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建立投資的能力圈?

怎麼建立能力圈?

12,作為投資人,要去預測所投的公司未來大體的經濟表現,就是基本面分析。

要弄清楚公司為什麼賺錢?怎麼賺錢?將來會賺多少錢?遇到的競爭狀態是什麼樣的?它在競爭中的地位是什麼樣?

這個過程統稱為建立自己的能力圈。

問題是,應該怎麼開始分析呢?要懂到什麼時候才能買這隻股票?在什麼價格上才可以買?怎麼才能建立能力圈?

13,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做的。

我進入這個行業完全是誤打誤撞,大概是二十七八年前了,那時候我還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剛去美國,一大堆債務,天天擔心怎麼還債。

有一天,我們一個同學說,有一個人(巴菲特)來開講座,講自己是怎麼賺錢的。

在聽他講課過程中,我突然就覺得,(股票)這個事兒好像可以做。

我到處找資料研究巴菲特的理論,他的實踐,關於安全邊界這些,基本上,我都能接受。

14,我開始想辦法去找有安全邊際東西,我當時對生意是什麼不太瞭解,就去分析資產負債表,看公司賬面淨資產多少,價格是多少。

我開始投的幾家公司,賬面淨資產差不多都是市值的一倍。因為安全邊界足夠高,我就敢買了。

15,我最早買入的一個公司,我也不知道它是做什麼的。

它把公司主要的生意賣給一家電纜公司——TCI,TCI買它的股票的價格,是它市值的兩倍。

因為TCI收購了我買的公司,我對於電纜公司也開始有興趣,我就覺得TCI也是我的公司,也開始研究TCI。

隨著電纜公司發展,TCI也在增長,後來AT&T購併TCI,還請了AT&T總裁去做公司的CEO,這公司是名不見經傳的公司,這件事一下子就轟動了。

這個公司的股價狂漲,一直漲了七八倍。

漲這麼多對我說運氣,這門生意我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理解。但它給我一個經驗:如果能夠有足夠安全邊際,你就敢買。

16,買完了以後,我發現就真的變了。我真的很相信巴菲特說的,包括股票是所有權這些理論。

股票所有權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以前我不太懂,買完了之後我才懂,光理論上的紙上談兵沒用。

買完了之後,一旦成了owner(所有者),我就啥都關心,有事沒事溜達到公司去看看。

我記得有一次去那個公司,安保不讓進,我就跟安保聊了一個鐘頭,我問安保是怎麼僱的。

我真的把自己當老闆了,對公司特別有興趣,這特別有助於我瞭解公司。

17,還有一個公司我也印象深刻。

我們家附近有兩個加油站,在同一個路口,兩個加油站業務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但車都會停在一個加油站,哪怕在相反的道上,車也會停過去。

因為它也是咱家的公司,我就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我發現,人特別多的這個加油站,是一個印度移民在管,他的全家都住那,每當有客人來的時候,他家一定有人出來遞一杯水,跟你聊一聊。小孩子如果放學在家,還會免費幫你打掃一下。

另一家加油站是一個典型的白人,不是他擁有的,是別人擁有、僱他乾的,這個人基本上就在裡面,根本不出來,外面怎麼樣,他也不管。

就這一點區別,兩個加油站的流量至少差了三倍,我在那兒坐了一個小時。這時候我開始明白,是不是有owner(所有權)也很重要。

我開始理解公司是怎麼管理的,每個公司的競爭優勢,哪些優勢是可持續的,哪些是不可持續的。

18,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三點:

第一,要建立自己的能力圈,把安全邊際的那部分弄懂了。

第二,一旦你開始用所有者的角度來看生意,你對生意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學習的動力會很大。

我們公司的研究員,要讓他去研究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假設一個uncle,從來沒見過,突然去世,留下一大筆錢,突然之間你繼承一大筆財產,你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該怎麼辦?你還得去開董事會,還得去參與研究,跟他們去談,你要抱著這個想法去研究一家公司。

當然,做到這一點,和直接擁有不太一樣。但研究所有公司,都要從擁有100%這個角度去考慮。

第三,知識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對於常識,一定要保持誠實理性的態度,這非常重要。

當你用正確的方法,在正確的道路上做正確的事情,你的知識積累會和經濟增長一樣複利增長。

19,還有一件事也很重要,就是一定要讓興趣來指導你,用興趣去尋找自己的機會,別人怎麼想都是別人的事兒,跟你沒什麼關係,你就要把自己的事搞好。

如果你發現了這個機會,就去研究這些事兒,如果你對某個公司有興趣,就去研究它。興趣本身會帶領你不斷往前,一點點建立能力圈,不用著急。

20,每一個人能力圈都不一樣的,不需要一樣,也不需要理解。

你投的東西不能太多,因為每件事情要搞懂,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

你最終建立起來的能力圈,是能夠去大概率的預測準確,這一定是很少的。而且,一定是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內。

21,其實,要賺錢,不在於你瞭解的多,而在於你瞭解的東西是正確的。如果你瞭解的東西是正確的,一定不會虧錢。

怎麼建立投資的能力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