趕路,加上不適應當地氣候,都已經疲憊不堪。所以當有人提議去爬金川沙耳鄉神仙包時,響應者寥寥,最後加上當地人,一共18個人上山。

和別的山不一樣,這裡是高原,最高海拔4000多米,且沒有階梯,一路都是荊棘。爬山人包括漢族、回族、藏族、羌族同胞,女生只有4個。為了不給我大漢族丟臉,我一直跟在第一名後面,最後因為打著傘影響了成績,獲得第三。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無限風光在險峰▲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犛牛是山上的主人▲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勇敢者合影▲

爬完山後,整個人都有點癱了,當地村主任給我們一人一個蘋果,才咬完第二口,精神氣就恢復了大半。不得不說,真的很神奇。下山的時候,我們3個女生跟大部隊脫離了,東奔西竄,自己走了一條不是路的路,踏過石頭,穿過溝渠,繞過牛柵欄,遇到了小蛇,還被荊棘條刺傷了手,腳也被磨出泡。但也有收穫,沿途風光美麗,還摘了一些花椒,回家做青椒魚。阿壩州商會會長一下山就說,那個打傘的妹兒在哪兒,她有點兇。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下山的路▲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只可觀不能取的桑葚▲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怒放的花朵▲

原本我們還打算繼續前往甘孜州道孚縣,因為路況問題,不能前往,於是返回成都。和來時不同,我們離草原、高山越來越遠,離都市越來越近。但那片草原,已經生長在我們每個人心裡。

我曾奮力追逐都市的繁華,卻忽略身邊最美的風景;我曾力求身心平衡,卻忘記最真實的inner peace來自最真實的自我;我曾有很多很多的貪戀和慾望,來到阿壩,只想靜靜地看一片風景。

我曾以為最愛北京,去了阿壩藏區才知道......

放牧人▲

都市不是樊籠,這裡卻是心靈的天堂。

阿壩,我還會回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