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需不需要“獎勤罰懶”?

雞肋


我是索菲,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1.學校需要“獎勤罰懶”,但是現在績效工資改革,不允許亂髮補貼,津貼,獎金,如果發,這一部分錢從哪出?高校有收入,九年義務教育都是財政撥款,買一把笤帚都要申請,怎麼獎勵?只能在年終考核和評優評先上獎勵,年年都評優,其他人肯定不願意,所以不好辦。

2.學校需要“獎勤罰懶”,但是,進入學校工作的有相當一部分是打過招呼的,也就是有關係的,平時一個電話,某校長,某主任,我家的那個誰最近怎麼樣?年輕人多給壓擔子,該批評就批評,該壓的擔子就是過段時間提拔成教研主任了,再試問敢批評嗎?

3.學校需要“獎勤罰懶”,要制定合理的實施方案,激發教職工工作熱情,口頭表揚,大會表揚,發榮譽證書這些都可以,物質獎勵恐怕很難實行。
總之,公道自在人心,多幹點肯定沒壞處,有助於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醒一下個別人,作為教師可不能做徒有虛名的園丁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索菲夜話


學校需要“獎勤罰懶”,任何單位都需要“獎勤罰懶”。

講一件我在大學工作親身經歷的事情。1992年教育主管部門對職稱評定做重大改革,之前是主要按照工作年限評聘,要改為按照教學科研成果評聘,教學科研都有個最低標準,當時大部分老師科研成果為零。

我們那時每天打牌,一玩就是一夜。自從改革職稱評定標準,打牌的沒有了,大家都去圖書館、實驗室了。

當然,也有個別老師不以為然,繼續打牌玩樂混日子,有的人到退休還是講師。

“獎勤罰懶”是公平的機制,也的確是可以促進人們努力工作的。


只留清氣滿人間


學校需不需要獎懲罰懶,我覺得是完全有必要的,這也是對辛勤付出老師的一個肯定,有了獎懲措施,教師會更有工作的動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有必要體現教師價值。比如:

第一,設立教育教學工作效果獎勵辦法

1、學校對每次校級各類競賽活動評分結果進行獎勵。每次活動按評比分組分別對第一名進行獎勵,具體金額由學校行政會議根據活動的規模和難易程度來決定。參加其他級別的競賽活動獎勵,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2、對體、音、美、微機教師組織學生參加經學校批准的上級組織的各種競賽和活動獲獎的,對組織活動的教師予以獎勵。依據獲獎的級別(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學校分別予以不同等級的獎勵。

3、教師個人的教育教學成果在正規教育刊物上發表或在正規教育部門組織的教育教學成果評比中獲獎的,學校視級別予以獎勵,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分別獎勵。

4、每學年學校評選的各類先進教師、優秀班主任,教案、作業、上課優質獎,應該予以每人的獎勵,並頒發榮譽證書。

二、設立教學質量獎懲辦法

1、評比依據:以中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成績為準,以班為單位。(中期考試由學校統一組織,佔20%,期末以縣教研室組織的考試為準,佔80%)

2、評比項目:平均成績、及格率、優秀率。學校抽樣檢測的科目只評比平均成績和優秀率兩項。

3、評比範圍:一至六年級的語文、數學在同年級四個平行班中評比,英語(五、六年級,三、四年級各為一個評比組)、科學、思品、體育、音樂、美術、信息(視情況而定)等科目在同科目中評比。

4、獎勵辦法:年級單科平均成績第一名獎科任教師獎勵多少,及格率第一名獎勵多少,優秀率第一名獎勵多少。三項均居第一名的學校頒發教學質量獎。

獎懲只是一種激勵機制,不在多少,對於那些沒有付出的老師,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老師,應該跟他們的付出成正比。


峰158513373


“獎勤罰懶”是單位激發多勞多得、營造人人爭先氛圍、體現勞動價值的必要手段。否則就成了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得多的白乾、不想幹就不幹的吃“大鍋飯”,長此以往,工作就沒有人幹了。

公立的學校教師短缺,學校無權解聘,學校無權干涉教師工資,這些現實狀況,很大程度制約著學校對教師的管理,缺乏極限的雷霆手段。不像私立學校,可以罰款、待崗,甚至解聘、辭退。

極個別害群之馬就是看清這一點,抓住管理的無奈和無計可施,對待管理不陰不陽,對待工作吊兒郎當,就看能把自己怎麼樣。這種壞風氣如果不打壓,就會給積極努力的氛圍形成負面消極影響。學校如果再失去基本的獎罰,學校根本就談不到管理二字。

因為十八大之後禁止發放各種獎勵、補貼,公立學校經費又都是按學生人數下撥辦公經費,學校根本拿不出獎勵的金額。目前能夠使用的獎勤罰懶手段,也只能是在績效考核、評優評模、晉級資格這些方面作以體現,對工作態度不端正、出現重大失誤、教育教學成效太差的老師予以懲罰,給優秀的教師更多的光環和實惠,鼓勵大家以工作為重,打造積極向上、爭優創先的工作環境。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


境由心造63863591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我認為,只要有人工作的地方,就得獎勤罰懶。這既是對那些勤勤懇懇的“老黃牛”的肯定,也是對那些不作為“懶漢”的鞭策。也能養成一個良好的崇尚勤勞美德的傳統。學校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地方,更應注重這種優良品質的培養。


根之中國


您好,我認為學校是需要獎勤罰懶的。

不然的話,沒有制度,沒有獎勵,一盤散沙,學校會成什麼樣子呀?

現在的麻煩不在於要不要獎勤罰懶,而在於如何獎勤罰懶?勤和懶的標準是什麼?

是以每天按時考勤,上班打卡,作為標準嗎?

是以教師的帶課課時數,作為標準嗎?

還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老師獎勤罰懶的標準呢?

似乎每一條標準都有道理,但似乎每一條標準也都不夠完善。

教育有它的複雜性。制定出一個相對客觀的標準來,作為獎勤罰懶的參考是很麻煩的。

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九哥朱建文


對與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不需要的。

在這裡我突然想到了一句這樣的話,不打勤的,也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一個人的勤與懶都沒有什麼關係,有些人只是性格上自帶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長處,我們不能拿懶與勤來作為判斷這個學生,老師們也不能對哪些稍微有點懶的學生有偏見,在我看來學校應該平等的去對待每一個學生,細心教導,該嚴就嚴,把自身所學全部傳授給他們,所以我反對學校獎勤罰懶。


FUXUNDE


學校實行“獎勤罰懲"制度,是貫徹執行黨的多勞分得的原則而制定的。這制度能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的有力措施,切實可行,深受老師們的歡迎和好評。


譚文祿


需要,這樣才有利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劇滿天下福


我認為需要,教育就是要讓人成人,然後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