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严打期间,1983年,人贩子到底面临什么刑罚?

中国第一次严打期间,1983年,人贩子到底面临什么刑罚?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警察队伍建设的故事。今天,我们聊聊1983年的严打。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群众能够安居乐业,1983年,我国开始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简称为严打。第一次严打持续了3年时间,打掉了一系列的犯罪团伙。那么,在严打期间,人贩子到底会面临什么刑罚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中国第一次严打期间,1983年,人贩子到底面临什么刑罚?

首先,我们聊聊中国古代历史上对贩卖人口行为的打击。贩卖人口犯罪行为属于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犯罪分子为了盈利,贩卖儿童、妇女和青壮年,造成了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贩卖人口的记载。由于贩卖人口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历朝历代对贩卖人口犯罪的打击力度都非常大。例如在秦汉时期,由于窦太后的弟弟曾经被人贩子拐走,后来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回来。

汉朝对人贩子恨之入骨,因此,汉朝对人贩子的处罚最重。在汉朝,人贩子一旦被捕,全部车裂。车裂就是五马分尸或者四马分尸,由此可见,汉朝打击贩卖人口犯罪非常狠。在汉朝之后,历代王朝都严厉打击贩卖人口行为。但是,一旦进入动荡时代,由于各种天灾人祸,贩卖人口犯罪会层出不穷。在这一阶段,朝廷对各地已经约束了管理能力。例如在老舍先生的著作《茶馆》中,刘麻子专门负责拐卖儿童和妇女,从中获取利益。对于刘麻子的行为,顺天府的衙役非常清楚,但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此可见,进入动荡时期以后,法律条约的约束力大大下降。

中国第一次严打期间,1983年,人贩子到底面临什么刑罚?

当然,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刘麻子最终被当做逃兵砍头,可是全国还有很多像刘麻子这样的人,又该怎么办呢?一转眼进入了40年代末期,随着全国的逐步解放,我国公安机关针对各种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社会治安非常好。根据一位老警察的回忆,自己所在的公安局,曾经在1年内没有接到一件刑事案件。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治安确实非常好。但是进入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步富裕起来。

但是,与此同时,贩卖人口的犯罪活动再次出现。根据一位老警察的回忆录,在70年代末期,陕西省南部贩卖人口的情况比较严重。四川省北部的情况也很类似,一个地级市在1年时间内,失踪了20多名儿童和妇女。认真的说,在这些案件的背后,则是20多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除了陕西省和四川省,其他省份基本上都出现了贩卖人口的犯罪行为。在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我国的社会治安面临很大的考验,贩卖人口犯罪属于其中之一。

中国第一次严打期间,1983年,人贩子到底面临什么刑罚?

从1979年开始,我国公安机关受理的治安和刑事案件一年比一年多。1981年,受理的治安和刑事案件达到了89万多件。1982年,虽然立案总数低于1981年,但是大案的数量超过了1981年。进入1983年之后,更是特大案件不断。为了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秩序稳定,1983年9月,我国颁布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这一行动被称为严打,严打计划三年为期、三个战役,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与此同时,为了震慑各种犯罪分子,当时基本上采用了从重处理的模式。我们仔细聊聊拐卖人口犯罪,拐卖人口犯罪属于我国严打期间重点打击的犯罪活动之一。经过公安机关的长期努力,打掉了一系列的犯罪团伙,抓获了大量各种犯罪分子。1984年的立案数量下降了30多万件,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拍手称快。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公安机关抓获了大量的人贩子。按照从重从严处理的原则,贩卖人口团伙中的从犯,基本上都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国第一次严打期间,1983年,人贩子到底面临什么刑罚?

至于那些贩卖人口团伙的主犯,则是基本上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作者看过一系列的纪录片,其中一些纪录片反应了打击贩卖人口的问题。由于受害者多为儿童和年轻妇女,一旦人口失踪,整个家庭就会陷入痛库之中。在纪录片中,1位10多岁的女学生被人贩子骗走,强奸以后,又卖给了偏远山区。公安机关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救回了这名女孩。但是由于一连串的打击,这名女孩的精神已经崩溃。后来,这一犯罪团伙被抓获,首犯被判处死刑。

但是,女孩的精神已经无法复原。为了进一步震慑犯罪分子,在八十年代经常举行公审大会。公审大会一般在体育场或者大广场举行,有公检法机关联合办理。对于各种犯罪分子进行公开审判,一般来说,排名越靠前,罪行越重。审判结束以后,该去刑场的去刑场,该去监狱的送监狱。在1983年严打过程中,解救了部分儿童和妇女,社会风气迅速好转。按照一位老警察的回忆:“那以后很长时间,拐卖人口犯罪罕有发生。”

中国第一次严打期间,1983年,人贩子到底面临什么刑罚?

由此可见,这一轮严打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我们顺便聊聊拐卖人口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买方市场的存在。如果没有买方市场,根本无利可图,贩卖人口的犯罪行为就会销声匿迹。很多购买者,根本并不想犯罪,但是把自己家庭的快乐,建立在其他家庭的痛苦之上,于心何忍?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不仅是人贩子需要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些购买者也会受到惩处。关于我国法制进程建设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