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出实招硬招 人才市场呈现积极变化


随着大部分省市复工率快速回升,生产经营活动也逐步有序恢复。一项基于全国38个核心城市、9038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复产复工4周多以来,招聘需求与求职数量环比进一步上升,人才市场回暖趋势更加明显。

调查显示,今年的招聘活动在疫情影响下有所延后,但招聘需求还在不断攀升,预计接下来数周的人才市场也有望保持反弹。从小微企业招聘需求看,规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与规模在20至99人的小型企业在招聘职位数和简历投递数涨幅较为明显。其中,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速分别为22.77%、27.79%,投递简历数分别上涨37.83%、38.33%。

从岗位需求看,除除制造业持续回暖外,房地产、建筑、基金、证券、期货等行业较为热门,而通信行业升温迅速。疫情防控期间,信息通信行业是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信息通信业的复工复产对于全国企业都有很好的带动作用。未来,随着5G技术商业化应用加快,通信业在全面助推医疗行业数字化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人才需求。

从区域看,在全国38个核心城市中,北京人才供需竞争指数连续四周保持第一,而深圳、南京、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的招聘需求持续上升,环比增长近三成。受疫情影响,武汉的竞争指数在核心城市中排名再度下降三位,排在第37位。

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32.5%的企业对今年应届生的招聘计划还不确定,表示应届生招聘计划“没变化”、“有所增加”的企业整体占比45.2%,但应届生受到的疫情冲击整体好于社招人群。

据悉,为缓解874万应届生的求职压力,人社部采取“五个一”举措,积极推行空中双选会、空中宣讲会、视频面试、线上签约、线上报道等一系列“云招聘”措施;教育部与有关方面采取的10余条稳就业措施,如联合几家大型就业网站,推出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此外,教育部今年还将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专升本规模增加32.2万人。

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就业形势较好的前十大行业中,互联网/电子商务,医药/生物工程,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专业均求大于供。

“从调查数据看,本次增量的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表示,扩招部分主要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符合当下就业形势以及职场人、大学生的诉求,有助于从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路出发,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型劳动力群体,实现从依赖人口红利到开发“人力资本红利”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