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宋代五大名窯之說,始見於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

清代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說:“吾華制瓷可分三大時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鈞窯,亦甚可貴。”

由於柴窯至今未發現窯址,時間在宋之前,最近10來年才在民間發現實物,因此過去通常將鈞窯列入,與汝、官、哥、定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北宋官窯乃宋徽宗因不滿當時現有貢御瓷器的瑕疵和缺陷,引入汝瓷及開封東窯等窯口窯系的製作精華,在東京汴梁,即今河南開封。

按照自己的設計、親自指揮燒製和創制的巔峰之瓷,其不僅是中國陶瓷史上第一個由朝廷獨資投建的“國有”窯口,也是第一個被皇帝個人壟斷的瓷器種類。

南宋顧文薦《負睻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南宋葉寘在其《坦齋筆衡》中對北宋官窯亦有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當時北宋的京師是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因宋代汴京官窯遺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為止,尚未發掘出北宋官窯遺址,缺乏考古發掘地資料和充足的文獻資料的支撐,因此,關於北宋官窯,留待我們探討的方面還有很多。

可以肯定的是,北宋官窯窯口乃朝廷舉國家之力投資的“國有”企業,其生產關係為:“朝廷置窯、內府制樣、民匠造器、兵士供役”,所燒產品唯供朝廷使用,不在市場流通,罕珍和稀有,常人難以見到,一如清代學者陳瀏在其《陶雅》一書中所言:“宋官窯者絕不經見,世人罕能識之者。”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區別與鑑定要點


由於南北宋官窯器在技術上具有傳承性,它們具有很多共同特徵。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稱道、又最被人忽視的特徵,即所謂“攢珠聚球”。

陶瓷界先輩孫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鑑定》一文中早已說過,“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攢珠,……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徵,可以當作劃分時代的一條線索。”

顯然,“攢珠”指的是窯器中之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物的內壁和外壁或內身和外身上。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宋官窯青瓷葵瓣口碗局部

但孫老說得比較籠統,實際上真正官窯的釉內氣泡不僅僅只是“攢珠”,還顯現出一種比“攢珠”稍大一點的“聚球”。

球比珠大,也就是說官窯有大小不同的兩種氣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間雜錯落,而是較為整齊地排列在一起。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聚球式的氣泡比攢珠的氣泡數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內壁,像一個很厚的環。“攢珠聚球”它是當之無愧的劃分真假官窯的一條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據。

官窯釉質純粹濃厚,不甚瑩澈,釉內多有氣泡,如珠隱現,故通稱“聚沫攢珠”。釉色寶光內蘊,潤澤如酥。

以紋形而稱之有蟹爪紋、綱形紋、梅花紋、細碎紋、大小格紋、冰裂紋等。官窯器物傳世的以各式瓶、觚、爐、洗、盤、碗、罐為常見。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北宋官窯瓷的基本特徵:


1、胎灰白,類似汝窯的香灰胎。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北宋 官窯淺粉青弓耳扁壺底

2、

釉色有天青、粉青、蝦青、月白、油灰等釉色。絕大部分器物,胎釉與汝瓷有極其相似之處,官窯的釉色更趨向追求玉色,且“油色瑩潤”。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北宋 官窯粉青鬲式爐

3、造型多為祭祀、文房類:爐、瓶、尊、洗、盆、觚等,尊、觚系仿商、周青銅器造型。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北宋 官窯粉青花觚

4、開片為蟹爪、冰裂紋,開片有大、小之分,大器小開片與小器大開片都是難得之物,開片紋自成體系,獨樹一幟,不同於北宋任何窯口的產品。不開片器物應是該窯的極品,是胎釉膨脹係數一致所造成。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5、燒製方法,有支釘支燒和墊餅支燒。支釘支燒的器物,支釘痕跡稍大,多數器物是採用墊餅支燒。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北宋 官窯天藍三足圓爐底


南宋官窯的特徵:

宋葉眞《坦齋筆衡》載“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宛,號邵局,襲故宮遺制,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範,極其精緻,油色瑩澈,為古所珍。後效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說明修內司胎體為微紅色,釉色油潤瑩澈。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南宋 修內司官窯粉青葵口大碗

底足對比法:南宋官窯足沿釉層較薄的部位泛出鐵紅色,烏黑色,鐵黑色,澄泥色都有,修內司官窯早期花缽,晚期花口洗和花口碗的底足都沒有上一層青釉護胎汁露足部位泛出鐵紅色。瓷器底足的信號很多。鑑定一件瓷器的新、舊、作假、多看底足。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南宋 郊壇下官窯粉青葵瓣口龍紋盤

從厚胎厚釉和薄胎厚釉,馬上就分開兩種底足,一種上青釉,一種不上青釉護胎,一種釉面上有水浪紋,一種釉面上乳濁釉,早期沒有,晚期釉色滋潤,玉質感強烈。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南宋 修內司官窯粉青八方杯

修內司官窯,是一種含鈣量較高的石灰鹼釉,是高溫下粘度較小,易流動,到後期改變制瓷工藝,創用素燒胎多次上釉兩次燒成的厚釉工,釉質如玉石般的光亮瑩潤,所以在晚期的官窯中能清楚的看到像小河流水似的水波紋,也是如今工藝無法仿製的地方。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南宋覆滅後,官窯被毀,工匠失散。現傳世館藏珍品不足百件,且多散落在世界各地。北宋官窯更是鳳毛麟角,多數散落私人藏家手中秘不示人。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北宋 官窯粉青貫耳穿帶小方壺

宋代官窯(特指北宋汴京官窯和南宋修內司官窯)瓷器的器型 、釉色、胎質和藝術水準均達到中國古瓷器巔峰,尤其是器物表面魚油般的釉層、開片紋理、製作工藝與審美蘊含堪稱登峰造極。


鑑別北宋官窯與南宋官窯的絕招,學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