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年美國和日本要擠破房地產泡沫,而不去保房價?

應該說目前能匯聚全部國人的眼光的也就是房地產了,面對節節攀升的房價,很多人都在擔心什麼時候國內房地產會出現泡沫的崩潰,再往前看歷史,日本曾經出現過房地產泡沫的崩潰,美國也曾出現過房地產泡沫的崩潰(下圖系2007年次貸危機後美國的房價指數走勢),那為什麼美日要擠破房地產泡沫呢?而不採取措施拯救?

為什麼當年美國和日本要擠破房地產泡沫,而不去保房價?

其實美日並非主動擠破房地產泡沫,如果有機會實現軟著陸,沒有哪個國家願意選擇硬著陸,因為硬著陸對於整個經濟體系的破壞是致命,看看90年代的日本以及2008年的美國,破產倒閉卻的企業,失業、跳樓的人數,可以說是不計其數。所以說,擠破泡沫絕非美日兩國所願意的。

為什麼當年美國和日本要擠破房地產泡沫,而不去保房價?

為什麼沒有不惜一切代價保房價?

如果房地產的泡沫有那麼好保住的話,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經濟危機發生了,當一個市場泡沫爆裂,短時間內大量房子拋售,房價巨降,要保住這個房價,除非政府有足夠的資金可以吃進市面上80%以上在售的房產,這個金額是多少呢?用一句來說,難以估量,以我國為例,目前整個房地產市場價值最少是幾百萬億的量,但是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才多少?按照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財政收入18萬億左右,還沒我國房地產市場總價十分之一,而我國的財政收入是有眾多用途的,比如重大工程支出、公務員的薪資、償還國債等債務等等。所以說美日政府不想救市嗎?不是,是根本救不起。

為什麼當年美國和日本要擠破房地產泡沫,而不去保房價?

為什麼會發生泡沫?

如果回過頭去看看歷史,我們會發現,其實房地產泡沫的出現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因:(1)城市化進程:城市化進程導致了出現了大量的住房需求出現(比如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八九十年代的日本以及目前的我國),大量的需求是推動房價的基礎。

(2)貨幣政策:房價泡沫除了城市化進程產生的需求之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貨幣政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會進一步促進房價的上升,產生更多的泡沫,比如在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美聯儲推出了寬鬆的貨幣政策。

(3)金融創新:比如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各種各樣的所謂的金融創新(次級資產進一步抵押),堆加了槓桿等等。

為什麼當年美國和日本要擠破房地產泡沫,而不去保房價?

總結

房地產的泡沫是眾多情況綜合所造成的,並非是單方面的因素,對於ZF而言,也只能進行調控引導,並不能單方面的決定限制,所以這是一個緩變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