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在中貿聖佳2018秋拍中,

曾出現了兩件花器,

受到收藏界與花道界人士的關注。

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曹秋舫藏大吉壺、陳子清拓片

補繪鐵骨紅中堂並隸書六言聯

大吉壺:H:36.5 cm 中堂:115×50 cm


對聯:132.5×32.2 cm×2

RMB 1,300,000 ~ 1,600,000


青銅漢壺,敞口、束頸、折肩,鼓腹劇下收,高圈足外撇。折肩上下飾有多道弦紋,層次分明。頸下兩側配鋪首銜環,內底心鑄“大吉”款。壺下設圓形器座,上刻款“大吉壺,懷米山房記”。此壺為典型漢壺,相似器可參見吳大澄《愙齋集古錄》及張廷濟《清依閣所藏古器物文》載錄的幾件“大吉壺”,形制紋飾與此件一致,底座內亦有“大吉”陽文;另可見容庚《秦漢金文錄》卷二內錄大吉壺,底座銘文除“大吉”外另有四字。

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此壺著錄於《懷米山房吉金圖》上卷,側題:“漢大吉壺,高一尺一寸七分,口四寸五分,腹八寸八分,深八寸八分,足六寸八分,重一百六十兩,陽識足底。”是冊乃著名藏家曹秋舫(載奎)匯其所藏三代吉金器,合以薛氏《鐘鼎彝器款識》、《博古圖》之例,摹刻精拓而成,內收包括吉金大器“齊侯中罍”在內的青銅器五十八種,其中錄壺四,此為其一。

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曹載奎系吳門富家,自幼嗜好金石文字,所藏殷周彝器逾百,精鑑賞、富收藏,與張廷濟交善。據傳,曹家住盤門外, 築有金石窩,專藏鼎彝盤尊等古器。又好大理石, 壁間所陳山水人物鳥獸魚蟲皆具。道光十九年(1839) 曹秋舫彙集所藏,請王石香摹其文字、孔蓮薌圖其形象, 吳松泉刻於石,成此《懷米山房吉金圖》。圖中每器均以乾隆時的衡器, 度其大小, 權其輕重。收入此書中計六十二器。書中繪圖釋文, 皆甚矜慎, 對考古者有很大幫助。其書久佚, 日本明治十五年(1882), 京都府文石堂書林, 倩老工大西櫻雲刊刻, 於是始得傳本。傳本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 的曹氏石刻本。

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此壺附帶陳子清所搨此壺搨片,並繪梅花中堂一幅,款識:“漢大吉壺,可園鐵骨紅,寫作清供,丙子三月陳子清”、印:“吳縣陳晉湜”,一側題:“詩為吟梅字字香,騷人擱筆費平章,近來行輩無和靖,誰道花中有孟嘗。水玉精神霜雪操,珍珠樓閣水晶鄉,東君見借陽和力,和有春風到草堂。可園檢書,偶讀郭豫亨‘梅花字字香’集句,詠以補白,有美草堂主人雅教,白齋”、及“陳子清印”;另有對聯一對:“集古得未曾有,做事無不可言”款識:“丁卯除夕子清陳晉湜”,印“吳縣陳晉湜”、“遁夫印信”。

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陳子清

陳子清原名晉,字子清,號俊實、白齋,別署支迦羅。是吳湖帆表兄,畫山水澹泊秀雅,有王鑑,王石谷筆意,書法米芾,治印亦工整,1924 年隨吳湖帆至滬,於蒿山路租屋合辦書畫事務所,吳湖帆靜居樓上潛心藝事,陳子清則辦理樓下事務。1933年冬天,他與吳湖帆、潘子義等人發起組織“正社書畫會”,以中興吳門畫派。一時南北書畫家如鄧孝先、王同愈、葉恭綽、吳瞿安、馮超然、張善孖、張大千、王秀遷、蔣吟秋、張紫東等都紛紛加入在內,影響極大。而此壺即為潘子義家藏之物。潘子義為吳湖帆妻子潘靜淑的兄長。陳、潘二人又通過吳湖帆結有遠親,故而應是在潘家看到此壺併成搨。

青銅壺,此件拓片作於正社書畫會成立之前,正社書畫會成立後,吳湖帆也曾為此壺拓片題字,並繪製兩朵牡丹。此件書畫亦是本場拍品(見Lot.3054),其中搨片為潘子義所搨。清道鹹以後金文研究之學蔚然成風,阮元輯《稹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潘祖蔭著《攀古樓彝器款讖》等。隨著金石學研究的深入,金石器物傅拓也日益成為一門重要學問與藝術,清代精於此道而著名者當以黃易、釋達受、李錦鴻、尹元鼐、黃士陵等為代表,其中釋達受開創了金石器物全角搨,極大地豐富了金石學藝術內涵外在的表現形式,亦為書畫藝術輿金石文化的融合構建了重要的平臺。

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此作為陳子清所拓漢大吉壺全角拓,又加繪蘇州可園著名的“鐵骨紅”梅花。可園園門朝南,與滄浪亭隔水相望,其園名亦同出一源,乃是取自屈子“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可園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院中學古堂舊時曾有一樹古梅“鐵骨紅”,傳說有幾百年歷史,所開梅花色在不濃不淡之間,花朵碩大,還散發濃郁的香氣,這樣的鐵骨紅梅即在光福香雪海也找不到。深於園藝的人,都曾一致讚歎這棵梅花是難得的名種。此梅被周瘦鵑評為“江南第一枝”,蘇州市曾為它辦過梅展,其間邵元衝張默君夫婦、何香凝、湯國梨都曾專程來賞梅,為這棵梅花留下詩句。當時可園為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陳子清去可園看書時曾訪此梅,並偶見郭豫亨“梅花字字香”的集句,集梅、壺一體,作圖搨以紀,風雅十足。惜漢壺猶在,梅已不存,今人已不能再領略這江南鐵骨第一枝的風采。

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花道與古物,原來古人已經把花玩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服啊

吳湖帆 大吉祥宜富貴

立軸 設色紙本

題識:大吉羊宜富貴。惠農世丈雅鑑,戊寅春日,吳湖帆補圖。潘氏海紅花館藏器,子義拓贈。

鈐印: 吳湖帆、尉萱拓器


該拍品作於1938 年,正值抗戰期間。作品先由潘靜淑之兄潘子義拓成全形拓,後經吳湖帆之手,於拓片之上補畫了花卉,贈與陳汝霖。陳汝霖,字惠農,號澹盦,廣東南海人。詩書俱佳,辛亥革命任上海商團教練。曾任上海公共租界納稅華人籌備處副委員長,1921 創辦蘇州證券交易所,1928 年任財政部秘書,與當時滬寧蘇文人唱和頗多。

潘子義為潘靜淑兄長,吳氏伉儷同出於蘇州官宦大族。湖帆先生祖父吳大澄官至湖南巡撫;潘靜淑伯父潘祖蔭入掌軍機;彼此亦酷嗜藝術,書畫、碑版、古物莫不精通,具同鄉、同僚、同好之誼。一九一五年,吳潘兩人完婚,覆成通家之好。兩家人經常切磋砥礪,並屢有合作或互相題跋之舉,此件搨片青銅壺為潘氏海紅華館所藏,由吳湖帆補畫牡丹,當時的吳湖帆已著稱於海上,且譽名於海外。吳湖帆所畫牡丹,則象徵“富貴”。一紅一黃,搭配綠色的葉子,色彩明麗卻不俗。兩枝牡丹一朵放得正歡,一朵含苞微開,為端莊穩重的青銅壺器增添幾許盎然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