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已經是做母親的人了,還配買零食吃,你應該把錢都花在家庭上


你都已經是做母親的人了,還配買零食吃,你應該把錢都花在家庭上

1、

我老公的表嫂開了一家美髮店,二月初二在農俗裡有一種說法,“二月二龍抬頭,適合剪頭髮”。我帶著小寶去了店裡,讓她幫我們理了發。

剪完頭髮坐在一起閒聊,表嫂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說起家常來。

她有一兒一女,老公開了一家肉食店,她開了一家美髮店。在鎮上過得小富即安,公婆還能幫襯些,是屬於零負擔的人家。

表嫂說,我爸爸是工人,是可以領工資的。我是家裡的老大,當時也很受寵的。可是嫁過來之後,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就什麼都不捨得買了,花錢感覺跟割肉似的。

其實我也有這種感覺,自從結婚之後都不捨得買新衣服穿,連平時喜歡點的外賣都減少了,甚至連奶茶都戒了。特別是生了孩子之後,每次給孩子買東西的時候不會心疼,竭盡全力讓他過品質生活。而對自己更加節儉,再也不是精緻的小女生了。

可是表嫂越說越離譜,我有些跟不上她的節奏。

她說,自從有了孩子之後,當媽的就不要把自己當人了,你覺得你還有必要對自己好嗎,你還要買零食自己吃嗎,你還要給孩子搶著吃嗎。我當時就想了,我若不去做頭髮的話,可以給孩子吃一頓好的。我若不買零食吃了,孩子可以多買一身品牌的衣服。我若不出去吃飯了,可以給孩子買一套習題集了。

可能當媽的人都是這種心態,這是一種本能反應。特別是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肯定要縮減開支。父母會把孩子放在首位,覺得不能讓他們的成長過程有所缺失,就會讓自己負重前行。


你都已經是做母親的人了,還配買零食吃,你應該把錢都花在家庭上

2、

但是我卻不贊同她的全部觀點,她說當媽的還是人嗎,這是對媽媽的全盤否定。彷彿做了媽媽之後,你就不是一個有自己正常所需的人,你的一切需要都是為了孩子,不是說你犧牲了自我需要去為了孩子,而是一種道德綁架似的勒索,你就不能看見自己,你的一切都是圍著家庭轉。

她繼續說,只要孩子想吃的,我和你表哥都不吃了,都會留給孩子。他們這頓不吃的話,我們就留到下頓,直到確定他們不再吃了,我們才會吃。比方說去吃火鍋,我們就會讓孩子選他們吃的菜,我們吃不吃有什麼打緊,孩子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我記得我兒子吃了七個鴨腿,我閨女吃了一個鴨腿,我們倆喝了點湯。

她又接著說了妯娌一家,也是兩個孩子。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為了孩子,特別是吃火鍋的時候,他們和孩子搶著吃東西。

我聽著她一臉自豪的對比著自己和妯娌之間的不同,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加高人一籌。卻深深地覺得悲哀,她這樣過日子真的快樂嗎?

我還沒有結婚的時候,還沒有考慮過結婚後要面對的諸多現實問題。也曾經想過以後有了孩子,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可是當我步入婚姻裡,真正接觸到一件件瑣碎的事情時,才發現處處都需要用到錢。可是在考慮到家庭生活所需後,我還是會考慮到個人需求。比方說工作出色得到上司認可,得到一筆不錯的獎金的時候,還是會犒勞自己。


你都已經是做母親的人了,還配買零食吃,你應該把錢都花在家庭上

3、

沒有結婚的時候,發了工資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結婚之後會首先考慮到家庭所需,孩子的成長必備儲蓄的錢,還是會每個月省一些錢給自己,攢幾個月的錢買一件想買的東西,比方說心儀的筆記本電腦,想要買的大衣、口紅等。

我的婆婆是一個很節儉的人,可以說到了摳門的地步。年輕的時候家裡過的不富裕,可能從此養成了習慣。現在生活已經不那麼緊張了,還是依然會把剩菜剩飯都吃上好幾頓。

最痛苦的事情,是我們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她對於剛做好的菜從來不吃。會把剩菜端出來吃,等到這一頓的菜變成剩菜,才繼續端到自己面前吃。還經常憤憤不平的說,每次炒菜我都先讓你們吃,我一直都吃剩菜。每次等到你們不吃了,我才湊合著吃點。

其實這個家裡所有人都沒有要求她吃剩菜,家裡也希望每頓做好的新菜,大家可以一起動筷子吃完。如果她不動筷子的話,別人也不會盡興的吃菜。會在心裡思考,不能把菜吃完了,要留一些出來給她。問題是留多少合適呢,就已經沒有吃的興趣了。

這就成了一種負擔,每個人吃菜都會出現心理鬥爭,反而變得非常痛苦。特別是公公想要吃點剛做的菜,她都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他。弄得他吃飯的時候壓力很大。甚至有一次摔了筷子不吃飯了,大家都表示很尷尬。

鄰居的一個嬸嬸,孩子都去上學去了。她覺得肚子餓了,就動手煮了一袋方便麵。結果二女兒回家之後,看到媽媽正坐在桌前吃麵。就指著媽媽說,“你竟然在家裡偷偷地吃方便麵,這些都是我們的。”


你都已經是做母親的人了,還配買零食吃,你應該把錢都花在家庭上

4、

這件事情成了鄰居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她一度被認為是一個貪吃鬼,連孩子愛吃的東西都搶著吃。可是隻是一袋方便麵,而且為什麼大人連支配食物的機會都沒有了?

每一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可是當有了孩子之後,還是要有自己的空間的。這個家裡需要有一些保留的地方是留給自己,這樣你的生命才不是完全被孩子給吞噬。而且我希望那些抱有這種思想的公婆,就不要去複製給下一代了。

這並不是一種正確的態度,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覺得你把自己的所有留給孩子,就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小視頻,一位媽媽每次帶著孩子去吃牛肉麵,都會把碗裡的牛肉夾給女兒。有一次服務員沒時間端給她們,這位媽媽就自己去廚房裡端。

她在廚房裡把自己碗裡的牛肉夾到了女兒碗裡,端到女兒面前的時候,卻看到女兒不高興的表情。女兒說,為什麼這一次你沒有把你碗裡的牛肉夾給我,是不是你偷偷地吃掉了。她的媽媽解釋說,我在廚房的時候就已經夾給你了,你沒有看到你的碗裡的牛肉變多了嗎?她的女兒把筷子一摔哭了起來,她說,媽媽你騙人,你就是自己偷偷地吃了。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位媽媽以為會得到女兒的感恩,卻沒想到女兒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甚至會覺得母親欠了她的,覺得當媽的就沒有選擇食物的權利。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需要以身作者的去給予引導方向。但是父母也要讓孩子知道在彼此的人生裡,到底充當了什麼角色,並不是父母為了你的成長,就需要犧牲掉全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