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南構築“點線面”防控體系,疫情發展“兩不誤”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總體戰、人民戰爭、阻擊戰打響以來,鬱南縣積極探索“服務崗為傘狀中心、流動巡防為線狀輻射、網格化排查為全域覆蓋”的“點線面”全方位防控體系,力促“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同頻共振、同軸共轉。

奏響復工復產的“協奏曲”

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鬱南縣通過在全縣高鐵站和汽車站設置6個檢測點,細化檢查規程做到進出人員“五明確”(身份明確、健康狀況明確、去向明確、途經地明確、接觸史明確),把好防控“第一關”。同時,在檢測點設置“復工復產服務崗”,在企事業單位和建築工地入口設置“測溫崗”,在高速出入口設置“涼茶崗”,“多崗齊放”暖人心。

推行“點對點”助復產,依託“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用工對接服務平臺”,開通援企穩崗直通車,點對點勞務輸送,做好“店小二”式復工服務。目前,已安排119名務工人員分4批次搭乘勞務專巴“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安全返航,實現勞務輸出與助力灣區復產雙贏雙勝。

在為返崗員工“保駕護航”的同時,該縣落實“一企一冊”“一掛鉤一專班”,壓實縣處級領導掛鉤督導服務的責任,暢通企業防控物資、生活物資和建設物資“綠色流通道”。開展“春風暖企”行動,制定《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若干政策措施》,從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減輕中小微企業租金負擔、優化企業徵信管理等方面細化11項減負措施,實現政策紅利向企業紅利的有效轉化。

“巡防隊”拉線,防疫防火兩不誤

疫情防控阻擊戰要堅決打贏,春季防火也不容絲毫閃失。鬱南縣回收聯合檢疫一線力量,“四線協同”強化社區巡防末端管控。

築牢巡邏“責任線”。組建18支流動巡防隊,以“三必到”(到巡防區域、到主要路口、到重點場所)對重點疫區人員、車輛進行“一問二查三測四勸五登記六報告”(即問活動軌跡及事由、查身份證件、測量體溫、沒有特殊原因儘量勸返、登記去向、報告情況)。

把好宣傳“輿論線”。走街過巷滾動播放《鬱南縣2020年文明祭祀通告》“六要六不”規定等音頻,進村入戶派發疫情防控政策禁令、法律法規、防範常識“大禮包”,唱響流動線上的戰疫“最強音”。

拉起安全“防護線”。執行《鬱南縣公共場所疫情防控管理規定》,對購物場所、農貿市場、中小學校及幼兒園、企事業養老機構等公共場所管控到位,嚴格執行“六不”規定。累計勸導不戴口罩人員7172人次,勸散聚集人員6914人次。

拉緊防火“警戒線”。敲響春分、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警醒鍾”,巡查加強對旅業、商場、工地等人員密集場所和大王山森林公園等景點的隱患排查,大力倡導“雲祭祀”,從源頭上杜絕非法用火。

“網格化”鋪面,排查維穩雙促進

鬱南縣深刻把握“切實維護社會穩定”的底線思維,以網格化為媒搭建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連心橋”。設置“大、中、小、微”四級網格,把全縣近2000平方公里的轄區面積細化管理,組建“三人排查小組”,開展“千個網格、萬人出動”大排查,把人、樓層、樓棟、小區、企業、單位全部納入城鄉一張網,做到“見人上網、增人落網、減人出網”。

並建立起“網格長+專業網格員+N個聯防員”微網格精細管理體系,發揮“宣傳員”“引導員”“督導員”作用,執行“每日一排查一研判一彙總一上報”制度,形成“三機制”(部署機制→運行機制→反饋機制)閉合追蹤鏈,重點監督居家隔離人員“六要”規定執行到位,做到“真隔真管”。

在網格化開展過程中,統籌做好疫情防控“1+N”各項工作,如下沉力量為農戶提供防控知識科普、種養技能指導、惠農強農政策宣傳等服務,促進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近就地參加扶貧項目的復工復產等,推動產業“接二連三”高質量發展。此外,同步重拳出擊整治聚眾賭博行為,搗毀了一批賭博窩點,牽緊禁毒工作“牛鼻子”,病毒、禁毒“兩毒”齊抓,推進“生態之都,宜居之城”的建設步伐。

【全媒體記者】李嘉怡

【通訊員】黃志婷

【作者】 李嘉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