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國王,沙特國王,誰的權力大?

禾乃水皮


一般君主立憲國家,國王只是名譽上的國家元首,真正掌握國家權力的是總理或首相,如英國、日本。但泰國的情況不同於一般的君主立憲國家。

泰國國王的威信極高,在國內深受廣大人民的愛戴,他們把國王當作自己的父親一樣,誰要是說國王的壞話,泰國人就會排斥他。誰見了國王,都要下跪,總理也是一樣的。

泰國的總理是議會選舉的,是經過國王任命的。泰國國王是世襲罔替的,但是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人們虔誠地認為泰國國王是人們精神領袖,是人們崇拜的象徵。他對在代表國家,是國家的象徵。他掌管著泰國軍隊,擁有絕對的軍事指揮權,泰國的軍隊只忠誠於國王,服務於國王。凡是國王看不慣的事情,國王也可以動用軍隊發動政變。

沙特阿拉伯國王是沙特阿拉伯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沙特家族的族長,是權力的至高點。國王手中的權力完全不受任何限制。在沙特阿拉伯國內,國王被稱作“國家權力的總攬者”,表現了沙特阿拉伯國王對於沙特阿拉伯王國享有絕對的統治權。


所以在泰國政府幹什麼不幹什麼,與國王沒有關係,因為那是泰國憲法賦予總理的權力。但是由於泰國國王的好惡可以通過軍隊施加影響,所以軍事政變又成為泰國的家常便飯。

泰國總理是國度政府的領頭羊,就相當於英國首相一樣。總理的人選是從下議院中發生出來的,也就是說要做泰國總理的前提就是成為泰國下議院的成員。通常狀況下,泰國總理的人選是黨派的指導者,選舉出來後經過國王任命,就可以正式上任了。

由這樣選出來的泰國總理可以任免官員,主導著國度開展的方向,是政府的決策人,但是需求遭到內閣的監管。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有君主也有政府,君主稱為國王,政府首腦稱為總理。日本、英國、挪威也是同樣的政體。但是泰國的又不一樣,泰國國王有否決政府議會決策的權力,另外泰國軍隊寧願聽國王的也不願聽政府的,最後最重要的,泰國的民眾更願意尊重國王而不是他們親手選出來的政府。

按泰國憲法,泰國國王沒有很多實際權力,國王本人主要是國家及其完整統一的代表,因此他有時也出面調解危機。但從實際政治運作上來看,泰國還是一種權威主義體制。選舉還不完善,軍人經常政變。離真正的君主立憲制還需要一段時間。主要是要擺脫軍人干政,完善政黨政治。 泰皇是精神領袖,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基本上是沒有實權的。 實際主持政務的是總理。


教育會客廳


沙特國王權力更大。沙特國王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王,既是國家元首,也是三軍最高統帥,還是國家財富的掌握者。而泰國國王是國家元首,但並不直接干預政治,即使影響政局,也是間接通過軍方。

沙特國王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王

首先,在中東地區,本來就有很濃厚的強人政治思維。不管是君主國、還是選舉國家,都有長期掌握國家權力的政治強人。所以在中東地區,國家元首掌握實權非常普遍。所以沙特國王是真正的國家最高元首。

沙特國王

沙特王室也直接參政,比如現在的王儲薩勒曼,曾擔任國防部長,掌握沙特軍隊,沙特的外交部長等重臣,都是沙特王室。更重要的是,沙特的石油出口收入都是被王室直接分配的,所以整個國家都是沙特國王的。沙特的軍隊,沙特的財富,都是國王的。

泰國國王不直接參與政治,泰國王室不得干政

還記得今年泰國大選前,泰國公主曾參加大選,但最終所在黨派被解散的事件嗎?泰國王室是被禁止參加政治鬥爭的,一方面法律給予王室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另一方面,就是名義上國王和王室都不干預政治。

泰國國王主要通過軍隊間接影響政治

那泰國國王的權力從哪裡來的?實際上是泰國軍方和王室的私交。在泰國的發展過程中,由於老國王普密蓬十分善於處理各方的鬥爭,贏得了軍隊的高度忠誠,其實軍隊是為國王服務的。但是名義上,國王還是不干預政治。

沙特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更大,一直謀求中東老大的位置

另一方面就是兩國的國際影響力不一樣,沙特在國際上可是響噹噹的國家。沙特在中東幾乎是一呼百應,2015年沙特攻打也門胡塞武裝,當時就召集了10國聯軍,埃及、蘇丹、巴基斯坦等國都出兵力挺。目前中東能和沙特抗衡的,也只有伊朗。

沙特在國際上影響力響噹噹

另一方面,沙特太有錢了。美國和以色列等國都被沙特收買,沙特在美國的影響力可是大得很。2011年,美國911事件的策劃者和實施者都是沙特人,但美國最後把伊拉克揍了。而如今,沙特在中東搞聯盟,對付伊朗,可以說風光的很。

總之,沙特國王是真正意義上的王,而且沙特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特別大,這不是泰國國王可以比擬的。


風雲世界觀


泰王國和沙特阿拉伯王國都是保留了君主制的國家,在兩國民眾的心中,國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

一個雄據東南亞,影響著這個佛教國度。另一個地處中東的阿拉伯半島,以“兩聖地的僕人”自居。

那麼沙特國王和泰王的權力究竟誰更大呢?
(泰國王宮)

泰國曆史上經歷了多個王朝統治,他們的祖先在一千年前還是來自雲南,西藏和緬北一帶的古羌人。如今統治泰國的是曼谷王朝,他們從18世紀開始統治泰國,已經做了兩百多年的王。

衡量一個王族的實力,必須要看金錢。泰王在紙面上擁有超過300億美金的資產,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勞斯萊斯。由於從封建時代傳下來不少地產,國王在全國各地有大量的土地出租,每年的租金都有好幾億美元。而泰國王室的資產90%依靠這些土地,可以說泰王是這個國家最大的地主。

相比之下,沙特國王的土地要貧瘠得多,他無法當個有錢的大地主。但他擁有儲量豐富的石油,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是全世界最賺錢的企業,在2018年的收入超過了1100億美元。雖然沙特國王本身只有不到200億美元,但實際上整個國家都是他的資產。
(薩勒曼國王)


在各自的定位和法律上,泰王和沙特國王也不是一個級別。

1932年,泰國發生了一場軍事政變,泰王不得不宣佈放棄處理政務的權力,將泰國變成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軍隊本身並不由國王指揮,行政權力也由文官政府掌管。泰王之所以還能在當下發揮影響力,是因為泰王的威望很高,民眾對他們的崇拜根深蒂固。實際上,泰王並沒有槍桿子,也沒有能力掌握筆桿子和錢袋子。

沙特和阿聯酋,卡塔爾這些國家一樣,完全是在傳統的阿拉伯部落和氏族聯盟,並通過南征北戰建立起來的。沙特的本質是一個大部落聯盟,而沙特家族就是這個聯盟的頭面。沙特沒有憲法,沒有政黨,一切按習慣法和沙里亞處理。在這裡,任何人都必須無條件服從國王的安排,沙特國王的定位類似於古代的皇帝,是唯我獨尊的角色。泰王在這方面完全比不過沙特國王。
(泰王)


在國際舞臺上,沙特國王的影響力也遠大於泰王。憑藉手中的石油,以及沙特和美國的關係,佔據兩大穆斯林聖地。沙特國王有錢又有人,在和伊朗,也門胡塞武裝的戰鬥中有人賣命,有人出頭。阿聯酋,科威特,巴林,巴基斯坦,蘇丹和埃及等國都是沙特國王的小弟,這種架勢泰王拉不出來。

所以,綜合來說沙特國王的權力遠超泰王。女孩子都希望嫁給一位“白馬王子”,然而最真實的白馬王子就應該是沙特家族的那番打扮。


朱興子


必然是沙特國王了,沙特現任國王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不僅是沙特阿拉伯的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掌握著中東最大國家沙特阿拉伯的軍隊、財富、政權,沒有憲法的沙特阿拉伯,國王的命令就是法律,言出法隨,古之天子也莫不如是。

而泰國國王,雖然泰國國王被譽為最富有的王室之一,英國王室也不能比擬,但那是媒體的統計,儘管泰國國王的產業遍佈國家的上上下下,近300億美元的資產,足以在世界王室中名列前茅,但泰國近些年的政治動盪,國王,尤其是新任國王,著名的浪蕩子上臺後,國王的權威性會打很大折扣,這位主可真不是善茬,在機場公然穿露臍裝,把自己愛狗封為上將,愛狗死後還要開追悼會,妻子更是一茬又一茬的換,儘管泰國軍隊宣佈忠於王室,但若新國王的權威不夠,泰國總理又是軍隊政變上臺的,相當於軍權和政權財權集於一體,若新國王不得人心的話,泰國老國王的遺澤,也不會綿延太久。






歷史小清


也許有人認為沙特是一個封建專制的國家,國王自然是權力非常大的;而泰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政體,泰國國王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沒有多少實際權力。其實,這都是表象,根據兩國現在的實際情況,泰國國王和沙特國王在權力擁有上旗鼓相當,但在民眾的心目中,泰國王甚至比沙特國王還要享有更高的威望。
(哇集拉隆功加冕禮巡遊)

1932年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後,囯王的權力遭到了很大削弱。但普密蓬當上國王以後,依靠自己的不斷努力,又重新掌握了軍權。作為軍隊的最高統帥,在泰國,掌握了軍權就掌握了一切。至於泰國總理,只負責行政事務,重大事項都要向國王彙報。所以,就連強勢的巴育,想要幹什麼事先必須得到國王的認可和支持。這也難怪身為一國總理,見了國王也得誠惶誠恐的下跪了。另外,泰國王地位相當穩固,普通民眾都把他作為神一樣崇拜,所以,鮮有泰國王被中途換掉或政變拿下的。



沙特國王就不同了。看似他的權力很大也很風光,實際這種權力是受到很大限制的。在沙特,制約國王權力的是老資格王室成員組成的長老委員會,負責監督國王的言行。國王發佈敕令,凡屬關乎家族和國家命運的重大決策,長老委員會都要把關,不能由國王一人說了算。另外,國王的權力還要受大臣會議的制約,為此還專門制訂了《大臣會議法》,重大決策和政令的推行必須經大臣會議討論決定後,由國王發佈敕令實施。除了以上兩點,國王的一言一行還必須符合伊斯蘭教教規律條。如果國王昏庸無能,或者發生重大失誤,長老委員會是有權廢黜他並擁立新君。在這一點上,就比穩如磐石的泰國王差遠了。現在的泰國王哇集拉隆功如此不著調,泰國民眾見了他還不是照樣山呼萬歲呀!



當然了,泰國國王的日常行居顯得更現代更開放一些。不過,由於都擁有很大權力和數不盡的財富,這兩個國家的國王都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至於細節,由於不在此題討論的範圍內,就不再詳述。如果您感興趣,可在今日頭條搜索欄搜索一下,就能看到這方面比較翔盡的內容。


高山流水116820061


泰國和沙特都是有國王的君主制國家,但就國家權力來講,沙特國王掌握著全國所有大權,而泰國國王沒有政府施政權,因此沙特國王的權力遠比泰國國王的權力大,很大程度上是由兩國不同的國家體制來決定的。


沙特是在上世紀30年代左右才獨立建國,1927年沙特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5年後正式統一,並宣佈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國,當即就規定沙特國王世襲,不是按照父死子繼制度,而是採取兄終弟及制度。

目前,沙特已傳7任國王,除了第一任沙特開國國王外,其餘六位國王全是第一任國王的兒子,現任國王是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是首任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伊本·阿卜杜勒·拉赫曼·費薩爾·沙特的第25個兒子,首任國王是19世紀末期出生的,大約在1875年左右。


據說首任國王一生結了300多次婚姻,留下合法兒子43個,以至於後世傳的國王幾乎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緊緊把沙特的全國大權都握在沙特家族手中。


而沙特國王緊攥大權的重要手段就是實行君主專制,沙特國王成了萬人之上的最高統治者,沙特國王的命令就如同中國古代皇帝的聖旨,說一不二。在君主專制下,沙特的政治生活中禁止各個政黨的存在,以《古蘭經》作為國家執法的依據,並且不頒佈憲法,因此,國王就不會受到任何法律的約束。


為了處理國內各項事務和國際外交事務,沙特國王更是親手抓,絲毫不讓大權旁落。所以,沙特國王在擔任國家元首的同時,還兼任首相,成為政府首腦。

根據沙特的王室規定,國王除了擔任元首兼任首腦外,在司法方面有權頒佈法律和廢除相關法律;在政府方面有權罷黜和提拔任何一位官員或王室成員;在軍事方面統帥海陸空三軍,有權宣佈戰爭動員令等。


總之,沙特國王就是沙特全國權力的最高掌握者,在沙特境內不受任何約束,任何事國王都可以獨斷專行。


不過,泰國王室相對於沙特王室就沒有這麼大的權力了。


雖然現在泰國王室是曼谷王朝,建立於1782年,至今也有238年曆史了,但在1932年時由於軍事政變泰國王室權力發生了大變化。當時的軍隊直接解除了泰國皇家衛隊的武裝,逮捕重要王室成員,併成立了君主立憲政府,拉瑪七世國王的權力瞬間被抹掉了,退居二線。


自此,泰國國王的權力一落千丈,成了沒有實際權力的象徵性元首,因為在1932年之前150年時間裡,泰國國王就是專制皇帝,掌握泰國一切軍政大權。更巧合的是1932年正是沙特建立君主專制制度的開始,沙特國王開始擁有全國大權。


政變後泰國王室權力大大萎縮,國王成了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國家行政大權交給政府來處理,並通過民選政府總理,擔任國家政府首腦,處理泰國正常內政外交事務,泰國國王是不能直接干預政府總理的。

然而,到了拉瑪九世國王時期,由於其親民愛民的風格和為人民幹事的作風,贏得了泰國人民的尊重,為泰國王室的爭取了極大的權威,甚至高過泰國政府,一定程度上為泰國王室爭取了無形的權力,即:王室不可冒犯。


現任泰國國王是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名義上沒有國家行政大權,卻能影響泰國政府的政策走向,尤其是現任泰國總理巴育,就是以陸軍上將的名義軍事政變上臺的,國王是泰國的三軍統帥,無條件聽從泰王的命令。

因此,十世國王名義上沒有國家行政權,但仍有軍權在手。以至於現在泰國總理覲見泰王時都要行匍匐禮,以示對國王的尊重。此外,2019年泰王在有王后的同時,又冊封了一位貴妃,成為自1932年泰國軍事政變,轉為君主立憲制以來,泰國王室首次公開承認一夫多妻制,此前只有在君主制時期國王才能擁有的權力,從這個細節來說,現在的泰國國王權力已經大增。


所以就各領域權力構成來講,泰國國王的權力仍然無法與沙特國王的權力相比。畢竟泰國的君主立憲制有憲法的約束,沙特的君主專制沒有憲法約束。


襄遇阿雨


沙特國王的實權是顯而易見的,國家的名稱也是以“沙特家族”的名號來命名的,這個江山是當年的伊本沙特國王打下來的。

沙特的國體就是世襲君主制,可以理解為我們古代的帝制社會,國王掌控國內一切大權,國王的權力是有法律和宗教來保障的。

作為兩個聖地(麥加和麥地那)的僕人,沙特國王掌握著宗教和世俗的最高權力。

只要王室穩定、社會穩定、民心穩定、美國持續扶持,沙特國王的權力可以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不用擔心權力的縮水。

沙特國王的權力從廢立王儲可見一斑,王儲是沙特王國的二號實權人物,這樣的位置,薩勒曼國王把自己的弟弟王儲直接廢了,拋棄沿襲幾十年的“兄終弟及”的繼承規則,直接讓自己的兒子小薩勒曼上位,幾千個王室成員也只能跟著宣誓效忠,這幾年,小薩勒曼實質上已經成了沙特權力第二大的人,縱然有卡舒吉案的影響,但不妨礙他繼續在沙特國內發號施令。

除了沙特王室,幾千萬沙特人在國內是毫無任何政治權力的,從地方到中央的重要職務,也幾乎都被王室成員壟斷,任何企圖冒犯王權的人會直接被鎮壓。

當然,沙特幸好有石油,每年數以千億美元的石油收入,足以保證沙特王室奢侈的生活,也能保證幾千萬沙特公民的各種舒適的福利待遇,這也就抑制住了民眾挑戰王權的慾望。

而泰國就不一樣了,泰國國王的權力並不是“自古以來”就如此的,它在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是實質的“虛位君主”的君主立憲制,後來的權力是普密蓬國王一點一點幹出來的。

在二戰結束之前,泰國軍方把持朝政幾十年,幾代國王都是“統而不治”。

普密蓬國王即位之初,軍方就想暗殺他,不過普密蓬大難不死,躲過多次暗殺,但也因此失去了一隻眼睛。

二戰後,因為軍方曾經和日本人合作過,導致軍方高層聲名狼藉,普密蓬國王乘機“重出江湖”,苦心經營二三十年,恩威並施,從軍方手裡一點一點地奪取了權力。

普密蓬是個玩政治的高手,再加上他活的特別長,在位長達70年,最終把一幫子野心勃勃的老軍頭都熬死了,人到中年的普密蓬最終對軍方取得了絕對的掌控權。

在1990年代泰國民主化實現選舉之前,歷屆軍方出任的總理基本上都是國王利益的忠實執行者,軍方依賴王室的威信來實現自己的利益,而王室則依託軍隊來實現對國家的控制。

在多達幾十年的時間裡,軍方出身的總理成了普密蓬的“提線木偶”,國王根據自己的需要“換人”,如果老百姓不喜歡政府,那國王換個軍方代表人物就行了。

於是,泰國的政局表面看起來是政府在運作,實則是國王在掌握大局,苦活累活髒活軍隊去幹,幹好了是國王的恩德,幹不好是軍方和政府的責任。

控制了政府,普密蓬就經常去泰國各地“送溫暖”,給老百姓帶去愛和關心,幾十年堅持下來,國王就成了民眾心中的“神”。匍匐跪拜禮,也是二戰後恢復的。

所以說,普密蓬國王是以自己的能力和足夠長的時間,把泰國憲法層面的君主立憲制打造成了實質的實權君主制,他在泰國扮演的是最終仲裁者的角色,他不需要像沙特國王或王儲那樣,每天為政務拋頭露面,他只需要在幕後操控就行。

不過,這一切隨著普密蓬國王的逝去,隨著二戰後、冷戰時期、冷戰後的特殊歷史時期的逝去,泰國王室的權威性正處於逐漸衰退的態勢。

道理也很簡單,問題出在現在的十世王身上,40多年的王儲生涯,一直花邊新聞不斷,生活上也很不檢點,民間的聲譽很差,即位後,他加冕、立後立妃、廢妃一系列神操作,把王室的神秘感一把把地撕碎,把老國王苦心經營的良好形象摧毀了很多。

王室的權威在貶值,再加上其能力遠不如老國王,他的繼承人的能力也實在堪憂,雖然他還是可以繼續吃老國王的本,和軍方繼續保持合作關係,保持王室對國家的巨大影響力,但很難保證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後,王室還能有如此的權力和威望。


雲中史記


泰國於1932年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的憲法規定,泰國國王沒有實權,只是作為國家統一的代表,具有象徵意義。

沙特是君主專制國家,國王不僅是家族的族長,而且是國家元首,總攬國家權力。雖然二者都是國王,但由於所在國實行的政體不同而導致權力天壤之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