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保溫設備,那如何來禦寒及保溫食物?看古代禦寒保暖之術

古人沒有保溫設備,那如何來禦寒及保溫食物?看古代禦寒保暖之術

在科技已經非常發達的二十一世紀,我們仍然無法完全抵禦嚴寒的侵擾。每當冬季到來就要躲在擁有暖氣和空調的房屋內,即使外出也要穿上厚厚的衣物。古代沒有這些“黑科技”可以依賴,那麼當時的人們要靠什麼來禦寒呢?

一、食物的保溫

相信沒有任何一種方式能夠代替熱乎乎的食物在冬季給人們帶來的溫暖。今天日常普遍使用的保溫瓶、保溫飯盒等物品都可以將食物的溫度保持很久,可是在古代有沒有類似的物件可以給食物保溫呢?

1、直接加熱的保溫器皿

早在先秦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利用青銅製作了許多能對食物進行保溫的器皿,大多都是通過加熱的方式。許多器具的設計在今天看來仍然是具有巧奪天工的效果,這使得古人在很早的時期就能隨時吃到溫暖的食物,而不是被迫啃食冰冷的菜餚。

溫鼎,最早的形制是用陶土燒製而成的,已經

發現了眾多利用陶土和青銅製作而成的溫鼎。其使用方法和形狀十分類似於今天仍能看到的銅炭火鍋,下方多有相似於爐灶的裝置,可以添加木炭等燃料,將上方的鍋具加熱。不僅作用於對食物的保溫,還能烹調一些簡單的食材。這種器皿在今天看來與單人火鍋更相似。

染卣,在爵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器皿。通常是爵的形狀,或者比爵更大的多。下方腹部鑄有凹槽,可以通過在凹槽內添置炭料等加熱。小型的卣大多是飲酒而用,可見很早的時候國人就開始飲用溫酒了。大型的卣則基本具備了火鍋的一切功能,煮制食物只需要不停的添加燃料即可。

古人沒有保溫設備,那如何來禦寒及保溫食物?看古代禦寒保暖之術

甗,跨時代的產物。除了可以將食物加熱保溫的功能外,也使中華文明的烹調手法產生了不同於任何其他文明的改變。

甗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面的部分稱做鬲,簡單理解就是燒水的鍋子;上面的部分稱做,就是現在籠屜的前身。甗通過加熱底部的鬲來使用水蒸氣對甑內的食物加熱,就是我們經常使用的“蒸”。可以確切地說,除了中華文明的飲食文化外,沒有其他文明靠自身演化出蒸這種烹調手法。

2、夾層保溫的器皿

保溫的方法除了加熱外還有隔離,古人們同樣在很早前就掌握了具體的使用方法。各式各樣的保溫工具被大量的應用到生活之中。保溫籃、保溫筐、保溫盒、保溫桶,保溫的工具以各種形態出現,使用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在工具與內部的容器之間製作夾層,填充棉花、蘆葦、毛髮等可以阻隔溫度的材料來保持食物的溫度。

另外這種夾層也被應用到陶瓷製品之中,將容器燒製為內外兩層,可以在夾層中注入熱水,為容器內的食物加熱保溫。應用這種手段的有溫碗、溫壺等,無論是固體食物還是液體的湯、酒都可以加熱或保溫。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夾層陶瓷製品大多有氣孔,可以避免溫度過高而造成的器皿炸裂,這說明了這類器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大量使用,已經積累了眾多的技術和經驗。

二、通過器具取暖

通過飽含大量熱量的器具來取暖,古今中外幾乎沒有什麼不同的。其最基本的原理都是利用燃燒產生的熱量。即使今天我們普遍使用的暖氣和其他取暖電器也與古人們圍繞著火堆沒有根本的本質區別。所不同的就是在具體應用的器具上和應用的場景裡存在區別罷了。古代使用的取暖器具品種眾多,基本上可以分類為塘和爐兩種。

古人沒有保溫設備,那如何來禦寒及保溫食物?看古代禦寒保暖之術

1、火塘

火塘可以說是除了火堆外最原始的取暖方式了,在原始公社時期就已經大量的得到應用。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挖好的坑內架起火堆,或者在用土、石等圍砌的坑內堆起火堆,在取暖的同時也可以烹調食物。

火塘是一切使用火直接取暖方式的最原始雛形,也在原始公社甚至很長一段時期內為夜晚的人類提供了避免野獸襲擊的安全保障。這也使得火塘後來發展出祭祀、驅邪等功能,在今天的雲南、貴州等地仍有部分民族保留著使用火塘的習俗。

2、爐

春秋時期已經出現了大量製作精美、應用成熟的青銅爐,可見在更早的時期爐就已經產生並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爐的取暖原理很簡單,就是在爐具內部進行燃燒或注入大量高溫度的物體來取暖,通過溫度的向外傳遞來獲取熱量。爐與塘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爐相對方便,可以移動到任何地點使用,也可以製作成大小不同的體量來有針對的使用。因此

爐在古代被廣泛使用並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種類。

燎爐,目前發現的最原始的爐具。形狀像鼎或者盆,有的上方也被設計出蓋頂,通過在內部燃燒木炭等發揮熱量。

至少在漢代已經出現了具有薰香功能的香爐,可以燃燒香料來增添香氣。燎爐的製作貫徹了整個中國的封建歷史,金屬質地的燎爐被看做書香門第和文人士大夫的象徵,甚至某些高規格的燎爐只有皇室才可以使用。明代的宣德爐是燎爐的巔峰製作。普通的百姓則使用陶土或石料製作的簡易爐具來取暖。

古人沒有保溫設備,那如何來禦寒及保溫食物?看古代禦寒保暖之術

除了燎爐外還有炊爐也被廣泛使用。炊爐與燎爐最大的區別在於炊爐可以對食物直接進行烹調,時至今日仍然被大量使用,農村的灶臺和城市的爐具都可以視為炊爐的發展演化成果。只不過與古代的炊爐不同的的是,今天炊具的功能相對單一,不再被進行取暖的情況下使用。

此外手爐、足爐等也是爐演變的延伸。手爐、足爐大多依靠在內部添置炭火或熱水取暖,和今天的水蹩以及暖水袋基本相同。可以隨身攜帶或者放在床上,任何時候都能提供熱量來幫助人們驅散寒意。

3、暖椅

還有一些特殊的取暖器具,它們大多具有巧妙的構思和設計原理。清代李漁發明的“暖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暖椅並非單獨的椅子,而是書桌和座椅的組合,通過書桌下類似抽屜的裝置來隨時增添炭火或暖爐,在保持溫度的同時還沒有灰塵飛揚的困擾。與之類似的暖床等也隨後出現,創意都是來自於暖椅。

三、特殊的建築物

普通的房屋可以通過增加火爐等來進行取暖,但一些大型建築物在冬季僅靠這些明顯無法保持足夠的溫度。為了解決這些困擾古人們也是煞費苦心,利用各種方式對建築物進行保暖措施,也創造了一大批令人歎為觀止的奇思妙想。

1、火牆、火道

古人沒有保溫設備,那如何來禦寒及保溫食物?看古代禦寒保暖之術

同西方文明古典貴族生活的城堡一樣,中國的大型建築物比如宮殿等也有類似於壁爐、煙筒等的設計,只不過中國出現的更早也更完善一些。至少在秦代的咸陽宮殿遺址中就發現了壁爐的存在,漢代的建築物則出現了更多類似爐灶的設備。這些設備都是通過在建築物內部直接燃燒後利用設計的火牆等通道在建築物內部循環供暖。

火牆的設計在清代達到了巔峰,或許與滿族統治者興起於寒冷的東北有關。清代的宮殿不僅在建築物內部搭設有類似壁爐的設計,也有延伸自建築物外部的火灶。通過設計好的火道在地底或者火牆將熱量帶到建築物的各個位置,又不會因為燃燒造成的灰塵給建築物內部帶來汙染。這種火牆的設計在民間也被大量使用,東北常見的火炕就是應用了這種技術,在今天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2、椒房

椒房之寵很多人都聽過,象徵著女性得到了君主特別的寵愛,但椒房的由來可能就說不清楚了。至少在西漢時皇后居住的未央宮就被稱做椒房,原因是整個宮殿的外部都被用花椒混合的泥土所塗抹。在古代花椒因為特殊的香氣和禦寒的功效被認為可以驅除寒意,所以花椒被用作建築物的保溫層。

宮殿內部還設有幔帳等保暖設施,確保沒有一絲寒風可以進入。牆壁、地面都被厚重的毛毯覆蓋,真正做到全無死角。

古人沒有保溫設備,那如何來禦寒及保溫食物?看古代禦寒保暖之術

椒房的成本極其高昂,以至於皇宮內也只有皇后的宮殿可以使用。也正因為椒房的名貴,才使得椒房成為了得君主專寵的象徵。《世說新語》中描寫了鉅富石崇在家中模仿建造椒房,側面說明了他驚人的財富,因為當時的皇室也無力營造如此昂貴的建築物。

四、衣物禦寒

和許多人想象的不同,我國古代並不是一直靠棉花製作的衣服來禦寒的。棉花在南北朝時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直到宋代才開始普及。在這之前古人的衣物多靠麻來製作,而麻的禦寒效果不佳,所以古人過冬就要在麻布內填充動物的毛髮、柳絮和蘆葦等,甚至直接使用動物皮革連同毛髮直接製作衣服。

此外東北地區有一種烏拉草,可以填充到鞋中,經過摩擦能產生大量熱量,也能起到很好的禦寒效果,十分相似今天的熱帖。

結語

抵禦寒冷是人類一直以來的重要課題,全世界緯度較高的地區都廣泛使用各種各樣的禦寒手段。中國古代的禦寒手段五花八門、層出不窮,都是歷代能工巧匠和勞動人民汗水與智慧的結晶。通過對古人禦寒方法的研究,也能使現代的人們得到極大的啟發和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