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隨著社會發展,各種現象層出不窮,對應的各類新名詞也孕育而生。在農村,出現一新名詞,叫“農村少奶奶”。所謂“農村少奶奶”,是對娶進家門之後,不掙錢,不做家務,不帶孩子,只知道自己吃喝玩樂,逍遙自在的一類媳婦的戲稱。面對媳婦“不作為”這一現象,作為公婆的,由於娶妻成本高,擔心媳婦跑了,很多也是敢怒不敢言。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小王是村裡一大齡單身男青年,年近三十還未娶妻,父母是愁白了頭髮。後來通過各種關係,終於通過媒人介紹認識了一個姑娘,比小王小兩歲。兩人通過相處之後,彼此都還算滿意,準備談婚論嫁。女方要求男方在鎮上有一套三居室的房子,結婚之後搬出來單獨住。另外,還要配一輛不少於八萬的車,外加十萬的彩禮。如此算下來,加上辦酒席的錢,結個婚要花個五十多萬。

男方家父母覺得負擔太重,想在家裡蓋個三層樓的房,裝修一層給小兩口當婚房,但是女方不同意,最後男方家東拼西湊,揹負一身債務,終於湊齊了錢。雙方看好了日子,趕在年前,在兒子30歲前把婚結了。

原本想著雖然揹負了債務,但兒子終於娶上了媳婦,已算是了結一樁大事。但是讓男方父母沒想到的是,糟心的日子才剛開始。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婚後由於新房沒裝修好,夫妻倆就暫住在婆家。媳婦結婚之後就沒有去上班了,每天兒子上班之後,她還要矇頭大睡,睡到日曬三竿頭,家裡一日三餐都是由家婆做好,媳婦吃完之後就把碗一放,啥也不管,不是回房玩手機看電視,就是逛街搓麻將。趕上過年,家裡各種忙活她也是置之不理。剛開始,家公家婆覺得也許是媳婦還不適應新婚生活,也沒說什麼。但是好幾個月過去了,這個新媳婦還是這樣,老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說了她幾句,沒想到年還沒過完她就收拾東西回孃家了。

最後人是接回來了,可媳婦脾氣更漲了,男方父母想著娶個媳婦不容易,何況為了娶個媳婦揹負著一身債,要是讓她跑了就得不償失了,就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後來,媳婦懷孕生了個兒子。孩子平時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吃穿用也都由爺爺奶奶支付。儘管如此,媳婦還是對公婆各種挑剔。

近些年來,農村媳婦娶回家不幹活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與過去以往媳婦什麼都乾的現象大相徑庭,網友戲稱是娶了個“少奶奶”回家!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為什麼會出現“農村少奶奶”的現象?

一 社會方面原因

1 女性社會地位改變。受到傳統“男尊女卑”“三從四德”思想的影響,女性過去在社會的地位是很低微的。女性結了婚,夫家就成了她全部的生活依靠。由於身份低微,服侍丈夫,伺候公婆,處理一家老小上上下下的事都是媳婦分內的事。如果稍一處理不好,就會遭到夫家的責罵,甚至一頓毒打,過得很是悽苦。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思想解放運動的推行,“男女平等”的思想逐漸取代“男尊女卑”的思想。經濟水平的提升,為女性提供更多就業的就會,女性不再需要依靠夫家生存,這使得女性社會地位大大提升。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給女性帶來更多說話的底氣,能大膽對夫家說”不“,這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2 男多女少的現象。受到傳統生育觀念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在不能多生娃的情況下,很多家庭都會選擇生兒子。常見的就是嬰兒性別鑑定,發現是女嬰,不少家庭就會選擇打胎。在偏遠的農村,很多條件貧苦的家庭,在嬰兒出生後發現是女嬰的,會選擇溺嬰或是棄嬰。由於人為因素的干擾,男女出生比例大大失衡。

據統計, 2016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8271萬人,其中,男性人口70815萬人,女性人口67456萬人,男性人口仍比女性人口多出3359萬,總人口性別比為104.98。到2018年末,男性人口71351萬人,女性人口68187萬人,男性人口仍比女性人口多出3164萬,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4。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2013-2018年中國男性人口數(萬人)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2013-2018年中國女性人口數(萬人)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2018年年末中國男女人口數佔比

農村大齡男青年,處於社會底層,在婚姻上沒有競爭力,在男多女少的婚戀市場上受到城市男青年的擠壓,成為這一人為干擾現象承擔後果的主要群體。女性則由於男女失衡,價值更加體現出來,女性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提升,無意識當中助長了”少奶奶“的風氣。

\u0006\u0006\u00063 獨生子女的出現。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獨生子女家庭很是普遍。獨生子女從小就是父母捧在手心長大的,在家裡很少幹活,家裡一切都是圍繞著自己轉的,她們嫁到夫家以後,自然也不會幹家務,即使有心幫忙也做不好,家婆乾脆就不讓幹了。有的甚至認為夫家跟孃家一樣,一切得圍繞自己轉,在夫家頤指氣使,這也是導致”少奶奶“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二 家庭教育方面原因

“農村少奶奶”現象的出現,除了社會原因之外,當然也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家庭的教養,父母的為人處世,以及父母的教育觀念都會影響到子女的性格形成,甚至影響到女兒對待夫家的態度。例如,有的父母會教導女兒在夫家不能示弱,受到欺負就回孃家,有父母撐腰。很多女性為人妻之後,不懂得為人處世,好吃懶做,也是跟家庭教育有關係的。殊不知,一個家庭的和睦,是需要互相幫助,互相包容理解的,父母的錯誤教育觀念,也成了導致“少奶奶”現象出現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農村少奶奶”並不是普遍現象

看到“農村少奶奶”這個詞,相信很多人跟彤媽一樣,感覺是不太舒服的。“少奶奶”本是官宦富貴人家對已婚婦女的尊稱,現在卻變成了好吃懶做的媳婦的代名詞。

問答上關於“農村少奶奶”的問題經常引起熱議,有不少人更是趁機抹黑農村媳婦,當然也有人站出來為這群體發聲,表示自己雖是嫁到農村,卻沒有當“少奶奶”的命!什麼都得自己做。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結合身邊農村媳婦的真實生活情況,彤媽認為:“農村少奶奶”現象雖然有,但不是普遍現象!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農村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了,但普遍經濟生活水平還不是很高,家庭壓力還是挺大的。大部分嫁到農村的媳婦,不是跟著老公外出打工,就是在老家照顧一家老小。即便是在家照顧老小,也是在摸索著自己的出路,為家庭分擔壓力。此外,新社會,新女性,新思想,很多女性明白只有經濟獨立才能真正實現人格獨立,所以她們一直在尋找工作與孩子的平衡,幹著收入微薄又能兼顧孩子的工作。這才是大部分農村媳婦的真實生活。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總結

“農村少奶奶”雖然不是什麼好現象,但也是從側面反映了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及女性地位的提升。放在過去經濟落後,思想封建的時代,哪能有“農村少奶奶”的容生之地呢?

作為女性要明白,真正的底氣是建立在自己經濟獨立的基礎上的,任何時代,“好吃懶做”都是遭到唾棄的,自己的快樂不應該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這樣的家庭遲早會出問題的。家庭的和睦,需要互相諒解包容,家和,才能萬事興!

過年娶個“少奶奶”回家作威作福,公婆敢怒不敢言,背後原因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