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银河补习班》为例:浅析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以及教育问题

前言:

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缩写为“2019-nCoV”)肆虐我华夏之地,我们举国之力,共仇敌凯,携手共进,一致抗“毒”,白衣天使上阵杀毒,作为我们普通人,在家安分守己,就是对“她们”最大的支持。

所以整个假期,我都在帮助一个外甥辅导学习,他今年上四年级,按理说,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应该是非常聪明伶俐的,但在辅导的过程中,我几度都想“吐血”,对于电子产品或者游戏类的,一看就会,但是对于学习,那简直是20分钟就走神……

于是也引起我的思考,真的是他们“笨”吗?还是我们的教育方方式有问题?还是现在的小孩自身对自我认知观、价值观、荣辱观等出现了偏差?但如果他真的笨,那为什么学游戏或者电脑之类的都非常快,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带着心中的疑问,我想起了电影《银河补习班》,于是我又把这部电影重新看了一遍,感受颇深,以下我通过前三点来分析孩子的教育问题,第四点来分析与父母的相处之道。

以《银河补习班》为例:浅析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以及教育问题

银河补习班


01

给孩子树立“自信”

首先我来讲个故事:

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有1000多种发明,他的创造发明便是从幼年坐在鸡蛋上模仿母鸡孵小鸡开始的。当他的母亲发现孩子这种特殊的兴趣时,没有责备、讽刺、挖苦,而是鼓励大胆思考。母亲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使爱迪生成长在良好的环境中,最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由此可见,自信心是孩子对事物产生兴趣的基础,老师与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孩子求知的心理。

这个故事说明,当年没有母亲的鼓励和相信,爱迪生或许不会有以后那么伟大的成就!

我们回到电影里,幼时的马飞因为左右不分,脑子反应慢,经常转不过弯来,被老师说是“缺根弦”,于是也经常被同学们嘲笑,毕竟是小孩,回到家就告诉爸爸,也会不自信的问道:我是不是缺根弦……

马皓文在最落魄的时候依然对儿子说:你们老师胡说八道,明白吗,记住,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任什么,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你的脑子要一直想,就永远不会缺根弦,就会做好地球上任何事情……

以《银河补习班》为例:浅析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以及教育问题

马飞被老师训斥


少年时,马飞因为成绩每次倒是第一,经常被学校点名批评,而他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并不在乎老师怎么说,也不在乎他妈妈怎么批评,好像自动屏蔽掉了他不愿意吸收的所有事情。哪怕是他妈妈在校门口骂他:你学习都学不好,能干什么?上不了大学就跟那疯子一样跑把你,还年级前十名,你咋不上天呢,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长了那年级前十的脸没……他毅然无动于衷!(这让我联想到了我外甥,打他,说他,他该怎样还是怎样,依旧我行我素)

而马皓文制止道:

年级前十应该是什么脸?一只狗剃了毛都不愿意出门,批评他可以,你不能当众羞辱他,更不要用我是他妈,我为他好这样恐怖谎言来找借口了,你对自己好,那你为什么每天不对着镜子骂自己两小时?

而在之后与马飞相处的时间里,他也一直在鼓励马飞,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尝试去实现自己的脑子里的想法,哪怕是荒谬的,也要去努力实现。

事实证明,马飞的自信心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点点的树立,而他的成绩也随着自信心的建立,有了质的飞跃。

拉劳士福古说: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

培根也曾说: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由此可见,自信心对一个人还多么的重要,如果一个人做事连自己都没有信心,遇到不熟悉的的领域都说不行,久而久之,就会从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我不行”的思维定式,那又怎能奢望别人对你有信心!

以《银河补习班》为例:浅析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以及教育问题

马飞妈妈训斥马飞

02

让孩子学会“独立”

现在很多父母通过各种网上的心灵鸡汤以及心得体会等,尝试用所学到的各种方式来教育孩子,而基本上普遍都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家里什么都不然你干”,就像网上视频流传的那样,只要成绩好,在家都可以当神一般“供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我自己并不认同这种做法,这样家长太累了,孩子也太累了,以至于孩子上了大学,完全没有“独立”的能力,更没有“独居”的能力,但作为一个成年人,这是一个失败的人生开端!

说一个我身边的故事:

我认识一个大姐,她的姑娘去年刚考上大学,成绩还算不错。但在上高中的时候,她就陪她女儿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陪读,家里所有的一切都不让孩子做,每天早上自己做好饭然后再把孩子叫起来,每个礼拜是玩着花样的给孩子做饭,都不重样的,可是上了大学以后,孩子在大学里不到半年的时间,居然得了轻度抑郁症,而原因则是令人惊讶,据说:在大学以后,宿舍里的朋友没人对她嘘寒问暖,也更不在意她有什么需求,说话也不会让着她,让她瞬间感到社会的残酷,但她并为此而改变自己,而是把所有的埋怨归咎于舍友。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地大学生活,她都无法适应,那么不得不去思考,未来在社会上应该如何立足,这其实就是缺乏自我“独立”的能力,

我们再把视线回到电影里,马浩文一直在教马飞“独立”,独立去思考,独立去解决问题,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独立”意识,我觉得这比任何都重要。

里面有一个镜头让我特别有感触,两个人在曾经居住的陈旧的屋子里,没有电依靠蜡烛照亮,马浩文从新拿起图纸,仔细地研究着,一旁睡不着的马飞问道:爸爸,你是在工作吗?那我可以不睡觉吗?

马浩文说道:你可以上天,自己的事情,以后甭问我……

以《银河补习班》为例:浅析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以及教育问题

马浩文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还有一次,因为两人不小心走散,又遇到了大洪水,所有人都胆战心惊,认为孩子已经被大水冲走了,不可能再有生还了,可是却在最后时刻,水里飘出来一个小气囊,上面坐着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吹着口哨,最终别警察救了回来。而这些生活的小技巧,如何通过口哨传音,如何用灯光指引方向,如何通过气囊求救而不下沉,这些都是生活的小技巧,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这种独立思考的意识,脑子里就会不停地想,那么解决问题就会更进一步。

马浩文的教育方式是,教会孩子不要在意家长说了什么,而是看家长在做什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以身作则,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据研究表明,在家庭之中,如果父母比较干净,99%的可能性孩子长大后也是比较爱干净的,比较勤快的,孩子就是父母的真实写照,通过一个孩子就可以看出其父母的状况,一点都不假。

以《银河补习班》为例:浅析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以及教育问题

拥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03

帮助孩子找到“兴趣”

而对于这点的理解应该是兴趣——热爱——梦想!

著名企业家马云,在他的演讲中,会经常提到的一点就是“做梦”,他也在鼓励年轻人应该大胆去“做梦”,哪怕是不可能实现的,都远远比没有“梦”要好太多!他说就很喜欢做梦,包括刚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他到处去跟被人讲什么是互联网,别人都把他当做傻子,都认为他在做梦,就像他所说的:不管你们做什么,首先你得有兴趣,这样你才能热爱,才能做到极致!

就像电影里面的说的:“人生就像射箭,而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那每天的拉弓就毫无意义!”

马皓文也是非常鼓励孩子去“做梦”,去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有先建立起兴趣,才会热爱,才会把它做好!

或许我们在真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因为这要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更重要的是担很大的风险。

就像小高老师非常不理解,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做作业,而马飞却在打游戏,但马皓文却置之不问!他笑着对小高老师说的: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你让他反复去做一件事情,反复加深、理解,就像这个馒头那样,如果反复蒸汽,会比新出锅的好吃吗?

必要的预习和复习,我是赞成的,可是在他们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每天学到夜里十一二点,而且一学就是十几年,我们真的不担心,他们身上负责学习的那根皮筋,变疲了吗?他们眼中的那种厌倦,我们真的看不见吗?

以《银河补习班》为例:浅析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以及教育问题

马皓文与老师探讨孩子的兴趣

马皓文为了让马飞在写作上建立起兴趣,在上的路上,他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便停了下来,让马飞与他一起去感受自然的气息,就犹如他所说的:为什么你的作文经常写不好,穿别人的鞋子你会舒服吗?有时候我们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看很多有用的书,于是在写作的时候,我们东拼西凑,看似一篇很完整的作文,实则枯燥无味。

写好作文作重要的是什么,在于“真”,认真的感受这个世界,感受每一个花草,你感受到了什么就些什么,写你相信的东西……

他用一首诗来做比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你往远处看是不是一大片绿色,但是走近一看,其实没那么绿,马飞恍然大悟,原来那句古诗是这个意思啊……

这属于我们典型的同感受去认识世界,去认识知识,古诗词与场景的配合,进行有效的视觉的传达,就会形成非常深刻的理解效果。

以《银河补习班》为例:浅析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以及教育问题

马皓文教马飞感受世界

04

父母与孩子之间像是注定有层“隔阂”,摸不着看不见,但却真实的存在

有人说:父母与孩子之间,既近又远!

中国式教育下的中国式家庭,这是千百年来一直都未接解决掉的难题,八九成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都很难建立起像电影里马皓文与马飞这样的“朋友”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现象已经越来越浮躁了,小小年纪,各种网红,动不动就年收入几百万上千万的,不去对比是不可能的,对比就有伤害,就有焦虑,就会浮躁,网上到处传播者,那个那个,才二十几岁,事业有成,等等类似的传奇故事,这是网红经济时代,谁还愿意沉淀下来去做事,在这样的气氛下,环境下成长,或多或少都会被感染,所以人人都会失去耐心,对工作潜心研究的耐心,对孩子孜孜不倦教导的耐心,没有长期内心的平静和笃定,如何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呢……

但既然有,我们就应该去学习和效仿,随着社会大发展,人类的文明史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篇章,所以这种千百年的“关系”,也会随之而发生改变,也会越来越好。那么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与孩子建立起“信任”

父母与孩子的交往不能存在任何虚假,自己在想什么、感受什么以及做什么要向孩子敞开自己的思想。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彼此信任,这是亲子关系需要维系的重要方面,因为不信任会使孩子出现抵触情绪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作为合格的父母,必须经常用正直和诚实的行为去获得孩子的信任。

②学会“倾听”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小,但是他们内心也是有需求的,更不要自以为是地猜测孩子所说的话,要耐心地等待孩子把话说完,不要根据一些迹象匆匆下结论,进而对孩子进行不准确的指责。即使在很多时候他们会犯错误,小的错误加以指正,给出正确的示范,但原则性错误是坚决不能允许的,比如离家出走、说谎话等。

③努力“以身作则”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最强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尽量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希望孩子守规矩,尊老爱幼,那起码父母也应该是这样;如果你希望孩子爱干净,见人保持微笑,那么父母也应该是如此;等等,

总之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什么样子,孩子就会折射出什么样子!

以《银河补习班》为例:浅析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之道,以及教育问题

聆听孩子的需求


总结:

不管是《银河补习班》也好,还是现实生活也好,都希望每个人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平静和笃定,也不要去过多关注别人的好坏,取之所长,用之所长!我还是很赞同电影中传播的思想,永远不要停止思考,不要让脑袋睡大觉,永远不要认输,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变得有精气神,也才会有无限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