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領導英國取得勝利的功勳首相丘吉爾,為何在二戰剛剛結束後便黯然下臺?

庭州行者


很簡單,二戰勝利了,任期到了,戰時內閣必須解散,而丘吉爾的保守黨沒有取得下一任首相選舉的勝利,所以下臺!

那麼為什麼丘吉爾代表的保守黨沒有取得選舉的勝利呢?這就說來話長了,不過簡單說來,丘吉爾的是戰爭時期帶領英國人民取得勝利的光輝領袖,但是現在英國和平了!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就是這個意思。

近年來網絡上流傳起這樣一個觀點,即:二戰最大的輸家不是被肢解的德國,不是被原子彈轟炸後被美國控制的日本,而是取得二戰輝煌勝利的英國!

因為經過二戰,英國幾乎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包括:幾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國際地位、國家實力等,因為美蘇成為世界兩級,英國只能喝歐洲的法德等國過家家!

而這所有的一切,丘吉爾負有直接的責任!

對於丘吉爾這個人,靜夜史是比較反感的,因為在二戰時期,丘吉爾多次遊說羅斯福,將二戰美國的重點放在歐洲,將我國的反法西斯決戰的時間排在最後,致使我國堅持到了最後,成為二戰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國家之一。

二戰後,在解放軍即將發動渡江戰役時,英國紫石英號開到長江中挑釁,結果遭到解放軍岸上炮兵的猛烈打擊。事件發生後丘吉爾叫囂派遣兩艘航母到我國教訓解放軍!

一直以來丘吉爾都非常熱血,也就是好戰!相信討厭丘吉爾的英國人不在少數,但這絕對不是英國人拋棄這位領袖的原因。

丘吉爾連任失敗後,斯大林曾調侃丘吉爾:“丘吉爾,你打贏了仗,人民卻罷免了你。看看我,誰敢罷免我!”而丘吉爾則回應:“我打仗就是保衛人民罷免我的權力。”

而後丘吉爾又引用古希臘作家普魯塔克的話說:“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其實在這裡靜夜史想說,敗了就是敗了,強加的解釋只會越描越黑。如果丘吉爾真的如此坦蕩,他就不會競選1951年的首相之位!

其實很多國家的民眾對於國家領袖姓甚名誰不甚關心,你好戰也好厭戰也罷只要不影響國民經濟的生活水平都好說,這也是二戰前綏靖首相張伯倫獲得很高支持率的原因。

那麼,二戰後的英國民眾的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要讓英國人民在二戰結束後就拋棄這位首相呢?靜夜史認為主要原因是:

英國地位暴跌,成為二流國家,再也不復往日榮光!

一戰前,雖然美國是世界經濟霸主,但國際地位遠遠不如英國和法國。一戰之後,雖然英法都受到了打擊,但是英法等國還是制定了“凡爾賽體系”維護歐洲的霸主地位,美國參凡爾賽會議沒有達成預定目標後轉而在遠東召開遠東會議,確定了在太平洋地區的霸權。

一戰後,美國實力繼續膨脹,英法雖元氣大傷但仍在苦苦堅持。張伯倫和法國首相達拉第不斷向希特勒示好和妥協,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英法兩國不能再經歷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

因為如果二戰爆發,德國積攢20多年的怒火會將英法徹底撕裂,屆時英法將生靈塗炭,最重要的是英法衰落,美國會因此而崛起,超越英國成為世界霸主!

不幸的是,這一切在丘吉爾的手中成為現實。

德國閃擊波蘭時,張伯倫向德國宣戰,但是就是不進攻,當時的西線很安靜,被後世稱為“靜坐戰爭”,隨後德國大舉進攻,英法猝不及防!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開始民怨沸騰,然後張伯倫辭職,丘吉爾繼任,組建戰時內閣。

丘吉爾積極備戰,主導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此時的西歐大陸已經被德軍踏平,德國在空軍和海軍不足的情況下,不斷向英國釋放和平信號。不過丘吉爾堅決抵抗,惱羞成怒的希特勒發動了“海獅計劃”,不列顛空戰爆發。

拋去意識形態之爭,在當時的情況下,英國和德國言和無疑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希特勒的下一步目標就是蘇聯,德國只是不想兩線作戰。

但是此時的丘吉爾堅決不投降,斷絕了一切和談的可能,直接導致英國和德國死磕到底。

在二戰中,戰爭對每個國家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對於美國而言,戰爭就是財富,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但是對於英國而言,戰爭真的就是在英國身上割肉!

其實英國當時的選擇非常矛盾,因為和平和戰爭對於英國而言都是差不多的結果,因為一旦開戰,美國上升是必然事件,而英國遲早會被比下去!

不過相對而言,和平會讓英國苟延殘喘更長時間!

丘吉爾的熱血最終收到了效果,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然後丘吉爾向英國宣佈:英國已經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但是,除了英國勝利,美國也勝利了,蘇聯也勝利了。而他們的勝利,明顯比英國更大!

所以,因為丘吉爾,英國徹底輸了!儘管人民之前支持他,但是在丘吉爾沒有為英國人民帶來想要的國際地位時,人民選擇翻臉!
不過,英國的衰落從布爾戰爭後就不可避免的開始了,丘吉爾在二戰中的決策,只是加快了英國的衰落,這個大勢是難以避免的!

果然,新上臺的工黨領袖艾德禮並不能收拾英國衰落的殘局,所以1951年,丘吉爾再次取得競選的勝利!此時的英國人民終於開始接受自己淪為二流國家的事實,丘吉爾終於眾望所歸!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