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因疫情封村不能復工,在家沒收入,村裡來人讓為疫情捐款,該捐嗎?

唐河鑫1


大家好,我是努力奮鬥的小林,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捐獻根據自己能力來做,核桃,花生無大小,一點心意,自己量力而行,就好。困難是暫時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加油!!


努力奮鬥的小林


農民工因疫情封村不能復工,在家沒收入,村裡來人讓為疫情捐款,該捐嗎?

綜合問題:

您說還不能復工,可能有些地方管理比較嚴格吧,而在家裡又沒有收入來源,又有人要求捐款?我覺得有錢的話可以捐,如果沒有就不捐吧,這個不是說必須得捐。有句話說得好“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話雖如此,其次這次疫情,作為國人的一員,如果有錢的話,多少捐點是心意,但如實在沒有錢,或不想捐也沒有人說是必須捐款的。能捐款是最好的,這次疫情需要大家共同協力,才能抗勝疫情。

復工問題:

至於目前還不能復工,也不用急,會有人知道怎麼安排,還沒有開放也是有原因的,現在各地也開始逐步安排復工的時間了,但要身體健康,同時要有支付寶健康碼,是可以在當地附近活動,當然各地管理制度可能也會有所差異,視實際情況而定。

農忙問題:

現在,又是到了農忙時候,需要下地幹活,如我們廣西,很多地方現在需要播種玉米等工作,每個人忙的都不同,各有各的忙。

綜上所述:

現在還不能復工也不要太著急,只要是身體健康,什麼時候找錢也不晚。對於要不要捐款得看個人吧,能捐款當然是最好了,捐多捐少也都是心意。


三農小管家


這個捐款是誰組織的呢?捐到哪呢?誰來監督呢?這一系列的問題,他有跟你講麼?如果理直氣壯的讓你捐,你完全可以不捐,因為這種情況我見的多了,來的時候說了一大堆沒用的,最後目的就是讓你捐款,你不捐他們就會用各種鄙視的語氣和眼神來埋汰你。更何況,你都沒有收入了,難道你們村裡的領導不知道麼?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咱們的傳統美德,在這次疫情中就可以看出,很多醫生、護士、警察等等一線人員都用自己最堅強的一面來對抗疫情,保護我們這些普通的老百姓,這個時候如果在現場的話,我有多少捐多少,因為這是咱們能看見的,咱們給的心裡踏實。

眼下疫情還不知道持續多久,很多農民工因為疫情遲遲不能復工,而每年這時候又是上工的時期,本身農民工積蓄就不多,在這時候還不能工作,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這時候讓你捐款確實有點不近人情了,反過來講你遇到的困難誰來幫你呢。雖然說的有點不近人情,但現在農民工確實是最苦的時候,如果幹著活,說為前線捐款咱們肯定是義無反顧的,但在這個艱難時期請大家理解下農民工吧,他們確實不容易。

以上就是小農人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個人理解,雖然話語有些不中聽,但這都是從實際出發的,小農人因為是黨員前一陣也是進行了捐款,但在農村真的沒有出現去家裡讓農民工捐款的事情,所以還是情您理性對待。


布衣小農人


阿麗在農村參與了防疫工作,也親歷了農村為疫情捐款的事情。對於農民工因疫情封村不能復工,在家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意願選擇捐或者不捐。

農村為疫情捐款,屬於自願,村上入戶讓村民捐款,這種行為本身存在問題。

為疫情捐款,一般都是地方發起的一項募捐活動,必須在人們自願的前提下進行。村裡如果倡議捐款,那可以在村委會設立捐款箱,讓有意願的村民到村委會捐。如果按門逐戶讓人捐款,都是鄉里鄉親的,捐吧,自己也不富裕,尤其是老年戶,自己生活過的也很辛苦。如果不捐,又感覺上門來了,有些難為情。

所以個人覺得捐款不能搞的像選擇一樣,去入戶讓別人捐。而且讓村民自願去村上捐比較合適。

那如果村裡已經來人,讓為疫情捐款,自己捐還是不捐呢?

一是雖然自己是務工族,目前也無法復工,但家庭條件不錯,也有意願為疫情捐款。那可以選擇捐。

在這次為疫情捐款中,很多人都表現的很積極。在阿麗本地,一般收入不錯的家庭都自願進行了捐款。所以如果題主雖是打工族,但收入不錯,自己也有心為抗疫情捐款,那就可以捐。捐100~200元,可能連一個條煙錢都不到,但也算自己的一點心意。

二是如果自己務工收入較少,家庭較貧困,再加上因疫情不能復工,那可以原因不捐。

在農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的打工一族。天南海北到處跑,打的都是零散工,風裡來雨裡去,非常辛苦。一年到頭賺的錢也只能維持家用,家庭生活較貧困。再加上疫情影響,遲遲不能復工,不復工就沒有收入。如果是這樣的家庭狀況,也可以選擇不捐款。因為此次疫情,最缺的不是錢而是物資。

在阿麗本地,一般60歲以上的老人捐款是不收的,因為他們過的也不富裕,特別困難戶捐款也不收。因為他們本身生存已經很辛苦吃力了。

所以個人認為為防疫做貢獻,不一定非要捐款,如果家裡有一些物資能為防疫所用,倒可以捐出來。如果自己復工了,剛好是防疫物資行業工人,可以多加加班,為防疫做出自己的貢獻,才更有意義。

所以說白了,對於因疫情無法復工的農民工來說,捐不捐款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因為捐款本身就是以自願為前提的,不存在強迫。捐款也只有在人們心甘情願的基礎上,才更有意義不是嗎。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我是一位來自於湖北恩施地區的農民,這幾個月以來一直待在家裡沒有收入,但因為相對湖北省其它地方來說,我們恩施算比較輕的地區,所以前些天自己也在網上捐助了一百元。當然作為不能復工的農民,到底是否捐款還是得結合您自身的實際,切忌為了捐款而捐款,結果導致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困難。

△ 韓紅對我們縣捐贈的抗疫物資(一)

可以不用捐贈的情況

農村在此次疫情之下受到的損失相對來說要小,但也已經讓部分農民生活陷入困境,如果您面臨著以下問題,我建議您還是不捐贈為好。

  1. 自己家裡有生病人。現在不少農民都患有一身的小毛病,雖然不影響正常生活,但平日卻不得不依靠藥物維持,這樣的農民在疫情期間負擔更重,完全沒有必要捐贈

  2. 家裡有多個孩子上學的。對於咱們農村農民來說,一個孩子上學還可以負擔,但多個孩子上學真的是壓力山大。考慮到疫情結束後孩子的生活,還是把錢留著吧

  3. 孤寡老人和殘疾人士。其實我相信這類人村裡也不會叫您捐款的

  4. 貧困戶。本身貧困戶就是需要幫助的,不過此次疫情之下還是有很多貧困戶主動選擇到抗疫一線。

您如果不屬於上述四種情況,那麼捐款也應該是在自身所能承受的範圍內捐贈,村裡也不應該強制您捐贈多少。由此咱們還應該想到村委會接收捐款後該如何做,下面您跟著我繼續往下看。

△ 韓紅對我們縣捐贈的抗疫物資(二)

村委會對捐款的處置

捐款程度的透明度決定著人們的信賴度!

農村農民可以說是社會上最底層的那一批人,咱們本身掙錢就不容易,在疫情之下還遭受了一定的風險。於此在村委會接受村民們的捐款後,應該進行合理的處置並公開。如果是購買相應的抗疫物資,應該把所購買的明細目錄寫得詳細盡致;如果是直接捐增給其它抗疫部門,則需要有收據。公開則可以在村群裡拍照上傳,村委會成員也需要發朋友圈進行相關的說明。

再者村委會也應該通過捐款對村裡的大致情況有所瞭解,比如像您這樣的生活上有困難的農民,村委會成員也應該想辦法幫忙渡過這次難關,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捐款。我村村委會就專門成立了物資購買隊伍,同時對那些生活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幫助,讓他們能夠安安心心待在家裡。

△ 韓紅對我們縣捐贈的救護車

對於村民和村委會來說,這次都是一場較大的考驗,大家都應該萬眾一心,相信此次疫情可以早日渡過去。同時也在這裡感謝大家對我們湖北省給予的幫助,我相信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一切都會恢復如初。


愛茶者九號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農民工作疫期間,村裡要捐款的問題,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疫情下無論是在農村還是身在城市,我們都要積極的配合相關人員的工作,畢竟這關係到我們的國家,還有我們的家庭。

至於是否要捐款,要看自己的是否願意了,不捐也是可以理解的,捐了當然心裡也會感到自豪,只是捐多捐少的問題,10元不會嫌少,1000也不會嫌多,但是要有正式的收據,和捐款的資金去向,否則糊里糊塗捐出去的錢,都不知道用在那了,換成誰心裡都會不痛快。

如果說有固定的捐款額,而你自身的條件達不到這種要求,可以說明情況,少捐一些,都是一個村的,誰的家庭好不好,村裡人應該都很瞭解,所以根據自己自身情況來選擇,村裡的幹部我相信是不會強制讓你來捐款的

我也是農民,從小到大都是在農村裡長大,深知農村人的苦,掙點錢是很不容易的,現在又是非常時期,出門打工又出不去,在家裡又沒有收入,眼看著口袋裡的錢天天在減少,也是非常著急,可是沒辦法能將就就將就一下吧,困難總會過去的。

雖說我們這村裡沒有讓捐款,可是有通知自願申請志願者,所以我在正月初六那天,就自願申請當了幾天志願者,成了一名衚衕長,每天在村裡打藥消毒,畢竟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鄉村張小芳


捐款,是根據自己的意願來的,並沒有約束性;

既然有人上門來要求捐款,這要看有沒有村委會的公文或者村幹部的簽名,如果確實是村委會或者村幹部組織的集體捐款,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捐與不捐或者捐多少;

畢竟在卡點熬更守夜的村幹部、志願者都不容易,而且卡點還需要筆紙口罩等防疫消耗品,這些累計起來不是一個小數目;在這場持久的防疫戰鬥中,單一的靠村委會或者少數人員的捐款難以保證卡點的運轉,就算大家塊兒八毛的捐起來也是一筆可觀的防疫資金;畢竟疫情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而是需要大家一起來防控的戰鬥。


農工結合拜哥


大家好,我是頭條飛哥。很高興與大家共享三農話題。

我認為,捐款之事屬於個人行為,沒有人有權力去強制他人為某人或某事而強行捐款。捐與不捐完全是看你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現在農村的情況確實不好很多人都沒辦法正常工作,正常收入,加上春節的消耗,已經是一個大漏洞啦,很多人都是自己的生活都很困難的。

那麼如果讓我們為災區捐款呢,要不要捐呢?我覺得用“要不要捐”比“該不該捐”好些。要不要體現的是個人行為,該不該有些大眾因素。我認為可以捐,也可以不捐。如果你覺得那些災區並沒有到了非捐款不可的地步,你可以不捐;如果你認為災區確實到了捐款度日的程度那你可以捐。

其實,捐不捐款,你也不必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在乎別人的說詞。因為別人不是你,體會不到你的難處。如果你一家老小確實也很困難,你完全可以拒絕呀!但你若覺得幫助一點,也無所謂那就可以啦,不是也有很多人在自己很困難時還要幫別人一把的嘛。幫人是種美德,不幫也不代表就不是好人。就比如你不會游泳,你看到掉水裡的人,你不救,很正常呀!

以上是我的觀點,謝謝大家,歡迎點評歡迎關注,為美好鄉村服務!


飛哥看三農


這次中國的疫情確實影響了很多家庭,不能復工而且還掙不到錢,打斷了經濟來源,村裡組織捐款這也只能盡到微薄之力,捐款都是處於自願,也是給重災區一些微博的心意,想想武漢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生,護士,志願者們,都不懼生死,我們這點心意又能算得了什麼。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這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責任,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突然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這個社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卻也讓我們看見了這個社會上前所未有的大愛。每一個逆行者,都值得我們欽佩。在這些英雄之外,也有一些看似小卻決絕的事情正感動著人民的內心。希望這次疫情能早早的過去,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鄉村阿喬哥


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有錢就捐沒錢就不捐的問題,當下作為一公民哪怕是一平頭百姓,難道你手上連十元錢就沒有嗎?又難道是腰纏萬貫嗎?這話不能這麼說。

什麼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時是一個認知在什麼度上。新冠疫情又是非常時刻,湖北在全國範圍內又是重災區,疫情首發地區。

全國各地在黨中央精準施策,全方位佈局下,湖北迎得了八方馳援。乃至全國總算即將獲′得抗疫全勝。

再說我們湖北佬鄉盡力獻點愛心,互相幫助點什麼覺得如心踏實,對得起黨對得起曾經支援過我的同胞。

我們這個村莊建了個群,都是鄉里鄉親,同村的男女。有天下午,群主和村民代表,在群裡說了幾句,從當天晚上到第天中,大約二十多戶的一個灣就捐齊八千多元,捐多的有兩位一位兩千一位一千,我這沒撒慌,剩下有一位農民拿著五十元,因他本身就很因難還退了他三十元,他還執意要捐出來。他說他在困難時黨和國家沒忘記他,鄉親們總在幫助他,他如今要盡微溥之力幫助別人。人只要有春風你才會獲得夏雨。

當然疫情時的捐獻不是強制的是自願而成的,這也體現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的形成。

再說在疫情帶來大難時,每位能力大小的人出一份大或小的力,彙集一起就是排山倒海之勢。

至如農民工因疫情封村不能返崗上班做事,還只是暫時的,疫情沒徹底控制滅絕,封村是防控的有效措施,今天的嚴格防控,為的是明天的更好生活。

所以說農民工因疫情封村暫不能外出打拼掙錢,也確實是一大難解之題,一家老小的生活費用開支,老話說過,坐吃山也空。

回頭一想今時封村不能外出掙錢,為的是明天再平安的出處賺大錢。

大難當前勸友友們多方位思考,多少捐獻不會有人責怪,只是我的一點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