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支股票3年了,逐步加倉17次了,總倉位已經虧損百分之35了,還要再加倉嗎?為什麼?

車海剛


買了一隻股三年,逐步加倉17次,總倉位還虧損35%,這確實是比較讓人頭痛的事情。三年光陰,不斷加錢,最後還被套著。但即使這樣,我們也需要保持冷靜,認真地分析具體的原因,找出對策。出現這樣的結果,一般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加倉加早了

股票在下跌的過程中,不斷加倉,然後每次漲起來虧損已經很低了,然後接著又下跌,很可能是在牛市的最高點買股,在熊市的過程中多次加倉。如果碰上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加倉加早了,因為熊市是很漫長的,有時候跌很多年,那麼一個月加倉四次,四個月可能就加倉了17次,但實際上這個時候依然在很高的位置。

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沒有什麼經驗,沒有經歷過完整的牛熊市,不知道熊市的殘酷,導致自己的彈藥很早就打完了,每一次抄底,在後面來看,都是加在山頂。這就很難辦,畢竟總成本還是比較高。

第二種,曾經減虧過

股票下跌中慢慢加倉,比如說一個月,兩個月才加倉一次,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其實一般不會套多少。因為就算是熊市,在下跌的過程中也會有有漲,但並有時候中途的反彈力度還不小,有時一次會漲幾十個點。

這意味著實際上在多次加倉後,又碰上反彈,當時虧損是大幅降低的,但是不甘心賣出,也不減倉。後來又接著下跌,又接著加倉,使得總成本一直下不來,越加越跌,最後造成整體依然有較大的虧損。

第三種,越加倉越虧

股票下跌過程中,不管怎麼加倉,股價都是越來越低。比如說在牛市的最高點入場,股價跌了20%,加倉,又跌了10%加倉,再跌10%加倉,股價50%的時候繼續加倉,認為股價已經跌了很多了,只要敢加倉,等牛市來了,肯定能翻身。

結果股價一路下跌,直到跌了90%以上,這意味著就算是在下跌60%的時候加倉,這部分資金依然會很多,如果沒有加倉,可能就只有首次本金虧損,結果越加越多,每次都虧,最終反而造成了整體虧了很多錢。

對於這三種情況,我們需要對應的不同的情況來作出選擇:

對於第一種,加倉加早了,沒錢了,那唯一的辦法就是等下一次牛市來。說實話,如果行情轉強,股價從低點上漲50%甚至100%都不是太大的事,虧35%需要漲53.8%就可以解套並盈利,在一輪行情中,有不少股漲這個幅度不是難事。如果有資金,股價已經跌了70%以上,基本面沒有出現惡化,那可以繼續加倉,靜待下一輪行情來臨。

對於第二種,實際上在股價下跌過程中都會有反彈,既然加倉了17次,那麼肯定會有數次加倉後出現上漲,而且可能漲幅並不小,其實在每次加倉後漲起來,把加倉的部分賣掉之後,總本身成本是會降低的,如果這樣的次數越多,成本越低,最後很可能股價只用反彈一些,就能順利盈利,說明操作沒有執行力,抄底後漲了又捨不得賣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最好還是不要盲目加倉,先學會執行紀律,完成一兩次成功的高拋低吸。

對於第三種,這種是最為麻煩的,這類股票一般是基本面不斷惡化,不管怎麼加倉最終都可能是血本無歸,不要說是加倉17次,就算是加倉77次也沒用。比如說樂視網、暴風科技,在下跌的過程中,不斷加倉,不斷下跌,最後業績虧損,被暫停上市,最後還可能被終止上市,對於這樣的公司,一定不要較勁,不能意氣用事,該認輸還是要認輸,至少還有部分本錢能拿回來,否則最終可能會全搭進去。

綜上所述,對於連續加倉,投資了三年,依然虧損35%這個情況,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作出對應的決策。


財經宋建文


買一隻股票多久,以及是否虧損,是否繼續補倉,題主的思維都比較混亂。

不論一隻股票,持有多久,還是你非常喜愛它,甚至如同戀愛一般喜愛,也不論是否賺錢,首先要看你對這個股票的熟悉程度和研究的深度,如果沒有這兩個條件,你非常喜愛這隻股票或者被套補了一萬次倉,哪怕你家裡有礦,買到舉牌,都未必是賺錢或者未來賺錢!

姑且不論,持續三年的熊市和股災不斷,多少個股下跌幅度都達到腰斬甚至腰斬幾次,早知道,在國家的宏觀和行業企業的微觀經濟週期裡,有很多是必然要逐步淘汰和退出歷史舞臺的。

也姑且不論,一家公司的經營層面是否穩定和優秀,以及可持續,如果唯有這些條件,而是痴迷於跨界和頻繁併購,造成無數的商譽減值,那麼這個公司的價值在哪裡?

如果一個公司缺乏基本誠信,連公司財務報表都無法出具,或者因為經營和擔保混亂,連銀行賬號都被凍結,這樣的公司,你補一萬次倉,有能改變什麼?

所以說,投資,第一忌諱,就是和股票談戀愛!第二忌諱,就是曾經在這個股票賺到錢後,看到幾年內跌幅巨大就覺得是賺錢機會,而不知道每個行業的波動週期,是否符合基本的行業邏輯,是否具備低估扭轉的條件。甚至連財報都不看,道聽途說,就急著買回來。第三忌諱,就是被套後就留著,而不關心自己當初做出買入的邏輯條件是否發生變化以及是否正確,認為只要不斷補倉,總有一天會解套賺錢。

股票投資賺錢,除了雞犬升天的所謂大牛市,基本上,靠的是一個股票現在具備價值,未來具備持續提升和創造價值的能力。任何產業,都會有波動性和發展的階段性,也會有周期性,這些都還不是重點,重點的是企業經營層面有巨大的區別於同行業的優秀基因存在,不論是產品優秀,還是市場銷售優秀,再或者是品牌優秀,再或者是管理層口碑和能力優秀,這些,才是投資獲得巨大成功的最基本前提。

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拋棄未來的牛市思維。

不要試圖不勞而獲,未來即使有所謂的牛市,也是好公司的牛市,歷史上的那些雞犬升天的牛市不會再出現。不論是香港還是美國,不論是現階段還是未來註冊制,那種靠炒作題材和重組講故事,最終都會消亡!

第二,每個個股也許都會有階段的表現和高潮,但是真正能在股市上賺到大錢的人,一定是在挖掘到並且始終持有一個優秀的企業的人,也許,幾天或者中短期,頻繁交易和追逐牛股的人會跑贏,但是拉長時間來看,最終要被淘汰,因為賭博從來沒有長勝將軍。

第三,當你買入後虧損時,不是急於補倉,並且要十分警惕,一旦跌幅超過市場平均水平就要先檢討一下,自己買入是市場時機失誤造成虧損,還是市場水位總體和階段回落造成虧損,再或者是買入的公司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目標,是否存在經營上的未知巨大風險或者行業的階段性風險。如果,你確認這些條件都經過或者經得住考驗,只是買入時機錯誤或者市場總體水位持續下降,即殺總體估值,那麼你才可以做補倉操作!


屠龍刀fei0598


一、縱觀股市的運行規律,可以發現一個共性:很多散戶都是買在山頂,割在山底!股市中七賠二平一贏,那麼那一個贏錢的人必然拿走了那七個人的錢。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這是金融學的基本原理。很多人被所謂的磚家及書本知識宣傳的“越跌越買”的謬論誤導,可以說這是一種無知、根本不懂得交易的錯誤認知!

股票交易通俗點就是搞一下的事情,倘若你是號稱價值投資長期持有幾年甚至十幾年,那另當別論!但作為交易來說,就是低買高賣!一切服從趨勢,當趨勢告訴你該出局但你卻無動於衷,虧的最終是自己的銀子!也有人會說:只要不賣掉就不算真實虧損!可以說這是股市大把失敗者的託詞,一種逃避市場的無知行為。

二、記得有位投資大師說過:當你行走在鐵軌上,面對岔路口駛來急速的火車,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趕緊跳離鐵軌!高薪僱傭小司機的故事相比都聽過,主考官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出事呢?”只有第三位猶豫了下,謹慎地回答道:“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結果被這家公司錄取。其實在股市中道理也是同樣如此!交易就是堅持正確的,時刻糾正錯誤的!股市沒有誰能做到每筆交易都是盈利,但多數人是市場走向和你期待相反的時候,希望每天都是最後一天,明天會轉向,最後小虧最終成為大虧。

甚至更有一部分如答題中,下跌途中一路抄底,犯錯不要緊,要緊的是不要將同樣的錯誤犯兩次。請記住,股票從來就沒有太高了不能買或太低了不能賣這回事,但進場後,如果第一手沒給你利潤,別進第二手。因為在市場面前,任何力量都是螳臂當車的。

舉幾個例子:頻繁抄底,44元到2元;43到4元,這樣的可以說比比皆是。

三、股市包括牛市和熊市這兩面,但交易只有一面,就是正確的一面,只在升勢的時候買股票,因為大勢的持續必有其內在的原因,這內在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無論誰怎麼反對它,反映這內在力量的大走勢一定會從頭走到尾。

相反當股價進入下降通道,該做的就是迴避,只有等股價從下跌趨勢轉為上升趨勢或者橫盤整理才值得操作,上升趨勢可繼續補倉進一步降低成本,這樣就可降低迴本的漲幅;橫盤可利用箱體支撐與壓力來做波段,降低成本。

最後持股3年總倉位已經虧損百分之35了,相對近幾年市場的調整幅度來看,不算太多!還是有希望能回得去的,上證指數近三年高點跌幅算已經55%了,但還能不能再加倉!需要考慮幾個方面:基本面是不是垃圾股、有沒有退市風險等;最重要的是技術上沒有底部特徵、下降趨勢是否扭轉!。

我是跑贏大盤的王者,打字很辛苦,歡迎大家熱評,如果對您的交易有幫助,認可我的回答,點贊並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跑贏大盤的王者


我不知道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做股票,所以說中國人有賭博心理,確是不錯的。我是1998年開始炒股的,坐火車到金華,然後在一個證券公司開了戶,投了50000塊錢。那個時候真的非常不方便,要用打電話按語音鍵買賣股票。記得第一隻股票買的是紅光實業,研究了好長時間,買進去是九塊多,割肉的時候是四塊零一點,因為年報出來以後,它變成了ST股,一開盤就跌停、跌停,幸虧它每天只是跌5%,直到五個跌停以後,有一天跌停後打開了,我就馬上割肉逃跑啊!感覺了什麼叫做逃出生天,似乎再不逃真的要血本無歸了。瑪德,問題是一個月以後,他又重新到了九塊五。這就是我第一次炒股的血淚歷。

1999年,我因為買了第一套房子,就全部割了股票湊錢裝修。結果躲過了2000年的那一場股市的下跌。

2005年11月份,單位派我出去學習理財規劃---財務策劃師。那個時候理財行業非常時興,我們學習的是如何炒股,買基金,做保險,投資規劃,還有合理避稅等等。我發現班上很多同學是炒股專家,有的居然還在做期貨,他們自稱賺了很多錢,然而我總是很疑惑,真的賺了很多錢嗎?因為學了理財的原因,2006年我又重新開始炒股,還買了10萬元基金,後來基金就變成了20萬。2007年股市大牛,我買了20萬基金,後來基本上接近漲到40萬。2008年一月中旬的一天,股市大跌,我的基金那天損失很大,我當機立斷,當天就賣出股票和基金,後來的股市證明這個決策是非常正確的,記得好像跌到了1300多點,可是我還是有蠻大的盈利。

2008年7月我到網點當負責人,當時總行成立基金公司發行第一隻基金,每個員工都有任務,中層幹部任務兩萬,我就自己買了。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的上半年有一段時間是股市反彈期。2009年的5月,我買的這個基金居然最高漲了70%。後來在盈利50%的時候把它賣了,當時真的很後悔,為什麼不多買一點。 此後就是漫長的熊市,這期間也做了一點股票,但是買的很少,基本可以忽略。

2015年上半年,很多人在07年高位買入的基金都解套了,結果有捨不得賣的,又重新套回去。2015年的股市,我虧了17萬。

從那次以後,我再也沒有碰過股票,只是買一些基金或者基金定投,或者自己行裡的寶寶類產品。不管什麼投資,保住自己的本金才是最重要的。

多年不碰股票,手機裡的炒股軟件早就被我刪了,甚至連股票賬號我都給忘了。我還有很多朋友,繼續在股市裡奮鬥和掙扎。他們碰到我的時候仍然是唾沫飛濺,神采飛揚,告訴我操作水平有多高,他們的口頭禪是,每天賺點小菜錢還是可以的,視乎股市是他們的提款機,好吧!在我的眼裡,他們永遠是炒股高手。這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我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題主的這個題目,令我們面面相覷,其實大家根本無法回答你是繼續補倉,還是割肉退出。就算你很瞭解大局、政治、政策、市場,還是理財師,甚至於翻爛過一米高大師們的炒股經驗書,就算這隻股票的基本面非常好,市盈率很低,我們都不能用一個企業經營好壞來界定這個股票的市值。它經常跟你的美好願望反向而行,你使不上力,腳底打滑,腳骨發虛。或許我們可以採取一種方式,那就是抓鬮或者拋一個硬幣,按照既定的規則來做出你的決定。是時候了!


西門傷隱


股市交易中進行股票的加倉很是常見的操作,但是不能亂加倉,還是需要執行合理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加倉並且能夠降低投資的風險。持有一隻股票3年,逐步加倉17次,總倉位仍舊虧損幅度大35%,還能夠加倉嗎?

一、首先需要確定投資的股票是否為價值股,如果是價值股,對應的風險也就沒有那麼大,未來大概率還是會漲上去的,只是階段性的調整而已。但是,三年的時間加倉17次,仍然虧損35%,看樣子並不是價值股。如果是投機股,那麼對應的風險也就會上升,可能就存在不管你怎麼加倉也都不能更好的盈利。當然了,如果未來牛市到來,也是可能進行股價的上漲的。

二、對應著第一點的分析,怎麼解決呢?只有兩種辦法:1、清倉換投資標的,投資價值股。很多人都不捨得對於持有的股票進行更換、難以割捨。但是對應的投資投機股,未來是個什麼樣子都不得而知,成為一直在底部區域震盪的“仙股”也都存在可能。而價值股則不同,如果長時間投資價值股並且以加倉的方式、定投的方式投資,效果會更勝一籌。

2、仍舊是加倉處理,等待牛市的到來!我國以往的牛市呈現著絕大多數的股票呈現上漲,不管是價值的還是非價值的,都會有著較好的表現。所以,也就只能是“賭”未來牛市也會出現這般現象。如果存在絕大多數的股票上漲,那麼也就會存在盈利。


厚金說


很多投資者有這樣一種操作思維,買了一支股票,價格下跌,補倉,繼續下跌,繼續補倉,價格一直跌,就一直補倉。理論上講,持續補倉跟定投差不多,只不過這個定投是價格持續下跌的。按照以往的經驗,只要個股不退市,它的價格總有一天會翻身,通過補倉不斷地降低成本,終有一天會回本,甚至賺錢。


理論與現實差別巨大,A股牛短熊長,倘若剛好買在牛市的頂部,會有多少人有魄力持續加倉降低成本呢?時間也許會長達五六年,期間不為所動是難以做到的。至於“買一隻股票3年,加倉17次,總倉位已經虧損百分之35,還要在加倉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多維度來思考。


第一,這隻股票目前的趨勢是怎樣的?毋容置疑,這隻股票三年來走的是下降通道,那我們就要確認目前的趨勢有沒有發生改變。如果股價還是明顯的下降趨勢,那麼,我們可尋找歷史的最低點,計算當前的價位離最低點還有多大的空間,從而衡量我們是否能承受這樣的下跌空間,這種方法說白了,就是利用歷史最低點來作為下跌的終值來考量風險,但我們要明白,實際上股價可能在最低價上方企穩反轉,也可能跌破最低價後企穩反轉。另外,如果股價從下跌趨勢轉為上升趨勢或者橫盤整理(如下圖),上升趨勢的話,可繼續補倉進一步降低成本,這樣就可降低迴本的漲幅;橫盤整理的話,可利用箱體支撐與壓力來做波段,也可實現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二,判斷這隻股票未來的價格上漲刺激因素是什麼?一般會有這些:1)價值迴歸。白馬股的價格調整,向下偏離價值的幅度越大,未來價值迴歸的空間也就越大,只要本身基本面沒有發生重大改變,那就可以繼續投入資金補倉,降低持倉成本。2)牛市普漲。有些個股本身沒什麼看點,缺乏股價刺激點,資金配置的慾望比較低,在熊市裡面,只有跟跌的份,唯有等待普漲牛市的到來,好的股票先漲起來了,再到沒啥看頭的個股蹭熱點漲起來。這類個股我們就要做好持股時間更長的心理準備,等到牛市的到來。3)題材炒作。題材這種東西,散戶很難提前去佈局,比如,突然出來個雄安新區,這隻個股剛好又是核心的概念股,股價短期就有動力迎來爆炒。但事實上,對於一直下跌的題材股,也許只有碰運氣了,跟蹤能否遇到個題材來藉機炒作一番。4)有退市風險的垃圾股。遇到有退市風險的垃圾股,我們只能自認倒黴,止損為好。隨著A股美股化,逐步向國際成熟市場接軌,我國股市未來有可能會出現一堆仙股,假如持有的個股“成仙”了,我們可能會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


第三,補倉是有技巧的。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們需要考慮以什麼方法、多大金額來補倉。我在這裡提及一種“金字塔補倉操作法”,以供大家參考。具體的操作是:第一次買入一定數量的股份,股價下跌一定幅度,第二次加倍買入股份,第三次、第四次也是一樣加倍買入,以此類推,從而降低總成本,這就是正三角形往下承接的金字塔形補倉法。

說句實話,當你在三年的熊市裡,加倉過17次,到了熊尾巴的階段,心理是很糾結的,賣掉呢,又擔心以後會漲回來,繼續買呢,短期又見不到起色,還不如再等等,市場上有這樣一個預測,2019年下半年啟動牛市,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期待!


小白讀財經


我是14年開始炒股,一點都不懂,投了3萬賠了1萬5,去年的時候我就開始學這方面的知識,實踐了很多種方法,後來找到了一個很靠譜的方法,從今年8月份開始用這個方法炒股,無論別人怎麼說,我都按著自己的步驟來,到現在為止賠的錢在慢慢的回來。


柚柚爸爸


加倉一隻股票必須要先考慮,有沒有加倉的必要,是不是已經出現走好了,技術面基本面是不是都已經開始穩定向好了,如果還是處於下跌趨勢,沒有止跌沒有走好,加倉無疑是繼續虧錢,不如把資金做別的股票,選擇有潛力上升的個股去操作,如果趨勢走壞了,應該及時止損,而不是一味加倉參與,懂得取捨,有舍有得,而不是說跌了就得加!加倉的前提要明白,要建立在趨勢回穩的基礎上!


正陽看盤


三年加倉17次,依然虧損35%題主加倉的頻率夠高的。從題主的問題可以看出題主是想要想一直持倉;等待牛市到來。炒股這3年正好是行情不好的3年,虧損35%不算特別大的虧損。

持有股票的基本面是否健康很重要。

2019年以來股市暴雷很多,網上負面消息一抓一大把。在股市中長線投資,不斷買入攤平均價等待行情上漲是很多股民採取的交易邏輯。這種邏輯作最大的風險就在於買到暴雷退市的股票。一旦股票退市將是無力迴天。對於題主而言:在股市中被套不可怕,退市才兇險。畢竟已經持倉3年的時間,也不停的補倉17次。

題主一定要審視持倉股票的基本面,基本面沒有問題再考慮加倉問題。

是否加倉,如何加倉?從大週期找技術位補倉。

題主沒有說持倉的是什麼股票,以大盤來解讀,筆者持倉的股票價格對應大盤應該在3200上方的位置。昨天上證指數收盤在2887點;距離題主能夠解套還有一定的幅度。

筆者就說一下自己的補倉的邏輯和倉位;供題主參考。

進場:題主是今年5月從2800點上方開始進場,進場3成倉位。

補倉1:第一次補倉的計劃是價格回測2400支撐,價格在2400點上方補倉4成

補倉2:上證指數繼續下跌測試2000點補滿倉。

長線投資要有長線的格局,中國股市牛市熊市的轉換週期是6-8年,長線投資最基本的邏輯股價被低估的時候買入,股價被高估的時候賣出。什麼時候股價會被低估?當然是熊市到來的時候,熊市佈局,牛市盈利。

總結:題主如果準備好補倉的資金,也一定要制定補倉的計劃。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我覺得你現在暫停加倉先,等待更好的行情機會在進行加倉降低成本解套!理由如下:

首先大部分股民投資者股票被套通過加倉是最快解套的方法,採用同等加倉法就是大幅降低持倉成本。但是加倉是要分行情,不能盲目加倉的;就比如當前A股處於熊市行情,熊市行情最好別加倉,反而建議減倉規避繼續殺跌帶來的風險。

類似你目前持股三年,總加倉17次還虧損35%,你這種通過加倉降低成本解套方法沒錯,錯就錯在你加倉的時機不對,導致你越加倉資金被套死被鎖死的金額越大,得不償失。何不等大盤熊市結束轉為上漲趨勢再補倉呢?


再有加倉最好是在上漲趨勢中補倉,才會讓你的加倉資金起到最大效果,而你這三年多行情都是下跌趨勢為主,越加倉反而套的越深,你加倉17次的資金到最後還是被套死,你這種不是在自救,而是在自己擴大自己的虧損風險!反過來加倉的話,假如大盤形成上漲趨勢,你每加一次倉成本降低一點,每次加倉的金額都是盈利的,最後通過加倉很快就會成功解套,實現扭虧為盈!所以真正炒股高手不會再下跌趨勢中加倉,而是在上漲趨勢中加倉。

最後我建議你暫停加倉原因就是當前A股還處於下跌趨勢,熊市中,吸取你前面加倉17次的教訓別越加自己虧損就越大。你看著持倉成本是降低了,但是你的虧損金額會越來越大,每次加倉的資金都被套出現虧損,同比你不加倉是不是虧損金額沒這麼大呢?其實你加倉17次降低持倉成本,但增加了你虧損金額,這是一種把自己往火坑裡推的錯誤補倉節點,所以我建議你暫停補倉,等到A股什麼時候止跌,結束熊市後再加倉也不遲,行情不會不兩三就走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