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盜皇陵,泰山挖出兩朝稀世珍寶,卻無人識得

提起盜墓軍閥,不得不想到孫殿英盜掘清東陵,盜走了30卡車的寶貝,這一事件在全國引起譁然,當時以溥儀為首的舊封建主義勢力向上級請求懲罰孫殿英,可想而知孫殿英的膽子有多大,但是跟他兄弟比起來,孫殿英盜掘清東陵根本就不算啥,他的兄弟不挖皇陵,改挖山東整座泰山。

此人不盜皇陵,泰山挖出兩朝稀世珍寶,卻無人識得


民間傳說,泰山埋有大寶藏,因為古代皇帝都認為泰山高可以通天,天子也會藉助上天的神秘力量來加強統治、維護秩序。儀式中種種等級象徵的禮器和過程,也都在向人們的意識中加固天子統治的神聖性和合理性,同時也為百姓祈福,更重要的是封禪中皇帝會為泰山留下了許多遺物與瑰寶。在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宋真宗等,唐玄宗等都去過泰山,舉行封禪祭天大典,並且埋下點寶貝留給神仙。這話傳到了馬鴻逵的耳朵裡,動起了挖掘泰山的念頭。

此人不盜皇陵,泰山挖出兩朝稀世珍寶,卻無人識得


馬鴻逵是甘肅人,西北著名軍閥,先後依附馮玉祥,後來投靠蔣介石,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出任寧夏主席17年,被人稱為寧夏土皇帝。1931年,馬鴻逵假借修紀念碑名義,請當地風水先生踩點泰山,勘測一番之後,底下士兵開挖整整八天八夜,終於在蒿里山挖出寶貝了,幾個鑲玉寶盒上面寫著:天子臣李隆基誠惶誠恐頓首。

此人不盜皇陵,泰山挖出兩朝稀世珍寶,卻無人識得


馬鴻逵自己不識貨,便請古董商人看。這一看不得了,寶盒裡的金冊玉策是通天的天書,其中就有唐玄宗,宋真宗寫給神仙的,這東西價值連城。史書記載: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十三年封禪泰山時親筆撰書所刻《紀泰山銘》,其內容主要是頌揚泰山,宣揚功德,粉飾太平,把天子統治說成是上承天意,下順民心。這部銘文成為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可謂歷代帝王刻石之冠。

此人不盜皇陵,泰山挖出兩朝稀世珍寶,卻無人識得


傳言漢武帝劉徹就專門派人找過秦始皇的封禪玉策,無果而終。唐宋兩朝稀世珍寶,竟然被馬鴻逵挖了出來,此後寶物一直在他手裡,直到西北解放,他帶著家人逃亡臺灣,為求死後安寧,馬鴻逵才將寶物無償捐獻,現在位於臺北故宮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