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哪些奇闻轶事?

飘蓬3


刚发生的,特别搞笑、奇葩的人!


出租车一脚油门冲进派出所,见到警察:上车,上车,快上车!结果!


导读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比较搞笑。大清早,一辆出租车冲进派出所,见到警察不慌不忙:上车,上车,快上车!当时的民警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弄懵了。到底什么情况?带着好奇,我们一起去看看。

新闻

新闻今天才看到,但是发生大概可以追溯到24日,故事案发地为辽宁铁岭市铁岭县的横道河子派出所。当日凌晨1点50分左右,一辆出租车顺着行车坡路开到了派出所门前,接下来司机的“操作”看呆了民警!

看操作!

紧接着从派出所门前的10个多台阶硬开了下去,然后再告诉倒车撞在派出所的墙上。如果你认为这就完了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看呆了民警!

这“车技”确实“猛如虎”,当民警看呆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这位出租车又开到了派出所大门口当人们都不知道这的哥要干啥的时候,的哥主动搭话了。

搞笑的哥!

的哥:“上车,上车,快上车!”

民警:“上车干啥去?”

的哥:“你们不是打车吗?”

民警:“???”

调查调查

民警和的哥细细聊了聊,发现的哥前言不搭后语就把的哥“请进”了派出所。当发现他身上有酒气的时候,联系交警大队。来人后通过酒精测试,确定醉酒驾驶。

的哥交代

的哥坦白了:当天心情不好,多喝了几杯。但是想起第二天要交车,但是车辆燃气没了。所以他顾不上酒劲赶往加气站,但是开车后酒劲上来了。当开到派出所附近的时候,酒劲开始让他意识模糊了,当时他以为就家到了,就把车开进了派出所。

处理结果

最后,的哥王某因酒驾被警方处理:罚款、拘役1-6个月、掉下驾照,并且10年内不得重考驾驶证。考取驾驶证之后,终身不得从事驾驶营运车辆的工作。

个人看法

看完新闻后,首先是哈哈哈一阵大笑,确实这个新闻有点搞笑。这个新闻一切闹剧的根源是酒精。对于驾驶车辆的人都知道,酒精能对驾驶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闹剧,很多惨案都是因为喝了酒。“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酒后驾驶不只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路人的不负责,更别忘了身后还有双方的家庭要守卫。最后,建议大家提高意识,营造完美、和谐的社会氛围!

每日一问:大家看完新闻后,有什么要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在评论区吧!小编会看的。

大家感觉如何?


悦享新社会


这里讲一个我家乡的奇闻轶事。我家乡地处粤东北,是一个有近百户人家的小山村。山村虽小,但它北通江西,南连揭阳,潮州,在交通欠发达的年代,这里过往客商如云,从来不失热闹。

此事大约发生在清朝的晚期。那时,有一个在江西做县官的潮汕人,每年年末,必派他的儿子,带着盘缠和孝敬长辈的礼金回家过年。但他的儿子好赌成性,未到家己输个精光。如此多年,终被县官觉察,从此不敢再信任儿子。一日,接到家中书信,得知家中正在建豪宅,心想此时家中必是用钱之时,此时不助一臂之力,更待何时?再说任期将至,贪来的银子也必须尽快转移。思来想去,却心生一计。原来江西那里盛产烟叶,常有人把烟叶贩到潮汕一带出售,以赚取高价,既如此,我何不买几担烟叶,把银子包裏在里面,只给盘缠,让儿子押送回家,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银子送回家,岂不妙哉!

话说村中有陈姓名叫赞,藩两兄弟,那时正值农闲,想出门做点生意,赚点钱补贴家用。经过村中一茶馆,忽听里面热闹异常,便顿步进去看个究竟,原来里面开着赌场,只听赌官高声嚷道:有银钱只管下注,谁要你的烟叶?!这时见一年轻人正赌得眼红,也嚷道:烟叶也能扺钱呀,为何不要?!那赌官道:说不要就不要,请不必多言!那年轻人无奈何,只得高声问在场人:谁要烟叶?谁要烟叶?我便宜出售!陈氏赞,藩两兄弟听了,二人一合计,觉得有利可图,与其出外做生意,还不如买点烟叶切成烟絲卖零烟。于是兄弟两人与其讨价还价,合伙买了一担烟叶回家了。

兄弟俩回到家中,拆开打包的烟叶,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不禁惊呆了!原来那个年轻人正是那在l江西做县官的儿子,他正押送他父亲所谓的烟叶,正经过于此。他此时已输光了盘缠,想用烟叶做赌注,他哪里知道绸叶里面包的尽是银子呢?

当然,陈氏赞,藩两兄弟也不知烟叶包银子的秘密,两人惊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这时才想起那年轻人还有几担烟叶,莫非也有银子?不如统统把它买下,可是两人一摸肚兜,已空空如也,又呆了半晌,才想起烟叶包裏着的银子,正可拿来使用。于是,两人大喜,连忙拿了银子装好,追了出去。

再说,那县官的儿子卖了一担烟叶得来钱,很快又输光了,又剩下的几担烟叶又无人问津,只得悻悻地推促随从前行。走了十几里地,忽见陈氏赞,藩二兄弟赶来,便问:烟叶你愿买我愿卖,急急忙忙赶来做甚?赞,藩两兄弟道:不做甚,就是想问一下你那烟叶还卖不卖?县官的儿子听了想道:此地离家还有几天路程,现在盘缠全无,因而说道:再卖一担,你要么?但价钱再也不是那个价呵!陈氏赞,藩两兄弟道:价钱好商量,只要你能把全部烟叶卖给我俩,我给你双倍价钱,如何?县官的儿子一听,大喜过望,心想:这样我在家附近的市场上可以买同样多的烟叶回家交差,还赚了一笔钱,这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双方马上成交。陈氏赞,藩两兄弟买下这些烟叶,总共六担,不敢马上回家,只得藏匿山中,待天黑夜深,悄悄地挑回家中。拆除了烟叶后见满地的白银,数也懒得数,拿来大秤,兄弟分银。

后来,兄弟合建一座豪宅,门匾曰:赞藩第。豪宅三幢四杠,雕龙画栋,极尽奢华。解放后,开群众大会,只用中厅和下厅作会场,还绰绰有余,可见其大可见一斑!

此屋解放前已破落,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有赞,藩两兄弟的后裔十余家在哪里居住,改革开放后,有人外迀,有人陸续另建,此后再无人居住。而现在仅留屋跡,种满了果树,成为了一座果园。

尽管此屋的风光不再,但陈氏赞,藩两兄弟买烟得银至富的真实故事,却被村人及其后裔当作奇闻轶事流传下来。直至今天,还有人为之冿津乐道。因为这确实是奇闻一桩!

至于家乡的奇闻轶事还有很多。以后有机会再聊!


惯看秋月春风3


我青少年时期,在白七河镇生活了八九年,耳濡目染了许多革命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几十年过去了,至今想来,仍然令人惊心功魄!下面讲的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刚解放,潜伏的土匪特务还未肃清,地方上治安形势严峻。

这天,区民兵中队新来一个民兵,矮矮的个子,瘦廋的身材,还有点呆头呆恼,连枪都不会放。

有一次打耙,放了五枪,只有一枪打到耙子边上,那四枪连边也没沾。更可笑的是,有时枪栓也拉不开,队长气歪了鼻子,罚他独自一人在码头上练习。

他的出现,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人是澡堂跳水工,五十多岁,长着一脸大麻子,但他体格健壮,跳起两桶水来健步如飞,高兴时时侯,连扁担也不用,一手提一个桶,像提两个鸭蛋那样轻松。

他见那个小民兵天天在码头弄枪,开始时,他只是远远望着,时间常了,休息时他就蹲在旁边看。

那个小个子实在太笨了,这边把零件拆下来,转眼又不知道该怎么装了,有时急得一头汗水。

麻子看了几天,有时脸上会出现一丝不经意的轻蔑目光。

小个子就像个呆鸡,既不会玩枪,对周围一切也毫无察觉,对麻子更是连眼皮也不翻。

这天,小个子又坐在码头上装枪,刚卸下来的大栓却倒着去装,怎么也装不上去,急得脸上汗珠像雨点那样往下掉。

麻子在一旁实在憋不住了,他大喝一声:给我!

小个子吓了一跳,惊慌地问:你想干什么?

麻子轻蔑地一笑,伸手夺过小个子手里枪,向身后一背,把两只手倒放在身后,只听唏里哗啦几声,枪就装好了,他把枪朝地上一丢,骂了句:笨蛋!

他刚转身要走,只见小个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一个健步蹿到麻子背后,来了个饿虎扑食,像老鹰捉小鸡那样把麻子扑倒在地。

麻子并不惊慌,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你认错人了。

小个子说:你以为你脸上烧了麻子,就没有人认出你了?

就在这一问一答功夫,只见麻子用力一挺,猛然一下把小个子弹起来有几尺高,然后仰面朝天摔在地上。幸亏他有点功夫,不然的话,非摔成重伤不可。

麻子像弹簧那样跳超来,用一只脚踩住小个子胸口,冷笑道:小子,和老子玩,你还嫩了点!

说完话,他憋足力气,抬起右脚就要向躺在地上的小个子胸口猛踹,凭他力气和武功,这一脚下去,小个子小命难保。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小个子猛一抬手,一把攥住麻子脚脖子,只听麻子哎呀一声,顿时像触了电似的,浑身上下酥软,就像一堵墙那样,重重地载倒在地上。

小个子迅速掏头早就准备好的细麻绳,把麻脸捆得结结实实。

码头上的人看得目瞪口呆,连闻讯赶来的区队长也弄得一头雾水。

原来,这小个子是县公安局侦察队长,那个麻脸是一个血债累累的土匪头子。

前些时,公安局接到情报,土匪头子孙大山潜入白七镇,想利用一贯道道徒,颠覆共产党政权。

公安局局长经过严格挑选,决定派小个子以新来民兵身份,秘密到白七河区小队当民兵,区里只有区委书记一人知道,连区小队长也蒙在鼓里。

小个子从小跟干爹练过把式,又向一个得道高僧学过武艺,参加过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为人机警,应变能力强。

到了白七河之后,他故意装傻装笨,并且用装卸枪的零件去挑斗麻脸。

孙大山年轻时曾受高人指点,学得一身好武艺,当土匪之后,酷爱玩枪,不但可以双手使枪,而且会修枪。不管什么型号枪械,他瞎着眼都能拆卸。

为了掩人耳目,他用香火把脸上烧出麻子,在澡堂给人挑水。

那天,他挑水时,看见小个子在码头玩枪,立刻警觉起来,后来打听到是区小队新来的民兵,困为枪法不好,又笨,被队长罚在码头边学用枪,他这才放松警惕。

他连住看了几天,愈看心里愈憋气,那天,他看小个子装了半天枪也装不好,加上多月未摸枪,手头早就痒痒了,就一时兴起露了一手。

万万没想到,小个子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他一时大意,竟被小个子按在地上。

几十年的土匪生涯,数次死里逃生,让他处变不惊,逮住那瞬间机会把小个子掀在地上。凭他经验,小个子不死也得伤。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小个子竟然用一绝招,掐住了他腿上穴位,让他失去了抵抗能力。

这就叫:强中还有强中手,天外还有艺高人。


遥山清风明月


不编故事,只讲耳闻目睹。

下放农村,单独住一家农民偏房。

偏房男主人前四十天去世,女主人前二十天去世。

屋一到擦黑,就有无数能发光黑球滚来滚去,那年17岁,飒爽英姿,火气正旺,进去一次也没有见过黑球,只是顶棚有无数只老鼠,天天开竞技运动会,我白天出工太累,倒床上就睡着了,连内裤都咬烂了。

问队长,原来是将放粮食仓库的草席,做了我的屋顶。

出差北京,遇从汉来京项大夫,五十出头,身材相貌像极赵雅芝,我向她讨教:如何保养?

她一脸苦涩:半年前我还130斤,老公北影教授,突然提离婚,猝不及防,我每天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就想不通,怎么好夫妻的感情,一点先兆都没有。

屋漏又逢阴雨,儿子13岁,蛋蛋(睾丸)莫名肿了,走路都擦着痛,在北京看医生都没看好。

她自己也是大夫,仔细询问,儿子曾到归元寺数过罗汉,对罗汉说了不敬之词。

母子虔诚,再次来到那尊佛像前:进香,磕头,孩子小,不懂事,又遇家庭波折,诚心给菩萨道歉...

回去后没吃药没打针,蛋蛋肿消了。

不管你信什么教,或无神论者,但凡进了庙,教堂,等信仰神圣的地方,不要口出不逊,举止粗俗,这样非但不能得到福佑,而且会遭报应。




桔红苹果


这是听我老妈说的,在她小时侯她们村有一人,早上去河对岸卖菜,因当时河水不是太深,就踩着河中的石头过河,当时都是担着筐子卖菜,用的是手提的杆称,不知怎么不小心称的称锤掉到水中了,但铁造的称锤在水中打着转却不沉入水,当时这人心里清楚也没下水去捞,说了句过河把挑子放岸上再下水捞,等过了河这人撒丫子就跑,并说我还捞你个屁,你想要我的命哩。后来那称托就沉到水中不见了。


张老三讲故事


我这是听我奶奶说的,我奶奶在东北辽阳,算半个农村,我奶奶小的时候,老去山上玩跟好多小孩子,山上有好多墓地,有一天我奶奶玩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墓地附近看到了钱,像古代钱是的,我奶奶也不知道,就拿走了,也没告诉家里人,就放枕头下面没事就看一看。


可是没
过几天,我奶奶发烧,当时挺严重,打打针,吃吃药好了,没过几天,浑身难受没力气,当时,农村信道土,农村有一个特有名的道士,来了我奶奶家,看了看我奶奶。

道士也没说什么就问我奶奶,最近碰过什么东西?捡过什么东西?我奶奶说我有一天在山上捡过一个跟钱挺像的东西,道士一看,跟我奶奶说,还好我来的不晚,在晚半个月,就有生命危险,清者残疾,给我奶奶吓到了,没敢说话,道士问我奶奶,在哪捡的地方大概告诉我。
我奶奶就跟道士上山去了,我奶奶就记得,道士把放在墓地附近的地方,用黄子盖上,上面石头压着,黄子字
我奶奶不认识,道士说了什么话也没听懂,后来道士跟我奶奶说,给那个墓,磕3个头说3句对不起拿错东西了,就完是了。
没过几天我奶奶就好了,身体也不难受了,我奶奶说现在也不清楚为什么,我问我奶奶说,那个道士还在吗,我奶奶说,她19岁,那个道士去世了,奇怪的是屋里好多东西看不懂,最后来了4个道士给尸体带走了。

有些东西真的说不明白,做点好事还是好的,别看做坏事今生活的潇洒,也许来生才报恶。


秒出新闻点


我说下我们这一个真实,名字就不说了,有户人家男人,以前他母亲没生病之前还能帮他干农活,有时候还养点鸡鸭,逢年过节的时候还送点鸡蛋啥的,这男人还对母亲非常好,现在母亲病了,这户人家见她没啥用处了,自己一家搬到城里住,独独留老母亲一人漏雨的房子里住,冬冷夏热,也许是老天爷看不过去,这老母亲病好了,又能干活养鸡鸭了,他儿子还不知羞耻的回来要,不孝之人,一定不会有出息的。


故事解说


奇闻怪事农村里是最多的,我来说个我亲身经历的怪事,现在觉得没什么了,那么时候还是挺害怕的,毕竟只有十几岁。

小时候家在农村,刚上初中,那个时候上学不想现在的孩子,上学送放学接的,我那个时候上学都是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放学的,家离学校有个七八公里。早上7点半就要早自习。所以6点钟就要要起来。农村冬天的6点钟,外面还是漆黑一片的。

一般上学都是跟村里的其他小伙伴一起的,一个人有点害怕。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早上起来的有点早,就一个人先骑车去学校了,去学校的路上要经过一片坟地,这篇坟地很大,一个村子的人死了都要埋在这里的。

快到坟地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说不出来的那种感觉,加上冬天本来就冷。要去学校上学,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骑,刚骑到坟地旁边那条路的时候,发现前面有一点蓝色光,在哪跳来跳去的,听老人说过很多鬼火之类的,只是自己没有见过,看到这团蓝色的光,我立马就想到了鬼火,全身上下顿时打了个寒颤。不停的对自己说,肯定眼花了看错了。

继续往前骑,刚骑了大概一百米左右的样子,就感觉不对劲了,偷偷回头看了一眼,那团蓝色的光在跟着我跑。这下把我吓尿了。踩着自行车拼命往前骑啊,由于惊慌没注意摔了一跤,摔了一跤本来是没什么事的,有心心里害怕,忍不住回头看下那团蓝光还有没有再跟着我,这一看把我吓得更尿了,后面跟着的不是一团,大概有十几团蓝光,把我吓得自行车都不要了,从地上爬起来撒腿就跑啊,再也不敢回头看了,一路跑一路叫有鬼啊,前面村子里的狗听到呼叫声都一起叫了起来。后来在村子里的大人 带着我回到坟地,找到自行车骑车,才去学校的。我跟着大人们到刚刚经过的坟地的时候,奇怪了什么都没看到,蓝光也消失了。


伍佰萬918


那是很多年以前,我初为人母,出生才两个月大的女儿彻夜啼哭。

白天好好的,一到晚上就哇哇直哭,喂饱了放床上哭,抱在手里走来走去的哄着也是哭,哭声很有穿透力,不把自己哭累决不停息。哭得我焦头烂额,手足无措。

有人告诉了我一个法子,要我买了一张红纸,裁做16开,上面写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哭儿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我照此写了十六份,分别张贴在大街小巷里。

真怪,女儿晚上渐渐的不哭夜了,之后一直很好带。

(图片源于网络)





晓涵佳佳之外婆宁群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亲身经历就别说着玩。我这回讲个我小时候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吧。坐标上海浦东农村。

那时候我估计也就四五岁吧,隔壁生产队里来人放露天电影,丰富农民生活。早早的吃好晚饭,我就跟着我小叔和小姨走了一段路去占位。到了之后他们找自己的同学聊天说话,我一个小毛孩挤到了第一排,这样才不会被大人挡住了,坐地上仰着头半懂不懂的看。

散场了,我找我叔,不见了。找我姨,也不见了。事后才知道他们都以为我在对方那里,就各自和他们的小伙伴回家去了(现在想来他们那时候也不过十几岁呢)。

渐渐地场上只有我一个小可怜了😣。怎么办,只能自己回家去。虽然我认识路,可走到远远的看得见那颗长在机房旁的大树时我不敢走了,因为不知何年何月有人在那树上上吊过。平时大人们天再热也不大愿意到那树荫下乘凉,说是阴深深的,瘆人。而且经历过的人知道,七八十年代农村人聊天最喜欢讲鬼怪故事。我心里害怕😨得要死,但又必须经过这段路,内心又不敢,在那里都要哭出来了。

这时,突然走过一个穿白衬衫的男人,看见我就说,“哎那小囡,你不是北面杨家谁谁家的小儿子嘛,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啊?”我如遇大赦,连忙告诉他情况,他哈哈一笑,“跟我走”。一路上他还讲起我们村里的一些人和事,挺熟悉的样子。

快到家时就看见我妈带着我小叔和小姨俩(两个坏蛋啊),边骂边朝我的方向走来。“妈妈!”我大叫一声跑了过去。我妈看见我,放下心来,问我怎么回来的,她知道我是个胆小如鼠的娃。我手指朝身后一指,“那个老伯伯带着我走回来的。”“哪个啊?”我妈问。“就那个呀。”我一转身,愣了,没了,人影都没看到啊。那个大人不见了,人间蒸发了。

我妈啥也不说,转头就带我们跑回家。

这就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