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後,如果明廷真的採納徐有貞的意見遷都南京,會有怎樣的結果?

霄林天


假如在土本堡之變後,真的聽從徐有貞的建議,放棄北京而遷都南京的話,那明朝就必然出現大勢以去、王朝的國運戛然而止的可怕後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有兩個!

首先,在中國歷史上不止一次的出現過,因大一統王朝南遷,而導致其成為偏安一隅的政權,從而再也沒有了恢復中原的機會!

(土木堡之戰形勢)

因此無論是當年的東晉,還是南宋,都是因此而喪失了再度統治整個天下的能力。而這竟都是因為偏安江南所造成的,江南的繁華與富饒,逐漸地削弱了東晉和南宋王朝統治階級的鬥志,使其開始滿足於笙歌燕舞、紙醉金迷之中而難以自拔!

倘若明朝也走昔日東晉、南宋的老路,則必將出現因為迀都而動搖國本的下場!自從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實行所謂“天子守國門”的國策之後,北京便成為了集大明於精華一體的最緊要、最核心的城市,更是全國所矚目的中心!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北京亂則大明天下亂,北京安則大明天下安!所以做為大明之都的北京城,是斷然不可輕易放棄的!

其次,瓦刺軍雖然在土木堡之戰中得志,也先也因此而欣喜若狂。但是這個成果的取得,卻並非單純是因為瓦刺軍的強大,而是由於明英宗輕信王振的鬼話輕敵冒進,而在失利後,又沒有抓緊有利時機,選擇最恰當的撤退路線,結果被瓦刺軍趁亂尋找機會將明朝數十萬大軍一舉圍殲!

然而即便是瓦刺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戰果,但卻依然無法改變明朝整體國力強,而瓦刺實力弱的客觀現實!而且明朝的國勢正處於上升期,還遠未到衰退之時,因此其在土木堡中所遭受的損失,並不是無法彌補的!

(明軍將領)

所以只要明朝能夠迅速完成內部整頓,重新建立領導班子,並理順從上至下的統治秩序。然後再迅速召集天下的勤王之師入援京師,那麼北京地區的防衛空檔就能得到彌補和加強。而且以京師城池之堅固,更是令瓦刺軍難以輕易啃下的硬骨頭!因此重新集中明朝的力量,是可以戰勝甚至是擊潰瓦刺軍的!也因此于謙才會嚴斥那些主張遷都南京的人,糊塗而且無知,所以皆當斬首!

如果沒有于謙這位良臣,主持京師之大局。恐怕明朝真會在人心惶惶時,草率地南遷避敵了!假如真的這樣做,那麼明朝就完蛋了——北京若是被輕易丟棄,則天下必然大受震動,整個北方的局勢將會隨之靡爛而不可收拾!瓦刺必將趁勢將鐵蹄撲向中原,從而借北方人心大亂之時,恢復前元對中原的局部統治,乃至於造成飲馬長江的嚴峻局面!屆時,明朝將會有很大機率失去對中原的統治,並且還無法輕易恢復!即便日後明朝能夠通過北伐,重新收復了北方,那麼在經過了戰火的摧殘之後,北方也勢必會因為出現經濟凋敝、人口流失的破敗不堪的局面,造成的損失是無法在短期內得到彌補的!

綜上所述:北京不可輕棄,都城不可輕遷。都城倘若輕遷,明朝將會陷入到極其被動與不利的態勢中去!因此,于謙不愧為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為明朝的江山的穩固無虞,立下了汗馬功勞!

(明朝疆域圖)


北疆同心侃歷史


土木堡之變又稱土木堡之禍,是發生在明朝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當時的明英宗朱祁鎮親率大軍征伐瓦刺,土木堡位於居庸關到大同一線的長城內側,是長城防禦體系的一部分,這場戰爭,明朝兵敗,率兵親征的明英宗朱祁鎮被俘,20萬明朝精銳大軍及數十位文臣武將都損失殆盡,土木堡兵事慘敗之後,消息傳到國內,引起一陣恐慌,明朝內部出現二個聲音,一是帝都南遷,回到陪都金陵;二是繼續組織軍隊抵抗、

土木堡之變後,也先送明英宗回京,率領大兵逼近了北京城,一路勢不可擋,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遷都城,當時的兵部侍郎于謙極力反對遷都,要求堅守京師,公元1449年十月初,也先、脫脫不花等經大同,奪下紫荊關兵分兩路進攻明朝都城。其結果,在京師保衛戰中,明軍擊退瓦剌,瓦剌無奈之下,退走大漠。對於明朝來說,之所以能在土木堡之變後獲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整體實力上來看,明朝要強於瓦刺,雖然土木堡之變導致明朝損失了20萬精銳之師,但是,此時的明朝還是處於鼎盛時期,只要經過休整,穩住陣腳,必然可以發揮出大國的國力。

第二、明朝在明英宗之前,明宣宗朱瞻基這位皇帝在位時,具有一批能人異士,如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張輔,于謙、周忱等等。雖然明宣宗朱瞻基與其父親的在位時間只有短短的11年,但這一段時間缺創造了史稱“仁宣之治”的盛世。

就是因為有“仁宣之治”打下的堅實基礎,促使明朝可以在土木堡之變後戰勝瓦剌。另一方面來講,在土木堡之變後,皇帝被俘虜,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時的朱祁鈺九月六日即帝位,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成功的穩住了明朝內外的陣腳,這樣一來,也先想用明英宗來要挾明朝的計劃就不可能成功。

第三、明朝之所以能夠在土木堡之變後,面對瓦刺的進攻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于謙等諸位不肯南遷的大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土木堡之變後,大明京師可謂人心惶惶。在此背景下,于謙等諸位大臣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並且于謙還升任兵部尚書,總攬一切事物。

明代宗朱祁鈺即位後,穩定了不少陣腳,加上于謙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率領各路勤王保駕之師,在北京九門外列陣進行防禦,抵禦瓦剌大軍,面對于謙等人的防守,加上明朝本身的國力,瓦剌被迫釋放明英宗朱祁鎮。

隨後就是和議,之後的于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總的來說,于謙等人組織的京師保衛戰,取得了勝利,粉碎了瓦剌軍企圖奪取明朝京師的野心,促使明王朝轉危為安,這也是明朝沒有南遷最終的結果。

假如明朝南遷,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

第一、人心不穩,明朝深陷內亂之中

明朝自從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開始,一直奉行“天子守國門”,如果南遷,必然會讓臣民以及一些心懷禍心之人以為明朝大勢已去,蠱惑百姓造反。

眾所周知,明朝一共是有二套班底,北京和南京各一套,雖然南京的沒有太多的實權,但是如果南遷必然會引起爭鬥,二套一模一樣的班底,不見面的時候還好,如果在一起,則必然引起不必要的爭鬥。

第二、丟失半壁江山

南遷之後,明朝的重心自然會放在南方,北方就會變得相對不夠重視,加上不戰而逃,北方防禦部隊必然會受到打擊,軍心渙散,如果北方異族趁機入侵就會丟失大片領土,參照西晉和北宋,一樣是南遷,北方將會徹底淪喪。

總而言之,明朝沒有南遷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假如南遷,那必然不會比沒有南遷更好,不管從哪方面來講,其實南遷都沒有必要,畢竟雖然經過了土木堡之敗,但明朝還完全有實力擊退入侵者,因為當時的情況已經是最壞的時候了,如果南遷了,一切都是未知數,可能會好,但更多的可能是丟失北方,嚴重一點可能還會就此覆滅。


小南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這麼一下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有沒有遷都的必要。在土木堡之戰中,明朝的確損失慘重。明朝最精銳的京師三大營即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損失殆盡,京城中的守衛只有不到十萬的老弱病殘。看樣子感覺瓦剌很強大。不錯,土木堡之戰雖說瓦剌贏了,但也不過就是因為明朝指揮失利,讓他們由一個小便宜佔到了一個大便宜。並不能證明瓦剌有多強,確切的來說,瓦剌也不強。後來的北京保衛戰,以北京的老幼病殘和各地上的運糧軍、備倭軍等二線部隊,就給他們打敗了,所以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對手並不強大。跟宋朝面對的遼、金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只要指揮得當,不存在敗給瓦剌的問題上。

第二,遷都肯定是遷往南京。要知道南京可是有一套自己的工作班底的。有自己的三省六部,運行方式。你北京的工作班底遷都到了南京。兩個班底的人怎麼可能能搭檔幹活呢。到時候別的不說,不考慮什麼和瓦剌打仗的問題。單是南京和北京兩個班底就得相互鬥起來,到時候先搞個朝廷內部黨爭不斷,相互傾軋。恐怕後來明朝所出現的閹黨和東林黨的黨爭就得提前了。單著一點就對國家的發展不利。

第三,明朝之所以定都北京。就是為了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說白了是祖宗定的規矩。一旦南遷之後,所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人心。要知道人心這個東西一旦失去是找不回來的,如果皇帝遷都到了南京,就等於放棄了北方的百姓,到時候北方的百姓們是不會再支持你的,即便你在南方經略的好,但是想在打回北方來,可是恐怕也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了。

第四,從戰略上看,遷都就意味著放棄北方。北方一直都是抵禦侵略的門戶,一旦放棄,將失去大面積的戰略縱深,到時候人家想打你就會容易很多,而且一旦放棄,領土就會成為瓦剌的領土,瓦剌也可以經營北方,到時候割據在所難免了就。即便往好的方面想,遷都之後,北方各地的守軍依舊同瓦剌作戰,還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可是這樣一來,勢必又會形成割據勢力,明朝的中央統治地位就會受到威脅。

第五,從歷史上看,晉朝遷都後和宋朝遷都後,都沒有再重新打回北方。吸取歷史的教訓,也不應該採取遷都的戰略。

我對徐有貞所提出的遷都所持的觀點很肯定,遷都或許可以保一時平安,不會面臨和瓦剌的正面衝突,但從歷史經驗,還有戰略發展來分析,遷都都是弊大於利的,當國家被侵略的時候,這些朝廷重臣,還有國家君主應該做的是鎮定對待,指揮作戰,而不應該考慮遷都這種退縮式的戰略方針。


隨意言之


土木堡之變如果朝廷採納徐有貞的意見遷都南京會怎麼樣?

由於明英宗都想證明自己。想想父親和祖先一樣建功立業。於是明英宗御駕親征。後來由於太監王振的錯誤決定,1449年,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明軍損失慘重,明英宗被俘虜。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鈺代為監國,後來成了皇帝。把明英宗朱祁鎮尊為太上皇。此時朝中大臣有建議遷都,其中呼聲最高的是徐有貞。時任兵部尚書的于謙及時站出來反對了遷都的想法,說先祖的陵墓還在這,不能遷。於是組織了京師保衛戰。瓦剌部三攻城門,均遭到明軍的頑強抵抗,退出塞外,京師保衛戰最終獲得了勝利。






明朝如果遷都的話會有三種結果。

第一種是瓦剌部可能會佔領北方地區。導致大明難以收復故地。因為歷史上很多遷都的朝代比如南宋偏居一隅後都難以收回故地,明朝也可能會和前面的朝代一樣。中國又要進入南北分裂的狀態了。個人感覺這種可能性最大。

第二種是瓦剌部佔領北方地區,明朝組織力量重新收回故地。其實明朝雖然死了20餘萬人,但是經過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的經營。明朝的實力已經空前強大。是可以和也先的瓦剌部抗衡的。


第三種結果就是大明被滅,當然這種情況可能性非常的小。

總之,明朝最後沒有遷都是正確的決定,明朝的實力是可以和瓦剌部抗衡的。


鬆垮大卡司


土木堡之變後如果明廷真的採納徐有貞的意見遷都南京,會有怎樣的結果?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軍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慘敗,皇帝明英宗被俘,八月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郕(chéng)王朱祁鈺監國,期間京城大官富戶紛紛南逃,大臣徐有貞主張南遷。朱祁鈺九月六日即帝位,十月十一日瓦剌軍抵北京城下。

如果真的採納徐有貞的意見遷都南京,那麼明廷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來遷都。而且既然遷都南京那就是放棄了保衛北京的戰略。其實就是逃跑了,那樣北京失守是必然的了,如果這樣會我覺得會有兩種結果。

第一個結果,京師陷落,大明王朝滅亡。大明軍隊兵敗如山倒,瓦剌軍隊佔領至少大半個中國

京師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基本上京師被攻破,國家也就沒有了。遠的不說,就說明成祖朱棣,造反四年,前三年多互有勝負,但前途渺茫,像他老爸朱元璋那樣打敗所有敵人,建立自己的帝國的夢想,不知道要什麼時候實現。但後來知道南京空虛,於是改變策略,擒賊先擒王,直奔南京,只用了六個月,就佔領了南京,於是就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所以說京師陷落了,這個國家基本滅亡了。

第二個結果,京師陷落,大明王朝沒有滅亡,朝廷逃到南京,但群雄並起,恢復到了明朝統一之前混亂的狀態。

這個時候那些感覺可以當皇帝的人們都會蠢蠢欲動,用這個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了。不知道會有多少個王或者皇帝會出現,整個中國又會進入新的五代十國了。


一杯清茶飲江湖


土木堡之變,如果明代宗朱祁鈺和于謙接受了徐有貞的南遷建議,明朝將大傷元氣,甚至有可能偏安黃河以南,但絕對不至於滅國。瓦剌部也不可能長期佔據北京城,最終的結局可能是明朝首都遷回南京,北京被放棄作為首都,而明朝又會開始漫長的北伐戰爭。

明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挑唆下,親征瓦剌,瓦剌部落在北方勢力非常的大,特別是在脫歡、也先倆父子的經營下,蒙古族部落逐漸的統一了北方草原,脫歡迎立了韃靼的君主脫脫不花當了大漢,自己做了太師。

準確的說,瓦剌和韃靼都是蒙古族,只是屬於不同的部落,脫歡立脫脫不花為大漢是有深意的,就是脫脫不花的血統更好,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旁支,騎馬放牧的蒙古族人也注重血統。

脫歡死後,也先接任太師之位,其實整個瓦剌實際掌控權在也先手上,主要是他的士兵多,不要以為脫脫不花是個光桿大漢,他也有自己的軍隊和部落。也先和脫脫不花關係並不好,也先總覺得脫脫不花礙手礙腳,自己實力最強,憑什麼要聽你的;脫脫不花更鬱悶,自己好歹是個大漢,指揮不動太師。

明朝對於也先和脫脫不花的矛盾是相當的清楚,明宣宗後期到明英宗早期,明朝內閣有著名的“三楊”把持,他們充分的利用了瓦剌部落大漢和太師的矛盾,刻意的製造了矛盾,比如最為陰險的是,瓦剌要嚮明朝進貢,其實就是來要錢要物資的,明朝規定脫脫不花和也先可以分別派出使團來北京進貢。

這太陰了,擺明了要刻意分化瓦剌君臣的關係,故意製造他們兩人的緊張情緒。

說了那麼多,這和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遷都有關係嗎?關係大了去了!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率領的二十多萬大軍被瓦剌也先的五萬多騎兵全殲,連朱祁鎮都被俘虜了。瓦剌率領大軍一路南下,只用了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就來到了北京城。

這一個月時間裡,北京城裡只幹兩件事兒: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主持大局;爭論是否遷都南京,以避瓦剌的鋒芒。

最後是兵部侍郎于謙一錘定音,給了景泰帝朱祁鈺很大的勇氣,死守北京,與瓦剌決一死戰。

遷都派的提倡者是後來發動“奪門之變”的徐有貞,他據理力爭遷都南京,北京城能守住的機會很渺茫,這是典型的逃跑主義者。那麼徐有貞的策略是否有道理呢?

公正的說,在當時那個局面下,遷都南京是明朝最為穩妥的戰略,如果對比明朝和瓦剌的實力,肯定是有天壤之別,瓦剌不可能滅得了實力強大的明朝,甚至連佔領北京城都不會太久。

明朝如果遷都南京,首先是拉長了瓦剌部落的戰略縱深,這對遊牧民族來說是致命的,他們不會也不能打戰略消耗戰。景泰帝率領朝中大臣遠避南京,那麼就有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組織軍隊進行反攻。

凡事有利就有弊,遷都南京最大的風險是政治上的,前任皇帝被俘,現任皇帝剛登基就跑路,這對天下人來說影響太過惡劣,喪失大明王朝的尊嚴,民心不向,這對未來收復失地有很大的影響。

于謙雖然力保北京城,但風險卻極高,把皇帝和整個大明政治中心置於瓦剌大軍的包圍之中,萬一有失,那麼明朝就有了覆滅的風險,在封建王朝時代,皇帝和都城就是旗幟,就是法統!

旗幟和法統被取代,那麼就可以說王朝被終結,最好的例子就是明朝滅亡,滿清只佔領了北京城,南京還有明朝皇帝呢,但是天下已然易主,滿清繼承了中原王朝的正統,南京明朝被稱為“南明王朝”。

于謙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進行賭博,卻賭贏了,賭贏的關鍵有兩點:

1、瓦剌也先部落連續作戰,早就成了強弩之末,這是遊牧民族軍事的特點,只適合做土匪,不適合做帝王。

2、于謙有限的組織和統管能力以及軍民的上下一心,立保了北京城不失。

其實,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因為也先和大漢脫脫不花的不和睦,他們在三楊的忽悠下,互相都不信任,也先率領瓦剌部落五萬大軍南下,他不能確保脫脫不花會不會趁機佔了他的部落,搶了他的牛羊。

也先需要快速結束戰鬥,不可能在北京城下打消耗戰,更何況也先的目的不是要明朝滅亡,而是經濟訴求,說通俗點,明朝給我的東西要比脫脫不花的多!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一視同仁甚至厚彼薄此。

綜上來看,徐有貞提出南遷南京的戰略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他也是基於瓦剌部落的現狀以及未來形勢的分析做出的保守建議。只是有于謙這樣的不世能臣在,也用不著這樣的戰略。

對方有多少人,五萬。我們有多少人,還在路上,揍他!


沉墨I方之城


起碼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李自成也不會攻下北京,明朝還可以延續下去,但是明朝不滅亡也沒有今天那麼大的版圖,今天的版圖還是要感謝清朝,所以說任何事情任何人任何朝代都沒有十全十美的,有好的當然也有壞的一面



四川小劉在廣州abc


這個問題真的非常好,筆者認為如果在土木堡事變後遷都南京,依然可以轉危為安,甚至可能比歷史上的結局解決得更好。

都城是國之大事,任何時期的都城變動都會引發皇朝危機。這一點筆者也承認,但是明朝的情況與其他的朝代不同。可以說,明朝是歷史上唯一一個遷都可保證國家正常運轉的朝代。明代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在王朝和平,發展良好的情況下遷都的王朝。朱棣大力興建北京都城,但是在遷都之後,朱棣依然很重視南京的建設。明代也是歷史上少見的在首都與陪都建立起兩套完整的官僚體系的朝代。南京在遷都之後依舊保留著完整的官僚體系。這就使得在遷都之後,國家會在很快的時間內恢復國家的運轉。遷都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家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出現無序狀態,時間長短取決於王朝的力量遺存。可明朝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一旦遷都,國家的政策會很快的恢復運轉。勤王之師,錢糧稅收很快就會建立起來,所以,遷都對於明朝並不一定是壞事。

也先不是忽必烈也不是多爾袞,當時的也先頭上還有名義上的君主。而且,也先沒有忽必烈和多爾袞那樣非常懸殊的對敵實力。當時的明軍和也先對壘,可以說的上是平分秋色。因為當時的明朝軍力還處於盛年,沒有經過歲月的侵蝕。所以,如果遷都就很有可能以空間換時間,號召各地的勤王之師,奮勇討逆。當然,其中也存在於謙所說的“士氣受損”等方面的問題。但其實于謙最擔心的是當時的京城守備空虛,大規模遷都造成混亂,讓敵人有可乘之機。很可能連逃都逃不出去。這樣的問題也確實存在,這也是兩種理念和戰略之間的差異。留守北京是冒險,遷都南京是保守,孰是孰非,不好判斷。


經典守望者


土木堡之變後,如果明朝遷都南京,很有可能會復演北國淪陷,明庭偏居江南的局面。土木堡之變後,大明京營精銳全滅,皇帝被俘虜,北方邊鎮如驚弓之鳥,明國對蒙古已由攻勢變成收勢。文官集團崛起把握朝政,武官勳貴有威望的不論淪陷敵陣就是已經死了。

現在北方的防備就是靠著京城來撐了,如果回都江南,大量用於保衛京師的精銳之師肯定也要南移。而且京師南移也會給世人一種假象,明國已經在蒙古人的武力脅迫下放棄了北方,想要變成南朝和蒙古隔河對望。這無疑會讓已經動盪的人心再次動盪,北方將亂成一片,一些邊鎮武將也會南逃。

蒙古人會在明國回都南京的路上發起進攻,肆虐北方。這場經過會逐漸演變為蒙古人追趕皇帝,天下大亂。


龍角大將軍


宋朝遷都北宋亡,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直到崇禎亡國也沒有遷都,假如那時候遷都了,估計就是第二個南宋了,皇上跑了一個被抓了一個,底下的將士還有那決心抵擋嗎,估計會北方大片國土淪喪,明朝偏安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