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隔离观察不隔绝交流

隔绝疫情不隔断真情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灞桥区一线工作人员

用他们扎实的工作和

温暖的情谊

为留观点里的群众

送去冬日的暖流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这些故事

每一个都很温暖



暖心镜头一

“我们每天都会对隔离人员进行3次体温监测,一旦出现发热会立即与疾控部门联系。”来自灞桥区红旗街道卫生院的梁小芳说。她每天身穿隔离服、佩戴护目镜、医用口罩,和同事们时刻关注着隔离人员的身体动态,守护着他们的安全。“他们不是病人,除了医疗帮助,我们要给予更多爱和关心。”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每天消杀喷雾、医护人员定时统计留观人员身体状况、后勤人员认真对垃圾进行专业处理……这是灞桥区一处隔离留观点的真实场景。


暖心

镜头二

除了医疗保障人员,来自全区各街道的基层工作人员更是肩负着保障隔离人员生活起居的重要任务,这项工作既细致又不易。“他们通过电话、微信和我们联系,列表告知需要什么,我们都会尽量满足。”留观点工作人员郑永建拎着水果走进来,准备给留观人员送过去。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暖心

镜头三

只有11个月大的小钰是隔离留观点里年龄最小的,怎么服务好这个小宝宝,工作人员们花了不少心思。奶粉、尿不湿这些消耗品不间断供应,特意买的小玩具,孩子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他们让我们一家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里一样。”小钰的妈妈通过电话表达了对服务人员的感激。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暖心

镜头四

“眼看着快开学了,孩子的学习可不敢落下啊,这可怎么办?”王女士18岁的儿子正在上高二,眼看隔离耽误了学习心里很是着急,便在群里发来了消息。工作人员张涛二话没说,立马带来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给孩子送进了房间。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暖心

镜头五

哈先生一家是回族,这几天餐馆都没开门,可让隔离点的服务人员犯了难。“不行了咱把微波炉搬来吧!”这个提议一出,大伙立马行动。从家带微波炉的,去超市购买牛肉和饼的,不一会,几个热腾腾的牛肉夹馍就被送进了房间……从进驻隔离留观点以来,微信群里每天都会有新情况新问题,而这些都一一被工作人员迅速克服。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暖心

镜头六

与其他隔离留观点不同,灞桥区唯一一个医学集中留观点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为了尽量减少接触人员避免交叉感染,6名医护人员在这里坚守,为与确诊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做好医疗保障工作。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在迅速制定了留观人员转送流程、消毒人员工作流程、医务人员观察流程、医疗废弃物处置规范等规章制度后,他们立即投入工作中。从接收市指挥部指令开始,他们就进入了战斗状态。消毒房间、从转运组手中核实接收留观人员、进行日常监测管理、接收市指挥部解除指令,这些流程每一个都不能出差错。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因与疑似感染者有过接触,司机任先生住进了这里,“我不吃香菜、不吃葱,只吃刚出锅的馒头。”情绪一度十分急躁的他不断给医护人员出难题。“您好,请您耐心配合,希望您早日解除隔离。”伴随着医护人员的不断开导,30日解除隔离的他给医护人员专门发来了信息:“你们这几天把我照顾的太周到了,真的是非常感谢!”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后勤保障人员

……

在灞桥区隔离留观点和

医学集中留观点里

他们各司其职

却有着同一个目标


正如他们所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尽一切努力,保障隔离群众的生活和健康,让他们满意,让大家放心!”


联防联控 灞桥在行动——“他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像在家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