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當”該失去嗎?

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過去的行當都沒有了。這其中,有的是因為用品的更新換代、過去做出來的那些個東西如今沒人用了,您比如油紙傘、帶銅星的秤桿子等等。還有些是因為人們生活富裕了、有錢了,一些箇舊了、壞了日常用品扔了買新的,不用再拿出去修理了,比如說過去走街串巷鋸盆鋸碗的、焊洋鐵壺、修理雨傘的等等等等。再有的就是由於手工製作起來麻煩、費時費工不說,做出來使用的人也不多了。您比如竹編的一些家用篾器等等。過去許多南方人家裡用的一些器皿都是竹編的,現如今基本上已經被塑料製品替代了。過去上街買東西,特別是南方的婦女們,手裡都會拎著一個竹籃子,現在進超市怕是一個拿的也沒有了。空手進去,買好東西后再買個塑料袋一裝,多省事兒。

“老行當”該失去嗎?


於是,隨著許多用品都更新換代,很多過去的老行當也就隨之而慢慢的消失了。有人說:“社會的進步了,一些個行業淘汰了,合情合理,沒什麼值得可惜的。”這話對嗎?儘管他說的有他的道理,但在我看來卻並不完全認可。

固然,像修理雨傘、焊洋鐵壺等等行業沒了也就沒了。但是,像那些手工技術含量比較高的、且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行業能不能讓它保留下來呢?

“老行當”該失去嗎?


我以為,在今天,對這些個行業最好不要僅僅從一個單獨的行業來看待,而是應該從一種傳承了千百年的製作文化,行業文化的角度去考慮,去傳承,去發展,使這些個行業的產品成為了藝術文化的一部分。更何況,一個總是號稱有著五千年文化傳承的文明古國,怎麼能把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的行業、製品,說扔就都扔掉了呢?!

日本,無論從人種還是文化,都和我們最接近,所以,我在此就拿一些日本的例子來對比一下吧!

四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大家都不陌生,可我要問您賽場上裁判員吹的哨子是哪兒做的?怕就會有許多人不清楚了。告訴您,它是由日本的一家只有五個人的作坊生產製作的。該哨的哨音圓潤,不刺耳不燥人,但卻能夠做到在數萬人的球場呼喊聲中聽得清清楚楚,並且在裁判跑得疲累的情況下吹著還不費氣力。多年來,它不僅成為了“世界盃”賽的“指定用哨”,還壟斷了歐洲各大聯賽中裁判哨子的市場。

“老行當”該失去嗎?


近年來,我們的高鐵事業迅猛發展,但我不止一次的看到這樣的報道:我們以及歐美等國高鐵上所用的“永不鬆動”的螺絲螺母,卻是出自於一個只有著45個工人的小企業。看到此,估計會有一些骨頭縫裡都很“自強”的人站出來懟我,放心,對此我絕不會理喻。我只是想問一句:即使我們已經能夠自己生產了,但會是由一個幾十人的小私企製造出來的嗎?

“老行當”該失去嗎?


前段時間,老字號“全聚德”又在網上網下的“火”了一把,但這次的“火”可不是什麼好事兒,而是赫赫有名的“全聚德”竟然遭遇了“滑鐵盧”。其實,豈止是“全聚德”呀?恐怕大多數老字號都已經同“狗不理”一樣徒有虛名了吧?而日本呢?即使在科技、經濟都飛速發展的今天,老字號仍能夠得以傳承。

“老行當”該失去嗎?


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在41個國家調查中,有5586家企業的壽命超過了200年,其中3146家都在日本。據2013 年對日本 143 萬家企業的調查顯示,成立時間超過 100 年的企業多達 22219 家,其中 500 年以上的有 39 家,還有 7 家是千年老店。

“老行當”該失去嗎?


中醫中藥,為什麼都帶個“中”字,從字面上看,我以為就是我們中國自己的醫、自己的藥。然而,就在我們這裡對中醫中藥褒貶不一、爭論不休,甚至有人站出來呼籲“取締”中醫的時候,我卻又看到了一篇文章,說:目前日本,已經佔據了全球90%中藥市場。就連中醫中藥原產地的中國人都要去爆買日本中藥,特別是最近幾年,到日本買中藥似乎成為許多中國人赴日本旅遊的必選動作,在東京街道上,一路會看到很多店鋪都會掛著“藥”字的中文招牌,當中國遊客看到後,都會一擁而上。而這些日本中藥的原材料,80%卻要從中國進口!

“老行當”該失去嗎?


好啦,有關日本的故事講到此為止。我講這些的目的,其實就想說明一點:形成上述情況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有一點不應該忽視,那就是日本傳承多年的“工匠精神”起了一定的作用。

可我們這呢?該傳承下來的不僅沒得到應有的重視,反而還將一些本該按照傳統制造的東西,搭上了現代化的“快車”!比如:木器行裡本該手工雕刻紋飾圖案,卻越來越多的用上了電腦機雕,字畫也早已仿真批量印刷,書法竟然也被用上了針管往紙上噴了。紫砂壺改用了化工泥,各種樹脂合成的“藝術品、工藝品”比比皆是。甚至就是連已經“功成名就”的大畫家,創作時也都用上了流水線式的批量“創作”法。長此下去的話,丟掉的豈止是行業、是文化呀!我們的祖祖輩輩、踏踏實實、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沿襲了千百年的工匠精神呢?全丟掉了!

“老行當”該失去嗎?


“老行當”該失去嗎?


現在的年輕人,能心甘情願的坐下來學一門手藝的人還有嗎?工匠精神少了,勢必也就會:少了踏實、少了仔細、少了精緻、少了一絲不苟的責任心!

所以,我在呼籲保留一些“老行當”的同時,對那些個持“舊行業丟就丟了”觀點的人,堅定不移說一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