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最真實的老隆昌是這樣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隆昌明隆慶元年(1567年)建縣。自古三不管,土匪強盜多,治安混亂,地方奏請朝廷得到批准,將富順,瀘縣,榮昌三地劃分一點加上隆橋驛,拼成了隆昌,而現在隆昌的地域雛形也是那個時候行成。


隆昌曾經公開4門:東門,北門,南門,小南門。眾位親可能驚呼,怎麼沒有西門,有了西門可以去古宇湖環湖或者偶遇啊。其實,我能告訴你古宇湖是人工水庫麼··以前西區就是一片山野峻嶺,風景獨好。


對比地圖哈,發現貌似只有鎖江橋、觀音橋幾百年來還沒改過地點和名字哈··,南門橋以前叫隆橋,禹王宮後來建了隆昌二中,祭奠孔老夫子的文廟後來改建成了菜市場,縣署衙門口現在變成了公{和諧}安局。


隆昌的古蹟不少,多以明清為主,在此整理了些被破壞拆除消失的古蹟:

1、文廟(現文廟壩老糧食局)僅存文廟牌坊部分構件 基臺 廂房2、考棚 明清學子參加考試之地 (現文興街)3、報國寺(老隆師校)4、隆橋(南門橋)建於明朝,橋頭各有牌坊一座,八十年代成為危橋後改造。5、回龍道觀、牌坊(現黨校)6、回龍塔(黨校對面)7、石溪橋詩碑(洞坎石溪橋周圍)不存8、武廟(中心街高坎子小學)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供奉關羽。九十年代以及以前在高坎子小學就讀或者附近生活的朋友有印象。9、蓮峰書院(隆昌一中),僅存老大門,石獅子,石礎,蟠龍石刻。校內兩塊重要的古碑不知何處。10、禹王宮(隆昌二中),僅存山門牌坊。11、南華宮(順河街小學)除幾個石礎無古蹟可尋。12、萬壽宮(大南街小學)命運和順河街小學一樣。13、八景之一 正覺晴雲 雲頂正覺寺(現麻風院)古蹟難巡14、八景之二 響石餘音 覺華寺(現響石中學)僅存大門石獅一個,古碑。15、八景之三 鄉校留徽 白塔涼亭鄉校留徽碑 不知去處16、古宇寺 (馮家橋下)因修古宇湖不存。17、上升橋(樓峰馮家橋)修於明朝,因現修建古宇湖北入口階梯拆除。18、漁箭鎮戲樓(現漁箭鎮鎮政府)

19、隆昌69座牌坊現僅剩17座,城中南北關12座20、城郊及鄉鎮:城北油坊街 鈴玲牌坊,白塔郭王氏樂善好施坊21、響石過街牌坊2座 漁箭鎮飛觴醉月牌坊1座22、石燕橋鎮山坊1座


趁著還沒有被拆除破壞前將其他本地古蹟拍照存檔,讓更多的家鄉人看到,隆昌不僅只有三古,保護傳統文化,如果有知曉其他古蹟的朋友也可告知,感激不盡。


“隆昌歷史第一跡”石燕橋鎮山坊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石燕橋鎮山坊官方文字對這座牌坊介紹少之又少,網上基本上難以查閱,唯數不多的介紹還是來自一個外鄉人的尋訪筆記。筆者騎車從石燕橋到山川公路山上尋得,野草漫道,山谷幽靜,牌坊建於明朝弘治九年,距今有五百餘年曆史,建於山腰寺廟前,以示威嚴。牌坊無一字,為斗拱式,刻有花卉,完好如初。五百年來滄桑變化,牌坊依舊不倒,不得不歎服古人工匠技藝。搞不懂,為什麼官方對隆昌現存最早的唯一斗拱式牌坊介紹那麼少?


“隆昌歷史第二跡”洞坎石溪橋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洞坎石溪橋金鵝江自界市蔡家寺發端,流到回龍觀洞坎深潭,形成壯觀瀑流。從古代起,夏秋漲水,隆昌人就有到洞坎瀑布的習慣,千百年來,改朝換代,滄桑變化,此舉未曾斷絕。金鵝江流經之處,有古橋幾許,筆者年輕,有所聞而未所親見,恨不早生幾十年。而洞坎上的石溪橋便是其中一座,今人能叫出該橋名字的人大多數都上了年紀,石溪橋建於明朝,位於城中出城往樓峰聖燈響石的古道,緊鄰黨校(原回龍觀),橋頭原有“龍門勝跡”牌坊一座,解放後拆除。

清朝有人遊歷至此,見橋頭石壁有題詩:桃花依舊放山青,隱几焚香對畫屏。記得當年春雨後,燕泥幾汙石溪亭。此詩收錄在王士禎的《漁洋詩話》,清中期四大詩說。這首詩引起了清代中期諸多文人墨客和韻,空前盛會。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座橋是隆昌最富盛名的古橋。原本石橋左邊有石溪亭一座,清朝就毀掉了。文人詩作鐫刻城碑置於石橋周圍,又有道光九年鵝洞飛雪碑一座,滄桑變化,不知道這些碑成為了鋪路石還是鋪就了農家的豬圈。可惜可惜。

洞坎瀑布在古代雅稱為”雩泉“,絕壁有清代摩崖石刻,解放後修建黨校缺石料,在洞坎就地取材,已非當年風景。洞坎石溪橋已有五六百年曆史,後人加修牢固,幾百年仍舊方便於過往行人,當年最富盛名的石橋,今日也寂寞冷落於鋼筋叢林中。


“隆昌歷史第三跡”鵝洞飛泉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清代隆昌八景之一,鵝洞飛泉,縣令趙元慧詩書描畫,圖中間道觀現為黨校所在,右邊回龍塔不存,憑圖能遙想當年風景。今日飛泉村,飛泉建司,飛泉小學,飛泉立交橋之名都出自鵝洞飛泉。


“隆昌歷史第四跡”李市鎮楊柳橋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在民國未通汽車之時,人們習慣性地把成都到重慶的古道叫做東大路。東大路在古代是傳遞官文民間往來的道路。隆橋驛因東大路的成熟而日漸興盛,雙鳳迎祥石燕橋李市位於東大路一線,李市鎮算得上是其中的名鎮。李市鎮存在久遠,明代在李市置秀水縣,後無處可尋,存明正德年間白玉寺與李遇知尚書墓,因本地姓李者眾,形成市集,所以取名為李市。


“隆昌歷史第五跡”雲頂名臣岩石刻和墨溪橋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從石鵝場到雲頂路上,距離雲頂場鎮兩三百米左側從土路沿河而行。有石橋橫跨水上,建於明代,鎮津獸兩頭,名叫墨溪橋。過墨溪橋,橋頭右側有明代萬曆年間國子監陶望齡為郭廉、郭元柱題寫“正直名臣”四字,旁邊是“墨石流香”四字,“墨”字已被風雨侵蝕不辨。金墨灣之名與“墨石流香”淵源甚深。後郭家上山修寨,也將山上一處取名為“金墨灣”。


“隆昌歷史第六跡”迎祥高星龍洞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二中道觀坪第一道牌坊是“子惠固窮”清代隆昌滿族縣令肅慶的德政坊。講高星的龍洞必然就要提肅慶,肅慶握篡治理隆昌時勸課農桑,正好遇到旱災。在沒有人工降雨的年代,那麼拜龍王祈雨就很必要,現在的白廟子溼地公園原有白廟子就是求雨之地。白廟子求雨未果,下屬說迎祥有龍洞,舟車勞頓來到迎祥高星龍王潭廟求雨還是不靈,下屬又言高星朝陽寺有水龍洞,肅慶顯然被整惱了,又到水龍洞求雨,按祭祀儀式還是不顯靈。一氣之下,讓士兵持火銃往龍洞裡轟打,烏雲密佈,大雨傾盆,此舉就叫“打龍洞”。


“隆昌歷史第七跡”雲峰關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雲峰關,雲峰關有已有千年歷史。位於隆瀘,隆渝古道之上。是隆瀘古道難得保留下的一座古代關隘,儘管瀘縣玉蟾山有古玉蟾關,瀘州城有龍透關,也是近十多年新建起來的仿古建築,和隆昌雲峰關相比,沒有歷史的風雨洗禮,究竟顯得單薄,更何況雲峰關周圍古蹟眾多。


雲峰關地理位置重要,從地形看也是兵家必爭地,易守難攻。千年之中,數經戰火。今天看雲峰關關口上的匾額可以知曉其年代,“大清道光七年重建,署隆昌縣事李德潤”。關隘內有涼亭,涼亭為其中普濟寺僧眾為古道上過往行人免費提供茶水的地方。今天看到的涼亭和關口是經過修繕的,前幾年去破敗不堪。關口內外石板路歷經百年風霜,行走於其上可知幾百年前商販行人的匆匆步履。關內涼亭石柱上有當年楹聯兩幅,愛好者一望而知。此處不提。


雲峰關周圍有石鑼,石鼓二山,後來老百姓乾脆喊”烏龜山,兔子山”。登臨二山可俯覽周圍景色,可恥的是二座山頭被遊人亂塗亂刻,垃圾遍地。那些渴望得到歲月和歷史見證的“愛你一輩子”是否真的得到了印證還是因拙劣的刻字而為人所恥笑,全都又被後來之人踩在了鞋底之下,基本上很難找到寫得還像那麼一回事的字。


“隆昌歷史第八跡”雲峰塔

雲峰塔位於隆是縣城東南郊外約1千米雲峰關東側,海拔396米高的白塔山上,俗稱白塔。始建於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重建於清道光二年至七年(公元1822——1827)。雲峰關素為旅遊勝地,凡初遊雲峰關之人,無有不登雲峰塔者。至塔頂,可盡覽金鵝風光,樓峰勝景,巴蜀古驛道蜿蜒逶迤,石鑼、石鼓相映成趣。多少文人墨客遊覽至此,便會觸動文思,於是潑墨揮毫,筆走龍蛇,吟詩作賦。隆昌歷任知縣,也鍾情於雲峰塔,專以雲峰塔為景題

隆昌一邑文運昌盛,人才輩出,而不是像武塔一樣鎮山鎮河鎮妖邪,保一方平安。


白塔在08年汶川地震後用磚頭封閉塔門,白塔周圍原有青磚作牆圍成一圈,後被附近住戶用作建房之用。早年戰事頻繁,有部隊駐紮在白塔進行防禦,文革武鬥險些被瀘州來的造反派用小炮轟炸,而今彈洞前塔壁。


臨近白塔的那件房屋最容易被人忽略,實際至少也有百年曆史,細心者走房屋前經過有香樟樹,樹中間為臺階,房門之上依稀可辨褪紅三字”題名處“,為古代文人白塔題名之地。現為一農戶居住,放滿潲水,其味可知。其實題名處下去那條石板路才是古代登臨白塔的正道,正道之下的牌坊已不存。題名處的遭遇和冷落一如隆昌文廟,文廟為古代祭孔之地,今為殺雞宰鴨之所。世事變化,斯文掃地。


雲峰塔,歷經百年風雨滄桑,見證著百年曆史,腳下流淌著百年曆史煙雲。1920—1923年間朱德、劉伯承轉戰川滇時,曾率兵駐防隆瀘,在白塔山激戰。隆昌解放後,在1950年初的徵糧剿匪期間,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潰的蔣軍官兵殘部,曾與當地地主武裝結為匪棚或化作散匪,利用白塔山一帶複雜地形,負隅頑抗。1968年文化大革命“文攻武衛”期間,雲峰塔塔身遍佈累累彈孔,今天依然歷歷在目。


雲峰塔頂,不知何年生成一棵黃桷樹,已有上百年曆史。當地老百姓把看黃桷樹的枯榮,用以判斷當年收成的豐欠………


雲峰古塔,在群山之巔巍然矗立,藍天、白雲襯托著你堅實的身軀,你俯瞰日月星辰流逝,經受著狂風暴雨的磨礪。雲峰古塔,文峰齊天,天開文運,你寄託過一邑紳民、一方執政者及十年寒窗莘莘學子的期冀。你腳下豪塹,身上彈跡,經受戰爭峰火的洗禮,留下了歷史的足跡。雲峰塔,見證著隆昌的歷史。


“隆昌歷史第九跡”石漁橋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清代,石漁灘頭石漁橋 ,尋得好苦,從胡家繞到雲頂。鎮津獸有豬猴狼等,不失一趣,縣內少有。


“隆昌歷史第十跡”福慶寨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隆昌最出名的寨子是雲頂寨,除此之外有其他幾處古寨。山川緊臨嘉明的青木寨,也作親睦寨,是解放前土匪盤踞的窩點。另外,出了迎祥街往龍市這條路走,有福慶寨。福慶寨在縣誌有記載,縣西二十五里,四面俱石牆,高數丈,巖壁中有水田……咸豐庚申年捐修。到了福慶寨,所剩古屋破敗,沒有往日容千餘家人的鼎盛,可尋殘垣斷壁,巖壁內圍有水田,最熱鬧的南街子也是一派蕭條,不如寨角的茶館麻將聲熱鬧。


“隆昌歷史第十一跡”油坊溝裡的黃葛樹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此樹樹根包含四塊古碑,一座土地廟。古碑字跡模糊,難以辯識,或表彰修路功德。樹前有條古道,部分被新石板覆蓋。


“隆昌歷史第十二跡”龍市鎮濟元橋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從龍市鎮往前鋒方向,沿著龍市河走,經過一拱橋,名為濟元橋,真正的濟元橋在拱橋之下不遠,是一座平梁石板橋。


在隆昌幾十座明清古橋中,部分橋樑因年久失修或者無法承擔現代運輸進行了拆除改建,最出名的當屬隆橋夜月中的隆橋(明代),八十年代改建成現在的南門橋,胡家鎮的付家橋,雲頂鎮的溥濟橋(牛牯橋)。


龍市河上的濟元橋橋板上刻有兩把寶劍,不知道是否是暗八仙還是寶劍鎮河,因為沒帶長焦鏡頭,只能看到中間落款是大清嘉慶XX年,築造工匠姓名,春日裡綠樹濃蔭,承載著行人過往兩百年左右的橋樑在今天依然發揮著它的效用,古今對照,一新一舊,毫不衝突。


在隔壁瀘縣百餘座被保護的龍橋集群,即便隆昌的古橋藝術造詣和精美程度都不夠與之想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希望家鄉人去愛護去重視。


“隆昌歷史第十三跡”迎祥鎮高洞橋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無意看過隆昌電視臺播放過的一期節目,陳強老先生和節目組走訪迎祥鎮的高洞橋,地勢似洞砍,漲水時形成瀑流,又說該橋特別處刻有吞口(饕餮),加上難以尋覓到文字介紹,非要找到不可,從迎祥高星方向走涼山村,中間導航錯誤,走了冤枉路。


當地人是最好的地圖,穿過渡槽往永興廟方向,在村道支路上。該橋石體呈褐色,為七孔石平橋,橋樑一側立有建橋碑記,隱約可見“皇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距今233年),部分石板因年代久遠斷裂,換上預製板,未尋到吞口石刻,問橋下老人,稱在橋墩背後,吞口形象口含寶劍,怒目而視,鎮煞擋邪。


此橋自古是隆昌與內江東興區的界橋,橋南為隆昌,橋北為東興區永東鎮所轄,與老者攀談,老者在石灘上鑿出一道凹槽,希望此水從紅旗水庫流下後能灌溉到自家秧田。希望老人今年有個好收成。


“隆昌歷史第十四跡”李市鎮大佛坎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第一次去大佛坎是2012年秋天,之前想在網上找點有關圖片很難,5年過去了,百度圖片裡只有寥寥6張和大佛坎景區相關的圖片。


大佛坎在隆昌、榮昌、瀘縣三縣交匯地都很有名氣,香火旺盛,在李市本地人心中地位很高。個人對大佛坎最感興趣的莫過於五舉洞,五舉洞的由來大概是古代本地有幾個小孩在山上玩耍,墜入洞中,五個孩子都安然無恙,最後全部都中舉。多次聽本地人說起,信以為真,古代縣誌上面對此也有記載,後由當地村民帶路得見,在寺廟山崖峭壁間,巖腔外刻有“五舉洞”三字,巖腔內立有五位清秀文人形象的水泥塑像。於此眺望隆榮瀘三地,視野廣闊;於此遠離塵囂瑣事,暫得於己。


“隆昌歷史第十五跡”周興鎮佛洞寺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追尋隆昌450年文化遺產,翻閱消失中的古蹟,保護傳統文化

出了周興場鎮,往佛洞寺村方向。一寺廟山門立於眼前,關於佛洞寺的記載文字很少,舊志裡只提到其位置“縣東四十里”。該寺建造於明代,本有無數精美佛教雕像,和大多數的古代寺廟一樣,歷經文革劫難,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僅存一明代圓雕石刻。寺廟兩座大殿,背後有排僧房,安安靜靜,東南處有一石洞窟,洞窟崖壁上刻有菩薩打坐雕像,洞內昏暗,大概是古代僧人靜修場所。佛洞寺之名也許因此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