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文 /. 廣州舊聞


1952年9月15日,廣州。

清晨的陽光灑在廣九火車站月臺上。


一群十五六歲的中學生,魚貫登上北去的列車,其中有54位女生。


當年她們有的剛滿14歲!

她們遠赴幾千裡外的東北一一瀋陽;


一去八千里路,莫問歸期,

回首已不再少年。


她們是誰?

她們現在還好嗎?


日前省立中山圖書館的《 1952▪廣州▪巾幗風雲錄 》展覽,讓這群“小女生”們回到人們的視線之中。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2年廣州54位女生的合影。


1952


我們是女生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這是一段從未走入過人們視野的珍貴往事。


她們曾用握緊筆尖的手,用踏破戈壁的腳,描繪著新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版圖。


神州天地間,曾迴響著她們的歡笑,也灑下了她們的淚水。


在廣州人為中國革命立下的無數功勳裡,有誰還記得這群廣州姊妹?

她們是誰?

她們是新中國第一代測繪兵!

她們來自廣州這七所中學!

01

中大附中——今省實驗中學

02

省文理學院附中——今華師附中

03

省一師附中——今協和中學

04

珠江中學——今市六中

05

執信中學(女中時期)

06

廣東華僑中學

07

廣雅中學


我們是執信的女生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49年11月11日,廣州市舉行隆重而盛大的遊行慶祝活動,歡慶廣州解放。當時市內各中學排演了行進團體操、鑼鼓隊等節目參加遊行。圖為廣州第一女子師範學院附中、執信中學等校的同學們表演時的影像。後來女師附中後來也併入執信中學(女中)。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這兩張是初三臨畢業前,在執信校園裡的合影。在學校大門內的階梯上,在通向圖書館的小橋上,橋的下面是一片池塘,種滿了荷花。校園很美!她們都是15、16歲的小姑娘。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張潤芳,今年82歲,來自執信中學。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張潤芳回憶說: “小時候,我們經常穿著執信女中的校服走出去參加各種遊行,白襯衣,紅短褲,再配上紅色衣領、胸前紅色的“執信”兩字,前面有很棒的小鼓隊開道,好威風,好搶眼,好得意!”


我們是省文理學院附中的女生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陳少春,今年84歲。其母校是廣東省文理學院附中,也就是現在的華師附中。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她說,“廣東省文理學院附中,在我們初中畢業前後的1952年併入了新建的華師附中,這張照片是華師附中第一屆畢業生合影,我們也就成為它的一份子了。


我們是省一師附中執的女生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蘇端嫻,今年84歲,其母校是廣東省一師附中,也即今天的協和中學。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蘇端嫻在回憶中說,“廣州剛解放,我就軟磨硬泡參加瞭解放軍的一個衛生所當小護士,還把14歲改成16歲,否則人家不收我。這個衛生所是為攻打海南島準備的,海南島一解放它就解散了。所長就把我推薦到廣東省第一師範學校附中讀書。這張照片是1952年畢業前全班女生在黃花崗郊遊的合影。”


我們是廣東華僑中學的女生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0年8月,趙惠霞跟隨父母回到廣州,入讀廣東華僑中學,圖為1952年5月1日她光榮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時的留影。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這是趙惠霞1952年5月1日在省僑中正式入團時的一張證明:

趙惠霞同志:


青年團永漢區工作委員會已於一九五二年五月一日批准你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正式團員(候補期0月),謹此向你致熱烈的祝賀。至於宣誓的時間、地點,另行通知。此致革命的敬禮!


青年團廣州市永漢區廣東華僑中學支部

一九五二年五月一日


1952


參 軍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你能夠想象全中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抗美援朝運動有多火爆嗎???


每天早起,人們打開收音機,第一條想聽的新聞就是朝鮮戰場勝利的消息。


廣州街到茶樓飲早茶,可以點一款最熱賣的“油炸杜魯門杜勒斯”(美國總統和國務卿名字)的點心。


無論街頭的童謠還是大喇叭裡的歌曲,無論報紙、雜誌還是巨幅招貼畫,都是打倒美帝國主義的畫面…青年們踴躍報名參軍,不是趕時髦或為了就業,而是真正心甘情願為保衛國家、捍衛世界和平市獻身!


在那樣的環境下,在崇拜的英雄人物感召下,能走上了光榮的從軍之路,是無數青少年的夢想。


我省下中午的飯錢捐獻買飛機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許寶玲,84歲。來自執信中學。她說,“響應國家號召,用實際行動支援志願軍,人人出力捐獻飛機大炮,是每個人的心願,我們甚至會因為無法出錢出力而急得哭起來。我在執信住宿,家裡每月會給一些生活費,僅僅夠吃飯,我決定中午那頓飯省下來,忍著餓捐獻飛機大炮,內心卻無比快樂!”


沒有回香港探親遇到參軍機會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鍾慧清,今年82歲,來自執信中學。她說,“那年很巧,我暑假沒有像往常一樣回香港探親,而是參加了執信組織的芳村夏令學園,在那裡光榮加入了青年團。正巧趕上軍測來廣州招兵,就毫不猶豫報名參軍,成為航中五班光榮的一員。”


穿上肥大的衣服去參軍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黃毓華,83歲,其母校是中大附中,即現在的省實驗中學。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她說,“剛參軍時,我們班男女生都很瘦小。軍裝有點大,鬆鬆垮垮不精神。不知誰提議:‘乾脆穿上大衣吧!’結果就是這副模樣。我們是最獨特的!”圖為1952年9月中大附中初三丙班同學參軍時候的合影。


子女參軍是一件無尚榮耀的事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50年代,子女參軍是一件無尚榮耀的事情。街道工作人會鼓鑼打鼓登門送“光榮之家”牌匾。圖為部隊發送給每位入伍者家人的《革命軍人證明書》。


這是我們離開廣州前的留影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這些是部分航中五班戰友珍藏的全家福或個人照片,都是在參軍前甚至臨行前一天拍攝的。


7天7夜長途旅程來到瀋陽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2年9月15日,來自7所省屬中學的54位女生和140多位男生一起,登上北去從軍的列車。


這54位小女生的來源是:

執信中學 28人

中大附中 10人

省文理學院附中 7人

廣東僑中 4人

省一師附中 2人

珠江中學 2人

廣雅中學 1人


正是千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7天7夜的長途旅程,她們一路高歌奔赴目的地——瀋陽,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校。


從此,孩子們,從此走上一個特殊的戰場。


注:上圖還包括插班生3人、幹部2人,共59人。

1952


測繪學校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初創時期(1946~1947)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東北民主聯軍面臨抗擊國民黨軍隊和巢匪雙重任務,急需軍用地圖。


為此,於1946年5月,在長春創辦了測繪學校,當時全稱為“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測繪學校”聯軍參謀長劉亞樓在開學典禮上說,在戰爭中誕生的測繪學校,是為戰爭服務”的。要盡最大努力培養出自己的人才,滿足作戰的需要。”


圖為初創舊址。


瀋陽時期(1948~1953)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隨著東北戰局錯綜複雜的變化,測繪學校四度遷址,最後定址瀋陽,校址在和平區太原南街。


1948年到1949年間,瀋陽測校除全面保障“解放全中國”的軍事地圖外,還不斷擴大招生規模,並逐漸向正規化推進。


1949年12月,中央軍委電令將瀋陽測校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校”。航中五班1952年9月入學,就是在這裡。


圖為瀋陽測校校門。


北京時期(1953~1969)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3年8月1日,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軍測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院”,並於當年11月從瀋陽遷至北京北郊新址。


自1978年至今,軍測最終落址河南鄭州,現已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地理信息學院”。


圖為測繪學院主辦公大樓。


1952


“航中五班”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航中五班”是“航空攝影測量專業中等科第五班”的簡稱。


由於航空業的發展,過去基於地面人工測量的“地形測量”於20世紀40年代升級為"航空攝影測量”,即利用航攝照片+室內判圖、計算、繪圖等工序完成地形測量作業,令效率飛躍性提高。建國初期,蘇聯幫助中國發展航測技術,她們便都成為新中國第一代航測女兵中的一員。


清一色廣州同學班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54位小女生入軍校,

開創了軍測史上好幾個第一:

第1個通過全國統招生的純女生班;

第1個清一色同鄉(廣州同學)班;

第1個因學習優秀而集體榮立三等功的班。


從“無米不成餐”到高梁米飯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從溫暖的南方到寒冷的北國,從“無米不成餐”的廣東到頓頓大慢頭或高梁米飯的東北,54位廣州女生經歷了對氣候、飲食等生活習慣的種考驗。


語言也曾是個障礙。軍校要求她們迅速學會普通話,給每個人發了10張“糾正卡”互相監督,她們自覺、嚴格、積極地執行這項紀律。但是鄉音總有一種天然的凝聚力,整個軍校對“小廣東”的暱稱。

圖為軍營宿舍。


人人有個“小水桶”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軍校生活雖然嚴格、緊張,但航中五班是個歡樂的集體。後來那些軍測的老首長和戰友們回憶說:“那時候,哪裡有小廣東扎堆兒,哪裡就最熱鬧!有個常常被憶起的關於“小水桶”的趣事,那是南方女孩子們的一道獨特風景。參軍時,好多同學都帶了個小鐵桶。她們想象中的東北,也應該跟家鄉廣州一樣,必須天天沖涼啊!怎知現實很骨感…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軍營裡也有蘇聯的時代烙印。當時的蘇聯有一種叫做土豆舞的舞蹈。這種舞蹈是表現蘇聯集體農莊豐收的內容。這群來自廣州的“小廣東”個子矮,所以跳起‘土豆舞來就很形象,很有趣。


永遠的航中五班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瓦夏,好瓦夏》是一首蘇聯紅軍歌曲,表演形式活潑有趣,歌詞內容是一名叫瓦夏的戰士因為很久沒收到戀人的來信變得沮喪而消沉,身邊的戰友們鼓勵他振作起來的故事。


這張照片大約拍攝於1954年夏天,前面2位領唱者:馬鳳仙(左)、許寶玲(右,飾演瓦夏),手風琴伴奏:司徒綺瑜。



1952


我們畢業了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歪頭山實習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歪頭山位於瀋陽到本溪的必經之路上,那裡有一個鐵礦。當年測繪兵們實習的地方,如今除已覆蓋電訊信號外,依然野草叢生,丘陵起伏,正是個理想的測繪外業實習地。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測繪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的複雜技術,要學好它殊非易事!在這裡,這群小女生們開始“檢測”自己。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從1952年9月參軍入校到1955年4月畢業,她們已徹底忘記了什麼是寒暑假!她們在跟時間賽跑,在跟困難較量。國家面臨百廢待興和環伺強敵,既要建設又要鞏固囯防,正期待她們立刻走上測繪崗位,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發揮她們重要的力量!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正在測量中。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實習期間的留影。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畢業了!就意味著她們將拿起手中槍,走入戰鬥序列,去消滅“敵人”


1952


奔赴四面八方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聽從命令,服從指揮。國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理想,黨讓去哪裡就去哪裡。這是那個激情歲月中青年們心中的崇高信念。

奔向


南京地校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南京地校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測繪學校,目前是地質礦產部所屬全國重點中等專業學校。航中五班有2位同學,於1955年畢業後進入該校任教。

奔向


重慶測校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謝岫梅畢業後被分配到1959年,謝岫梅左三)在重慶測校任教時到四川南充實習,巧遇老同學許寶鈴(左一)

奔向


北大荒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張潤芳,“光榮地”去了艱苦的北大荒。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到後來,她成為了解放軍7227廠廠長。圖為1984年蘭州軍區司令員到工廠看望該廠全體員工。

奔向


哈軍工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5年從軍測畢業後,容倩儀以優秀的專業成績和政治表現,進入中國最著名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在海軍工程系負責籌建航空測量實驗室並擔任實驗、實習的教學工作,為新中國海軍建設貢獻了青春與才華。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此圖為1956年容倩儀到北京出差與在北京的同學們的合影。



1952


丈量祖國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通常,人們總會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在最後的地質成就上。殊不知那些成就背後的先鋒是測繪。換言之,必須先有地圖,才能展開一切地質工作。


建國之初,新疆、青海、甘肅、雲南、內蒙古等地,在中國版圖上還有大片大片未曾勘測的空白。因此,許多沙漠戈壁和高山深谷無人區,都是由測繪人員率先進入的。這裡就有航中五班的15位優秀同學。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5年轉戰大西北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當時,西方國家斷言中國是貧油國,但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了“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論點,認為中國不僅有石油,而且有大油田。為此事,毛主席和周總理還親自求教於李四光。國家據此便開始了尋找大油田的重大戰略計劃。該項計劃的初期重點,集中在中國大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肅等地。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5年5月。航中五班的15位優秀同學,甫一畢業便脫去戎裝,加入石油部的航外業戰團。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那裡,正是15位航測女兵即將奔赴的戰場。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這就是她們的家。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背後就是茫茫戈壁灘。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茫茫沙漠裡也少不了她們的快樂!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風沙中的笑容。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5年12月,到年終收測時,初出茅廬便首戰告捷的901隊榮獲“模範隊″稱號,航中五15位同學迅速成為航測外業骨幹,顯示了軍測過硬的專業素質。


前排左起:陳鈺兒 鍾慧清 何靈筠 吳柄熊工程師 鍾燕粦工程師 黃美昭 陳申申。

中排左起:梁寧娥 嚴坤維 許寶玲 羅雀霞 陳少春 梁格非 劉杏滿 許美瑞 陳端— 司徒綺瑜。

後排為901男隊友。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6年第二次出征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6年第二次出征,15位女將被分成兩路人馬,其中8人分在地質部(後歸國家測繪總局)地形一隊,奔赴青海柴達木盆地,測區包括:格爾木、大小柴旦、德令哈及青海湖一帶;


另7人分在地形二隊,奔赴祁連山麓,測區覆蓋青海和甘肅兩省,從武威翻越雪山至青海門源,然後西行至祁連山主峰崗則吾結一帶,再跨過疏勒河進入甘肅肅南、民樂。


1956年 • 祁連山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6年在祁連山作業時,為了能在沒有蒙氣差時測到最高精度的數據,我們凌晨三點就出發了,到達後爬上二十多米的覘標,等待最好時機進行觀測。我在野外曾三次遇險,差點喪命。


第一次是上山選點,腳一滑差點失足墜入無底洞!


第二次是騎在馬上判讀相片時,大風颳響相片令馬受驚,我人已倒地,腳還掛在馬鐙上被馬拖著跑,幸好最後被測工攔住。


第三次是1959年收測回隊因為下雪路滑,司機沒把握住,九十度翻車!全車人被拋出去,甚至有工作箱壓在人身上,)大家都昏迷十分鐘後才醒來。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祁連山出測筆記


因為是山區,必須騎馬,山路崎嶇難行,經常牽馬爬山,晚上就在山間避風處露營。


上到雪大坂,積雪很厚,陽光下刺眼,都要戴上保護眼鏡。前面就屬於青海省,沿溝而下,小路穿行於小溪兩岸,我們也多次涉水過澗。有時水深達馬肚,我們都要收起兩腿,以免打溼鞋子。馬在急流和水底的亂石中踉蹌地走,我們在馬背上亂搖,除了緊握韁繩還必須俯身向前緊緊抓住鬃毛、馬鞍等,以免被甩下水。


有一晚半夜下大雪,我們都要起來披上雨布,來回走動以免被凍僵,睏了就靠在馬身上打個盹。天亮了,趕忙上馬向門源前進,快走出溝口時,發現兩邊山樑有人跟蹤和窺視,頓時氛圍緊張起來,警衛班長前後張羅,命令大家快步跑出山溝。


半夜時分到達縣政府,下了馬居然邁不動步了。因為騎馬時間太長,都快變成羅圈腿啦!


經過兩天休息和整理資料,想放鬆一下,打打羽毛球,可是沒打幾下就氣喘吁吁了。原來這裡已是海拔三千多公尺的高原。一路上,我們經常遇到三三兩兩的藏民,全都揹著帶權的獵槍,他們會主動讓路,注視著我們這些闖入者。也曾見到山裡的禿鷹張開一米多長的翅膀,捕獵山坡上的小動物。


——司徒綺瑜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6年 • 青海湖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6年許寶玲所在的分隊,需要完成對青海湖上一座小島——湖心沙的測量任務。因為沒有船,只能選擇冬季(休測期)上島,從厚厚的冰面上帶著測量設備走進去,然後在堅硬的凍士上埋設測量標誌,並測量座標點數據。意外的是,那座小島被當地藏民視為神聖之地,建有一座喇嘛廟,有常住僧人,卻不允許女人上島


所以她們的任務,是等待男同志取得測量成果歸來後,完成對航測圖片的處理和計算作業,那是她們每個出測日,無論多累多困,都必須在當日完成的工作。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8年 • 新疆塔里木沙漠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8年,進新疆塔里木沙漠,我帶著二十多峰駱駝和測工、駝員,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作業。每匹駱駝背兩大桶水,這水不單人要喝,駱駝也要喝。所以嚴格規定除飲用水外,每人每天只能用口缸水完成洗漱…….”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7年 • 河南平頂山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57年之後,她們的轉戰地點開始向東、向北,依然追尋著李四光對中國石油儲藏分佈的判斷。圖為許寶玲與同事在河南平頂山一帶測區趟水過河時留下的2幅珍貴影像。


1958年 • 中蒙邊境賽罕塔拉大草原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昂貴的測繪儀器

50年代的中國,科技和工業都還很落後,像測繪儀器這類高精密光學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一種WLDT2經緯儀,當時採購價約4000元人民幣,按50年代的幣值和物價,1斤小米=1角3分,4000元能購買約3萬斤小米!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而這不過是一臺最基本的外業觀測設備,如果把各種測繪設備甚至航攝飛機都算上,那是什麼數字?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早期的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當時中國的出口商品以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為大宗。可以說,購買這些昂貴測繪儀器的外匯,是用中國人民的口糧與一點一滴的辛勤勞動換回來的。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因此,無論條件多麼惡劣,測繪兵對這些精密儀器,總像愛惜生命一樣格外加以保護。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進入60年代,當年在戈壁沙漠身經百戰、經受了無數艱苦考驗的15位航中五班戰友,陸陸續續回到了原本屬於她們的航測內業工作崗位。對她們大多數人來說,那段不尋常的經歷,為她們帶來了更全面的經驗積累。她們成為了不可多得的技術中堅力量,常常被委以重任,承擔重大項目或成為最優秀的航測教師。

1952


廣州 廣州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建設新廣州她們沒有缺席

走過50~60年代,將最美的青春年華奉獻給國防建設和開發大西北建設後,中國第一代航測女兵“航中五班”的戰友們開始陸續轉業到地方參與各地的國家建設。自70年代中後期起,共有22位“航中五班”戰友陸續回到了廣州。這是她們生於斯、長於斯、始終魂牽夢繞的故鄉。



廣州首次大比例尺航空攝影測量成圖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78年,原廣州市勘測大隊(現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和原廣東省測繪局攜手,首次採用航空攝影測量方法在廣州地區範圍測繪1:2000地形圖。


梁袼非、葉常珍、嚴勵瓊、葉桂明、陳端一、高懿嫻、張雪霞、嚴坤維、黃美昭、何靈筠、鄧忻兒、陳申申等參與了該項目。


由於當時國內尚無成熟的大比例尺航測成圖經驗和規範,1979年進行了多種成圖方法試驗,最後採用B8S精密立體測圖儀測圖、外業調繪成圖及綜合法成圖,完成了廣州市1736平方公里1:2000地形圖測量,共計2170幅圖。


此項目及相關子項目在當時全國均屬首次,為全國運用航空攝影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於城建積累了豐富經驗,也為後來制定城市測量規範提供了依據。該項目獲廣東省測繪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參與南海群島及鄰近海區綜合考察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90年代初,廣東省測繪局參與了由國務院某部組織的南海群島及其鄰近海區綜合科學考察。



時任航測隊遙感製圖室主任陳少春承擔聯絡員並全程主持測繪內業工作,她提議採用”一礁一圖”的形式,根據最佳觀圖效果設定各種不同比例尺圖,共205座島礁,製成4本圖集,提交國測總局圄庫,作為高度機密的地圖文件,供給國家決策機構使用。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該項目將中國國家版圖(除臺灣外)的完整程度大幅提高,填補了南海島礁地形地貌精確測圖的空白,為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捍衛國家領土、領海主權,掌握主動權,形成實際據有權,發揮了極其重大的作用。陳少春因在該項目中的突出貢獻,於1993年獲得了中國科學院頒發的"自然科學一等獎及其他獎項。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北江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飛來峽水利樞紐,是北江干支流上最大的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項目314萬千瓦,1999年3月水庫蓄水,10月併網發電。除提供電力外,飛來峽水利樞紐與北江大堤聯合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體系,水庫起到滯洪調峰作用,為下游及珠江三角洲提供了可靠的防洪安全保障。清遠市及所屬地區是最直接、最大的受惠城市和地區。


許寶玲作為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飛來峽工程核心籌建組勘測技術負責人,於80年代中期展開各項複雜的前期勘測工作,包括早期壩區選址航攝(1:5000)、選定壩址航攝(1:2000)的航線設計、飛行安排、航攝圖驗收等。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地鐵1號線控制測量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地鐵1號線為廣州市首個地鐵建設項目,是繼北京、上海之後的第三個城市快速軌道系統,1991年6月,當時的廣州市地下鐵道籌建處委託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建立高精度平面控制網,葉常珍所在的項目組攻堅克難,完成三等平面控制網和5條四等平面附合導線測量,確保了地鐵1號線建設的順利進行,為《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範》編制提供了依據,本項目獲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一等獎。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城建檔案館建設項目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1982年8月,方淑瓏從武測調入廣州市規劃局任籌建中的廣州市城建檔案館副館長。在此領域她彷彿如魚得水,篤定和嚴謹的風格,使她獲得廣州市檔案先進工作者稱號。1991年退休後,她受廣東省建委委託籌建廣東省城建檔案研究會,任常務副秘書長,併兼任《廣東城建檔案》期刊主編。1999年作為建設部特邀代表參加全國城建檔案工作會議。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這22位女生是: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出走半生,歷經風雨,當年的青春少女,回到家鄉時都已年屆不惑。


她們以臻於成熟的經驗與紮實的專業素養,在全新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發揮專長,同時不斷學習日益進步的航測新技術,為廣州市的改革開放建設、為廣東省乃至國家建設再立新功。


向她們致敬!


廣州這54位小女生,不得了哦!不得了哦!不得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