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如何通變?

龍建源


書法如何通變?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知道書法的核心是什麼,從核心入手,才可以讓書法通變,“用筆、結體、章法”是書法的三大要素,也是核心,所以書法要通變,只能從這三要素入手,其實書法通變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書法更有精神,古人曾說“作字以精、氣、神為主。”



書法要做到通變,“用筆”非常關鍵,落筆處要有力量,橫勒處要波折,轉捩處要圓勁,直下處要提頓,挑趯處要挺拔,承接處要沉著,映帶處要含蓄,結局處要回顧。可以這麼認為,作書不會變化,書法精氣神全無,就好比一個人每天都要休息與運動一樣,怎樣休息、怎樣運動這是關鍵,


我們常聽說古代某某書法家用筆精妙,其意思就是“一點一畫都各具特徵”,書法中的每一點每一畫都有它的獨立性,比如“書聖”王羲之寫點則是“萬點異類”,發筆處皆有深意,唐代書法家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和五代時期的書法家楊凝式《韭花帖》通篇幾乎沒有形態相同的點畫,



當然了,書法中的用筆,不只是一味的講究技巧,而是要達到“筆中有物”的效果,這樣書法就會既有文采又有內在的質地美,比如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楊凝式的《韭花帖》、草聖張旭的《古詩四帖》雖然各自風格不同,但都給人深厚飽滿、沉著頓挫、痛快淋漓、骨肉相稱的藝術感受,其線條要豐富充實,這就是所謂的“筆中有物”,只有這樣,書法才能真正達到變通的效果。


詩夜城主


這裡單獨談談線條如何通變?

一,不同線條質感的通變。

比如以蘇東坡《赤壁賦》為基準,分別加入摩崖書線條質感的感覺。加入碑刻書線條質感的感覺。加入絹帛書線條質感的感覺,

由於線條質感的變化,必會產生風格差異。給人以不同感覺,或粗率、或爽利、或清雅等。

二,線條誇張通變。

如何紹基臨《張遷碑》,將原碑雄強厚重的線條弱化改變。粗細變化減弱,細勁而率意,老辣而質樸。以篆法來寫,如屈鐵枯藤,這種弱化線條的通變方法使書風為之一變,和原碑拉開風格差距。

何紹基(1799一1873),湖南道州人。字子貞,號東洲,博覽群書,於經史子學皆有著述,書法四體皆能,被譽為清代書法第一人。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下圖1一4為何紹基臨《張遷碑》局部,5一8為《張遷碑》原碑局部。)











神韻軒書法


現代書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人能認知到書法的真諦。

我們還是從臨摹說起,臨摹到什麼程度是成功呢?有人說像最主要,還有人說意臨,也有人提倡首先要像,然後其理解!

我是贊同首先達到像。怎麼樣算像呢?十分像嗎?也不是一定達到十分像!我說過,如果達到十分像就死了!比如學習歐楷的姚孟起,好像從古到今沒有人比姚孟起像了,但是達到姚孟起的程度就是好嗎?我說不一定就是好!因為,過分地強調像,一定會忽視了書法的理解方面的深度,沒有書法理解方面的深度,再像也沒登堂入室。

題主的問題是如何通變,我答的似乎是離題了。其實沒有,我要說的是,你只有理解了書法,你才能談到通變的問題,沒有達到理解的層面,你就盲目地考慮通變,那麼你的通變只能會越變越亂,越變自己越迷茫。


一笑貫長天


“筆法千古不易,風格因人而異”書法的變通是有規律可尋的。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個人風格的體現,就叫成功的變通。

那麼,也就是說“繼承傳統”,是書法變通的唯一基礎,只有在傳統繼承堅實的基礎上,再來談變通,才具有現實意義。


縱觀古今書法大家,每一個人都是在繼承傳統上下過一番功夫,“臨古”叫繼承,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就叫出新。

中國書法的鑑賞,有一套獨特的,也是被普遍接受的標準,那就是任何一幅作品,它的優劣不是取決於是不是好看,而是能否從作品中看到字的出處,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應該是筆筆有交代,字字有跡可循。

“入古”方顯厚重,“可循”才是傳承。只有繼承傳統方可“推陳出新”,只有在這個點上達成共識,才能使所有書法愛好者潛心臨帖,而不去追求所謂的“快速成功”,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書法藝術真正的發揚光大。

近來,因為網絡的發達,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網絡平臺來發聲。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為什麼普通大眾所認為的好的作品,而專家卻認為很差?許多專家所推崇的作品,普通大眾偏偏認為很垃圾呢?”事實上,出現這種現象很正常,因為普通大眾從未建立正確的欣賞標準,而其中一條很重要的標準就是“入古”。不入古的作品,有可能很漂亮,但絕不能稱之為“書法藝術”。所以,書法之所以能稱之為“藝術”,必須是繼承傳統的,這是不容推翻的標準。


只有“入古”的基礎夯實了,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沒有這個基礎,一切都是扯淡。沒有這個基礎,一切書法都叫“江湖體”


茶禪道1


墨化自然,功到渠成。書法是一門造詣非常高的藝術,它和漢文化密切相隨者,經過千年發展形成多種風格的藝術巔峰,出來很多知名的大家大師,他們的作品至今讓人感嘆著迷。書法是講究筆法結構,整體唯美的效果,或娟秀,或鋼骨,或奔放,或流暢,或行雲流水,或氣壯山河。書法大家多年的歷練都形成自己獨特的書寫藝術風格,這是多年吸取前人書法作品的營養加上對自身多年對書法的感悟,才能達到通變的效果。一般書法創作者根本談不上通變。俗話說勤能補絀,熟能生巧,功到垂成,這不是一時半會能達到的高度。所以不要刻意去求標新立異或者通變。只有勤學苦練,強化吸取藝術修養,才能提高藝術作品個人風格形成的高度。








遺失在密林深處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書法變通結構,既是由基本結構變化而成的,又是與基本結構不同的技巧結構。

我認為基本結構要求結體準確而易識、美觀而適用,符合實用的需要;變通結構要求結體規範而新巧、美妙而適意。

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由於各種字體都具有一定的形態,其結構也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所以變通結構的變化,也只能在同一字體中施行。

我認為要進行有經有權、有常有變、有法有化的變化,保持字體基本形態的規定性和穩定性,不能脫離所書字體基本結構的制約。

以上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諸葛長琴


書法是中國傳統藝術形式中最通俗同時也是最難達高境界的一門藝術。

說書法藝術通俗,是因為它在古代首先是一種與普通生活中的實用性緊密相通相連的,在古代,無論記錄什麼事情,只要進入文字書寫,實用性與藝術性就難分難捨,實用記錄性文字書寫既是信息承載工具,但從視覺造型美感上看,它又是一種書法藝術形式。在古代,凡是稍微讀了點書認識一些字的人,都會書寫文字,這種書寫在當時也許只是追求一種記錄的實用性,但如果從審美的角度看這些書寫,同時也是藝術作品。由於這種寓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體的文字書寫普及到了每個能寫字的人,因此,就可說書法是一種最普通的藝術形式。

但如果純粹從書法的藝術角度看,要達到很高的書法藝術境界又是很難的。我這裡所說的藝術境界是指書法做為一種以抽象的點線做為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不僅要追求點線及字型結構的獨特的形式美感,更要在這個形式美感中注入時代及個人對這個時代及整個文化感悟的感受。無論何種藝術,沒有個人對時代文化的獨特感受的注入,就成了只是模仿前人外貌的無活性的殭屍。目前中國書法藝術發展中的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此,呈兩極化狀態,一種是把目光全放在古代,言必稱象某家,學某家,到八十歲了,還在說基本功不足,一輩子就死在了古人的陰魂中了!另一極端是現代書法,追求過份的創新,忘了書法之為書法的本質,胡作非為,玩到最後,書法變成了一種對書法的嘲弄與詛咒!


蕭潱藝術世界


變則通。




慢慢來


書法的變通全在於良好的功底,且能博採眾長,靈活運用。歷史上有一位常勝將軍,有同僚問他讀的是誰家兵書,用的是那家兵法,將笑答:“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蘇東坡曰:“厚積薄發”者是也。書譜雲:“心不厭精,手不忘熟……自然容與徘徊”,蘇東坡還說“字熟必變……”,所謂熟練生巧者也。倘若基本功不足,而一味追求書法變通,則可成生硬雜體怪字,寫成“真草偏枯”,字體形態混雜。所以書法的變通亦一定要遵守書法的法則,不可牽強附會,書譜指出:“馳鶩沿革,物理常然”。所以基本功和博學是關鍵。後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段“書譜”有關變通的精彩論述:“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遲,遣不恆疾;帶燥方潤,將濃遂枯;泯規矩於方圓,遁鉤繩之曲直;乍顯乍晦,若行若藏;窮變態於毫端,合情調於紙上;無間心手,忘懷楷則;……”


江重浩


臨南宮碑(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