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有他人的幫助


巴菲特: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有他人的幫助

“信任是合作的基礎,相互合作的人就像戰場上同一溝壕的戰友,你要相信你的‘戰友’”。

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有他人的幫助。中國有句俗語:“一扇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優秀的管理者和企業員工,必然是協調人際關係的高手。如何在工作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會是你成為成功人物最重要的武器。

信任自己的合作者,是巴菲特成功的一大秘訣。無論是霍華德、蘇茜還是彼得,在投入職場之前都收到過巴菲特的忠告:信任同伴,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巴菲特能將事業做大,他的合作者們的辛苦付出必不可少。而這些人肯於為巴菲特傾盡全力,也與他的用人不疑的管理之道密不可分。

1988年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裡寫道:“1988年費切海默想要進行一項規模頗大的購併案,查理·芒格和我對他相當有信心,所以我們就馬上同意了這項購併案,連相關協議都沒看。很少有人能得到我們這樣的信任,就連很多世界500強企業的領導者也不能。由於這項購併案會推動公司內部的成長,所以我預計費切海默的營業額會有很大增長。”

巴菲特認為,優秀的企業之所以能產生源源不斷的自由現金流,與該企業擁有優秀的經理人密不可分。只有足夠優秀的經理人,才能夠為企業創造如此佳績。

巴菲特: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有他人的幫助

通常巴菲特在選擇投資或者併購對象時,都會充分考察該企業的管理層是否優秀。在巴菲特看來,一個優秀的企業經理人非常重要。巴菲特非常希望他在購買企業的同時能夠同時購買下企業優秀的管理層。有的時候如果管理層不願意留下來繼續工作,巴菲特甚至都會考慮放棄這個企業。巴菲特覺得,由原來的管理層來管理企業是再合適不過的事情了。在巴菲特的伯克希爾王國中,擁有很多優秀的企業經理人。巴菲特通常都不會過多幹涉子公司的業務,都給予這些經理人充分的自主經營權

20世紀70年代末,巴菲特大量買入政府僱員保險公司的股票。用巴菲特的話來說,他之所以購買該公司股票,主要就是看中以傑克·拜恩為首的公司管理層的能力。巴菲特覺得他們能夠帶領公司帶出困境,實現業績的穩定增長和自由現金流的持續充沛。事實上也幸虧有傑克·拜恩。要不是傑克·拜恩,政府僱員保險公司能不能走出困境都是個未知數。20世紀70年代初期,該公司管理層管理不善,保險理賠成本被錯誤低估,使得對外銷售保單價格過低,公司做了很多賠錢的生意,差點讓公司瀕臨破產,也使得公司股票價格越來越低。1976年傑克·拜恩開始掌管該公司。他臨危不懼,馬上採取一系列緊急補救措施,最終使得公司倖免於難。正是看到了傑克·拜恩的傑出表現,伯克希爾公司於1976年下半年開始大量買入政府僱員保險公司股票,然後持續增持,到1980年末共投入4570萬美元取得該公司33.3%的股權。在接下來的15年中,伯克希爾公司一直持股不動。而由於政府僱員保險公司在此期間進行了股票回購,使得伯克希爾公司的持股份額達到了50%。1995年,巴菲特又以近乎天價的23億美元的代價買下另一半原來不屬於伯克希爾公司的股份。

巴菲特: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有他人的幫助

與傑克·拜恩這種十足的信賴合作關係在巴菲特的管理經歷中很常見。關於信任,我們還有一個好例子——B太太。

B太太是巴菲特特別愛提及的一個經理人。B太太家族在1983年把內布拉斯加傢俱店80%的股權賣給伯克希爾時,B太太繼續留下來擔任負責人並經營地毯生意,其營銷策略就是“價格便宜,實話實說”。1984年該店業績達到1.3億美元,是10年前的3倍,獨霸了整個奧馬哈地區。1994年,該店年銷售額增至2.09億美元。B太太她從未上過學,但她創立了一個企業。巴菲特不止一次說過,商學院的學生從B太太那裡幾個月能學到的東西比在商學院待幾年學的還要多。

翻閱巴菲特1984年的信件,可以看到這樣的字句:“很多人常常問我,B夫人經營到底有什麼訣竅。其實她的訣竅也沒什麼特別的,首先就是她和她的整個家族,對事業懷抱的熱忱與幹勁,會讓富蘭克林看起來像輟學生;其次,踏踏實實去實施她所決定要做的事情;再者,能夠抵禦外部對公司競爭力沒有幫助的誘惑;最後,擁有高尚的人格。我們對B太太家族的人格信任可從以下收購過程中反映出來:在沒有找會計師查核,沒有對存貨進行盤點,沒有核對應收賬款或固定資產的情況下我們就交給了她一張5500萬美元的支票,而她給我們的只是一句口頭承諾。”

巴菲特: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有他人的幫助

通過這封信我們可以看到,巴菲特對B太太的“信任尺度”大的令人咋舌。

為什麼,巴菲特對他的合作者們會如此信任?這與他的管理觀念有關。巴菲特認為,企業管理層對企業的影響非常重大。優秀的管理者可以把平庸的公司變成偉大的公司,而糟糕的管理者可以把偉大的公司變成平庸的公司。所以,他需要足夠的信任、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讓他們發揮最大能力。企業的管理層是否優秀,巴菲特通常從公司的業績和管理層的品質這兩個方面來衡量。

1.公司的業績。巴菲特認為,公司的業績是衡量企業管理層是否優秀的重要指標。公司業績的高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管理層的管理才能。一方面,優秀的公司管理層能夠給股東創造更大的收益回報;另一方面,更大的收益回報又只有在優秀的公司管理層身上才能實現。

B太太和她的家族都是優秀的經理人。而這也體現在內布拉斯加傢俱店的經營業績上。B太太在世時,每年她一個人在傢俱店銷售的地毯,比奧馬哈地區所有同行銷售的地毯加起來還多很多。在金融危機嚴重的2008年,內布拉斯加傢俱店在奧馬哈和堪薩斯城的店的銷售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分別增加了6%和8%,兩個店的銷售額雙雙達到大約4億美元。巴菲特在2008年年報裡說,這些非凡的業績主要歸功於其優秀的經理人。

2.管理層的品質。巴菲特認為,一個優秀的管理層,不僅要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優秀的人格品質。

B太太就是一個具有優秀品質的人。她有一個高尚的人格,對朋友真誠以待,對事業充滿激情,對生活滿懷熱忱。1984年5月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B太太獲得了紐約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而在此之前獲得如此殊榮的有埃克森石油公司總裁、花旗銀行總裁、IBM公司總裁等企業精英。也許你會以為B太太是名校商學院畢業的,其實不然。B太太從來沒有真正上過學。所以從這一點上看,B夫人一點也不遜於這些國際知名公司大總裁。而令巴菲特慶幸的是,B太太的兒子們也遺傳到了她的優良品質。

巴菲特: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有他人的幫助

顯而易見,巴菲特認為,B太太這樣的合作者不僅能力卓越,還道德高尚,值得他信任、託付重任。

職場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人打交道。有了友人的幫助,你會減少很多阻礙;吸收他人的成功經驗,你也會邁向成功。於是與人建立和諧的合作關係,就成了一門緊要任務。要想取信於人,可嘗試以下方法:

1.讓你的微笑成為招牌。在培養吸引人的個性時,千萬別小看經常保持誠摯微笑的重要性,這種微笑的習慣,對你自己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當你生氣時試著保持微笑,這個簡單的動作,可使人保持冷靜,而且還能提醒你時時不忘保持積極的心態。

2.有自信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受壓抑的人說話聲明顯的細小,表現得自信心不足。儘量提高你的音量,但不必對別人大聲喊叫或使用憤怒的聲調,只要有意識地使聲音比平時稍大就行。

3.向他人說出你的讚揚。受壓抑的人既害怕表現壞的情感,也害怕表現好的情感。如果他表示愛情,就擔心別人說他自作多情;如果表示友誼,又怕被當做阿諛奉承;如果稱讚某人,又怕人家把這當做虛偽逢迎,或者懷疑他別有用心。正確的做法應當完全不必考慮這些否定的反饋信號,你不妨每天至少誇獎三個人,如果喜歡某人的行事風格、衣著打扮或舉止言談,你就讓他知道。

想取信於人、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從建立自我形象開始,你必須讓自己充滿自信、活力,使人樂於和你親近。這一點,巴菲特可說是典範。認識他的人幾乎都對他的風趣幽默、自信和活力留下過深刻的印象。此外,你希望別人如何待你,你就必須先如何待人。好的人際關係,來自於用善待他人的方式,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喜愛。卡耐基也指出:“如果你想採集蜂蜜,就別踢翻了蜂巢。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會批評、指責和抱怨別人。”

巴菲特: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有他人的幫助

合作伙伴就得統一戰線,齊心協力才能打敗你的對手。輕易懷疑你的合作伙伴等於是自亂陣腳,就會不戰自潰。沒有信任的團隊,是無法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在競爭中,他們總會被對手找到漏洞,然後被各個擊破,落得失敗的下場。

所謂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如今社會在商場闖蕩,最聰明的做法就是相信夥伴,共同努力,不把精力消耗在互相猜疑上。其實,有很多很有前途的合作者最終沒能一起走到成功的彼方,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實力不如人,或者運氣不佳,往往是因為他們在前進過程中互相猜忌、互相打擊。這種失敗,恐怕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最愚蠢的失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