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七校聯盟:武大、華科、華師、武理工、中地質、華農、中南財

1、武漢大學,985,理論經濟學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測繪科學與技術A+數學A-物理學A-化學A-地理學A-地球物理學A+生物學A

武漢七校聯盟:武大、華科、華師、武理工、中地質、華農、中南財

武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1946年,學校已形成文、法、理、工、農、醫6大學院並駕齊驅的辦學格局。1999年,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雜誌將武漢大學列為“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揭開了學校改革發展的嶄新一頁。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哲學A-、理論經濟學A-、應用經濟學B+、法學A、政治學B、社會學B、馬克思主義理論A+、中國語言文學A-、外國語言文學B+、新聞傳播學A-、考古學B、中國史B+、世界史B+、數學A-、物理學A-、化學A-、地理學A-、地球物理學A+、生物學A、生態學B+、統計學B、力學C+、機械工程B、光學工程C、儀器科學與技術C+、材料科學與工程B-、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B-、電氣工程B、電子科學與技術B、信息與通信工程B、控制科學與工程B-、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建築學B、土木工程B+、水利工程A-、測繪科學與技術 A+、輕工技術與工程C+、環境科學與工程B+、生物醫學工程C、城鄉規劃學B、軟件工程A、基礎醫學B、臨床醫學B、口腔醫學B+、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C+、藥學B+、護理學B-、管理科學與工程B+、工商管理 A-、公共管理 A、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A+。

在“雙一流”建設中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學科: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2、華中科技大學,985,機械、光學、生物醫學工程,公衛與預防醫:A+,物理學、生物學、臨床醫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A-,應用經濟學:B+

武漢七校聯盟:武大、華科、華師、武理工、中地質、華農、中南財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於2000年5月26日合併成立,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校園佔地7000餘畝,園內樹木蔥蘢,碧草如茵,環境優雅,景色秀麗,綠化覆蓋率72%,被譽為“森林式大學”。

學校學科齊全、結構合理,基本構建起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體系。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設有103個本科專業,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內科學、外科學按三級計),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44個學科參評,全部上榜, A類學科14個,B+及以上學科33個。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哲學B+、理論經濟學B+、應用經濟學B+、法學 B-、社會學B+、馬克思主義理論B+、教育學B+、中國語言文學B-、外國語言文學B、新聞傳播學A、數學B+、物理學A-、化學B+、生物學A-、統計學B、力學B+、機械工程A+、光學工程A+、材料科學與工程B+、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A-、電氣工程A、電子科學與技術B+、信息與通信工程B+、控制科學與工程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建築學B+、土木工程B+、水利工程B、船舶與海洋工程C+、環境科學與工程B+、生物醫學工程A+、城鄉規劃學B+、風景園林學B-、基礎醫學B+、臨床醫學 A-、口腔醫學C、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A+、中西醫結合B、藥學B+、護理學B、管理科學與工程B+、工商管理A-公共管理A-、設計學B-。

在“雙一流”建設中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數 8個: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3、華中師範大學,211,教育學A中國史A-數學B+物理B+物理B+法學C+

武漢七校聯盟:武大、華科、華師、武理工、中地質、華農、中南財

華中師範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師範類、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是211,重點建設院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A類,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國家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國家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高校,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理論經濟學C、應用經濟學C+、法學C+、政治學A-、社會學B、馬克思主義理論A、教育學A、心理學B+、體育學B+、中國語言文學B+、外國語言文學B、新聞傳播學C-、中國史A-、世界史B-、數學B+、物理學B+、化學B+、地理學B、生物學B、生態學C-、統計學B、計算機科學與技術B-、軟件工程C、管理科學與工程C+、公共管理B、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B+、音樂與舞蹈學C、美術學C+、設計學C-。

在“雙一流”建設中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4、武漢理工大,211,材料科學與工程A+機械工程B+交通運輸工程B+

武漢七校聯盟:武大、華科、華師、武理工、中地質、華農、中南財

武漢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培養人才規模最大的學校,已成為我國“三大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學校普通本科生36000餘人,博士、碩士生18000餘人,留學生1700餘人。

學校現有馬房山校區、餘家頭校區和南湖校區,佔地近4000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78.28萬平方米,4座現代化圖書館藏書310.91萬冊。設有25個學院(部),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現有教職工5477人,其中專任教師3243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歐洲科學院院士2人,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1人,俄羅斯工程院院士1人,面向全球聘任的戰略科學家30人,國家“千人計劃”30人、“萬人計劃”9人,長江學者特聘(講座、青年)教授16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2人。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應用經濟學B、法學C-、馬克思主義理論 B+、力學B-、機械工程B+、儀器科學與技術C、材料科學與工程A+、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C+、電子科學與技術C-、信息與通信工程B、控制科學與工程C+、計算機科學與技術B、土木工程B、化學工程與技術 C+、礦業工程B-、交通運輸工程B+、船舶與海洋工程B-、環境科學與工程B、城鄉規劃學C-、軟件工程B-、安全科學與工程 B-、管理科學與工程B、工商管理B-、藝術學理論B-、設計學B+。

在“雙一流”建設中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5、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11,地質學A+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A+

武漢七校聯盟:武大、華科、華師、武理工、中地質、華農、中南財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地質大學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應用經濟學B-、馬克思主義理論B、外國語言文學C、數學C、物理學C-、化學C、地理學C、海洋科學B、地球物理學B-、地質學A+、統計學C-、機械工程C、儀器科學與技術C、材料科學與工程 B-、信息與通信工C-、控制科學與工程C+、計算機科學與技術B、土木工程B、水利工程B、測繪科學與技術B、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A+、石油與天然氣工程B-、環境科學與工程B+、軟件工程B、安全科學與工程B、管理科學與工程B-、工商管理B-、公共管理B+、設計學C+。

在“雙一流”建設中入選一流建設學科: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中國地質大學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現有南望山校區、未來城校區等兩個校區,校園佔地總面積1435545平方米,校舍總面積807575平方米。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學生公寓、體育場館等相關配套設施,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的環境。學校現正在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建設“資源環境科技創新基地”暨新校區。

6、華中農大,園藝畜牧獸醫:A+,生物A,食品、作物、農林經管:A

學校前身是清朝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1952年,武漢大學農學院和湖北農學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學等6所綜合性大學農學院的部分系科組建成立華中農學院。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直屬農業部。1985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2000年,由農業部劃轉教育部直屬領導。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2017年,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

校園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南湖獅子山,佔地面積495萬㎡(7425畝),三面環湖,風景秀麗,環境幽雅。

生物學、園藝學和作物學學科群、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5個學科(群)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7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其中,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等3個學科為A+,生物學為A,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林經濟管理等3個學科為A-。據美國信息科技所《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2019年9月統計數據顯示,學校9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1%,2個學科進入前1‰,分佈於農學、生命科學、理學、工學、醫學等5個門類。其中,進入前1%的學科(植物與動物科學,農業科學, 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生態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實現了農學、生命科學2個門類的全覆蓋;進入前1‰的學科(植物與動物科學,農業科學)實現了農學門類的全覆蓋。

武漢七校聯盟:武大、華科、華師、武理工、中地質、華農、中南財

現有學院(部)18個,本科專業6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

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11,理論經濟B應用經濟A-法學A-統計學B+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是211重點建設高校.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南湖校區位於風景秀麗的南湖水畔,首義校區位於歷史悠久的黃鶴樓下。

武漢七校聯盟:武大、華科、華師、武理工、中地質、華農、中南財

學校前身是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創建由陳毅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的中原大學。1953年,以中原大學財經學院、政法學院為基礎,薈萃中南地區六省多所高等學校的財經、政法系科,分別成立了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1958年,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及中南政法幹校、武漢大學法律系合併成為湖北大學。1971年,湖北大學改名為湖北財經專科學校。1978年1月,更名為湖北財經學院,併成為首批恢復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湖北財經學院由財政部及湖北省雙重領導,以財政部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為基礎,恢復重建中南政法學院,歸司法部領導。1985年9月,湖北財經學院更名為中南財經大學,鄧小平親筆題寫了校名。2000年2月,中南財經大學和中南政法學院合併,於2000年5月26日組建成新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5年9月,學校跨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哲學C+、理論經濟學B、應用經濟學A-、法學A-、馬克思主義理論C+、外國語言文學 C-、統計學B+、管理科學與工程C、工商管理B+、農林經濟管理C+、公共管理 B+

在“雙一流”建設中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法學(自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