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磊磊
趙括貴族出身,名將之子,最終落得一個“紙上談兵”的臭名;
馬謖熟讀兵法典籍,家境優渥,卻失街亭被斬首;
民國時期國軍各種軍校畢業將軍,還不是被農村出身的解放軍打得一敗塗地。
所以,民間出生的徐達、常遇春難道就不能精通兵法,當常勝將軍了?
問題問得有失偏頗!
正如毛老人家是正兒八經的農民,窮書生,圖書管理員,會影響他成為一代偉人?
人生際遇,不可明述!
徐達土裡刨食的地道農民,常遇春也好不到哪去,可能天生長得雄偉,經常吃不飽。
不過兩人有個共同特點:自小習武!
習武講究天賦,兩人練得一生本領,說明天賦不差,而天賦這東西,最是容易發生連鎖反應,兩人天賦好,學東西快,再加上後續各種人生際遇,遇到朱元璋,經過戰爭的洗禮,精通兵法自然水到渠成。
換句話說,他們並不是天生就懂兵法,而是通過不斷的戰爭總結,實踐,摸索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戰爭法則!
我是煮水論史,反情緒歷史創作主義者,歡迎大家關注。
煮水論史
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會精通兵法?
要說元末明初的最強將領,非徐達、常遇春莫屬,這兩位幫助朱元璋,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幾乎沒有打過敗仗。徐達的是難得的帥才,運籌帷幄,調兵遣將遊刃有餘,常遇春則是明軍的利刃,所到之處銳不可當,沒有攻克不下的城池。
徐達、常遇春都對兵法極其精通,在戰場上對時機把握十分準確,能抓住敵人片刻破綻,畢其功於一役。如果說這兩位將軍都是名校畢業,經過專業學習培訓,那估計也就不會那麼驚世駭俗了。
實際上,徐達、常遇春都得野路子出身,也就是普通老百姓,什麼後臺勢力也沒有,更別說什麼學習培訓。
史料記載:
“徐達,字天德,濠人,世業農。達少有大志,長身高顴,剛毅武勇。”
徐達的家裡世代務農,是個地道的農民,只是徐達長相不錯,胸有大志,且孔武有力,還有一身好武藝。
史料記載:
“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初從劉聚為盜,察聚終無成,歸太祖於和陽。”
常遇春是懷遠人,力大無窮,善於騎射,曾經因吃不上飯落草為寇,之後跟隨朱元璋打天下。既然徐達、常遇春都是普通百姓出身,也沒有什麼深厚背景,為何他們打仗會這麼牛?
天賦異稟,天生是打仗的料
在這個什麼都要講究天分的時代,努力好像就變得可有可無,然而事實就是如此。封侯拜相,率領千軍萬馬馳騁疆場也許是很多人的夢想,但真正能實現的少之又少。
很多人一生奮鬥不息,都無法達到的境界,換做另一批人,可能很快就能突破。徐達、常遇春就是天生的戰士,他們天生就是為了戰爭存在的,如果不是遇到朱元璋,徐達可能還在耕田,常遇春可能還在打家劫舍,朝不保夕。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金朝創始人完顏阿骨打,生在白山黑水之間,在宋、遼早已是封建社會的時候,完顏阿骨打還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而當完顏阿骨打拿起武器,準備反抗遼國的時候,變成了一位孔武有力、智謀出眾的戰略家。僅僅用11年的時間,就滅掉了當時最強大的遼國,並令宋朝在金軍的腳下顫抖。難道有人教過完顏阿骨打兵書戰策,有人手把手教地教他排兵佈陣,明顯沒有的。
打仗這事情很考驗天分,如果不是這塊料,再努力也無濟於事,完顏阿骨打征戰一生,創立的金朝,可謂一代豪傑。
在那混亂的元末,吃飽飯都是個大問題,從軍成了很多人的飯碗,畢竟當兵得給飯吃,否則怎麼打仗。徐達、常遇春能跟隨朱元璋,大多也是被形勢所迫,當時朱元璋造反之前還做過和尚,並經過長期的思想鬥爭才做下決定。
沒有人想打仗,也沒有人想過那命懸一線的日子,而徐達、常遇春異於常人,他們的天賦過人,他們的武藝高強,命中註定他們就能名留青史,讓後人記住他們的名字。
作戰勇猛,悍不畏死
要想成為將軍,必須從小兵做起,那麼在軍中要升官,要立威,依靠的是什麼?是軍功。如果統兵百萬,取得戰略性戰爭勝利,可能會改變改變整個歷史進程,此將軍必會青史留名。
而如果只是一個小兵,想要升官發財,那就得在戰場上賣命,殺敵越多,立的功勞就越大,就越可能被領導看中,越有可能升官。這一切最起碼的前提是不怕死,臨終逃脫可能不僅不會升官,還會被殺頭。
徐達、常遇春皆是悍不畏死的之輩,自從他們從軍之後,就把腦都栓在褲腰帶上,在戰場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有不怕死的戰士,才有可能活下來。
史料記載:
“子興執孫德崖,德崖軍亦執太祖,達挺身詣德崖軍請代,太祖乃得歸,達亦獲免。”
郭子興是朱元璋最早的起義領導,而郭子興心胸狹窄、嫉妒心強,孫德崖也是紅巾軍領袖,原本郭子興和孫德崖不睦。兩軍交戰之時,朱元璋卻被孫德崖抓住了,這個事情就難辦了。在天下紛亂之時,殺幾個起義軍領袖也無關痛癢,如果當時朱元璋被殺,也就沒有之後的大明瞭。
關鍵時刻,徐達挺身而出,替代朱元璋被俘,朱元璋轉危為安。這樣的結果是徐達將面前生死考驗,換來的是朱元璋對徐達的重用。好在最後徐達也平安歸來,說起來平淡無奇,事實則是生死時速,人的命只有一條,死了不會和遊戲一樣可以從來。
徐達不怕死,常遇春同樣如此。徐達是個是智將,常遇春可以說是個猛將,當然同樣不欠缺智謀。
史料記載:
“元兵陳磯上,舟距岸且三丈餘,莫能登。遇春飛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應聲,奮戈直前。敵接其戈,乘勢躍而上,大呼跳蕩,元軍披靡。”
當時元兵陳兵採石磯,這裡是渡江的必經之路,船離著岸邊還有三丈多,無法靠岸。常遇春駕馭小船,直接衝向元軍,手持矛戈,當敵人抓住他的戈頭的時候,常遇春趁勢跳上岸,就這麼衝殺進敵陣,元軍望風而逃,被殺得大敗。
戰場之上,領導在旁觀看,正是立功的好時候,常遇春勇冠三軍,單人衝進敵陣,殺退敵人。此時的常遇春是個小兵,正是因為他的勇武才受到重用。軍中是勇者的天下,是強者的天下,要想加官進爵,不怕死是最起碼的素質。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當徐達、常遇春從小兵升任部隊中層幹部,或者高層軍官之時,他們的勇武就不一定能派的上用場了,其他一切都要依靠頭腦。
此時的將領需要的不停地學習,徐達、常遇春從小沒有學過兵法,而他們卻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戰爭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迅速讓小兵變為將軍,將軍變為統帥。
史料記載:
“與大將軍攻太原,擴廓帖木兒來援。遇春言於達曰:「我騎兵雖集,步卒未至,驟與戰必多殺傷,夜劫之可得志。」達曰:「善。」會擴廓部將豁鼻馬來約降,且請為內應,乃選精騎夜銜枚往襲。”
常遇春不僅武藝高強,還是個還神射手,多次用他的弓箭挽救戰局。當大兵團作戰的時候,將領的作用是指揮佈局,一旦決策失誤,犧牲可能是成千上萬條人命,所以必定要極為謹慎。
在明軍進攻太原之時,擴廓帖木兒來救援,擴廓帖木兒元軍中水平最高的將領,他面對的就是徐達和常遇春。常遇春對徐達說:“我軍騎兵已經集結完畢,但步兵還沒有到,如果直接開戰可能損失嚴重,夜襲才是上策。”
開戰之後,元軍大敗,徐達、常遇春用最小的代價贏得了勝利,並獲得四萬部隊,太原被攻克。誰都不是一生下來什麼都會,哪怕天賦異稟,也需要後天的學習,徐達、常遇春就是善於學習的將領,他們在戰爭中總結經驗,磨練兵法,直至成為最強將領。
從一介平民到百萬兵馬的統帥,徐達、常遇春做到了,他們幫助朱元璋取得了天下,他們也被封為開國功臣。名將的道路並不平坦,需要勇氣和智慧才能開創新的事業。
說到底,一代名將的養成,是踩著眾多攔在他們面前倒下的人爬上來的,運氣很重要,跟對人也很重要。
楊角風發作
解放戰爭後期,形勢已經明朗,國民黨敗局已定。有人問朱老總,為什麼國民黨那麼多黃埔軍校畢業的會打不過解放軍那些沒有上過軍校的將領?朱老總說,我們的將領也是軍校畢業的,青山學校。意思是說,解放軍的將領是在實戰中成長的。
自古以來,特別是冷兵器時代,打戰並不難。不會紙上談兵的人,不一定不會帶兵打仗。軍事說白了就是打群架,不需要儲備太多的知識,只要兵強馬壯,積累一些實踐經驗,加上有偉大統帥運籌帷幄掌舵,帶兵打仗真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識。
漢代的衛青、霍去病,唐代的尉遲恭、秦瓊,明朝的徐達、常遇春,都沒有什麼文化。他們之所以能建功立業,關鍵是跟對了人,大的方向有比自己有才能的人決定,當手下執行起來就比較容易。不就是打群架嗎?哪有那麼難?劉伯承元帥經常講的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具體帶兵作戰的人,勇敢才是第一位的。
經常說兵法,兵法其實並非絕對科學,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士氣高昂、裝備精良、組織嚴密的一支大軍擺在你面前,你有沒有本事吃掉?除非你實際上就那麼強大。
明朝末年清軍入關搶掠了五次,哪一次不是大搖大擺、來去自由?明軍講兵法有用嗎?來一支吃掉你一支,實力就擺在那裡。
徐達和常遇春確實能打,也確實沒有什麼文化,他們的作戰計劃都是朱元璋召集謀臣多次研判制定的。該怎麼打,走哪條線路?朱元璋都制定好了。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率大軍出發平定雲南。出發前,朱元璋召集他們多次研究作戰計劃,後勤保障怎麼安排,在哪裡要宿營,在哪裡要佈崗哨,在哪裡要餵馬,都交代清楚了。在這樣偉大的統帥手下做事,你甚至無腦執行,也能勝利。
坐看東南了
為什麼常遇春、徐達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物都會精通兵法?這個問題問得本身就有問題!不是我咬文嚼字,你這本身就是帶著有色眼鏡在看問題!精通兵法跟草根出身有什麼必然聯繫嗎?草根出身和精通兵法有什麼不搭配的嗎?
精通兵法,簡言之就是熟練掌握用兵技巧,在戰場上揮灑自如。草根,通俗講就是出身不高,普通老百姓子弟,而非貴族子弟。題主之議,潛臺詞就是貴族子弟天然具有優越性,天然就應該比普通百姓子弟更能幹,更有用兵的能力。顯然,這是錯誤的!
當然,題主也有可能是指,徐達、常遇春這樣的草根沒有機會接受系統教育,因而難以掌握熟練的兵法技巧。這顯然也是一種誤解。古人有一種說法叫作“百無一用是書生”,當然這個說法有點絕對,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對讀書作用的質疑,是另一種讀書無用論。的確,有很多知識是僅靠讀書不能掌握的。比如馬雲,讀書並不多,但卻創造了絕大多數讀書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古代戰場的用兵也是這樣,關鍵在於實戰,而非書本。關羽、張飛、趙雲等歷史名將,哪一個又是名門出身呢?俗語說得好,在實戰的大風大浪中才能錘鍊出真正的高手!
戰勝白起,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但是卻創造了長平之戰的大勝,而且一輩子沒有打過敗仗!名將衛青,成名前當過馬車伕,讀書更是無從說起,但卻打得匈奴人抱頭鼠竄。反觀那些出身高貴,接受了系統教育的人物,卻往往難以創造偉大戰績。趙括就是這樣,出身名將家庭,從小接受系統教育,紙面上的戰術理論,用兵技術出神入化,名滿天下。可是到了戰場,卻一把輸得精光,英明掃地不說,關鍵是葬送了國家命運!可惱,可嘆。
所謂實踐出真知,沒有接受實踐考驗的知識難說是真理。徐達也好,常遇春也好,這樣的名將雖出身草根,但確實是在實戰中成長出來的將領。
大浪淘沙,他們成為一代名將是歷史規律決定的!個人觀點,歡迎關注一下。
週週說古今
想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對兵法的理解,從知識角度上來說,兵法是前人的用兵總結出來的經驗,被記錄於紙上流傳。
如:《司馬法》、《六韜》、《尉繚子》、《衛公兵法》、《孫子兵法輯本》、《紀效新書》等,都是古代用兵總結出來的方略和戰術。如果能夠吸收前人的用兵經驗,自然可以少走彎路,更快的成為一個用兵行家。
但徐達、常遇春等皆是農民出生,入軍前大字不識一個,所以只能依靠自己戰鬥中得出來的經驗,這也是一種財富,這是古代的名將成長的第二條路。
在戰爭中學習經驗
不過這樣的成長至少需要具備兩個條件,運氣和上進心。
運氣:戰爭不比街頭流氓打架,打傷打慘很經常,但是殺死的人比較少,而戰場上動不動就是幾萬到幾十萬人的廝殺,刀劍如林、箭矢如雨,缺胳膊少腿是常事,一不小心命就沒了。如果第一次上戰場就犧牲了,那總結經驗什麼的便是來生的事情了。
- 上進心:戰場廝殺中如果只是想著如何保命、如何逃跑,就算運氣很好,充其量不過是個老兵油子。想成為一代名將,帶著手下贏得勝利,自己對於戰後總結是必不可少的,每場戰鬥結束後都要仔細琢磨,哪裡做錯了,哪裡該保持,這是名將必備的提升自己的方式。
須知,戰場瞬息變化,最考驗將領的應變能力和對戰局的把握,這次指揮失誤運氣好沒死,不等於下次還有這樣的運氣。
徐達便是具備著運氣和上進心
1353年,才22歲的徐達扔了手裡鋤頭跟著朱元璋走上了他成為軍神的道路。起初,徐達還只是個小頭目,但在次年的徐州之戰中,他衝鋒陷陣英勇殺敵,漸漸的受到朱元璋的關注,在往後的戰場上,徐達運氣還不錯,經歷多場惡戰偶爾負傷,但並無大礙。
- 1355年,一場危機跟上了朱元璋,而徐達憑藉這場危機,憑靠自己的膽量和智慧,硬把危機轉化成人生巔峰的階梯。事情是這樣的:與郭子興一起反元的孫德崖,慢慢與郭子興產生了矛盾,還曾囚禁了郭子興。次年二月,郭子興與孫德崖終於死皮臉皮兵戎相見,郭子興抓了孫德崖,而孫德崖部隊扣了朱元璋。得知情況後,徐達毅然自身進入敵營,勸服對方把自己作為人質,讓朱元璋回營解決糾紛。
這次交換人質的事件讓朱元璋感動不已,從此後對徐達表現出了無比的信任。徐達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他率軍平採石、攻太平、奪集慶,連戰連勝,硬是憑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名將的寶座。
待1366年之時,徐達已然成為朱元璋手下第一個王牌,每次關乎命運的惡戰都由徐達親自率兵擺平。一路走來,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都成了他們的踏腳石。徐達從一個小兵開始,經歷了步戰、水戰、騎戰等各種戰場模式,他沒有什麼仙人指路、沒有師父帶領,只有通過戰爭這種血肉磨盤來累積用兵經驗,不斷琢磨求精,才有以後的百戰百勝,才被後人稱為“軍神”。
最後再說一句,戰爭是因時而變,兵書看的再多不如上戰場廝殺一番,趙括倒是熟讀兵書,經常說的他父親趙奢啞口無言,最後的結局如何,大家都知道。
“在戰爭中學習經驗”這才是名將之道,這條充滿血與淚的路,徐達走過,毛主席也走過。
大國布衣
先說在元朝的時候,安徽有這個我國南方最大的元朝官方軍馬場,在軍馬場有大量的牧奴。
而常遇春,徐達就出身在安徽,常遇春本人,勇力絕人,而且手臂很長,善於射箭。很早的時候就在山寨裡,帶領隊伍到處械鬥,對抗官軍和民團。後來在1355年4月,25歲的常遇春投奔了朱元璋。此時,常遇春已經在山寨團伙裡面積累的帶兵能力。
在朱元璋部隊經過2年,實戰鍛鍊,成為先鋒。徐達則是身材高大,顴骨突出,神武勇猛。在朱元璋還在郭子興手下的時候,1353年,22歲的徐達就投奔了朱元璋。
常遇春和徐達都屬於天賦非常好的人才,而且在朱元璋軍隊,從打農民軍康茂才,元軍當中的三流部隊陳也先,破蠻子海牙水師,大戰張士誠等等戰役,到1359年,經過4-5年的鍛鍊,徐達和常遇春已經成為行伍出身的帥才和將才。
如果我們看太平天國戰爭,也會發現,石達開,蕭朝貴等人從1851年起義,天天鑽山溝,佔據縣城一直到1853年發動大進軍,軍事指揮水平也是在階梯形提升的。也就是既有天賦,又有實踐,還有後天的學習,導致徐達,常遇春等人的軍事指揮水平不斷上漲。其實就如同騰訊,百度,京東,阿里那個老闆是商學院畢業的?都是天賦,實踐加上學習能力。
到1359年大戰陳友諒的時候,徐達和常遇春已經成為當時的頂級名將。到1367年北伐,徐達,常遇春經過12-14年的鍛鍊,學習和實踐,終於自如指揮大兵團北上,一舉打敗元朝主力軍團。
歷史救生圈
不得不說有些東西是學不會的,例如打仗,有些人天生就是這塊料,這種人可以張嘴說出一籮筐,例如:霍去病、衛青、韓信、項羽、李勣、王陽明,包括題主說的徐達、常遇春等等。或者我們可以把這個領域擴充一下,不侷限於軍事領域,例如《計算機編程藝術》的作者高納德,原本是學音樂的,就因為假期留校打工的時候看到了當時最先進的計算機IBM650,偷偷溜到了機房裡與之大戰三天三夜,至此完全搞懂計算機編程原理。隨後寫出了程序員界的葵花寶典——《計算機編程藝術》系列叢書,連同有天才之稱的比爾蓋茨都要花好幾個月才能研究完,並且還要加上一句感嘆“誰要是搞懂了這本書別忘了給我打個電話”。
以上舉得例子有點極端,大部分可能是本來就有這種才能再加上一定的所謂學習過程,注意這個學習過程不一定是學院式的系統學習,也可能是自己思考加實踐,又或者種種讓他這種才能能夠系統表現出來的過程,隨之就是飛快成長為該領域拔山扛鼎的領袖人物。但是前提是他得有這種潛力,否則即便如何努力學習也不過換來一句孟夫子的感嘆“盡信書不如無書”。
所以會打仗的人一定是天生就有這方面的才能,他如果能夠系統化的學習,那麼當他看到那些精湛的戰爭藝術理論時就會會心的說一句果然如此,當他看到那些與現實已經不相適應的理論時也能夠詳加分別並使之能夠指導實際作戰。或者即便沒有機會系統的學習只要是有需要他也能或者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通過對現有操作的觀察飛快的成長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而沒有這種才能的人即便是系統化的學習,面對實際情況時也只能或者束手無策一籌莫展,或者生搬硬套紙上談兵淪為笑柄。
誠如愛因斯坦所說:“沒有那百分之一的天才,即便是付出99%的汗水也白費”
所以徐達和常遇春又或者任何一位沒有經過系統學習而表現出戰爭天才的名將莫不如此,原本有此天賦,要是沒有機會接觸軍事便罷,一旦實際需要便能飛快的通過各種對其他人可能根本沒有幫助的過程成長起來,成為軍界閃耀的新星,光耀千古。
盤達說
歷史上有兩個突出的例子,說的是成功奪取天下的開國皇帝,其主要助手骨幹班子,天生就在他的身邊周圍,甚至就是相交於青萍之末的社會底層的鄰里同鄉,朋友。
如劉邦之於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盧綰,夏侯嬰,雍齒等等;朱元璋之於徐達,常遇春,鄧愈,湯和,華雲龍,郭英,沐英,花雲等等。
這些人,不是因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裙帶私授,而皆因雖相交在先而後卻都適有大才。這是為什麼?不可能是作為主導者的領袖人物的劉邦朱元璋先發現他們個個身懷大才才起事開基立業,而是先有開基立業之勢,而後才發揮出他們一個個的的大才。這不可能是臨時培養或是主要在戰爭實踐中亦步亦趨地鍛煉出來的,那樣早死了千百回了,而且是有一個算一個地都是大才而沒有在頻繁激烈的戰火中淘汰身死。從起事第一天起,個個獨擋一面,假如不是天才,第一次鍛鍊就全都掛了。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異的歷史現象。
個人以為,這種特殊而又有類同的現象,只有天意的巧妙安排,沒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釋。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這個問題的邏輯,本身就很有問題:誰說草根出身的人,就不能精通兵法?這個邏輯的可笑之處,也像極了職場上常有的一類風涼話:某某人不是科班出身,某某人學歷不行,他憑什麼這麼成功?
回到問題裡的兩位“草根”身上,同是苦出身的徐達與常遇春,確實沒機會接受任何專業軍事教育,卻多次打出載入史冊的經典戰役,其水準何止是“精通兵法”?簡直是用兵得心應手的“兵法牛人”。為何會有如此神奇場面?明朝開國頭號戰將徐達的一生戎馬,就是最好回答。
但是在成為名將的過程裡,比運氣和天賦更重要的,卻還有徐達身上,這幾樣關鍵的素質,首先一條,就是原則。
無論是做一個苦農民,還是後來橫掃天下的一代戰將。徐達永遠被人敬重的,就是他鐵一般的原則。以《明史》的形容說,徐達帶兵時,只要士兵吃不上飯,他也絕不吃飯。一生位極人臣,全家卻常年擠在破舊小房子裡。大軍所過之處,嚴禁害民擾民。以明太祖的讚歎說,簡直是“忠正無疵”。如此原則堅定的人,就像一塊火熱的烙鐵,帶著千軍萬馬,都能跟他一起燃。多高深的兵法,當然都能正確打出來。
而比原則更叫人敬重的,更有徐達終其一生的好學。
這位早年書都沒怎麼讀的戰將,就是靠這樣的笨功夫,把多少曾經晦澀難懂的謀略學問,記到爛熟於心。
但最重要的是,即使學得滿肚子兵書後,徐達也絕不拘泥於兵法,特別是1368年,統領二十五萬大軍的徐達,開始那場改寫中國歷史的北伐大業後,他登峰造極的韜略水準,更是大放異彩:太原之戰裡,面對擴敦帖木兒十萬鐵騎的挑釁,他並未如元朝騎兵盤算的那樣整軍決戰,相反出其不意夜襲,一戰團滅敵軍。後來的定西大戰上,他更沒像敵人以為的那樣,會匆匆救援大都,反而調轉槍口直撲定西,一場沈兒峪大戰,徹底奠定北伐勝利!
每一戰,這位“非科班”出身的戰將,卻以他紮紮實實的帶兵用兵,還有關鍵時刻不按套路出牌的風格,把多少兵法智慧變成怒濤攻勢,叫曾經天下無敵的元朝騎兵大敗虧輸。那些自詡長於馬背上,卻一次次被徐達揍得全軍覆沒的元朝貴族們,或許也心存這樣抓狂的念想:沒什麼草根出身的徐達,這麼精通兵法?
我們愛歷史
只能說實踐出真知吧。所謂軍事能力,其實就是思維能力,思考能力,心理能力。
面對各種局勢,進行分析,然後從中找出正確的應對方式。
而戰局是千變萬化的,如果兵法不會靈活運用,還不如不學。所以,歷史上有紙上談兵的說法。
事實上,我們看最推崇兵法的是什麼時候呢?
是戰國。為什麼呢?
因為戰國之前,大家打仗是不搞兵法的,是講軍禮,大家把部隊拉出來,大家就開打吧,什麼設埋伏,搞疑兵都沒有的,反而用這種方法的反而被認為是不禮。
宋襄公連半渡之兵都不會攻擊。
到了戰國,因為戰爭越來越殘酷,往往是一國之存亡,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研究打仗的方法,什麼孫子兵法就是這時候研究出來的。這時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為什麼呢?
因為你用,別人不用,那當然有用啊,到了後面,你也耍詐,他也耍詐,兵法上的效果就沒那麼突出了。
可以說,兵法在戰國就達到了極致,現在的任何戰爭,任何伎倆都可以在孫子兵法中找到。
方法就是那些方法,怎麼區分高下呢,那就考驗一個人的應變能力,思維能力,這個能力可以通過很多辦法去得到,比如關羽讀的是春秋,這根本就不是兵法啊,但他把春秋當兵法用,這應該是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
正兒八經讀過兵法的大概是曹操啦,曹操給兵法作注,但他的兵法也不光是看書就行的,早期的曹操也是屢戰屢敗,沒有展露出什麼軍事天才,而是被打的多了,這才厲害起來。
還有努爾哈赤,據說是看三國演義學的兵法。同樣一本書,在有的人眼裡是殺死時間的,有的人眼裡就是兵法,不信,有的人看金瓶梅都能看出職場術來。
再到近代,兩位最會打仗的,林彪是黃黃埔軍校畢業的,而粟裕是沒上過軍校的。但粟裕打起來仗來,花樣可能比林彪更多。這就是實踐中總結。
還有毛澤東,人家也沒上過軍校,不也一樣會指揮。
所以,徐達、常遇春這些人雖然沒讀過兵書,但不代表著人家不懂兵法,反而他們通過大量的實踐形成了自己的戰爭方法。而且徐達這個人也愛學習,他經常“延禮儒士,說古兵法”,可見他也是瞭解過兵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