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為何每一次都能夠精準打擊匈奴,而飛將軍李廣卻迷了路

西漢建立之後,要面臨的問題有很多,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匈奴。在秦末時期以及楚漢之爭時,匈奴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到了西漢建立之後,匈奴已經是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可問題是,西漢剛剛建立,經過了常年的戰爭之後,西漢根本不是匈奴的對手。

西漢的建立無疑是古代史上一個新的開端。西漢剛剛建立之後,對待匈奴的問題是非常謹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西漢走向了盛世的局面。這就是歷史上的文景之治,不可否認的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的出現,讓西漢走向了強大,也給了西漢對抗匈奴的機會。

霍去病為何每一次都能夠精準打擊匈奴,而飛將軍李廣卻迷了路

文景之治的出現讓西漢的國力變得強大,到了漢文帝劉徹即位之後,西漢對待匈奴的問題再一次改變。其實早在漢文帝、漢景帝期間,對匈奴就有了征戰的想法,只不過當時的西漢沒有一個能征善戰的武將。對於西漢來說,武將要比士兵重要得多。

霍去病為何每一次都能夠精準打擊匈奴,而飛將軍李廣卻迷了路


一個好的武將能夠頂替一個古代軍團,甚至是能夠抵抗千軍萬馬。漢武帝即位之後,發現了很多名將,先是發現了衛青,正因如此,西漢開始對匈奴進行征戰。到了之後,衛青不僅僅是建功立業,還引薦了自己的外甥霍去病。由此西漢主動出擊匈奴。

霍去病為何每一次都能夠精準打擊匈奴,而飛將軍李廣卻迷了路

從西漢建立初期,就對匈奴不斷征戰,只不過當初的西漢國力不強,根本不是匈奴人的對手。更為重要的是,在作戰方法上,西漢初期的武將也不是匈奴的對手。畢竟匈奴是遊牧民族之一,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行軍打仗的方式都與中原王朝不同。

霍去病為何每一次都能夠精準打擊匈奴,而飛將軍李廣卻迷了路


霍去病出現在西漢後,漢武帝對待匈奴的方式就開始改變了。衛青和霍去病兩位武將是匈奴的剋星。有了衛青和霍去病這樣的武將,漢武帝主動出擊匈奴,發動了漠北之戰,也就是在這一場戰爭中,讓西漢取得了對匈奴的第一次大規模勝利。

霍去病為何每一次都能夠精準打擊匈奴,而飛將軍李廣卻迷了路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絕不僅僅是衛青和霍去病兩位厲害的武將,漢武帝在位期間,出現了飛將軍李廣。現如今看來,人們對李廣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李廣的一生中,不斷為西漢征戰,可是直到李廣病逝,李廣也沒有被封侯。

按照李廣的功績來說,封侯應該不是問題。只不過李廣的運氣實在是不怎麼樣。元狩四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即使是在這時候,作為西漢的名將,竟然會找不到路,這就讓人感到詫異了。

霍去病為何每一次都能夠精準打擊匈奴,而飛將軍李廣卻迷了路

相比較來說,霍去病的本事要比李廣厲害很多。古代沒有導航的情況下,霍去病仍然能夠準確地找到匈奴。廣戍邊幾十年連匈奴的活動規律,生活習性都搞不明白,這一點是李廣比不上霍去病的。西漢時期,李廣兩次全軍覆沒,騎兵作戰都能全軍覆沒。

霍去病為何每一次都能夠精準打擊匈奴,而飛將軍李廣卻迷了路

當時來說,李廣的戰績實在是不怎麼樣,李廣的大部分功績都是依靠別人建立的。霍去病是每一次出擊都能夠準確的打擊匈奴,之所以霍去病能夠準確打擊匈奴。主要是霍去病對匈奴人的瞭解。首先來說匈奴的部落基本都是幾千幾萬人的大型部落,在加上牛馬畜生,這樣的隊伍肯定會留下痕跡。

更為重要的是,在匈奴生活的過程中,人畜在日常生化中肯定會留下痕跡,糞便和垃圾之類的。可以根據這一點進行追蹤。其次,匈奴作戰驍勇善戰,不過他們也是有老弱病殘的,這就會給整個匈奴拖後腿,也會留下很多蛛絲馬跡。

匈奴沒有堅固的城牆,在這樣的情況下,匈奴是不會守城的。作為遊牧民族,匈奴每到一個地方都是不固定的。在霍去病的軍營中,有很多歸降的匈奴人,以夷制夷。這樣一來,匈奴投降的人就會帶領霍去病徵戰匈奴,由此霍去病才能每一次出擊都能夠精準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