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1.《秦香莲》

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驸马。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去世,妻子秦香莲,今湖北丹江口人,携儿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逐。丞相王延龄怜之,试图让秦香莲在陈世美寿辰之日扮成歌女席间弹唱以助破镜重圆,不成。王延龄授秦香莲纸扇,暗示其到开封府告状。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韩终放走秦香莲母子,自刎……秦香莲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令秦与对质,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皇姑、太后闻讯阻刑……包拯不顾,铡死陈世美。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秦香莲》,又名《铡美案》,是目前戏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剧目之一,据记载此剧原始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195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参考地方剧加以改编,增加首尾。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此剧是梆子、皮簧剧种广泛上演的剧目。1953年,中国评剧院移植演出,深受欢迎。剧本由邱忻、庄良生整理改编,赵戈枫、席宝昆等导演,贺飞、杨培音乐设计,小白玉霜饰秦香莲,魏荣元饰包拯。此后,各评剧团及很多剧种相继移植此本。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2.《花为媒》

《花为媒》改编自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评剧经典剧目,喜剧。最初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改变为舞台剧,后由著名剧作家吴祖光改编,1963年拍摄为戏曲电影。由方荧执导,吴祖光编剧,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该片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剧名的意思是“以花为媒”。风格幽默,唱词优美。几个高潮或著名唱段为:报花名、菱花自叹、闹洞房。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王少安寿诞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与表姐李月娥相见,互诉衷情,并赠罗帕定终身。李月娥走后,王母托媒人阮妈为俊卿说亲。阮妈来到张家,张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双全,一说便妥,但王俊卿心爱表姐月娥,不允张家亲事,并忧虑成疾。王母又托阮妈到李家说亲,月娥与李母喜出望外,惟其父李茂林则说王俊卿轻狂,不懂礼教,顽固拒婚。王俊卿闻知与李月娥的婚事不成,病情更重,王母爱子心切,心焦如焚。阮妈献计去张家花园相亲,以为王俊卿亲眼看见张五可的才貌后便会答应,但王俊卿病重,不能前往,乃请其表弟贾俊英代为相亲。贾俊英代替王俊卿前去张家花园相亲。张五可恨王俊卿拒婚之情,但见贾俊英英俊文雅,心中之恨,顿时雪化冰消,并赠红玫瑰,私订终身。贾俊英将张五可私赠的红玫瑰转送表兄,倍加赞美张五可的才貌,但王俊卿拒不接受,并将红玫瑰扔在地上。阮妈又向王母献策,先将张家小姐娶来,待王俊卿看到如花似玉的张五可,病必好。王母只好应允,于是婚事商定,定期迎娶。李月娥得知,痛苦万分。李母溺爱其女,乘李父不在家中,采纳了二大娘冒名送女之计,抢先将李月娥送到王家与王俊卿拜堂成亲。王俊卿以为新娘是张五可,拒不拜堂。当他听说新娘是表姐李月娥,顿时心花怒放,疾病痊愈。待张五可的花轿前来,他们早已拜完花堂。张五可闻知此事,心中大怒,立即闯进洞房,质问王俊卿。阮妈见状,无地自容,不知如何是好。正当此际,突然发现贾俊英,随即将他拖入洞房,于是真相大白,两对有情人各遂心愿。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3.《刘巧儿》

《刘巧儿》,中国评剧作品。作者王雁。据1943年袁静剧本《刘巧告状》和说书演员韩起祥的说唱《刘巧团圆》改编。解放后,中国评剧院将其编为评剧《刘巧儿》,由著名演员新凤霞主演,随后又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使“刘巧儿”的故事传遍全国,甚至还推动了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农家少女刘巧儿(新凤霞 饰)人如其名,心灵手巧,貌美如花,纯朴善良。她自幼经父母包办许配给邻村赵家庄的赵柱儿,但是巧儿在劳模会上喜欢勤劳憨厚的小伙子赵振华(张德福 饰),于是心中暗下决定,要回家敦促父亲退掉婚约,自主结婚。与此同时,大地主王寿昌垂涎巧儿美貌,遂怂恿刘媒婆找到巧儿爹刘彦贵。巧儿爹贪图王财主的财礼,故在女儿面前谎称赵柱儿是个不学无术的二流子,此言甚合巧儿之心,于是赵刘两家婚约取消。但是巧儿很快便得知父亲将自己许给了王财主,而她和赵振华的误会也终于大白天下。巧儿自己作主与柱儿订亲。刘父到县政府告状,地区马专员用群众断案的方式解决了这宗案件,使巧儿的婚姻如愿以偿。全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自由婚姻的大胆追求。刘巧儿形象突出,性格开朗奔放,清新可爱。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4.《杨三姐告状》

《杨三姐告状》是一出观众非常喜欢的评剧名剧。这个剧已有七八十年了,是评剧前辈成兆才先生根据民国初年的真实事件创造编写的。评剧演员学戏必须先学这出戏。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1918年,河北省滦县的暴发户高贵章的六儿子高占英娶杨二姐为妻,又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杨二姐发现后苦苦规劝,高占英不但不听,反而将杨二姐杀死。杨三姐随母亲到高家探望,得知二姐已死,三姐怀疑二姐是被杀害的,于是状告县公署。高占英收买了贪官牛成,杨三姐三闯公堂却不得结果,于是到天津直隶高等检察厅上告。杨厅长带人挖坟验尸,可高价父子又收买了验尸人。杨三姐陈述自己告状的过程,验尸官深为感动,当场交出高家行贿的赃款。高占英被处决,杨三姐为姐姐报了血海深仇。

《杨三姐告状》1980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中国评剧院一团参与演出,参演人员有谷文月、赵丽蓉、王景明、张秀兰、张彦生。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5.《祥林嫂》

童养媳祥林嫂在丈夫死后,婆婆逼其再嫁,她逃至鲁家帮工,后被发现,抢至山中与贺老六成亲。数年后贺疲病而亡,孩子又被狼叼走。祥林嫂只得重回鲁家。因两次守寡,为主人所厌,她将积蓄两年的工钱捐了门槛以期“赎罪”,却仍被鲁家逐出,在一个除夕之夜,倒毙在风雪之中。

本剧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李忆兰、鑫艳玲、马淑华的代表作。

继《刘巧儿》之后,新凤霞在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评剧《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会受尽摧残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艺术形象,她的唱腔也展现了深层次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发展了新派演唱艺术。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6.《小二黑结婚》

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改编。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小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诸葛还私下里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一天夜里,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终身大事时,却被早已垂涎小芹的地痞金旺等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当众教育了二诸葛和三仙姑,并批准了小二黑和于小芹结婚,有情人才终成眷属。

1962年,毛主席看了评剧《小二黑结婚》的影片后,称赞它“讲明理,通神韵”,对剧中三仙姑的饰演者赵丽蓉的表演更是赞赏有加。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7.《小女婿》

评剧代表剧目,改编自戏剧家、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李健吾(1906-1982)解放前写的最后一部创作剧本《青春》;著名评剧大师韩少云、小白玉霜的代表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小女婿》的剧情是杨登夫妻长女香草,与青年田喜相恋,杨发阻拦,还有杨快腿挑拨离间,杨发强迫香草嫁给比她小11岁的女婿,香草无奈嫁了,过门三天回家时,香草决定冲出牢笼,到公社要求离婚,在村支书的帮助下香草终于与田喜结婚的故事。

小白玉霜的“鸟入林”一段也成为白派最具代表性的名段之一。

鸟入林,鸡上窝,黑了天哪,杨香草守孤灯左右为难, 我心里千头万绪方寸已乱 ,就好像脚踩两只船,田喜哥待我好,我们情意相恋,他叫我跟他走就在三更天。我有心找区长求他来公断,怕的是村里的人说些个笑谈 ,倘若是到区上三堂对案,我的爹人才两空定把脸翻,他一定又与我把骨肉情隔断, 这一来,我的娘她定把急添 ,我前思后想拿不定主见 ,忽听得梆声响到了二更天,想起来出嫁的日子就在眼前,听人说罗寡妇也是一个老封建,老一套的旧礼法做媳妇更难,我与那姓罗的毫无有情感,绝不如田喜哥我们两个投缘,田喜哥实心实意地把我恋,我若是另嫁他定然辛酸,倘若忧虑成疾后悔迟晚,我岂不是害了一个好青年。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8.《杨乃武与小白菜》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同治年间,杨乃武与葛毕氏被怀疑通奸杀夫,在刑囚后认罪,身陷死牢,含冤莫雪。此案惊动朝廷,在数度更审后虽还予清白,然而两人受尽酷刑折磨的悲惨遭遇仍令人不胜唏嘘。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9.《包公三堪蝴蝶梦》

评剧剧目,系根据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名著《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改编。主要讲述了皇亲葛彪,依仗权势,横行乡里,长街纵马,将王老汉撞伤,并将其打死。王的三个儿子与葛辩理,双方动起手来,群殴中王之三子失手将葛打死。葛府将王氏三兄弟送至县衙,判以死罪。母亲王孟氏为讨公道,告至包拯台前。案情复杂,使包拯左右为难。蝴蝶仙托梦与包,令包醒悟,秉公办案,使王氏母子终得团聚。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该剧是天津评剧院优秀传统保留剧目,在上世纪50年代,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鲜灵霞主演过该剧,其独特的嗓音演绎出王孟氏善良、坚毅的舞台艺术形象,此剧在1959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半个多世纪以来,《包公三勘蝴蝶梦》一直是天津评剧院的品牌节目。另外中国评剧院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白玉霜喜彩莲魏荣元也善演此剧。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10.《黛诺》

解放初期,云南德宏地区帮独寨的景颇族姑娘黛诺从小失去父母,成为早昆山官的家奴,日夜为山官干活,受尽折磨。黛诺长大后,早昆山官要以九头牛的代价把她卖给勒乱做媳妇。黛诺不从,早昆山官把她捆在树上打得遍体鳞伤,但她毫不屈服,磨断绳索,乘机逃到山下。下山后黛诺蜷伏在傣族人的竹篱下,举目无亲,无路可走。在茫然之中,黛诺看到一辆辆解放军军车驶过,心中豁然开朗。她偷偷躲在汽车里,随车来到解放军驻地医院。医院李医生把她收留下来。黛诺受尽封建山官制度折磨,来到解放军这个大家庭中,第一次受到尊重,第一次感受到阶级友爱的温暖。在李医生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她逐渐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工作组来到景颇族的帮独寨,帮助景颇族人民进行土地改革。

早昆山官表面上接受改造,暗地里破坏景颇族和解放军的关系,造谣说黛诺是解放军抢走的,使寨子里的人们不敢接近工作组。文帅老爹的孙子勒丁和黛诺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勒丁听了谣言,信以为真也不相信工作组。工作组在队长王达和李医生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改变了景颇人的看法。李医生给董木娜的孩子看病,和寨上的受苦人一起参加劳动。不久,黛诺从医院学习回到山寨,刚到山寨就被早昆山官捆了起来,山官准备将她打死。李医生及时赶到,砍断绳索,警告早昆山官今后不许他再打骂群众、随便派工派租,欺压群众。这件事工作组给群众撑了腰,群众开始相信工作组,再也不怕早昆山官了。为与早昆山官进行斗争,山寨成立了生产组,黛诺被选为组长。生产组在黛诺和文帅老爹的领导与带领下,开田种稻,改变了当地刀耕火种的方法。早昆山官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用迷信,阻止开田,破坏生产组。黛诺带领群众与之斗争。早昆见捣乱未成,又进行抢婚,指使勒乱把黛诺抢走,并借机煽动帮独寨和弄岗寨打冤家。李医生揭露了敌人的阴谋,弄岗寨的早扎山官和群众制止了勒乱的抢婚行为,并且把黛诺交给帮独寨,使两寨完满地解决了纠纷。早昆山官的阴谋,被群众当场揭露。王达同志最后宣布,政府决定彻底废除山官制度,在各村寨进行基层选举。帮独寨经过选举,建立了村政府,黛诺被选为村长。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大师花派创始人花淑兰代表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11.《谢瑶环》

地方戏中除碗碗腔的原版之外,评剧名家花淑兰根据京剧移植的同名剧目声震剧坛(移植于上世纪60年代)。此剧的唱腔充分体现了花派的特色:激越中不失柔美,豪爽中蕴涵细腻,“花园”和“大堂”两折精彩绝伦。

谢瑶环是唐江南人士,女,十四五岁被选入宫,武则天称金轮圣神皇帝时任尚仪院司籍女官。梁王武三思得报:苏州农民逃往太湖谋乱,武三思与来俊臣极力主剿,谢瑶环以此系豪强兼并土地所致,力主安抚,徐有功深然其说,旋又争辩于武则天驾前,武则天虽未置可否,确认为谢瑶环见识胜于男子,传旨谢瑶环,改名谢仲举,赐尚方剑巡按江南,并命“凡侵夺民田鱼肉百姓者,勋戚贵胄一不宽贷。”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谢瑶环到苏州,与苏鸾仙便服私访,隐察民间疾苦,适有袁行健,因其父被酷吏周兴陷害,斩首洛阳,改名阮华,逃亡在外,曾追至岭南道上杀了周兴,访友不遇,困居苏州。一日游伍员庙,适逢武宏蔡少炳强抢民女肖慧娘,行健不平,击散豪奴,与武宏等诉诸公堂。行健并举发武宏强占农民永业田,征收铜铁各款。瑶环劝武宏和解,武宏侍父势咆哮公堂,瑶环怒,斩来俊臣异父兄弟蔡少炳,杖责武宏。一时人心称快,但以此结怨。武三思、俊臣合词诬瑶环通敌谋反。俊臣并怂恿武三思曲解武则天口谕,联翩南下,将加害于谢瑶环。谢瑶环见袁行健英挺慷慨,抱负不凡,初则八拜订交,后因月夜花园与鸾仙吐透南来斗志和爱慕行健之意,被行健所闻,两人遂成永好。

当行健与武存厚同往太湖劝慰农民回乡时,瑶环被武三思、来俊臣拘审。武则天因瑶环密奏,对三思等诬控,疑信参半,后因龙象乾千里告密,又发现三思、俊臣矫制南下,因即与徐有功等密幸江南,则天到达时,瑶环已被严刑致死。则天因生平与豪门贵族为敌,而自己的子侄与近臣却走上豪门贵族的道路,极为痛心。命徐有功严查此案,诛来俊臣贬武三思、追赠瑶环定国侯,礼葬吴江东岸。

由于中国人有一种传统思想——大团圆,因此通常的演出时不会演谢瑶环被害,而是该剧会被演成谢瑶环被武则天从牢中救出,来俊臣被斩,以一个大团圆的形式收场。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12.《打金枝》

剧写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寿辰,七子八婿前去祝寿,唯三儿郭暧之妻升平公主恃尊未往。郭暧忿极回宫,夫妻争理,怒打公主。公主入宫,向父皇哭诉委屈,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代宗念郭氏父子有功于朝,不予治罪,反将郭暧连升三级。汾阳王得慰,郭暧夫妻亦重归于好。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打金枝》评剧整理改编剧目。1954年由锦州评剧团根据同名晋剧演出本改编。主要演员:筱俊亭。(饰皇后)、郭少楼(饰郭子仪)、王艳双(饰金枝)、裴庆昌(饰郭暧)。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13.《花亭会》

新科状元高文举,才貌出众,丞相强迫招赘,假冒高文举字迹偷将家书改为休书。文举前妻张美容,寻夫入京,中途不料遇盗,历尽万苦才走到京城,卖身到相府为婢,充当使女。后,闻丞相查知美英身世,百般虐待,将她打入花园浇花。某夜,文举花亭攻读,美容夜哭,文举寻声相见。询其姓名,始知为结发之妻,夫妻团聚。

14.《杨二舍化缘》

杨二舍幼年曾与燕山王怀之女王美荣定亲,二舍父母下世,备受伯父虐待,对亏堂妹帮助,由管家张宽随同逃出家乡,奔赴燕山投亲。途中,又被张宽谋害,幸遇樵夫将他救下。张宽得行李钱财后,冒名去王府投亲,王怀不辨真伪,即款待收留。不久,杨二舍赶到王府,因衣服褴褛,反说他冒认姻亲,被乱棍逐出。

杨二舍走投无路,在关王庙栖身,一日,出外化缘,路过王府花园后门,不禁怒从心起,痛斥王怀不义。恰巧王美荣在花园游玩,闻声登上墙头探望。二舍说明来历,二人相认,倾述衷肠,当夜又在花园相会,王美荣资助二舍进京赴试。后二舍得中状元,与王美荣完婚,张宽受到应有惩罚。

15.《刘伶醉酒》

传说魏晋年间,滨州地带有一好酒的刘伶,酒仙杜康奉玉帝旨意前来度化刘伶成仙,从而演绎出刘伶醉酒的故事。

评剧小生代表剧目,评剧小生名家刘小楼、李福安、洪影、周连生等都善演此剧,郑桂芳老师也曾反串此角色,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洪派版本。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16.《杨八姐游春》

宋时某天,杨八姐与九妹到郊外春游,恰遇圣上宋仁宗与包大人等出宫也来游春,宋王看上杨八姐,派包大人到杨府找佘太君提亲,佘太君要彩礼,激怒宋王,并刘文进去抢亲,杨门女将奋起抗金.宋王最后回心转意。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沈阳评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筱俊亭移植改编了《杨八姐游春》,从此开创了评剧老旦筱派艺术,此剧也成为了筱派代表剧目。中国评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花月仙也善演此剧。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评剧十六部经典剧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