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铡美案》:如果你是秦香莲,还会对陈世美状告到底吗?

导语:闲来无事,重温了一遍《新包青天(2008)》,再看秦香莲与陈世美的故事线,心境已然不同。

当年看“铡美案”,陈世美的忘恩负义、秦香莲的贤惠付出一度让我愤怒不已,对于陈世美最后死在铡刀之下的结局只觉得大快人心。

如今再看这个故事,依然感觉愤怒,但对于秦香莲这个角色,却有了另外一种解读:她的余生本可以不那么凄凉,但却选择了最艰难的路。


重温《铡美案》:如果你是秦香莲,还会对陈世美状告到底吗?


01

以《新包青天(2008)》中的“铡美案”剧情为依据,抛开主流价值观,单纯解读秦香莲进京后的做法,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

(1)未及求证,便将事情闹开。

秦香莲进京的目的,是为了一家团聚。哪怕她来之前已经知道陈世美另娶她人,也不过是觉得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她没有见到陈世美本人,只是从驸马府侍卫口中得知“陈世美说不认识她”,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哭泣,引来众人围观。

假设陈世美真的有苦衷,并没想过一辈子不认妻儿,她这么一闹,事情就复杂了。不仅会让他的颜面扫地,也会打乱他的安排,引起别人的注意,还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这与秦香莲千里寻夫的初衷相悖。

重温《铡美案》:如果你是秦香莲,还会对陈世美状告到底吗?


(2)冲动行事,让事态失控。

秦香莲从驸马府直奔开封府击鼓鸣冤,状告陈世美不孝父母,抛妻弃子,欺瞒皇上,停妻再娶。

而她状告陈世美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回到她的身边,一家人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在她击鼓鸣冤的时候,整个事情已经传遍了州府,闹得人尽皆知。

单凭一条“欺君之罪”,就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

更何况,陈世美如此品性,哪怕最后能从那些罪名里脱身,他真的还会回到秦香莲身边吗?

重温《铡美案》:如果你是秦香莲,还会对陈世美状告到底吗?


(3)没有任何警惕之心,一心只想讨公道(出口气)。

陈世美的再婚对象是皇家公主,公主背后有太后作为靠山,在太后面前皇帝都要退让三分。

撇开故事剧本不谈,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遇到这种情况,秦香莲根本无法与公主抗衡。为了皇家颜面,她与她的孩子只有死路一条。

秦香莲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两个孩子的安危,一心只想讨回公道,要回自己的男人。

重温《铡美案》:如果你是秦香莲,还会对陈世美状告到底吗?


(4)孤注一掷,不给自己留后路。

太后希望秦香莲撤诉,承诺给她一大笔财产,让她们母子三人过一辈子的富裕日子。

秦香莲觉得这样做与出卖丈夫无异,她不要钱财,只要一个公道,决定状告到底。

可以说,这其实是一个同归于尽的做法。

恶人得逞,自然大快人心。电视剧没有后续,然而我们并不难想象秦香莲往后的日子,不过是落得一个孤儿寡母、在乡下苦苦求生的凄凉下场罢了。

重温《铡美案》:如果你是秦香莲,还会对陈世美状告到底吗?


03

电视的主旋律是伸张正义,秦香莲鱼死网破的做法是为了剧情发展需要,但若放在现实中,如此做法也相当于陪尽了自己的一生。

原本,秦香莲是有多次机会为自己争取利益、让自己的余生好过一些的。

第一次,秦香莲进京的时候。

秦香莲在一心以为陈世美心有苦衷的时候,完全可以私底下约见陈世美,当面了解情况,而不是一开始便闹得人尽皆知。

陈世美能有今天,秦香莲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没有秦香莲的贤惠付出就没有陈世美的功成名就。从陈世美贪图富贵娶了公主开始,他与秦香莲再无可能。

这个时候,与其激烈反抗,不如认清现实,想个更妥善的办法。陈世美出于愧疚也许会妥善安排他们母子,给他们的孩子铺路。

虽然便宜了陈世美,但至少物质生活有保障。

重温《铡美案》:如果你是秦香莲,还会对陈世美状告到底吗?


第二次,秦香莲私底下去见陈世美的时候。

秦香莲在王丞相府认出了陈世美,确定了他的身份,但并没有对外人说。她选择成全他,自己带着孩子回乡下。

临走之前,她跟陈世美见了一面,告诉了他老家的情况:遇到灾荒,两老为了给孩子省一口吃的,双双选择自尽。

这个时候,陈世美情绪波动,心中的愧疚达到了顶点,秦香莲尽可以提出要求。

重温《铡美案》:如果你是秦香莲,还会对陈世美状告到底吗?


第三次,太后召见秦香莲的时候。

事情曝光,公主为了腹中胎儿选择救陈世美。整个案件中涉及的几条人命已经有别人背负,陈世美的欺君之罪公主也可以替他摆平,只剩下一个不孝父母停妻再娶之罪。

一定要追究下去,也不过是失去驸马身份、杖刑拘役的结果。

太后明确告诉秦香莲,陈世美不可能跟她回乡下,只要她撤诉,就会得到一大笔财产,从此过上一辈子的富足生活。

重温《铡美案》:如果你是秦香莲,还会对陈世美状告到底吗?


从头到尾,秦香莲一心只想申诉冤屈,讨回公道。

故事的最后,陈世美被问铡了。但问铡的主要原因是不孝父母,遗弃双亲,并不是负心薄幸。

04

现实中,男人飞黄腾达之后抛弃糟糠之妻的例子并不少见。对于忘恩负义之徒,他们的行为道德约束不了,法律管理不到,会不会有老天来收我们也不知道。

深情厚谊被辜负,多年付出诸流水,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心怀怨愤意难平。

但婚姻不幸已成定局,当我们无力扭转现实的时候,及时止损、争取到更多的利益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无论如何,报复虽能图一时痛快,但任何一个男人都不值得我们以自身为代价来拼个鱼死网破,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离开那个不值得的人,过好自己的生活,余生还有很多机会遇见幸福。

END.


作者简介:我是 ,愿我的故事,能给您带来启发,欢迎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