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清晨打開手機,不斷有好消息刷屏,廣東有許多景區陸續開放了,包括2019年雄踞網紅景區榜的清遠金子山、高明盈香生態園等。3月份廣東哪個景區會成為新晉網紅,從熱搜榜與居民出遊指數來看,位於西樵山南麓的漁耕粵韻旅遊文化園將成為最炙熱的網紅景區,因為園區的桑果與捕魚兩大爆品。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旅遊產業尋求的是差異化、特色化,遊客對於產品的追求當然是唯一性與第一性,這就決定了旅遊景區的目標群體與市場、季節的不同。陽春三月天,人們最喜歡的就是踏春賞花,除了賞花,還有一個當季水果,就是桑葚果。大部分水果都在夏季成熟,唯有桑葚是在春天成熟採摘。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佛山市南海區漁耕粵韻旅遊文化園是廣東種植桑葚面積最大的景區,桑葚面積超過500畝,有桑樹上萬株,而且全部是老桑樹。走進園區可以看到,成排成行的桑樹碩果累累,壓彎枝頭。串串桑果正在由紅變紫、變黑,桑果散發出來的甜味直抵心肺。摘一顆放在嘴裡,不用咀嚼,含著就化了,甘甜的汁液直抵心肺。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漁耕文化園還新建了300多平方米的親水捕魚平臺,復原了釣魚、搬魚、罩魚、地籠起魚等眾多古老的捕魚方式,讓珠三角傳統的漁耕文化走出深閨,讓傳統的捕魚方式成為現代旅遊體驗產品,打造了一個兼具歷史文化、旅遊休閒、體驗分享、時尚快樂為一體的旅遊爆品。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遊客站在捕魚平臺上,用手拉動搬罾網的繩子,罾網慢慢露出水面,水從網孔裡往下掉,手可以感覺到魚在撞網,魚在水面上游來游去。罾網底露出水面了,沒了水的魚剎那間慌亂起來,在網兜裡亂跳,一副水歡魚躍的水鄉風景撲面而來。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地籠起魚也是很傳統的捕撈方式,地籠像高樓一樣一層接一層,每一層都有一個入口,魚從入口進去後就出不來了。隨著地籠的起水,魚一層一層往下掉,到了籠底就滿兜都是魚了。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陽春三月天,珠三角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當屬漁耕粵韻旅遊文化園,遊客在這裡可以賞春花摘桑果,可以捕魚當都市漁夫,可以乘船遊覽溼地湖泊,可以玩套豬套鴨等農耕項目,可以坐在鞦韆上賞夕陽西下構成的天空之鏡美景。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搬魚、罩魚、地籠起魚,這些古老的捕魚方式成佛山漁耕園的爆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