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還原“古田教案”全過程:劊子手手拿大刀,圖11是處決現場


從近代開始大量的西方傳教士開始湧進中國,隨著近代一些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人民的反洋教運動也開始逐步興起。1895年,劉祥興等以抗稅為號召,醞釀發動起義,但被古田英美傳教士獲知,英美駐福州領事根據傳教士的情報,向閩浙總督邊寶泉告警。劉被迫提前展開行動,並把鬥爭矛頭指向告密的外國傳教士。8月1日,三百多名齋會會眾向古田英美傳教士聚居區花山進攻,殺死英國傳教士史犖伯夫婦等11人,傷5人。照片中就是傳教士人員。

齋教會的暴亂爆發於1895年8月1日。根據參與這次暴亂的人員的供述,在他們舉事前制定了三個方案:方案一:攻打古田縣城;方案二:攻打安樟村富戶;方案三:攻打華山的外國傳教士。但從攻打華山的情況來看,出發時浩浩蕩蕩二三百人,真正行進到華山時,僅剩百餘人,在發起進攻時,實際襲擊的卻只有十來人,在外接應或附合助勢的也只有三十多人,其餘人因為害怕就躲入山林中等候。照片中是被放火燒燬的傳教士居住的地方。

在古田教案只有5人倖存了下來,其中有兩個是史犖伯的孩子:其中一個摔斷了一邊膝蓋,另一個被戳瞎了一隻眼睛,同時他們還焚燒了兩棟房子。教案發生後,在華洋人沒有一個不忿恨與指責,多地在華洋人還集會商討對策,希望在輿論上可以對清政府施加壓力,並促成英、美兩國外務部門對清政府展開交涉。照片中就是在華洋人到古田教案現場查看。


這次教案傷亡的人大多都是英國人,其中只有1名美籍女教士受了輕傷。因此,教案使中英關係面臨著嚴峻的局面,中英交涉為世人所矚目。事件發生後,各國公使聯銜提出抗議,英國軍艦開赴福建示威,並組織調查團前往古田。在英美等國的威懾與施壓下,清朝官府抓捕了教案製造者。照片中參與會審的官員正在乘轎前往審判現場。

當時英國首相沙力士玻璃(Salisobury)表明了英國政府的立場,要求清政府要將古田縣殺害洋人兇手嚴懲,不能有漏網之人。還請清政府要極力保護外國教士,並決定派駐福州領事前往鬧事地方進行查辦,同時還要清政府派兵護送。在李鴻章《李文忠公全集》中有提到這個事件。照片中就是這場古田教案的參與人員。

當時中國在中日戰爭中失敗,國人仇外情緒格外強烈,各地教案紛起。古田教案的主謀齋教首領劉泳供述起因說:“國家落後衰敗,人口多吃不上飯,每當遇到被人欺負侮辱或是沒錢用,就邀眾進行報復、訛詐。因為常常教民譏諷嘲笑,……和鄭九九商謀,要想報復洩忿。小的起意把史教士一家毀滅,燒他洋房,搶劫得贓充作糧草。”照片中就是被抓的古田教案的主犯杜朱衣、鄭淮、劉祥興、張赤四四人。


這次教案發生時正處於中日甲午戰敗之際,清廷損失慘重。當此消息傳到北京時,光緒帝大為驚恐,他害怕英美等國會借這個事件向朝廷提出侵略的要求。於是光緒帝當即下旨抓捕所有教會眾人,這次案件中前後逮捕了300多人。照片中是被鎖拿的主犯張赤四。

清廷在辦理這件事情的時候,英領事卻不予合作,關於這次案件犯案人數達200多人,要求懲辦。儘管如此,清廷在交涉過程中還在步步遷就英、美領事一些非分要求。由於英、美領事的無理挾制,被殺人數多達25人,另外還有20人遭到嚴懲。然而英、美領事並未就此了結,還在議賠問題上又橫生節枝,得寸進尺,慫恿暫理英使及新任英使大肆挑剔,甚至對一些曾參與教案的民眾都不放過,就因為國家羸弱才遭到如此對待。照片中是案件嫌犯。

最終英美駐榕領事聯手組織調查團前往古田並參加會審,古田齋教會的頭目全部被斬首,其他幾十名從犯被判處無期徒刑以及終身充軍,而古田知縣王汝霖等地方官員也被革職。照片中是英、美兩國和清政府共同組成的審判現場。


但經過審訊,在涉案的100多人中僅能確定13人有罪。清朝官員據理力爭,主張慎殺,“若不分輕重,概予駢誅,恐眾怒益深,難免後患”,英國領事態度蠻橫,欲大開殺戒。照片中是“古田教案”中執行死刑的兩名劊子手。

最後判決如下:"劉祥興,鄭淮(鄭九九)、杜朱衣、柳久速……共二十五名,或為主謀,或放火殺人,或搶掠情兇,與未到華山之匪首張濤一名,均屬罪無可恕,業飭一併就地正法。1895年9月17日上午,在英美調查團成員的圍觀下,7名主犯鄭淮、杜朱衣、林先、葉明目、戴奴堂、柳久速、陳欽速被先行斬首。照片中是古田教案犯人被斬首現場。

照片中在華洋人正在埋葬“古田教案”中遇難外國人。最後,劉祥興等26人被斬首,66人被處無期徒刑和終生充軍,英美兩國領事對這一案件的解決結果表示滿意,沒有要求經濟賠償以及割地。通過這次案件,深深的向我們揭露了西方列強恃強凌弱的侵略本質,闡明瞭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