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六世之餘烈?不,你太小看我先祖了

翻開一部中國史,發現有半部是帝王史。這也難怪,中國的帝王有三百多個,每一個都是一本厚厚的歷史。由這些君主組成的朝代更替的大戲,每一部都可以在戲臺上演出個幾天幾夜。

不過,看久了也會發現,這些帝王基本上都在重複著一個規律,王朝開頭的一個或者幾個英姿勃發,極具雄心,就像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中間的那些克勤克勉,勵精圖治,這些都是英明的君主。我們稱之為明君。後面的一大堆帝王則是花天酒地,直至王朝大戲落下帷幕。

奮六世之餘烈?不,你太小看我先祖了

當然,也不乏有幾個想力挽狂瀾的,為這出大戲的落幕增添一些波瀾。

唯有一個帝國,從開頭到落下帷幕,它的三十二個君主,除了五個可以稱得上是昏君,兩個沒有即位之外,其他各個都英姿勃發,雄心勃勃,且二十五代如一人,目標明確且統一,孜孜不倦的努力,最終完成了他們的終極目標。這個帝國就是歷史上短暫且輝煌的秦帝國。


大漢帝國綿延四百多年,出現了十一位明君,已經讓人驚歎。特別是西漢高祖、孝文、孝景、孝武、孝昭、孝宣的連續六位明君,讓人津津樂道。而大秦帝國曆史從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平王東遷開始,到了公元前206年土崩瓦解,總共564年,只是比大漢多了142年的時間,卻出現了27個明君,那麼,秦帝國是怎麼做到的呢?

人生,最難的事情,莫過於確立正確的目標,併為之而努力奮鬥。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也是如此。秦帝國的25位明君,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東出中原,爭霸天下。他們也為了這個目標,付出自己畢生的心血。東出爭天下的目標,成就了秦帝國,也成就了秦帝國的多位雄心勃勃的君主。


奮六世之餘烈?不,你太小看我先祖了

秦武公劇照


當然,這樣的雄偉的目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莫頓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所說的那樣:

此後,我生命中有很多時刻,面對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或者一個令人畏懼的情境,當我感到驚慌失措時,我都能夠輕鬆應對——因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懸崖上的那一課。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遙遠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對輕鬆、容易的第一小步,邁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這樣體會每一步帶來的成就感,直到達成了自己的目標。

——美.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那麼,這些國君是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併為之而努力的呢?


秦襄公:立國

傳說,秦,原本是一個地名。周天子把秦地給了善於牧馬的非子。秦人,因而有了自己的地盤。但是這個時候,秦並非一個國家,而僅僅只是周天子的一個附庸。只是讓你有個歇腳的地方,替我養養馬,打打戎狄罷了。不過,秦人也在和戎狄征戰的過程中壯大了。

奮六世之餘烈?不,你太小看我先祖了

襄公立國


終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把自己給玩完了。這個時候秦在位的是秦襄公,他帶兵協助諸侯把戎狄趕跑了。還護送周平王東遷。立了大功。

周平王一樂,立秦襄公為諸侯。給了秦襄公一張空頭支票,還給襄公一張空頭支票。允許秦佔領已經被戎人佔據的岐山以西的土地。

於是,秦開始成為了諸侯,和東方各個諸侯平起平坐了。雖然從實力上還不能東方的諸侯一比,但是畢竟有名號和地盤了。

秦文公 秦寧公、秦武公、秦德公:西敗戎狄,東望中原

秦襄公拿到那張空頭支票後不久,就在征伐西戎的過程中去世了。秦文公繼位。文公在位五十年,繼續擊敗西戎,擴大領土。治理秦人。

且秦文公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西戎了,他已經開始將目光逐漸轉向東方了。

文公元年,居西垂宮。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獲為諸侯。”乃卜居之,佔曰吉,即營邑之。

——史記《秦本紀第五》

秦地本在甘肅天水,而汧渭之會,據專家考證,就在陝西省鳳翔縣長青鎮一帶。這是秦人向東擴張的開端。也是秦人東出的開始。


奮六世之餘烈?不,你太小看我先祖了


之後的秦寧公、秦武公、秦德公,繼續沿著祖先的道路,征服西戎,擴大地盤。因為雖然隱隱有東出爭天下的目標,但是時候未到。實力還不允許。

不過,他們的都城,卻是逐漸遷向東方。先是東遷到了平陽宮,秦德公又遷到了雍城。秦人,已經逐步在向東方靠攏了。

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三兄弟:東對晉國,西滅戎狄

秦國在西部大力擴張,並且磨刀霍霍,準備東出的時候,遇到一個頭痛的對手——晉國。

晉國前些年也高速發展,因而實力強大。且正好擋住秦國東出的通道。於是,原先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個國家撞車了。且這一撞,就撞出了火花——秦宣公三年,與晉國大幹一場,打敗晉國。但是晉國畢竟家大業大,不是秦國比得上的。於是宣公的弟弟秦成公繼續發展實力,併為秦國立了個好君主——弟弟秦穆公。

奮六世之餘烈?不,你太小看我先祖了

秦穆公


穆公繼續為秦國東出而跟晉國周旋著,他立了兩個晉國的國君,也跟晉國打了多場戰爭。還和晉國結成親家——秦晉之好就是這麼來的。但是,打來打去,秦國沒有佔到多少便宜,而晉國反倒在晉文公手下變得更加強大了。

秦穆公一看,東出的目標看來暫時實現不了。還是繼續壯大根基吧。於是,在由余的幫助下,滅了西戎多個國家,稱霸西戎。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史記.秦本紀第五》

秦康公至秦厲公共九代:聯盟楚國,對抗晉國

秦康公一開始也想跟晉國和好的,在晉國大臣趙盾的主張下,派兵護送晉國在秦的公子雍回國歸位。怎料晉國出爾反爾,派兵截殺了雍和所有護送的秦軍將士。自此之後,秦晉陷入近兩百年的對抗中。其實這也是必然的,秦要東出,就必須搬掉晉國這塊絆腳石。

為了對抗晉國,實現東出中原的目標,秦國多次與晉國硬幹。比如秦康公二年的奪取武城,六年的河曲之戰。秦桓公時期的麻隧之戰,秦景公時期的櫟之戰、遷延之役等等。

奮六世之餘烈?不,你太小看我先祖了

秦朝服飾


而且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秦國在這一時期與楚國結成聯盟。多次聯姻。共同對抗強大的晉國。並且多次幫助楚國。比如秦哀公三十一年,發兵救楚,打敗吳國。使得楚昭王得以回到郢都。

終於,在秦厲公時期,晉國內亂,趙、魏、韓三家分晉。秦國東出的最大絆腳石終於搬掉了。

秦厲公還順手牽羊,佔領蜀國的南鄭,為日後佔領巴蜀奠定基石。並且大敗義渠。

秦獻公、秦孝公

秦厲公之後,秦國經歷四代亂政時期。內政混亂,弒君奪位事件不少。魏國吳起佔領秦國河西。秦國力量嚴重削弱。

奮六世之餘烈?不,你太小看我先祖了

大秦帝國劇照


但是不得不說,這時的秦國國君也不是孬種,積極對抗魏國。秦惠公時期還奪回因亂政而被蜀國奪走的南鄭。所以秦惠公也還算一代明君,並不在四代亂政之列。

秦獻公、秦孝公兩代人,在國內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特別是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獎勵耕戰,使得秦民移風易俗,勇於耕戰。秦國國力暴漲。

他們還把秦國把都城一再東移,由雍城移到櫟陽,再移到咸陽,並且大戰魏國。削弱魏國。

從此,秦國的戰車滾滾向東,一發不可收拾。

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內守變法,外連橫而都諸侯

這是整個秦帝國最讓人津津樂道,也最為人熟知的部分。整個秦帝國,在商鞅的打造之下,六位明君的領導下,在東出爭天下的目標的指引下,對東方的諸侯展開摧古拉朽的戰爭,伊闕之戰,摧毀韓魏主力,濟西之戰,削弱齊國,鄢郢之戰,楚國失去半壁江山,長平大戰,四十萬趙軍被坑殺不費吹灰之力而亡二週,始皇帝十八年開始,韓,趙、魏、楚、燕、齊先後滅亡。

奮六世之餘烈?不,你太小看我先祖了

大秦帝國


自秦文公開始,前後經歷包括二十多位明君在內的三十多位君主,秦的東出目標終於實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

結束語

一個偉大的目標,使得三十多位君主孜孜不倦的努力,二十多個因此成為明君。大秦帝國的成功,並非天意,實屬必然!

今天的我們,也有一個偉大的目標,就是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相信經過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成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