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三大帝國的弓箭部隊建設

提到弓箭,大家都很熟悉,中國古代甚至近代戰爭的大殺器。呂布、項羽、諸葛亮都因箭而聞名天下。

淺析三大帝國的弓箭部隊建設

射箭作為一種軍事技能,在戰爭中發揮了難以估量的作用,歷史上的元朝和清朝就是最好的例證。軍隊中射箭武藝的高低,不僅是個人勇武的象徵,更是整個軍隊實力和戰鬥力的體現,正是因為軍隊實力對封建政權統治的重要性,所以在歷代王朝中均十分重視軍隊的射箭武藝訓練。

元清兩代,受到遊牧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統治者已然把騎射作為一種軍事上的優勢,然而這種優勢與其早期實行的全民騎射的兵制,和頻繁的行圍、射藝訓練不無關係。

蒙古早期實行的全民騎射化制度和傳統的圍獵訓練活動,塑造了以騎射而聞名軍隊,然而在建立元朝以後以征服者的姿態,並沒有在軍隊中建立較完整的騎射訓練體系。

反之,清朝入主中原以後,在保留本民族騎射文化優勢的基礎上,高度重視軍隊中的騎射訓練、弓箭製造等,在軍制上呈現出一套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

蒙元帝國的騎射建設

蒙元帝國是歷史上首個建立大統一的少數民族,1206年元世祖忽必烈繼承成吉思汗的汗位以後,逐步消滅金、西夏、大理等國,1276年南宋不敵大元的攻擊,南宋覆亡以後,元朝全面佔領了中國,結束了五代以來全國分裂的局面,元朝軍隊的步伐並未止於此,開始對外擴張,先後侵略日本、東南亞諸國。

元朝的鐵蹄軍隊橫跨歐亞大陸,在1311年元武宗時期的版圖最為廣闊,史書記載:東盡遼左西及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

在古代,能夠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建立統一政權,先不論其政治、經濟等其他因素,與其擁有一隻強大的騎兵軍團有重要關係,更有古伊朗歷史學家志費尼曾感嘆:“整個世界上,有什麼軍隊能與蒙古軍相匹敵啊。”

淺析三大帝國的弓箭部隊建設

自古以來,北方遊牧民族作為漢族的邊境地區,因文化、語言、生存方式等的差異,時而歸順於漢族統治,但同時又表現出相對獨立的特性,形成區別與漢文化的遊牧文化,其中以匈奴的興盛時期、鮮卑和柔然的興盛,突厥和回紇以及契丹和女真的興盛時期為典型代表。

那麼在戰爭年代射箭就成為他們取勝的法寶,古代騎兵具體的興起時間我們雖不能斷定,但自匈奴以還,塞北民族皆以騎射高超稱霸於朔方,“以戰弓為事”“以馬上戰鬥為國”,達到“人不馳弓,馬不解勒”的狀態。

蒙古族騎射軍隊的崛起,主要是對先輩民族的學習和繼承,成吉思汗時期的騎兵正是繼承前者北方遊牧民族傳統優點,成為蒙古突破超越的動力,使興起最晚的蒙古族後來居上,建立起一支讓世界人讚不絕口的騎兵軍隊,射箭則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訓練中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少數民族引以為傲的軍事力量。

1、騎射制度

在蒙古社會中,弓箭要伴隨蒙古族男子的一生,他們自幼就要學習騎馬射箭,成人後應徵入伍。因此無論是戰爭還是狩獵生活,都要嫻於弓馬,這是作為蒙古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早期,成吉思汗意識到騎兵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又深知遊牧文化下蒙古馬匹多、人人善射的特點,進而主張全民軍事化、全軍騎兵化的策略。

即:男子從十五歲到七十歲,都要參軍訓練,十人為一牌,設牌頭,上馬則要準備戰鬥,下馬就屯聚牧養生活,更有“馬上生長,馬上行國”之說。

這樣以射箭、生產和軍事融合為一體的制度,使射箭充分融入到社會軍事、政治和文化發展中,這更加擴大了射箭在社會上的作用,隨著制度的建立,對軍隊中的騎射技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蒙古族的騎射軍隊應運而生。

儘管元朝在歷史上的統治僅90年就滅於明朝,但同樣有著震驚世界的戰績,尤其是在成吉思汗建立的三十萬騎兵中,充分體現了射箭在軍事活動中的威力。

2、騎射技能

蒙古人作戰時,騎兵、步兵皆騎射技術精湛,以弓箭為唯一之利器,所以在元朝軍隊中凸顯出許多善射的人物,比如木華黎、闊闊不花、劉榮、塔出、闊闊、塔裡赤等人,他們皆以善射知名,驍勇善戰,受到元朝統治者重用,元朝湧現出這麼多的善射人才,這與蒙古族長期深厚的射箭文化傳統訓練不無關係。

淺析三大帝國的弓箭部隊建設

蒙古軍隊中實行兵農合一的政策,因帶有明顯的遊牧文化特點,所以其訓練方式仍主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此外還主要採取圍獵的方式進行訓練。

軍隊中定期的圍獵訓練與實際戰爭相近,具有隨機性、靈活性,是軍隊實戰演練的最好形式,在圍獵中採取的行軍戰術與實際戰爭相仿,士兵將猛獸當作敵人,既可以鍛鍊士兵的堅強勇猛的品質,又可以訓練騎射技能,加強實戰經驗。

蒙古傳統軍隊行圍中,時間長達數月之久,按照軍隊戰時分為搜索、前衛、主力、後衛等,並按序前進移動,人員有數百、千、萬之眾,狩獵範圍數千裡。

圍獵時如同兩軍對壘,先派人前往偵查,看是否有較多的動物圍獵,回報後再命大軍前行,行軍一日後駐紮,分十人一隊開始對動物進行驅趕,將其驅趕到一定區域後,開始時以大的包圍圈合圍,之後到士卒們可以肩並肩的距離後開始圍獵。

在這過程中如同行軍打仗一樣,野獸的分類、數量、活動情況均要如實上報。將動物圈住以後,部隊按作戰要求隨時待命,最高統治者帶領其家屬進入包圍場射獵,射取禽獸不計其數。

在蒙古軍隊的日常訓練中,狩獵活動開展十分頻繁,對騎射技能十分重視,蒙古軍隊只要不與敵人打仗就採取圍獵的方式展開訓練,以提高戰鬥力,正是通過日常頻繁的射獵訓練,和對騎射戰術的靈活運用,造就了聞名世界的騎兵軍隊。

3、弓箭製造

早在十三世紀蒙古族還是一個落後的遊牧民族,並沒有鐵器,後來向金和西夏買了一些鐵,才開始有了金屬兵器,因此早期的弓矢是用骨鏃的,所以初期蒙古族戰士所佩戴的弓箭大部分是自制的。

隨著蒙古族的不斷戰爭,得到了大量的工匠和勞動力,成吉思汗逐漸意識到兵器對軍事戰爭的重要作用,開始發展兵器,後來的弓箭製造逐漸精良,在滅金以後學會了神臂弓和輕型弓的製作方法,消滅宋朝以後學會了床弩。

到元朝時期,士兵們用的弓箭主要有:“馬克大”大弓、“卡蠻”大弓、頑羊角弓以及宋人發明的弓弩,此時元朝的兵制已有早期單一的騎兵發展為騎兵和步兵多兵種。

步兵中有著名的“神臂弓”,元朝建立後,元世祖曾命令宋朝將領王青製造神臂弓,神臂弓又稱神臂弩,南宋神宗時期發明的制式兵器,是在戰爭中比弓箭更有殺傷力的武器,在不斷的交戰中,成吉思汗認識到神臂弓帶來的威力,便下令仿製宋朝神臂弓。

為什麼興起最晚的蒙古族,能在封建社會的中後期崛起,運用強大的騎兵建立起橫跨歐亞兩洲的蒙古帝國?

蒙古族雖然興起最晚,但其實行的兵制、軍政、武器配置以及行軍的戰略和對騎射的訓練,都保留了匈奴、契丹、女真等漠北民族的優點,這些成為蒙古征戰的雄厚資本,加上蒙古族素有勤勞勇敢,能騎善射的優良品德,其佔優勢的騎射項目正是對其長期傳統文化的繼承。

明朝軍隊的射箭技能

明代軍隊是釆取火器和冷兵器並用的時代,但此時以弓箭為代表的冷兵器以及以騎射為代表的軍隊武藝,在戰爭中仍發揮較大的實用效果,所以射箭在明朝軍隊以及人才培養中都是一項重要的技能。

射箭訓練制度

明初期太祖朱元璋建立京操與營操制度,即檢閱制度,將各地衛所軍隊輪流調到京師進行訓練和檢閱的制度,命令各地衛所訓練,達到一定程度進京由皇帝檢閱。

因此,雖然明中後期軍隊制度頹廢,但在明初期的一段時間裡,軍隊的騎射訓練得到統治者的重視,而且軍隊中騎射訓練氛圍濃厚,對射箭武藝設置標準,並形成檢閱制度,根據技能水平實行梯度式的獎賞和懲罰,使明初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得到較大的提高。

但到明朝後期,由於社會政治統治的腐敗,以及社會文化風氣的演變,社會尚武精神低糜,軍隊射箭武藝訓練懈怠鬆弛,然而在戰亂的年代裡,儘管軍隊騎射等技能不斷衰敗,但依然有許多有志之士投身軍事事業,關注騎射等武備技能,並曾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明代後期著名將領戚繼光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他對軍事射箭技能的訓練頗有研究。

戚繼光射箭武藝訓練

戚繼光是明朝後期著名將領,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之一,他的赫赫戰功、抗倭事蹟以及對軍隊訓練的一系列理論均載入史冊,為後人學習和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淺析三大帝國的弓箭部隊建設

明朝實行軍官世襲制度,出身軍官世家的他,十七歲時襲替其父親職位,並勤練武藝,精通文武,十八歲時就練就了“箭無虛發”的射藝。

戚繼光從十七歲世襲父職,一生戎馬四十年,在其豐富的實踐經驗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軍隊訓練制度,體現了其較為科學、實用的軍隊訓練思想,並將其撰寫成書,以供軍士誦讀。

戚繼光代表著作《紀效新書》中,其卷十三射法篇對射箭有專門研究,從多方面論述射箭武藝如何習得、如何訓練等。

淺析三大帝國的弓箭部隊建設

首先是射箭時的各要素,

一是氣息,“怒氣開弓,則力雄而引滿;息氣放箭,則心靜而慮周。”也就是呼吸方法,吸氣開弓,吐氣時放箭;

二是在呼吸調節下,力度的使用至關重要,“量力調弓,量弓制矢,此為至要也。”這是歷來射家要法。

三是持弓矢審固,“審者,詳審;固者,把持堅固也。”

除此之外還指出了一些射箭時常犯的錯誤,比如在射箭時,引滿弓箭準備發矢的時候,必須要先審視。此外還有許多關於射箭中的細節描述,比如馬射開弓要九分滿,射箭寧高而遠,切勿低而不及等技術訓練要求。

戚繼光也提到對心理因素的訓練,射箭十分考察人的心理素質,戚繼光要求士兵:“凡射至五矢之外,猶未中的,更要從容審決,不可因不中而自忙。若忙,則六七八九矢更無中理也。”

心急不容易射中,他認為:一般射箭能射中的人,在射之前都是一種從容淡定的心態,急而慌忙的人一般射不中,即便射中也是憑藉運氣,難以每箭都中。在射箭的時候要保持心無旁騖,不慌不忙的狀態。

在戚繼光訓練的軍隊中重視射箭武藝技能的訓練,並且他作為將領統帥,對射法研究頗為深厚,在集各家之長,比如孔子、孟子等射法思想的基礎上,對軍隊中射箭武藝訓練中的要素:比如心理素質、氣息運用、審視環境等,在射箭技能上對手法、眼法、腿法等都進行了具體講解,供軍士誦讀。

戚繼光基本繼承了古代射法的思想,重視在射箭中形成良好的品性,而作為體現正人君子的道德評價觀,也是與先秦時期射箭文化一脈相承。

滿清王朝的弓馬天下

清朝是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同時也是繼元朝以後唯一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漢民族、並建立統一的封建政權。

滿族及其先人在歷史上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女真族領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了“大金”政權,1635年皇太極廢除舊稱,改為“滿洲”,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

至清代滿族文化得到了充分發展,尤其是作為遊牧民族的騎射文化。清朝皇帝自詡:“以騎射得天下”,在清朝政權穩定後,崇尚騎射的傳統並沒有廢棄,而是處於不斷強化的狀態,這從滿族子弟的騎射教育和軍事訓練中可以看出。

淺析三大帝國的弓箭部隊建設

作為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尤其是康乾嘉時期射箭文化的發展可謂是歷經先秦時期的又一發展高峰,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伴隨西方列強的侵略,清朝時期亦是中國傳統射箭在兵備中,由高度發展到徹底衰敗的轉折年代。

1、弓箭管理

兵器發展角度來看,清軍兵備中十分重視弓箭的應用,其重視程度之高為歷代所不及,這直接促進弓箭製作技術的發展。清朝滿族的弓箭製作和使用,可謂是繼春秋戰國時期之後又一高峰期。

《考工記》是中國古代弓箭製作的代表著作,其對弓箭製作進行詳盡記載,是研究弓箭歷史者的寶典。

在《考工記》中記載製作弓箭人稱為弓人和矢人,清代則稱為箭匠和弓匠,雍正時期對軍隊八旗中的弓匠進行統計,人數達到一千多名,可見製作弓箭人數之多'清朝的弓箭製作方法、材料選擇等與先秦《考工記》和明《天工開物》中記載大致相同,在細節之處隨著時代發展而略有不同。

皇太極在崇德三年在軍隊中要求,兵器上書寫姓名,箭上沒有姓名的,罰銀二十兩。

清朝在軍隊中實行弓箭所屬的規定,小編推測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是為了增強弓箭持有者對自己兵器的熟練程度;在封建社會,由於每支箭製造的規格不可能完全一樣,或多或少會存在彈性、箭頭輕重和箭桿材料上以及制箭比例的不一樣,因此不同射手因自身對射箭技能認識和把握的不同,在練習過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並且用的舒服的箭,進而加強軍隊士兵對自己箭的熟悉程度,這也是提高軍隊射箭武藝的一種方法;

二是這種在箭體上標註使用者姓名,方便軍隊兵器的管理。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箭和現代社會的子彈不同,箭經過製造者付出時間和勞動力製成後,可以反覆供士兵使用,即使在反覆使用中有所磨碎,經過修理仍可以使用,體現對兵器資源的重複使用。

另外清朝兵部發給士兵的弓和箭的數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不進行標記,則很有可能出現使用混亂或丟失等情況。可以推斷出,出於資源重複利用、技能訓練等方面的考慮,個人對弓箭所屬性的持有,是便於軍隊弓箭管理的。

弓箭配備數量與軍官等級

在清朝,兵部負責對兵器的發放,並對兵器的發放數量有明確規定,順治五年時,規定給與兵丁級別的,弓一張,箭四十支。

淺析三大帝國的弓箭部隊建設

由以上圖表可以看出,清朝對弓箭配備數量有嚴格的規定,這些數字可能與實際作戰無太大關係,但足以可見清朝對弓箭武器的重視程度,此外由表中弓箭配備數量的差別,反映出弓箭配備依等級而定,充分反映出弓箭已不僅是一種武器裝備,而成為反應清朝官兵等級的工具,弓箭作為一種象徵,象徵著封建王朝的統治以及官員的等級制度。

軍隊騎射訓練制度

清代建立後,皇帝多保持了騎射的傳統,多次進行軍隊閱射,並組織軍隊行圍狩獵,時刻希望以弓箭優勢而建立穩定的政治統治。所以,在清朝官方的不斷提倡下,射箭技能在軍隊訓練和武備教育中逐漸完善和規範。

鴉片戰爭以前,清朝軍隊主要包括八旗兵和綠營兵,歸屬於中央的領導之下,兵種主要分為陸軍和水軍,陸軍中主要有步兵、騎兵、火器等部隊,步兵主要以綠營兵為主,其主要學習內容為陣法,通過對長槍、刀、弓箭手等武器的分配,在各地因地制宜,教習士兵,利用陣法充分發揮士兵手中不同兵器的功效。

清朝皇帝對騎射的重視不僅體現在射箭技能訓練上,而且採取官方高頻率的閱射講武形式,以達到督促軍隊武藝訓練的目的。

這種檢閱方式一方面可以時刻掌握軍隊士兵素質,對兵權和軍隊訓練有一定把握,維護政治穩定;另一方面通過閱兵可以督促士兵訓練,並提高士的兵訓練效果,增強軍隊武備力量。

淺析三大帝國的弓箭部隊建設

所以,清朝歷代皇帝都身體力行,親自檢閱軍隊,並多以較射的方式,《清史稿》中記載皇市閱射活動很多,康熙皇市十分重視騎射技能,他在位期間多次閱射,乾隆皇帝秉承祖制,對軍隊騎射技能也十分關注。

對駐防的八旗營和綠營兵,則派將軍、都統、副都統掌其教閱,定期舉行騎射演練,考察士兵優劣,並以此賞罰。

從順治十六年開始,大閱定為制度,規定大閱典禮三年一行,永著為例。大閱規模隨之越來越大,軍隊、器械種類越來越多,包括步騎各軍營,紀律十分嚴明。清朝皇帝實行的閱射制度,不僅體現了對軍隊中射箭技能的重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軍隊射箭技能的提升。

訓練獎懲制度

為了調動軍隊中士兵訓練的積極性,清朝統治者在軍隊中實行獎懲措施,以提高訓練效果,大閱結束後,如果訓練效果皇帝滿意,則進行賞賜,有時加官進爵,有時頒賞銀兩,有時賜美酒食物,有時則倶以臺下賜宴的形式。

在軍隊中射箭技能高超的人才受到皇帝的獎賞,不僅以錢財為獎賞,還以賜優良的弓箭為獎勵。清朝這種定期的帶有獎勵性質的活動,提高士兵習射訓練積極性,促進了軍隊的騎射技的提高。

總之清朝在軍隊中實行的閱射督訓和訓練獎懲措施,對軍隊士兵的騎射技能提升產生積極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軍隊訓練更加規範化、公開化,同時有效的促進射箭文化在軍隊中的傳播。

小結

在軍事射箭訓練上,明朝和元清兩朝相比則具有不同的表現。

元清是以遊牧文化為代表,射箭軍事訓練以行圍為主要形式,以少數民族長期沿用的傳統騎射訓練為主,而明朝則始終是漢文化的延續,並以儒家文化為主,包括軍隊中射箭技能的訓練。

早期朱元璋建立的京操檢閱制度中,射箭作為一項重要技能,成為軍隊檢閱的必備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軍隊射箭武藝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戚繼光軍隊射箭訓練中,仍延續先秦時期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其中帶有漢族傳統文化意味的射箭,在軍隊中既重視技能技法的提高,又重視品德性情的修煉,戚繼光的射箭訓練,在明朝後期軍事發展中不失為閃光的一點。

總之元明清時期,射箭軍事性質十分明顯,突出的軍事作用使其在軍隊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歷代統治者亦都十分重視射箭對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作用,然而因三個時代背景、政策以及文化的差異,使射箭文化在軍隊中表現出不同的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