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被凌遲滅族,常遇春後代怎樣?

猛虎與薔薇B


鄂國公常遇春死得較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就病逝了,朱元璋下詔“靈車之至,朕親臨奠”。

至於凌遲藍玉的“藍玉案”,則是發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和常遇春去世隔了二十多年。


朱元璋大清洗功臣,常遇春後代也被牽連進去

早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燕王朱棣和晉王朱棡出兵蒙古,並大獲而勝。朱元璋看著這一幾個兒子已經成長了起來,可以作為帝國的守護神了。也就是在這時候,朱元璋開始了大清洗計劃。

首先開始的是“封績事件”,封績是元臣,被藍玉在捕魚兒海戰役中俘獲,在大明牢獄中,他告發了之前的丞相胡惟庸謀反事宜。朱元璋開始羅織大網,把十年前已死的胡惟庸,從“心懷不軌”的罪名升級為勾結蒙古、串通李善長等人謀反。

這場大案,被殺戮和死後追究的公侯達二十二個:韓國公李善長、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等。共牽連誅殺三萬多人,還不包括那些被貶職、被驅逐,最後死於獄中、流放路途的。可惜的是,朱元璋雖然打一放一(殺了功臣,也放了不少功臣)。此舉是為了給他長子朱標清路,可朱標卻在此事兩年後去世,大明帝國一場空前大屠殺即將來臨。


朱元璋為朱標傾注了一生的心血,朱標之死是除了馬皇后去世之外,朱元璋一生最重大的打擊。太子去世,朱元璋執意立他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為皇太孫。那既然為了朱標尚且需要殺三萬多人,那為了年僅十六歲的朱允炆,朱元璋又得殺多少人呢?何況朱元璋現在已經六十五歲了,再一次清洗功臣是急不可待、勢在必行的了。

這一場大案也就是“藍玉案”了,據朱元璋後來公佈的罪狀來看:藍玉被捕殺的理由還是謀反。這倒是一個不錯的理由,時時刻刻都能拿來一用。關於“藍玉案”的始末,暫不贅言,藍玉最後是被剝皮實草。藍玉皮一直存放在四川,後被張獻忠入川所得。

牽扯到此案的官員,大多數都是被凌遲而死。整個藍玉案大約殺了兩萬人,人數雖比不上“胡惟庸案”,但所殺老將及其子弟之多,基本把為朱標配置的朝廷班子全部清洗個乾淨。這也是後面靖難之時,朱允炆無力阻止朱棣南下的重要原因。

最後回到問題中的“常遇春後代”,常遇春雖然死得早,他的兒子卻也被牽連進“藍玉案”。

長子常茂早在洪武二十年,在軍中獲罪被流放龍州,四年後去世,有四子隱居鄉下,不入官場。

次子常升則在“藍玉案”中被殺,有子常繼祖,“藍玉案”時還小,永樂初年被安置在雲南。

三子常森史無記載,大抵也是早逝或是未入官場吧!


一貳一橙


常遇春言給他十萬精兵,他自橫行天下!離奇的是他沒吹牛,真能橫行天下!不過按後來的事情看,常十萬功勞能力什麼的,還算了,最硬的地方是死的早死的巧,這不是咒他,真是誇他!他死在洪武皇帝覺得還需要他的時候,提起他鐵血心腸的皇帝居然還會傷感一下,要不然,大家都知道,提兵十萬就能橫行天下的常遇春,恐怕比藍玉還慘。



朱洪武在皇帝當中,也算有為有心胸的君主,可是沒用,為什麼封建主義跟帝國主義一樣,是我們頭上必需推翻的一座大山?這就是理由,家天下!洪武皇帝這樣有心胸有魄力的皇帝,為自己天下,都可以鳥盡弓藏,烹功臣殺英雄。世人還有一些多事之徒,比方也會去探討藍玉是否真有反心,或有該死之處,沒用的,就是有也一樣,封建帝王們的帝王之術,其實不研究你有沒有反心,只看你有沒有反的能力。

先秦時期還有主動把滅國之兵交到將帥手裡,國內不留可制之兵,如王翦,他那支兵可滅楚國,掉頭也能滅秦國,所以為對付不放心的秦王,一路派人回去討要榮華富貴,豪屋美宅。後世基本看不到這麼傾國軍力交給誰的。但皇上還要考慮考慮那些造不了反,卻會添亂的呀。所以常遇春橫行天下的本事,夠殺頭了。常遇春有兩個兒子,歷史上不值一提,不過長子常茂會在一些評書裡出現,繼續他老子的本事,網絡小說出現後,早期有部重頭級穿越小說,就是酒徒那本《明》,裡面就有常茂,被洪武皇帝在宮門前,用掛紅燈籠的暗語,讓潛伏在常茂身邊的朝廷心腹把他給刺死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常遇春有二子,常茂、常升。常茂因為常遇春的緣故,封鄭國公,食祿二千石。

常茂為人驕慢。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命常茂跟隨大將軍馮勝征討蒙元丞相納哈。藍玉為副帥。

常茂不奉馮勝約束,馮勝數次責備他,常茂消極怠慢,馮勝一直強忍怒火。

納哈投降,到藍玉軍中飲酒,結果與藍玉鬧得很不愉快。納哈出了軍帳,與部下私語。常茂麾下有懂蒙古語者,告訴常茂納哈要跑。

常茂追了出去,拔刀直接砍傷了納哈,納哈所部潰逃。藍玉率輕騎追至亦迷河,才追回降眾。

馮勝大怒,責怪是常茂激起兵變,遂押至京師。常茂也在朱元璋面前揭發馮勝的一些不法行為。朱元璋收回馮勝帥印。同時看在常遇春的情份上沒有治常茂的死罪,把他安排到廣西龍州去了。洪武二十四年,常茂死了,死因不明。

常茂死後,封常升為開國公,加太子太保。關於常升之死,有兩種說法,一是建文帝時,抵抗朱棣的軍隊,戰死在浦子口。一是受藍玉案牽連,被朱元璋處死。

常升之子常繼祖,永樂元年遷往雲南之臨安衛。常繼祖之子叫常寧,常寧之子叫常復。明孝宗弘治五年,朝廷開恩,將常復從雲南詔回,授南京錦衣衛世指揮使。嘉靖十一年,封常復的孫子常元振為懷遠侯。傳至曾孫常延齡,有賢行。明亡後,常延齡隱居終老。再往後,就不知道了。


掃葉都淨


常遇春是藍玉的姐夫。

“遇春二子,茂、升。”

常遇春有兩個兒子,常茂、常升。在《明史 常遇春傳》後詳細記載了兩人的結局。

常茂是長子,“茂以遇春功,封鄭國公,食祿二千石,予世券”,按理說常茂從此衣食無憂了。但是常茂此人性格奇差,囂張不明事理。

常茂取了馮勝女兒為妻,洪武二十年常茂跟著老丈人馮勝征討納哈出,他的舅舅藍玉也一道出徵。

常茂不服軍紀,對馮勝的管束態度傲慢,使得老丈人馮勝很不滿。

後來納哈出請降,雙方在副將藍玉的營中談判,沒有談攏,常茂拔刀就砍向納哈出,使得納哈出部下四下潰散。

馮勝很生氣,認為常茂壞了大事,把常茂押解入京,對常茂的最終不免添油加醋。

而常茂認為當時是納哈出想跑,他的手下有精通蒙古語的聽出了納哈出說的蒙古語,此外也告發馮勝的種種不法之事。

老丈人和女婿相互告發,也是令人無語了。

最終朱元璋各打五十大板,收了馮勝的帥印,把常茂貶到廣西龍州。

但是到了龍州的常茂還是不老實,他娶了龍州土官的女兒為小妾,在土官死了之後把持龍州大權,這引起了土官侄子趙宗壽的不滿,因為土官無子,按理身為侄子的趙宗壽將襲位,但是因為常茂的緣故,趙宗壽敢怒不敢言。

洪武二十四年,常茂死了,時年39歲。趙宗壽向嬸子索要州印,兩人相互爭奪事情鬧到了朝廷。

而此時有人告發常茂是詐死,朱元璋大怒命令趙宗壽交出常茂,還命人去龍州查驗,最終證實常茂的確死了,朱元璋才作罷。

但是民間關於常茂詐死的說法很流行,廣西地區還有常茂的後代站出來證明此事。《恭城縣誌》記常茂卒於永樂十八年(1421年)。

因為常茂死前一年,發生李善長案,被賜予免死金牌的李善長最終難逃一死,使得常茂不得不準備後路。

常茂時候,常升繼承爵位,關於常升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是受洪武二十六年的藍玉案牽連被誅,二是說因為在靖難之役中支持建文帝,死於永樂初年。

正史記載常遇春有兩個兒子,但是根據《明宋文憲公濂奉敕撰開平王神道碑並序》中所說:“妻定遠藍氏,封開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上所賜名。”

也就是說常遇春有三個兒子,除了常茂常升外,還有一個常森。至於常森結局如何,則沒有資料記載了。

估計受藍玉案牽連,想想藍玉被剝皮的下場,他又好到哪裡去的,畢竟是藍玉的外甥。


微史春秋


常遇春是明朝開國數一數二的大將,藍玉是朱元璋後期倚重的名將。然而,藍玉驕橫,朱元璋敏感多疑,又要為朱允炆執政鋪路,大殺功臣,於是藍玉案爆發。藍玉被剝皮實草,滅三族,涉案者達到一萬五千多人,那麼常遇春呢?“常十萬”因為過早的去世(1369年),自然沒有趕上朱元璋清理功臣的時代。而且,當時常遇春去世時,朱元璋心情十分悲痛,追封開平王,還以龍袍覆蓋,以示恩寵。相關文章,大飛熊已經發過,這裡不贅述。那麼,恩寵無比的常遇春,他的後代際遇會如何?會和藍玉一樣嗎?



根據《明史.常遇春傳》記載的兒子有兩個,一個是常茂,一個是常升。先說說常茂,此人大有來頭,在單田芳先生評書《明英烈》裡,可是第一猛將,人稱“無敵大將雌雄眼”,使一把大禹王槊,打遍天下,難逢敵手。其實歷史上的常茂是標準的“官二代”,繼承了朱元璋鄭國公的爵位,在岳父馮勝手下任職,應該有一定的能力。後來,因為常茂在處理北元降將上不當,和馮勝鬧矛盾,被朱元璋貶去西南的龍州,四年後去世。



沒想到去世的常茂還能惹得朱元璋大怒,原來常茂還娶個當地土司趙貼堅的女兒為“小老婆”。趙去世後,常茂的岳母,黃氏就利用去世的常茂為幌子,掌握龍州的大權,引起了趙貼堅侄子宗壽的不滿,鬧到了朱元璋那。結果,朱元璋以為常茂假死,氣得不行,出兵征伐,後來得知真相才罷兵。所以,常茂去世時(1391年),和藍玉案(1393)沒有關係,屬於是自己沒有混好。

常茂去世後,沒有兒子,由弟弟常升繼嗣,轉為開國公。常升的下落就比較撲朔迷離,因為《明實錄》沒有明確記載,所以有關常升的結局有兩個說法,《明史》記載了下來。一個說法是,常升坐“藍玉案”而死,另一個是常升死於後面的“靖難之役”。總之,這兩個說法資料缺失而存疑,但是常升之子常繼祖永樂年間遷雲南的臨安衛,是明載的。所以,常升一支看起來要凋零下去了,好在弘治年間,又把常繼祖召回,授予世襲錦衣衛指揮使。



到了嘉靖時,又封常繼祖之孫常玄振為懷遠侯,常遇春的後代算是復振了。到了崇禎時,懷遠侯傳至常遇春十二世孫,常玄振的曾孫常延齡,此君是個忠義能幹之士,當時勳貴多不法驕縱,只有常延齡能忠於職守。1643年,明朝滅亡前夕,楚地淪陷,常延齡自請統兵入九江協防,又打算練江都雄兵為親兵為崇禎所用,可惜還沒成功,明朝已經滅亡了。天下局勢如此,已非一二人可以改變,常延齡乾脆解甲歸田,以布衣終老了。


大飛熊騎士


常遇春在明朝開國諸將中,功勳僅遜於徐達!

朱元璋攻克和州後,常遇春前來投奔。此時,朱元璋麾下已經聚集有徐達、湯和、耿炳文、花雲、馮勝、鄧愈、李善長等良將謀臣。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常遇春投軍之初,就曾放言道自己是過來當先鋒的,結果遭到朱元璋奚落!



是金子總會發光,在跟隨朱元璋攻打集慶的戰役中,常遇春在採石一戰大放異彩:他孤舟前進,第一個登上元軍陣地,接連殺死數名元兵,開闢了灘頭陣地,其他朱軍士兵跟在常遇春身後,一舉攻克了採石磯!

此戰過後,常遇春成為朱元璋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名聲大振!



朱元璋佔領應天(即南京,原名“集慶”,朱元璋攻克後將其改名為“應天”)後,與張士誠、陳友諒兩股強大勢力展開大戰:鄱陽湖之戰中,陳友諒麾下猛將張定邊直衝朱元璋旗艦,勢不可擋!危急時刻,常遇春一箭射傷張定邊,解了朱元璋之危。陳友諒湖口突圍時,常遇春聯合朱軍各部全殲陳友諒軍隊,陳友諒本人亦死於此戰!之後,常遇春與徐達二人攻克平江城(今蘇州,元末張士誠所建“大周”國都),張士誠集團覆滅!

朱元璋北伐蒙元的戰爭序幕由此拉開:徐達、常遇春二人兵鋒直指北方,相繼攻克山東、河南兩地,最終於洪武元年八月攻佔大都,繼而連克山西、陝西,一路殺到內蒙古境內,大勝而歸!在班師回朝途經柳河川一地時,常遇春暴病身亡。



明太祖大封功臣時,念及常遇春戰功,將其長子常茂封為鄭國公,位列“明朝開國六公”之一。

常茂恃寵而驕,在征討納哈出期間與乞降的納哈出發生了衝突,因此獲罪,被流放到龍州,四年後逝世!



常遇春次子常升,在常茂被貶謫後繼承兄長爵位,改封“開國公”。關於常升的結局,有兩種說法:

一、“藍玉案”爆發後,常升未能倖免,獲罪而死!

二、靖難之役中,常升與魏國公徐達之子徐輝祖共同抗擊北軍,卻不敵朱棣,最終獲罪,被迫害身死!



所幸的是,常升的兒子常繼祖雖被株連流放到了雲南,卻很好地活了下來,其孫常復於弘治年間被朝廷起用,擔任南京錦衣衛世指揮使!

常遇春三子常森,結局並無明確史料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