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讀書是為了明理。不能明理,讀書有什麼用?

人生而有涯,學而無涯。

《論語》不是知識,是智慧。

知識是會過時的,智慧是永恆的。

知識是沒辦法遺傳的,智慧是可以遺傳的。


中國人的智慧他是很靈活的,現在我們把它讀死了。要把孔子看出固定的思維,不要把論語看做是固定的法則。我最大的期盼是,是大家看了《論語》之後,只有一個最大的功能是腦筋會越來越清楚,因為一個人只要思路不清楚,他去做什麼事情都不是很順當的。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在我們身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從很小,恐怕從不會寫字開始,就知道《三字經》,開始讀一些論語的詞句。但是正向剛才您所說的一樣,對於中國人來說,對於我們優秀的後代來說,怎麼樣能夠讓他們智慧的去解讀《論語》,像您說的不要死讀《論語》,讓《論語》對他們的現實生活有更大的幫助,每一個普通人應該怎麼去做?才能夠極大程度從中的獲得幫助呢?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曾教授:非常好,最要緊就是啟蒙,我們常常講啟蒙啟蒙,今天我們所說的啟發,其實很多東西我們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沒有被啟發,沒有被正當的把它引發出來,其實是非常可惜的。所以一方面要選對書,一方面要選對老師,這個非常重要。我們有一句古話說,年輕的時候要很謹慎的去選擇師傅,你跟錯師傅是一輩子倒黴,對不對?所以很多時候一開始第一句話就解釋錯了,那不是害死很多人?你說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把它解釋說人剛生下來的時候他是性善的,那我想就糟糕了。人一生下來你怎麼確定他是性善的呢 ?你看小孩子一生下來,他就會鬧啊 他就不是性善啊 ,他是搗蛋鬼嘛!人之初不是指說人剛生下來而是指最古老最古老剛剛有人類的時候,那時候人類跟動物差不多的時候,性是善的,可是人類有了語言,有了文字以後,它就不是性就不是善的,因為語言文字是帶來我們很多的壞點子,給我們很大的罪惡。可是人類很無奈啊,我們也不能沒有語言,也不能沒有文字,那偏偏有人用,他又帶給我我們很多負面的東西,這才值得讀《三字經》,你比如說《大學》之道,我們一開始也解釋錯了。

在止於至善,那個啊把他解釋成,你找到一個很好的理想就停留在那裡邊,不要再改變了,那怎麼可以,那個止是活的,它環境一改變,你就要改變啊!你現在覺得很好啦,環境一改變就不好了,一切都是活的,我們都把它變死掉了,這是歷代讀書人最大的問題。我們這陣子重新來讀經典,如果還走老路子的話,我覺得是浪費時間,最後就是把自己害的一敗塗地,很不值得。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坐在曾老師的對面,聽曾老師來講古語,來講古的故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們知道自從有了《論語》之後,對論語的解讀。歷代以來就沒有停止過,而且聲音也是各種各樣,但是每一本書對論語的解讀都有它自己不同的方式,他的編排就體現出作者的智慧和他所運用知識的能力。那麼我們覺得啊,曾老師的這本《論語的生活智慧》很有意思,我們從編排上來看,它有“原文”,有對原文的“註釋”,還有“今譯”,除此之外呢還有“引述”,有“體悟”,有“建議”,讀者朋友的一致反應是這樣讀起來很有意思而且很有層次感。它是讓你從淺到深漸漸讀進去的一種感覺,那麼我們可不可以理解為您善於管理和行銷的一種體現呢?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曾教授:恩,這樣說我是很樂意去聽到,但是基本上是因為我自己在大學的時候讀《論語》完全是應付考試,哪裡懂得什麼叫《論語》,而且也沒有興趣,而且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和現在的年輕人是一樣的,那時候是很崇洋的,看到西方的什麼都好,我們還是讀這老古董幹什麼呢?我也不太喜歡孔子。我說這個老先生簡直把我們梏的死死的,就是因為我那時候不懂嘛。那時候老師也不知道怎麼去啟發我們,我們現在不要在為考試而讀《論語》,那是浪費我們自己的性命,《論語》它是讓我們用的,它最主要的是什麼?就是它會整理我們的思路,怎麼去看事情讓我們搞清楚,怎麼去研判一個人,這是最重要的。可是孔子他講,因為這個和我們有密切關係。我姓曾啊!我們老祖先裡面有一個叫曾參的,那是很有名的曾子啊!可是孔子說,曾參啊,很遲鈍,他說參也魯。我就覺得奇怪。曾子那麼好!你孔子還罵他遲鈍,那我不更糟糕了嗎?所以我就去追究,為什麼他會惹孔子生氣,罵他遲鈍。就是我做的功夫跟人家也不一樣。孔子如果罵宰我,罵到那麼難聽。朽木不可雕也!那這種老師你跟他幹什麼呢?所以我一直追究,我就知道宰我絕對不是上課時候打瞌睡。如果他上課打瞌睡,孔子應該自己檢討啊。你教書教到學生上課打瞌睡,你還好意思罵學生,一定不是在課堂上。我是這樣子去找,找到連裡面有很多。我們中國人很喜歡講什麼?字裡行間,那個字裡行間的部分呢,比字本身給我們的智慧還高,而且還多、還深。我統統把它挖出來後,才開始去整理。啊原來這是生活智慧。


我想我寫的書和別人都一樣,我也不必出書。我出它幹什麼,現在出的書已經夠多了。我就感覺到用這種方式來讀《論語》,應該可以收益最大,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呢,就是說我們呢,一般人讀經典我看來看去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解釋,我終於找出了原因,就是他們《易經》的功底不深厚。因為中國所有的諸子百家他就有個共同的來源就是《易經》。《易經》沒有搞懂的話,你去講這些經典那個錯誤百出的,所以我也是從以《易經》的觀點裡回頭來看,哦!曾子最大的錯誤就是他說了一句話。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大家都不敢講話,又不知道這個一以貫之到底是講什麼,曾子那時候非常年輕,所以他很莽撞。他就講了一句話“忠恕而已矣”。這句話孔子很不高興,我的一句“一以貫之,”居然只是是“忠恕而已矣”,太遲鈍了。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 這裡是今天我們邀請的文化嘉賓是著名學者曾仕強老師,我們所聊的呢,是曾仕強老師和《論語的生活智慧》。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剛才我們向大家簡單介紹了這本書以及管理學在這體現本書中的一些體現,以及這本書的編排以及它在現實中的一些意義,我想看過這本書的話,朋友們會發現他是論語的道理賀現代生活方式的一種結合,我們單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論語的生活智慧”。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現代人看重生活,也希望自己是一個智慧的人。但是,如何獲得真正的生活智慧?大家有點無所適從。那麼,我們能不能從我們的老祖先的生活智慧當中,去踐習一二呢,希望曾先生的書對大家有所幫助。那麼有的人說,這本書是論語的應用手冊。想請教您這本應你用手冊給讀者帶來什麼。他才是有應用的價值呢?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曾教授:我最大的期盼使大家看了論語以後只有一個最大的功能就是腦筋會越來越清楚,因為一個人只要思路清楚,他去做什麼事情都是很順當的。比如說我們舉一個例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每個人都會背的書中的句子。但是呢,你如果把它解釋說:知道你就說你知道,不知道你就說你不知道。就會給自己惹來很大的麻煩。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怎麼講呢?


曾教授:因為他本來不是這個意思,孔子的意思是說:一件事情就算你知道,但是如果問你的人不應該知道這件事情。你也要告訴他,我不知道這件事情。這才是他的原意。我們讀理的時候說有話直說,有話實說。結果受害者都是自己,這是多少年大家痛苦的經驗。我們又有句話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說早上聞道,就算晚上死了也無所謂,也心安理得。決不是這個意思。如果這樣的話,搭建看到道理怕不怕,如果知道道理,到了晚上就要死掉,那就糟糕了。那個夕死不一定指晚上,朝聞也不一定指早上,那都不一定。就是說我現在聽到一個道理,我終於聽懂了,我好高興。可是我發現我以前呢,根本就不懂,我因為不懂得道理所闖下的禍,所以我很臉紅,我怎麼辦?就把它當做是昨天的事情,已經死掉了。我現在聽到道理我以後重新開始新生活,我不要去記以前那筆舊賬,這樣《論語》對我們才有功能。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我想一個正確的解釋可能會對一個人一生有極大的幫助,但如果僅僅是一句很短的話,它有了錯誤的理解,恐怕一輩子都會讓一個人很混沌。


曾教授:這是真的。


主持人:所以我們知道,曾老師剛才說了,您在很年輕的時候呢,對《論語》呢,也並沒有什麼深刻的瞭解。那麼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真正喜歡《論語》並開始研究它呢?


曾教授:我可以說三十九歲以前我是很不喜歡國學的。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那就是說大家都還有機會。


曾教授:有機會,當然有機會!我們過來人,都很瞭解現在的年輕人的那種心理。你想想看,我們中華民族近400年是在很無奈的狀態中過日子的,眼看著一切都是西方在領導,西方在耀武揚威。我們實在是很自卑。因此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很難免是很崇洋的,認為會講英語的都好,會西方那一套都好。中國這一套東西沒有用,這不能怪他啊!可是在三十九歲那年,我呢,得了五種病,我的辦公間在二樓,我都爬不上去,要扶著樓梯走。我心裡想,那這樣我能活多久呢?這不糟糕透頂了嗎?幸好啊,我們中國有個很好的東西,各位一定要記住。我們很會反省。中國人要常常去反省。我們這是老祖宗給我們最大的寶貴(財富),我就開始反省。到底是誰的錯?都說別人錯,別人把我累成這樣子,別人把我氣成這樣子,不是我的錯,我已經盡心盡力了,我倒黴。可是我後來一想,這樣有用嗎?哎?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我就想起論語一句話,因為我都會背嗎,他說“不怨天,不尤人”我就在想孔子為什麼麼講這句話,我就知道,怨天沒有用,尤人沒有用,你把它推給什麼有沒有用?也沒有用,你把什麼推給老天有沒有用沒有用。還是要“反求諸己”。我反而覺得對我很有用。我就開始反省,一定是我錯了,一定是我錯了。我肯定有錯。後來發現真的是我錯了,因為我們把論語解釋錯了,把《易經》看不懂,《易經》裡面所講的直啊,我們現在說我很直,我的個性就是很直,那個“直”是“曲”的意思。後來我看《中庸》那個“致曲之道”就是直,你要走直路你一定要彎來彎曲。我就通了,一點通之後,你就會慢慢越來越通。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我就開始對《易經》啊。花多少時間,我都願意把它讀懂,我就讀了《易經》之後,根本是我錯了,哪裡是中國人有問題,我們沒有問題的,我們老祖宗都有智慧的,怎麼是我錯了,我領會錯了,我用錯了,我自己做錯了,我就調整自己。越調整身體越好,活的越久,感覺越愉快。所以我才深深的希望大家說,把《易經》的基礎弄清楚,易經給我們的只是思路而已。他不是知識,你把思路搞清楚,你去做什麼,你都條條有理。你不會把自己搞的那麼忙那麼累。也不會說是別人怎麼樣,你就跟別人。因為各人有各人的路,條條大路通羅馬嘛!你為什麼和它走同樣的路呢?輕鬆,愉快,自在。身體也很健康,心情很愉快,然後思路又越來越通,這有什麼不好。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在您看來啊,一個現代人他的思維,他的智慧,他對生活的理解,對於他整個生活和對生活得理解的影響有多大?


曾教授:太大了。其實我慢慢的瞭解人是不會生病的,因為人它是個很完整的系統,一個系統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具有自我修復的能能力。你看地球本來有自我修復的能力,所以它不需要醫生。現在是人把它的修復能力把它破壞掉了,它現在亂掉,是人的問題,不是地球的問題。然後我們個人也是一樣,我們小毛病,我們自己回去把它休整休整,也不要吃藥就好了。現在不行了,現在再怎麼樣,沒有藥你就休整不了。是人把自己那種修復能力給它破壞掉了。每一種藥下去,對我們的休整能力是一種傷害,要特別小心。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對於現代人來說,對於那些很入世的,生活壓力很大,生活節奏很快的的現代人來說會有一種智慧,有一種方法。不用吃藥不用打針,不用做很多複雜的事情,就能夠調整自己的生活和身心,我想,這是絕大多數人都願意接受的,但是我們有一個困惑,就是我們怎麼去做?


曾教授:我覺的,只要我們把思路搞清楚,要做事很容易的。也有很多人問我怎麼養生,怎麼保健?我說三句話你做到了,你一生受用。第一句話你觀念要通,現在是觀念不通。一個說發燒是什麼。發燒是給你警告身體哪裡出了問題,你要去找是哪裡除了問題。而不是把它止掉,你是要止掉,他拼命向你發警報,你都不收。好像人家給你發短信。你一看到就把手機關掉,那它再發也發不靈了,發燒趕快去找我什麼地方不對,從那個不對的地方要去調理,他自然就退燒了。現在人本末顛倒。所以觀念一定要先搞清楚,觀念一定要通。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有一個基本正確的觀念呢?


曾教授:我是覺得一定要把易經的一句話搞通,整部易經就是一句話。我現在膽敢講這種話,全世界不管那個民族,不管什麼學問用一句話來把它說出來只有《易經》做的到,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你只要把這句話,常記在腦海裡面,任何事情你都把它統整到一陰一陽之謂道,你的思路就很齊全,就不會亂,不會偏。現在人很偏,一下子鑽到牛角尖裡面出不來。你要知道。有陰他就一定有陽。有好處他就一定有壞處。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世界不僅僅只是黑或白。


曾教授:一定是這樣一定是這樣。他的灰色地帶很厲害而且佔的比例很大。


主持人:其實您剛才說的這些,不僅僅適用於人的身體,而且適應我們整個社會的平衡上,其實在大家生活當中很多細微的地方,比如說像現代人的情感世界。


曾教授:一樣。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主持人:我們對好多東西的解讀其實都純在這樣的平衡現象,剛才您說了第一點。我們想繼續聆聽。


曾教授:第一點就是你把一陰一陽之謂道切切實實搞清楚,我們一般錯誤認為一陰一陽是分開的。陰就是陰,陽就是陽,其實陰陽是一個東西,它是陰變陽,陽變陰。陰變陽,陽變陰。這個其實西方到很晚,愛因斯坦才告訴我們,質能互變,其實我們在七千年前,老祖宗就告訴你陰陽互變,陰陽就是質能,陰就是物質嗎,陽就是能量。那陰陽它會互變。我們聽到質能互變覺得,哎呀這很科學。聽到陰陽互變,他很古老,這不很奇怪嗎,它一個東西,一句話,它的意思是相同的,所以觀念一定要搞清楚。這要靠自己。老師只能領進門,修行還是在個人。第二句話,二便通,就是大便小便都要通,你只要哪個不通,你不要小看它,你趕快去注意,為什麼不通,因為他會造成很大的問題。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大事。

第三個氣血通,氣血通就看你經骨軟不軟。你看三句話就全部都就講完了。那自己怎麼去體會,因為每個人都不相同啊!我覺得必須要講一句話“天底下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千萬不要說哎呀我可以複製,怎麼複製?克隆啊,我們現在講克隆,應不應該克隆呢,你是你他是他。所以兩個人感冒吃同樣的藥,那是很危險的。你看我們中醫為什麼要把脈,要看看你舌頭,就是每個人不一樣,你不能感冒給它同樣的藥吃,那是不對的。我們現在知識就是把每個人看作是同樣的,是大錯的,天底下沒有兩家公司是一模一樣的,所以這家公司不能學那一家,不能就是不能。

曾仕強:不這樣的讀書,無異於浪費性命

我不能學別人。我學別人,我就糟蹋了自己,因為我怎麼學也學不像。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啊。我們一定要靠自己,把這個搞通了。那什麼叫氣血,就是筋骨,你看筋軟,壽就長。僵硬了你就知道,死期快來了。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啊!我只說一句話,當你發現一門功課很難的時候,就表示你沒有搞懂,才會難。搞通了你會說非常簡單了,所以你看見一個人跳舞跳的很好,你說,哎,怎麼學跳舞?他說極簡單無比,你會走路嗎?你說會。他說,會走路就會跳舞。這個人是專家啊。一個人說哪有啊我會踩人家腳啊,就表示你還沒有搞通。如果這樣說是最容易瞭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