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年輕教師整個職業生涯都拒絕評職稱,只把精力放在教學上,最終會是什麼結果?

美蛙英語


一個年輕教師整個職業生涯都拒絕評職稱,只把精力放在教學上,最終的結果是工資收入非常“精緻”!有多精緻呢?就是在這名年輕教師退休的時候,一個月的退休金會比別人少領很多錢。“兩耳不聞職稱事,一心只教聖賢書”,這樣的老師有嗎?也有,但在正常情況下非常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老師呢?

以我自己為例,從教第17個年頭,在我評上二級教師到現在,我的“二級齡”已經達到了整整11年。在這11年中,始終沒有一級職稱的名額落到我頭上,也沒有落到我們地區同一年齡段的其他老師的頭上,所以在這11年中,不管我們耗盡“洪荒之力”去爭取也好,或者直接成為傳說中的“佛系教師”也罷,反正我們再怎麼淡定,我們再怎麼努力,結果是一樣的:始終沒有機會被評為一級教師。

在這11年的過程中,我們每隔兩三年就要進行一次職稱考試,職稱考試證書的有效期是三年(目前我已經拿到三張這樣的證書,但都因無職稱評聘名額而過期)。當然,在我們同一批的人當中,五成以上的人選擇懶得去考這張證書,因為在他們看來,一方面每次去考職稱證書一次要花50元的報名費和另外幾十元的車費,另一方面就算考試通過也會不出意外地出現證書“過期”的現象。所以很多同一屆的老師都不再為職稱二字操心,而是把精力放在教學上。他們最終會是什麼結果?我覺得要麼因為教學成績非常突出而一鳴驚人,要麼因為教學成績不是特別突出而一輩子默默無聞,然後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後默默離開我們摯愛的三尺講臺。

我認為,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無論老師能否評上更高一級的職稱,都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教學上,而不是為了評上職稱才願意耗費力氣教學教學,更不要因為職稱評不上而在教育教學方面只用上兩三成的力氣。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哪朝哪代,教育教學都是一項良心的工程,在多年以前還沒有“職稱”這個名詞的時候,大部分老師同樣也可以為教育事業兢兢業業、殫精竭慮,培育出不少的棟樑之才。

對於整個教育生涯都拒絕評職稱而且還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育教學上的老師,我個人很敬佩這樣的人,這種老師的境界是我望塵莫及的,因為我自己無法做到這一點:雖然我也能把精力放在教育教學上,但多年沒評上職稱,我無法達到心如止水、古井無波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